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场幅度对铯原子磁力仪共振信号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龙杰 罗海军 +2 位作者 岳阳楼 张政 杨晨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0,共6页
针对Mx型射频驱动磁共振磁力仪测量中射频场强度选择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无磁屏蔽环境下使用铯原子磁力仪系统,探究了射频场强度对共振信号特征的影响。实验采用扫频方式进行测量,并分析了共振信号的幅度、展宽、斜率等特征。研... 针对Mx型射频驱动磁共振磁力仪测量中射频场强度选择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无磁屏蔽环境下使用铯原子磁力仪系统,探究了射频场强度对共振信号特征的影响。实验采用扫频方式进行测量,并分析了共振信号的幅度、展宽、斜率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射频场强度约占待测磁场大小的3.6%~4.1%时信号共振点的幅值达到最大。此外,实验中还发现相位信号共振点斜率与射频场强度呈正相关变化,从而推导出系统弛豫速率与射频场强度呈反比关系。研究结果可对于确定合适的射频场强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磁屏蔽测量 射频场强度 共振信号特征 Mx型磁力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磁共振实验中双量子跃迁及射频场谐波干扰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昕 崔海峰 +3 位作者 彭慰先 李应龙 周晏 郑勇林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共3页
由于射频场谐波的存在 ,致使其二次谐波的共振跃迁与双量子跃迁信号重叠 ,因此观察双量子跃迁 ,必须首先排除射频场二次谐波共振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光磁双共振实验中关于双量子跃迁产生的条件、判断和观测 ,并分析了多频率共振的原因 .
关键词 光抽运 光磁双共振 双量子跃迁 谐波 射频场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线性传输线产生高功率射频场 被引量:3
3
作者 戚祖敏 张军 +1 位作者 钟辉煌 张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3-817,共5页
根据孤立子理论,分析了利用变容非线性传输线产生射频场的机理。利用电路仿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射频场产生的相关参数,发现电感和零压电容越小、输入电压越大,射频场的频率越高;电容的非线性率越大,射频场的峰值电压越高、高频成分... 根据孤立子理论,分析了利用变容非线性传输线产生射频场的机理。利用电路仿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射频场产生的相关参数,发现电感和零压电容越小、输入电压越大,射频场的频率越高;电容的非线性率越大,射频场的峰值电压越高、高频成分越多。并在此基础上,仿真设计了能产生峰值功率为0.8GW、主频为19.42MHz射频场的非线性传输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传输线 高功率射频场 孤立子 色散 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泵磁共振信号幅度与射频场振幅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汪华英 李兰秀 +2 位作者 张仲秋 林露芳 崔伟 《物理实验》 2005年第7期30-32,共3页
在光泵磁共振实验中观测到单量子跃迁共振信号幅度随射频场振幅增加而迅速增加,并很快达到饱和,然后单调缓慢下降的关系.当射频场振幅更大时(约大于3.5V),观测到双量子跃迁共振信号,信号幅度与射频场振幅成二次函数关系.本文对实验结果... 在光泵磁共振实验中观测到单量子跃迁共振信号幅度随射频场振幅增加而迅速增加,并很快达到饱和,然后单调缓慢下降的关系.当射频场振幅更大时(约大于3.5V),观测到双量子跃迁共振信号,信号幅度与射频场振幅成二次函数关系.本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泵磁共振 共振信号 幅度 射频场 振幅 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量BEC原子数密度在射频场作用下的崩塌与复苏现象
5
作者 刘志荣 刘正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研究射频场频率对二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原子数密度长时间演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射频场频率较小而时间较长时BEC第二分量原子数密度的演化呈现出量子力学中典型的崩塌与复苏现象;原子数密度在更长时间的动力学行为中,... 研究射频场频率对二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原子数密度长时间演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射频场频率较小而时间较长时BEC第二分量原子数密度的演化呈现出量子力学中典型的崩塌与复苏现象;原子数密度在更长时间的动力学行为中,若射频场频率增大,则呈现出崩塌与复苏现象的原子数密度震荡曲线整体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崩塌与复苏 二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 射频场 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信号幅值的射频场映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官华 蓝茂英 +3 位作者 段松 王佳佳 胡灿 辛学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7,共7页
