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常国栋 康永安 +3 位作者 张红威 周艳婷 陈英伟 谷云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对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7例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行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对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7例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行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以及血清学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AD及LVDD水平、MLHFQ总分、血清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血清TIMP-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累计心力衰竭再入院率14.29%低于对照组21.88%。结论射频消融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术 心力衰竭 持续性心房颤动 左心功能 生活质量 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对颈部血流动力学、疼痛、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静 王耀堂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联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颈部血流动力学、睡眠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C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联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颈部血流动力学、睡眠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C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颈部血流动力学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头痛平均持续时间、头痛发生频率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头痛平均持续时间、头痛发生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VAS评分、PSQI评分、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低于治疗前,颈椎活动度评分、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PSQI评分、PI、RI均低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评分、V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颈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可进一步改善CEH患者颈部血流,继而减轻头痛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颈脊神经后支消融术 颈源性头痛 血流动力学 疼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景迪 穆清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 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经1年随访,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复发25例)和未复发组(未复发65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心房纤维化指标,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三者在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红细胞(RBC)、白细胞(WB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复发组galectin-3、MCP-1、CXCL12水平均低于复发组(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心房纤维化重度较多,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ⅠCP)、Ⅲ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ⅢCP)、MMP-1指标水平较低(P<0.05);galectin-3、MCP-1、CXCL12三者水平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呈现出正相关;galectin-3、MCP-1、CXCL12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galectin-3、MCP-1、CXCL12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呈现正相关,能有效地为临床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可通过其水平变化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L12) 心房纤维化 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高晓 孙琳琳 +2 位作者 王一帆 王文昭 迟嘉婧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治疗AF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 目的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治疗AF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11日,提取文献数据,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模型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发表于2021—2024年,全部来源于中国。11篇文献为模型建立,8篇文献为模型建立与验证。最终纳入19个模型,样本总量为136~6127例,复发率为8.70%~48.57%。19篇文献报告了模型预测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0.938。模型重复报告的前6位预测变量为左心房内径、年龄、AF类型、AF病程、性别和BMI。1篇文献偏倚风险评估为“不清楚”,其余18篇文献均为“高偏倚风险”;5篇文献适用性“不清楚”,其余14篇文献适用性风险较低。结论AF患者RFCA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开展较晚,建模方式多数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模型,纳入的19个模型预测效能较高,预测因子可从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电生理检查中筛选,模型整体偏倚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周纪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年,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年,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ST2、NT-proBNP水平升高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术后sST2和NT-proBNP水平影响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可作为临床预测术后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消融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E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诊断左心耳血栓的应用
6
作者 伍明月 雷芳 阳玉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诊断LAA血栓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另选择82例疑似房颤但最终未确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检查和TE... 目的探讨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诊断LAA血栓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另选择82例疑似房颤但最终未确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检查和TEE检查,测量并记录左心房(LA)前后径、左右径、LAA最大排空速度(LAA-FEV)和LAA最大充盈速度(LAA-FFV),测量LAA容积(LAA-V),并计算LAA射血分数(LAA-EF)。根据TEE结果,将房颤组患者分为血栓组(n=21)和无血栓组(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AA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房颤组LAA前后径、左右径、心耳深度、心耳口径和LAA-V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LAA-FEV、LAA-FFV和LAA-EF均明显小于对照组,LAA-V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E对房颤患者LAA血栓的检出率为25.61%。血栓组LAA-FEV、LAA-FFV和LAA-EF均明显小于无血栓组,LAA-V明显大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FEV降低(OR=0.480,P=0.015)、LAA-FFV降低(OR=0.359,P=0.009)、LAA-EF(OR=0.420,P=0.033)降低和LAA-V升高(OR=2.570,P=0.013)均为LAA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EE对房颤患者LAA血栓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射频消融术前可通过TEE评估患者LAA血栓发生风险,确保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房颤 消融术 左心耳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朱翰杰 祝宗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562-566,共5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疼痛度、颈椎功能、颈椎曲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均低于治疗前水平,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上均高于治疗前水平,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2组患者在颈椎曲度弧弦距方面均呈现改善趋势,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最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使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减轻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并且改善颈椎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小针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功能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张颖 郝晓一 曹艳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价左心耳功能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60例)与复发组(20例),分析两组TEE评...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价左心耳功能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60例)与复发组(20例),分析两组TEE评价左心耳功能指标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左心耳口径与深度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排空分数与左心房排空分数值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作为因变量,以患者左心房、左心耳相关超声检查参数作为自变量后发现,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排空分数与左心房排空分数均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独立因素,其中,联合检测AUC为0.944,约登指数为0.946,诊断较为准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EE评价左心耳功能可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功能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房颤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比较
