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依赖性起搏器患者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晓瑜 黄乔东 +1 位作者 陈金生 卢振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85-787,790,共4页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考虑虑到射频电流对心脏起搏器的干扰,传统上禁忌在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病人中使用。国外Sun DA等曾报道在一例起搏器患者中成功施行了三叉神经半月节的射频术。2014年,我科成...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考虑虑到射频电流对心脏起搏器的干扰,传统上禁忌在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病人中使用。国外Sun DA等曾报道在一例起搏器患者中成功施行了三叉神经半月节的射频术。2014年,我科成功进行了三例次非依赖型起搏器患者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现将首例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郭XX,71岁,女性,体重5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依赖性 依赖型 电流 起搏模式 起搏阈值 电极导线 静脉麻醉 发作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凝术治疗上肢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英峰 李玉英 +4 位作者 杨成波 连吉 臧燕 南萍 张小晓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上肢癌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56例以臂丛神经受累为主的上肢癌性疼痛患者分别采用射频热凝术(36例)和神经阻滞术(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和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上肢癌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56例以臂丛神经受累为主的上肢癌性疼痛患者分别采用射频热凝术(36例)和神经阻滞术(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和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记录上肢肌力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射频热凝术组患者VAS评分低于(F=64.406,P=0.000)、肌力高于(F=64.405,P=0.000)神经阻滞术组。与术前相比,射频热凝术组患者术后1、3和7 d VAS评分降低(t=25.931,P=0.000;t=19.600,P=0.000;t=24.817,P=0.000),而肌力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阻滞术组患者术后1和3 d VAS评分降低(t=19.298,P=0.000;t=14.918,P=0.000)、至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 0.05),术后1 d肌力降低(t=13.069,P=0.000)、至术后3和7 d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 0.05)。两组无一例出现感染、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上肢癌性疼痛安全、有效,且对上肢运动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顽固性 肿瘤 上肢 运动障碍 (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非典型面痛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靖芷 史可梅 +3 位作者 马文庭 李全波 付强 郑宝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非典型面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37例非典型面痛患者均于CT引导下经Hartel前入路卵圆孔穿刺行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非典型面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37例非典型面痛患者均于CT引导下经Hartel前入路卵圆孔穿刺行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并计算完全缓解率、优良率和有效率,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1例失访,36例完成随访。36例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9.784,P=0.000),术后1 d(Z=-5.255,P=0.000)、7 d(Z=-5.258,P=0.000)、1个月(Z=-5.255,P=0.000)、3个月(Z=-5.249,P=0.000)和6个月(Z=-5.121,P=0.000)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9/36)、22.22%(8/36)、19.44%(7/36)、19.44%(7/36)和16.67%(6/36),优良率分别为80.56%(29/36)、77.78%(28/36)、72.22%(26/36)、69.44%(25/36)和63.89%(23/36),有效率分别为88.89%(32/36)、88.89%(32/36)、86.11%(31/36)、86.11%(31/36)和80.56%(29/36)。术后2例(5.56%)出现短暂性恶心、呕吐,3例(8.33%)出现面部肿胀,2例(5.56%)出现轻度面部麻木,均逐渐自行缓解。结论 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行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非典型面痛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节 脉冲(mesh)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阴部神经脉冲射频术联合奇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会阴部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祥 姚太平 +4 位作者 韩冲芳 杨文曲 贺建东 郭耀耀 邢瑞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阴部神经脉冲射频术联合奇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会阴部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18例会阴部疼痛患者于CT引导下行阴部神经脉冲射频术联合奇神经节毁损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15 d、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阴部神经脉冲射频术联合奇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会阴部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18例会阴部疼痛患者于CT引导下行阴部神经脉冲射频术联合奇神经节毁损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15 d、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疼痛障碍指数(PDI)评价功能障碍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计算总有效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下肢运动和(或)感觉障碍、会阴部感觉异常、排尿和(或)排便障碍、穿刺部位感染和(或)出血等]。结果治疗前后VAS(F=201.421,P=0.023)、PDI(F=178.214,P=0.020)和PSQI(F=168.241,P=0.04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后1 d、15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VAS(t=19.562,P=0.002;t=17.451,P=0.015;t=12.583,P=0.026;t=15.246,P=0.002;t=19.458,P=0.000)、PDI(t=14.265,P=0.004;t=12.356,P=0.000;t=11.235,P=0.032;t=9.254,P=0.024;t=13.265,P=0.003)和PSQI(t=15.213,P=0.021;t=10.235,P=0.003;t=7.450,P=0.000;t=6.352,P=0.002;t=14.521,P=0.012)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总有效率为16/18,无一例发生下肢运动和(或)感觉障碍、会阴部感觉异常、排尿和(或)排便障碍、穿刺部位感染和(或)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CT引导下阴部神经脉冲射频术联合奇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会阴部疼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会阴 脉冲(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新华 夏晶 杨柳怡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共76例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患者,分别采用腰神经后支阻滞术(37例)和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39例),采用... 目的探讨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共76例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患者,分别采用腰神经后支阻滞术(37例)和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3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12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12)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腰神经后支阻滞术组和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组患者治疗后VAS和ODI评分降低(均P=0.000),SF-12量表8个维度(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心理卫生)评分和总评分升高(均P=0.000);与腰神经后支阻滞术组相比,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组患者治疗后VAS和ODI评分降低(P=0.044,0.027),SF-12量表8个维度(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心理卫生)评分和总评分升高(P=0.032,0.037,0.028,0.024,0.035,0.047,0.038,0.026,0.029)。结论与腰神经后支阻滞术相比,腰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腰椎 疼痛 脊神经 脉冲(mesh) 神经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循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聂发传 朱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486-490,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50年相关文献资料。从循证的角度简述了神经毁损疗法控制不同部位顽固性癌痛和非癌性疼痛的技术要点、疗效、不良反应及循证结论,分析了神经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临床需求、问题导向和发展方向。指出神经毁损疗法有其临床... 本文综述了近50年相关文献资料。从循证的角度简述了神经毁损疗法控制不同部位顽固性癌痛和非癌性疼痛的技术要点、疗效、不良反应及循证结论,分析了神经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临床需求、问题导向和发展方向。指出神经毁损疗法有其临床实际价值,但选择应用前需充分评估得失,做好患者知情同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 顽固性疼痛 化学性神经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种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焱志 查俊 +4 位作者 陈洁梅 乔世刚 李华 王琛 李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触发点治疗、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和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3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针刺触发点治疗(20例)、硬膜外神经阻滞术(20例)和选择性背根神经... 目的探讨针刺触发点治疗、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和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3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针刺触发点治疗(20例)、硬膜外神经阻滞术(20例)和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20例),治疗后均服用加巴喷丁,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周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2、4和12周NRS评分均降低(均P=0.000)。治疗后2周,神经阻滞术组和脉冲射频术组NRS评分均低于针刺触发点组(P=0.013,0.000),脉冲射频术组NRS评分亦低于神经阻滞术(P=0.000);至治疗后4和12周,脉冲射频术组NRS评分仍低于针刺触发点组(P=0.000,0.000)和神经阻滞术组(P=0.000,0.000)。结论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最佳,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针刺镇痛 神经传导阻滞 脉冲(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