MRI领域近年来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MR EPT)技术能通过检测射频场分布,实现活体组织介电特性断层成像。作为MR EPT技术基础之一的磁共振射频场映像(B_1 mapping)技术,其B_1场成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MR EPT算法的精度... MRI领域近年来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MR EPT)技术能通过检测射频场分布,实现活体组织介电特性断层成像。作为MR EPT技术基础之一的磁共振射频场映像(B_1 mapping)技术,其B_1场成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MR EPT算法的精度,因而准确、稳健的B_1 mapping技术对于后续的MR EPT算法至关重要。研究双角度法(DAM)和快速预饱和法(sat TFL)两种基于磁共振信号幅值的B_1 mapping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体模和人体头部MR扫描中的应用,并利用FDTD仿真分析上述两种B_1 mapping技术的B_1场缩放系数(R_i)和平均相对差异系数(MRD),发现在低介电特性体模和脑白质B_1场成像中,利用FDTD仿真获得的B_1场缩放系数R_i与采用上述两种B_1 mapping技术获得的实际B_1场缩放系数R_i差异较小,它们的MRD在10%以内;然而在高介电特性体模和脑脊液B_1场成像中,采用DAM方法获得的B_1场缩放系数R_i要高于采用sat TFL方法获得的B_1场缩放系数R_i,且有DAM的MRD高达21%。研究的结果可为不同介电特性组织的B_1场成像选取合适的B_1 mapping技术提供参考,为推动MR EPT技术的实用化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磁共振射频场映像技术 磁共振介电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仪CPMG脉冲射频场相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居朋 汤天知 +3 位作者 陈涛 陈江浩 李梦春 王茂林 《测井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288-290,332,共4页
核磁共振测井仪通过CPMG脉冲时序测量地层中质子弛豫时间得到地层孔隙度、孔隙结构、流体特性等信息。为提高核磁共振测井仪的信噪比,通过电磁场理论方法研究CPMG脉冲射频场初始相位与井下核磁共振自旋信号幅度关系,由理论计算和实验验... 核磁共振测井仪通过CPMG脉冲时序测量地层中质子弛豫时间得到地层孔隙度、孔隙结构、流体特性等信息。为提高核磁共振测井仪的信噪比,通过电磁场理论方法研究CPMG脉冲射频场初始相位与井下核磁共振自旋信号幅度关系,由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相得出CPMG时序第1个90°脉冲射频电场初始相位为π/2,后续180°镜像脉冲射频电场初始相位为π时核磁共振回波幅度最大,为提高信噪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仪 CPMG时序 射频场相位 横向弛豫时间 核磁共振自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场条件下测试系统用的时域自动网络分析仪
8
作者 曾乃瑜 《现代雷达》 CSCD 1995年第3期77-80,共4页
一种脉冲射频条件下测试系统(样品)用的时域自动网络分析仪已研制成功。工作于1~100MHz频率范围的网络分析仪包括脉冲射频源、测试样品保存器、宽频带双向定向耦合器高速数字示波器和微型计算机。测量原理是从样品支架部分地... 一种脉冲射频条件下测试系统(样品)用的时域自动网络分析仪已研制成功。工作于1~100MHz频率范围的网络分析仪包括脉冲射频源、测试样品保存器、宽频带双向定向耦合器高速数字示波器和微型计算机。测量原理是从样品支架部分地将入射和反射波耦合至数字示波器,在那里的时域上同时测量两个(入射和反射)信号。测量数据输至微型计算机作信号处理、自动计算和显示。用水和甲醇作测试样品,由该网络分析仪获得的试验结果与通常频域的测量结果相当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测量 脉冲射频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能力验证测量
9
作者 龙运健 张弛 +2 位作者 彭立新 李小娟 李金泉 《电子质量》 2014年第6期97-100,共4页
该文主要介绍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测量设备系统的评估,及能力验证测量。
关键词 射频场 传导骚扰抗扰度 能力验证 电磁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四极场加速器低能强束流传输注入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鹰俊 崔保群 +10 位作者 马瑞刚 李立强 姜冲 唐兵 邓金亭 王荣文 蒋渭生 李金海 黄涛 姚远 徐韬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对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的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的低能强流束流传输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给出了在强流离子束束腰附近测量束流参数的方法,并测量了强流质子注入系统在RFQ入口处的束流参数。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强流射频四极... 对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的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的低能强流束流传输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给出了在强流离子束束腰附近测量束流参数的方法,并测量了强流质子注入系统在RFQ入口处的束流参数。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强流射频四极场质子加速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极加速器 低能强流束流传输 束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加速器的结构和工艺设计
11
作者 高淑丽 康明磊 +6 位作者 陆元荣 朱昆 王智 颜学庆 郭之虞 方家训 陈佳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98,共4页