9
作者 陈昱名 魏森 朱健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RFA)与激光腔内闭合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FA组47例、EVLT组90例。RFA组予RFA治疗,EVLT组予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术中...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RFA)与激光腔内闭合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FA组47例、EVLT组90例。RFA组予RFA治疗,EVLT组予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住院时间,术后24 h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及深静脉瓣膜功能Kistner分级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隐神经损伤、皮下出血、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24 h NR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VCSS评分均降低(P均<0.05);与EVLT组相比,术后6个月RFA组VCSS评分低(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Kistner分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于EVLT联合高位结扎,RF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曲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术 激光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 下肢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雅琴 王怡华 宋思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491-495,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RFCA治疗的794例AF患者为样本开展研究,术后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将... 目的研究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RFCA治疗的794例AF患者为样本开展研究,术后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分析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794例患者失访8例(1.01%),完成随访的786例患者中复发104例(15.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3,95%CI 1.041~1.190)、糖尿病(OR=1.697,95%CI 1.018~2.831)、左房内径(LAD;OR=1.135,95%CI 1.025~1.25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229,95%CI 1.044~1.44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1.096,95%CI 1.004~1.197)为老年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AF患者RFCA术后复发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 0.885~0.973;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良好一致性(χ^(2)=1.279;P=0.461)。结论老年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率较高,其中年龄、糖尿病、LAD、LDL-C和hs-CRP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复发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患者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与Nomogram预测模型
11
作者 高长辉 王乐 尚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33-2338,共6页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的483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集...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的483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集(322例)和验证集(161例)。统计术后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集喉癌患者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软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结果483例喉癌患者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随访时间为24~66个月,复发率为15.32%(74/483),建模集和验证集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_(1b)~T_(2)期、低分化、肿瘤侵犯前联合、肿瘤侵犯声门下均是喉癌患者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Bootstrap内部验证结果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12(95%CI:0.797~0.838)、0.805(95%CI:0.788~0.830);ROC曲线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预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95%CI:0.728~0.852)、0.781(95%CI:0.713~0.839),说明该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预测术后复发概率与实际术后复发概率拟合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当阈概率分别在2%~99%、9%~90%时,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净受益。结论T_(1b)~T_(2)期、低分化、肿瘤侵犯前联合、肿瘤侵犯声门下均是喉癌患者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项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低温等离子刀 消融术 复发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脏超声构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
12
作者 王丹 刘璐 +2 位作者 柳仕博 魏云 李威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42-2946,共5页
目的基于心脏超声构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6例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 目的基于心脏超声构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6例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心脏超声定量参数,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与验证。结果306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89例,复发率为29.08%;复发组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组,病程长于未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右房横径、肺动脉收缩压、经二尖瓣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组织多普勒成像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高于未复发组(P<0.05)。高血压、OSAHS、慢性心力衰竭、病程、左房前后径、E/e’均是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的C-index为0.899,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及明显临床正向净收益。结论左房前后径、慢性心力衰竭、病程、E/e’、高血压、OSAHS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能及临床正向净收益,可为临床早期预测术后复发情况提供参考,并对后续临床决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定量参数 临床资料 心房颤动 消融术 复发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杨政 汪秀峰 商海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4期146-149,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 目的 分析儿童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发生率及术后1、2、3 d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1、2、3 d疼痛评分分别为(1.87±0.48)、(1.39±0.51)、(1.61±0.6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98±1.20)、(3.71±1.08)、(3.47±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联合中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其术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更低,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儿童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刘伟 位海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9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PHC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PHC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9%,高于对照组的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TBiL(21.42±4.06)μmol/L、ALT(51.32±6.11)U/L、AST(45.92±5.67)U/L,均低于对照组的(29.67±4.35)μmol/L、(60.98±6.28)U/L、(51.57±6.3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PHC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TACE治疗,能更有效地保护患者肝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消融术 肝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强强 卢家忠 +5 位作者 吕新才 冉辉 张标 戎成振 张金刚 王洪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基于心脏影像学特点和血清标志物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 目的基于心脏影像学特点和血清标志物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172例,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1例和未复发组121例。