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今论古”思想视域下高中地理解题思路的建构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琛琛 吴婧媛 姚培泰 《地理教学》 2022年第4期9-12,共4页
科学的地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能搭建起地理知识和现实问题的“桥梁”,有效认识、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适应新高考的考查要求。本文在充分解读“将今论古”思想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和新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和要求,理清“将今论... 科学的地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能搭建起地理知识和现实问题的“桥梁”,有效认识、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适应新高考的考查要求。本文在充分解读“将今论古”思想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和新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和要求,理清“将今论古”思想的思维路径;再将该思维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建构典型地理试题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有效认识、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今论古 高中地理试题 解题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宙TTG岩石是什么含义?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旗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46-3456,共11页
太古宙TTG岩石的成因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与太古宙麻粒岩地体并称为太古宙两大疑案。TTG岩石关系到地球早期陆壳是如何形成、生长和演化的。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太古宙TTG要么产于板块消减带,要么来自加厚的下地壳,这两种说法孰对孰错?笔者... 太古宙TTG岩石的成因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与太古宙麻粒岩地体并称为太古宙两大疑案。TTG岩石关系到地球早期陆壳是如何形成、生长和演化的。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太古宙TTG要么产于板块消减带,要么来自加厚的下地壳,这两种说法孰对孰错?笔者认为二者证据都不充分。上述认识是将太古宙TTG与现代埃达克岩简单对比得出来的,而这种对比忽略了地质时代和构造背景的差异,正确的对比应当是在太古宙不同类型花岗质岩石之间进行。太古宙地壳异常的热,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板块构造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太古宙TTG是太古宙地壳的主要成分,太古宙TTG地体反映的是太古宙地壳的平均厚度,加厚是相对于正常地壳厚度而言的。太古宙地质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不恰当地运用"将今论古"的原则,"将今论古"只适合显生宙或中-新元古代。研究TTG岩石意义十分重大,对我们理解前板块构造以及板块构造何时开始的是很关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 花岗岩 加厚地壳 板块构造 将今论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宙与现代的巨大差异:太古宙可能有板块构造吗?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旗 焦守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3-1409,共7页
太古宙出露的岩石(如TTG、科马提岩、绿岩带)大多与现代不同,故“将今论古”的思想不适合推演到太古宙,也不能把太古宙TTG对比为现今的埃达克岩。TTG与俯冲无关,也不是地壳加厚形成的,而可能是在停滞盖层构造背景下初始地壳内富钠玄武... 太古宙出露的岩石(如TTG、科马提岩、绿岩带)大多与现代不同,故“将今论古”的思想不适合推演到太古宙,也不能把太古宙TTG对比为现今的埃达克岩。TTG与俯冲无关,也不是地壳加厚形成的,而可能是在停滞盖层构造背景下初始地壳内富钠玄武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地球演化是一个不断散热的过程,太古宙属于热球阶段,元古宙以后可能才进入冷球阶段。因此,太古宙可能主要表现为停滞盖层构造,元古宙以后可能才出现板块构造。板块热俯冲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当岩石圈足够冷且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浮力时,板块才可能俯冲;而查明板块构造的地质记录(如蛇绿岩、蓝片岩、混杂堆积、深海沉积等)才能知道板块构造启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 板块构造 停滞盖层构造 将今论古”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从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开始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宗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多维度育人功能是打通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作为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地质思维等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多维度育人功能是打通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作为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地质思维等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面对新时代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教学理念从单纯的传授基础知识、激发专业兴趣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开启《普通地质学》课程服务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门。充分利用“将今论古”思想和动力地质作用这两个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跨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依托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和庞大的地质时空观等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大格局观和发展观,提升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地质学 将今论古 动力地质作用 地质时空观 工匠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世地层研究进展概述
5
作者 莫杰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1期3-5,共3页
在整个漫长的地质史中,全新世是地球演化至今的最近一幕。全新世地层虽是地质史中最晚的产物,但它却记录了现今世界最新的沉积、构造、地震、火山、地热和成矿等事件,是运用将今论古科学方法所必须探索的对象。全新世历时在全球范围内仅... 在整个漫长的地质史中,全新世是地球演化至今的最近一幕。全新世地层虽是地质史中最晚的产物,但它却记录了现今世界最新的沉积、构造、地震、火山、地热和成矿等事件,是运用将今论古科学方法所必须探索的对象。全新世历时在全球范围内仅15,000—10,000年。尽管如此短暂,但在这一时期所沉积或堆积的地层及其在地表塑造的地貌景观却广布各地。第四纪地质,特别是全新世地层与人类生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规划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全新世在四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事件 地热 地层研究 构造事件 将今论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