介绍了北京大学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的结构特点,包括膜片式电极、支撑环式电极支撑系统、水冷系统、调谐系统及其工艺实现;介绍了基于该分离作用RFQ加速腔进行的调谐测试、高功率实验和束流实验。结果表明:调谐系统的频率调... 介绍了北京大学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的结构特点,包括膜片式电极、支撑环式电极支撑系统、水冷系统、调谐系统及其工艺实现;介绍了基于该分离作用RFQ加速腔进行的调谐测试、高功率实验和束流实验。结果表明:调谐系统的频率调节范围及品质因数完全满足实验要求;分离作用RFQ加速腔的输入功率可以达到33 kW以上,满足高功率下稳定运行的条件;在束流实验中,把1.03 MeV的O+入射束流加速到1.65 MeV,半高宽能散小于3%。加速器结构满足物理设计要求,加速系统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四极 分离作用四极 加速结构 电极 电极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武器系统内部射频综合场数值仿真
12
作者 张波 汪佩兰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舰船的射频环境最为恶劣,配用于武器系统内部的电爆装置作为初始能源和最为敏感的元器件,有可能在其安装、维护与使用过程中因吸收周围的射频能而产生误动作。舰船的射频场大多是多场源的综合作用,本文对2场源天线作用下舰载武器系统内... 舰船的射频环境最为恶劣,配用于武器系统内部的电爆装置作为初始能源和最为敏感的元器件,有可能在其安装、维护与使用过程中因吸收周围的射频能而产生误动作。舰船的射频场大多是多场源的综合作用,本文对2场源天线作用下舰载武器系统内部的射频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并比拟仿真结果作为实验条件对某典型舰用电爆装置进行了射频干扰敏感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射频环境对电爆装置极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综合 数值仿真 电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频率调谐和高功率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明磊 陆元荣 +5 位作者 朱昆 王智 颜学庆 高淑丽 郭之虞 陈佳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1-414,共4页
在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SFRFQ)加速腔中加入频率调谐装置,用步进电机驱动调谐杆运动,改变调谐板在腔中的位置来改变调谐板与支撑环之间的分布电容,从而改变SFRFQ腔的工作频率,使其谐振频率为26.07 MHz,实现了RFQ和SFRFQ组合加速系统频率... 在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SFRFQ)加速腔中加入频率调谐装置,用步进电机驱动调谐杆运动,改变调谐板在腔中的位置来改变调谐板与支撑环之间的分布电容,从而改变SFRFQ腔的工作频率,使其谐振频率为26.07 MHz,实现了RFQ和SFRFQ组合加速系统频率的匹配。在完成两腔频率调谐的基础上进行了SFRFQ腔体1/6占空比高功率试验,轫致辐射谱的测量表明,SFRFQ极间电压在入射峰值功率为28.8 kW时已达到86.2 kV,超过了设计指标的70.0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作用四极 率调谐 高功率实验 轫致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Hz质子带窗四翼型射频四极场加速器结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琪 陆元荣 +3 位作者 王智 朱昆 郭之虞 颜学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0-303,共4页
根据束流动力学设计方案,使用电磁场计算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对带窗四翼型射频四极场(RFQ)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加速腔结构参数对其物理特性的影响,得到了200MHz质子带窗四翼型RFQ优化结构方案。该结构的比分路阻抗为79.5kΩ&... 根据束流动力学设计方案,使用电磁场计算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对带窗四翼型射频四极场(RFQ)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加速腔结构参数对其物理特性的影响,得到了200MHz质子带窗四翼型RFQ优化结构方案。该结构的比分路阻抗为79.5kΩ·m,模式间隔达25.802MHz。与传统的四翼型RFQ比较结果表明:带窗四翼型RFQ具有较低的工作频率范围、良好的电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比分路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窗四翼型四极 质子加速器 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调制场中钾原子的激发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红培 张现周 +1 位作者 江红民 韩惠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文用含时多态展开方法计算了里德堡钾原子在静电场、微波场和低射频场 [aradio frequency(rf)field]共同作用下方波振荡的激发特性。研究计算了通过改变微波场的频率、振幅和静电场的振幅以及用低射频锯齿波代替低射频余弦波后方波振... 本文用含时多态展开方法计算了里德堡钾原子在静电场、微波场和低射频场 [aradio frequency(rf)field]共同作用下方波振荡的激发特性。研究计算了通过改变微波场的频率、振幅和静电场的振幅以及用低射频锯齿波代替低射频余弦波后方波振荡的变化 ,获得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MA方法 射频场 方波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驱动精细结构能级跃迁引起的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莉 杨子才 +2 位作者 张建飞 郭树青 孙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480,共6页