于术前常规予以心电图、经胸和食管心动图检查,同时检测血常规和相关生化指标,均行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用二元logistic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评估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复发组左心房直径、左心房容积指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高于未复发组,左心耳峰值填充流速、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未复发组(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AF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升高(OR=1.160,95%CI:1.006~1.337)、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降低(OR=0.740,95%CI:0.583~0.940)、左心耳射血分数降低(OR=0.608,95%CI:0.422~0.877)、B型钠尿肽升高(OR=1.017,95%CI:1.004~1.030)和NLR升高(OR=10.116,95%CI:1.316~77.755)是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以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NLR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持续性AF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0.833~0.932)。结论持续性AF患者心脏影像学参数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及血清标志物B型钠尿肽、NLR与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相关列线图模型对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消融术 复发 列线图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血清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敏 伍勇 +2 位作者 虞桂芳 金莹莹 张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 探究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血清脂联素、内脏脂肪素(visfatin, VF)预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F患者120例为AF组,根据术后情况分为复... 目的 探究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血清脂联素、内脏脂肪素(visfatin, VF)预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F患者120例为AF组,根据术后情况分为复发组39例和未复发组8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心电图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脂联素、V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血清脂联素、VF对A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其中P波参数包括P波时限(P-wave duration, PWD)、最大PWD(maximum PWD,Pmax)、最小PWD、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 Pd)。结果 AF组术后PWD、Pmax和Pd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15±1.58)μg/L vs(11.43±2.26)μg/L],V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05±2.30)μg/L vs(6.23±1.0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术前PWD、Pmax和Pd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组,VF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WD、Pmax、Pd、VF为AF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为保护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WD、Pmax、Pd、脂联素、VF联合检测AF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72,各指标联合检测优于PWD、Pmax、Pd、脂联素、VF单独检测(Z=2.574,Z=2.567,Z=2.543,Z=2.554,Z=2.586,P<0.05)。结论 心电图P波参数以及血清VF升高、脂联素降低为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可提高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消融术 心电描记术 脂联素 内脏脂肪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噪声联合握力球干预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王彦哲 赵静 +3 位作者 闫春林 杨春晓 郝恩刚 王平凡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白噪声联合握力球干预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77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59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护理;握力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持握力球,术中不适时随意加压握力球;白噪声... 目的探讨白噪声联合握力球干预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77例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59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护理;握力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持握力球,术中不适时随意加压握力球;白噪声+握力球组(联合组)在握力球组的基础上进入手术室即佩戴耳机播放预先选择的白噪声音乐。结果三组分别有51、52、50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在消融术10 min时(T2)、消融到左右肺静脉前壁(T3)和后壁(T4)时,三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芬太尼使用总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显著低于或少于握力球组和对照组(均P<0.05)。三组T2、T3、T4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心率及收缩压的稳定性优于握力球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白噪声联合握力球干预可有效缓解心房颤动患者在射频消融术中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消融术 疼痛 白噪声 握力球 焦虑 芬太尼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朱慧婷 苑家福 +5 位作者 章阳 张昊悦 盛钰翔 周皓 吴燕兰 王业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接受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接受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首次排便时、术后第1天非排便时、术后第7天非排便时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7 d内创面出血情况,术后第1、7天肛门坠胀、肛缘水肿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时肛门狭窄发生情况及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视觉模拟评分(EQ VAS),术后3个月体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术后第1天非排便时、术后第7天非排便时VAS评分,术后第1、7天肛门坠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肛缘水肿、创面出血、尿潴留发生率、肛门狭窄发生率、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EQ VA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EQ VA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其在减轻术后肛门疼痛、降低肛门坠胀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术 环状混合痔 外痔切除术 套扎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探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病因病机及治疗对策
19
作者 陈琛 王玉玲 +3 位作者 沈子焕 焦林珂 丁帆 崔向宁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基于《黄帝内经》“火郁发之”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心房颤动复发因素的认识,将其病机分为肝木不疏、风火上盛,脾土不运、阴火上炎,痰瘀伏邪、酿生火热,阴血不足、...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基于《黄帝内经》“火郁发之”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心房颤动复发因素的认识,将其病机分为肝木不疏、风火上盛,脾土不运、阴火上炎,痰瘀伏邪、酿生火热,阴血不足、虚火妄动4个方面。根据“火郁”不同成因,分别治以疏肝泄火、健脾散火、清热消火、滋阴降火,使气机通畅,火郁外达,减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郁发之 心房颤动 消融术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亚娟 薛明 +1 位作者 王柯娜 刘卫卫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视觉模拟评分、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词语描述量表评估疼痛,比较不同疼痛评估量表在... 目的比较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视觉模拟评分、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词语描述量表评估疼痛,比较不同疼痛评估量表在患者首选率、作答时间及效标效度方面的差异。结果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患者首选率、作答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及词语描述量表患者首选率较高,而作答时间最短。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患者对4种疼痛量表首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融术中不同时间点词语描述量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与数字评定量表(作为效标)评分存在高度相关(r=0.774~0.886,均P<0.05)。结论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具有较好的疼痛评估作用,且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词语描述量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消融术 疼痛评估 数字评定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 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词语描述量表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