研究了射频驱动精细结构能级跃迁引起的电磁诱导透明(EIT)和电磁诱导吸收(EIA)的转化.通过采用射频场同时驱动激发态和基态精细结构能级跃迁,使系统中出现EIT和EIA.研究结果表明,调谐射频场频率从与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共振到与激发态精细... 研究了射频驱动精细结构能级跃迁引起的电磁诱导透明(EIT)和电磁诱导吸收(EIA)的转化.通过采用射频场同时驱动激发态和基态精细结构能级跃迁,使系统中出现EIT和EIA.研究结果表明,调谐射频场频率从与基态精细结构能级共振到与激发态精细结构能级共振的过程中,EIT和EIA相互转化,而且射频场的拉比频率取值不同,EIT和EIA的变化规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电磁诱导吸收 射频场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离子阱中离子电荷转换的测量
17
作者 王象泰 苑之方 +1 位作者 樊锡君 王青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93-193,共1页
用能量较高的离子或电子束碰撞靶氢原子产生离子使使它们囚禁在离子阱中的研究已有许多文献报导,高能量的靶氢原子的碰撞给存贮和测量都带来一些困难。我们试验用一个Kev能量的电子束与靶氢原子碰撞产生离子取得了成功,并在射频离子阱... 用能量较高的离子或电子束碰撞靶氢原子产生离子使使它们囚禁在离子阱中的研究已有许多文献报导,高能量的靶氢原子的碰撞给存贮和测量都带来一些困难。我们试验用一个Kev能量的电子束与靶氢原子碰撞产生离子取得了成功,并在射频离子阱中观测了He<sup>+</sup>、N<sup>+</sup>、N<sup>2+</sup>、Ne<sup>+1~+6</sup>、O<sup>+</sup>、O<sub>2</sub><sup>+</sup>、O<sup>2+</sup>、C<sup>+</sup>、Al<sup>+</sup>等存贮时间,离子的径向约束是由垂直于经向方向的射频场提供的平均向心约束,因此离子的消失主要不是向阱外的逃逸,而是与靶氢体原子或离子碰撞过程中的电子俘获,它遵循指数衰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阱 离子电荷 氢原子 射频场 原子碰撞 文献报导 电子俘获 碰撞过程 衰减率 原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用典型电爆装置射频干扰试验研究
18
作者 张波 《舰船电子工程》 2012年第3期121-122,共2页
舰船的射频环境异常恶劣。电爆装置作为舰载武器系统的始发能源,可能会因吸收周围射频场的能量而发生误动作。利用GTEM模拟舰船射频场环境,对舰用典型电爆装置的射频干扰敏感度进行的试验测试表明:舰船射频环境能够对安全电流较低的电... 舰船的射频环境异常恶劣。电爆装置作为舰载武器系统的始发能源,可能会因吸收周围射频场的能量而发生误动作。利用GTEM模拟舰船射频场环境,对舰用典型电爆装置的射频干扰敏感度进行的试验测试表明:舰船射频环境能够对安全电流较低的电爆装置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电爆装置 射频场 GTEM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阱中N_2离子动力特性的实验与理论分析
19
作者 杨卫军 祁栋香 +2 位作者 施磊 李树道 朱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05-205,共1页
射频阱中的离子云,在由射频场和直流电势所构成的势阱约束下作某种规律运动,它们的速度和空间位置满足特定的分布,同时因与其它离子、本底气体和缓冲气体发生碰撞而使有规运动受到干扰,以致逸出阱外。离子云在阱中的动力特性,通常由离... 射频阱中的离子云,在由射频场和直流电势所构成的势阱约束下作某种规律运动,它们的速度和空间位置满足特定的分布,同时因与其它离子、本底气体和缓冲气体发生碰撞而使有规运动受到干扰,以致逸出阱外。离子云在阱中的动力特性,通常由离子云的平均半径、平均动能、离子储存时间和总离子数等参数描述,它们与势阱参数(通常由稳定区参数a、q表征),本底真空度以及缓冲气体种类和压力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云 动力特性 N2 势阱 储存时间 平均动能 规律运动 离子数 射频场 气体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S项目RFQ加速腔的射频耦合器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爱民 孙列鹏 +6 位作者 张周礼 何源 卢亮 李晨星 徐显波 施龙波 王文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539-542,共4页
C-ADS项目的注入器ⅡRFQ加速腔射频耦合器是为该四翼型常温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专门设计的一种高功率耦合器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碗状陶瓷窗结构及合理的生产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耦合器传输阻抗匹配问题。该耦合器主要由内外导体、陶瓷... C-ADS项目的注入器ⅡRFQ加速腔射频耦合器是为该四翼型常温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专门设计的一种高功率耦合器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碗状陶瓷窗结构及合理的生产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耦合器传输阻抗匹配问题。该耦合器主要由内外导体、陶瓷窗、耦合环及多路水冷却回路组成,并在陶瓷窗内表面电镀氮化钛涂层以降低由于次级电子倍增效应所带来的发热,在相同频率和功率等级下结构更加紧凑,达到了C-ADS项目的四翼型腔体馈送120kW射频功率的目的。在2014年7月中旬实现了10mA、2.1 MeV束流的加速,为该项目的四翼型直线加速器出束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该耦合器可为相近频率、类似功率等级的耦合器提供技术参考,并在国内的加速器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器 四极(RFQ)加速器 碗状陶瓷窗 阻抗匹配 RFQ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