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驰 唐晓亮 邱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54-2757,共4页
使用改进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生成常压射流等离子体,采用光纤光栅光谱仪在300-1000 nm范围记录了不同放电电压的氩气发射光谱,并比较了空气和氩气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发现氩气发射光谱中的谱线都是氩原子的发射谱线,表... 使用改进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生成常压射流等离子体,采用光纤光栅光谱仪在300-1000 nm范围记录了不同放电电压的氩气发射光谱,并比较了空气和氩气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发现氩气发射光谱中的谱线都是氩原子的发射谱线,表明常压射流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全部为氩等离子体,而无其他空气成分参与放电。为测量电子激发温度,选用相距较近的763.51和772.42 nm两条光谱线对电子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激发温度的范围在0.1-0.3 eV,而且它还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初步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被处理材料表面温度,结果发现材料表面的温度也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而增加,范围在50-100℃,材料表面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近似表征等离子体宏观温度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常压射流等离子体的温度特性,探讨了常压射流等离子体温度对材料改性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光谱诊断 射流等离子体 电子温度 材料表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常压射流等离子体处理羊毛针织物毡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贾丽霞 陈星雨 +3 位作者 刘瑞 金崇业 刘和平 冯存富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AFM)与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FFT)描述了水分对常压射流等离子体(JPAP)处理亲水性羊毛的表面微观形态、表面粗糙度、纤维定向摩擦效应以及针织物毡缩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湿态、干态及水浸处理,... 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AFM)与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FFT)描述了水分对常压射流等离子体(JPAP)处理亲水性羊毛的表面微观形态、表面粗糙度、纤维定向摩擦效应以及针织物毡缩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湿态、干态及水浸处理,不同程度地有利于JPAP对羊毛的表面改性。尤其是湿态处理,对鳞片的刻蚀效果显著,对静态与动态定向摩擦效应(DFE)作用明显,但对纤维表面平均粗糙度的贡献略小,能够基本达到毡缩率小于8.0%的机可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 羊毛 织物 毡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分布对射流等离子体生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正 张蓉蓉 孙光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7,113,共5页
为了研究电场分布对射流等离子体生成特性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Maxwell,对柱-环、柱-三环、柱-螺旋管、柱-管4种不同射流等离子体电极结构下的电场强度及均匀度等参数进行了电场仿真计算,模拟起始放电前不同电极结构下的电... 为了研究电场分布对射流等离子体生成特性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Maxwell,对柱-环、柱-三环、柱-螺旋管、柱-管4种不同射流等离子体电极结构下的电场强度及均匀度等参数进行了电场仿真计算,模拟起始放电前不同电极结构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分析电场强度及均匀度等参数对射流等离子体生成的影响,结合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4种电极结构的最大电场强度差别不大,起始放电电压大致相同;柱-环电极电场分布最不均匀,容易向弧光放电转化;柱-管电极电场分布最均匀,强电场区域大,易于生成大量稳定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因此,电场分布越均匀、强电场区域越大的电极结构有利于抑制辉光放电向弧光放电的转变,有利于射流辉光等离子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等离子体 ANSOFT MAXWELL 电极结构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氩气射流等离子体放电发展速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董丽芳 李永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利用交流空心针-板放电装置,在大气压环境中产生了两种不同极性的氩射流等离子体,利用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光信号,研究了两种等离子的形貌和放电的发展速度。利用高速相机拍摄了两次放电的形貌,发现正半周放电长度约为0.8 cm,负半周放... 利用交流空心针-板放电装置,在大气压环境中产生了两种不同极性的氩射流等离子体,利用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光信号,研究了两种等离子的形貌和放电的发展速度。利用高速相机拍摄了两次放电的形貌,发现正半周放电长度约为0.8 cm,负半周放电长度约为1.6 cm。然后利用两个光电倍增管配合,分别测量了正负半周放电的发展速度,正半周放电发展速度为(3.1±0.2)×106cm/s,负半周放电发展速度为(2.2±0.1)×107cm/s,而且两次放电的发展方向相同。通过对电子激发温度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电场是影响等离子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发展速度 电子激发温度 射流等离子体 空心针-板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常压射流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贾丽霞 陈星雨 +3 位作者 刘瑞 金崇业 刘和平 冯存富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共5页
在优化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3种湿度环境对常压射流等离子体(JPAP)处理亲水性羊毛的表面形貌、表面元素含量、结晶度与构象的影响。通过Allwrden反应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认为水分能增加JPAP对羊毛纤维鳞片表皮的刻蚀作用,也会改变J... 在优化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3种湿度环境对常压射流等离子体(JPAP)处理亲水性羊毛的表面形貌、表面元素含量、结晶度与构象的影响。通过Allwrden反应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认为水分能增加JPAP对羊毛纤维鳞片表皮的刻蚀作用,也会改变JPAP处理羊毛表面的C、O、N、S以及特征官能团的含量。通过Peakfit软件分析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认为水分基本不影响JPAP处理羊毛分子的构象或蛋白质二级结构,但对β-折叠、α-螺旋和无规卷曲等构象含量略有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认为JPAP处理以及水分的存在对羊毛结晶度影响不大。因此,JPAP处理有利于加工高湿羊毛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 羊毛 结构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处理PET膜诱导自由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洁 武晖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1,共4页
为了考察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对PET膜表面诱导自由基及其引发接枝共聚反应的效能,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对APPJ处理前后PET膜表面生成的自由基及其衰变行为进行测试分析,并与接枝率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纯He气体的APP... 为了考察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对PET膜表面诱导自由基及其引发接枝共聚反应的效能,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对APPJ处理前后PET膜表面生成的自由基及其衰变行为进行测试分析,并与接枝率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纯He气体的APPJ处理更易引发PET膜表面生成自由基,处理时间越长,膜表面自由基浓度越高,自由基产物的稳定性受存储条件影响显著,自由基浓度越高的样品对应的接枝率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 PET膜 自由基 ESR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射流等离子体在介质管内的传播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永辉 董丽芳 甘延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7-602,共6页
利用交流驱动的单针射流等离子体装置,在介质管内产生了可以沿着介质管任意弯曲的超长射流等离子体,且可以喷射到介质管外的空气当中。利用高速相机对介质管内等离子体的传播过程进行拍照,研究了这种超长等离子体在介质管内的传播机制... 利用交流驱动的单针射流等离子体装置,在介质管内产生了可以沿着介质管任意弯曲的超长射流等离子体,且可以喷射到介质管外的空气当中。利用高速相机对介质管内等离子体的传播过程进行拍照,研究了这种超长等离子体在介质管内的传播机制。研究发现,该装置在大气压下产生的等离子体长度可以达到约85 cm。在外加电压的正、负半周期,介质管内的等离子体具有不同的形貌和传播机制。正半周等离子体是以"等离子子弹"的方式向前传播,而负半周是以连续模式向前传播。分析发现,放电形成的空间电荷与介质管壁上的壁电荷之间形成的电场,是影响介质管内等离子体传播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等离子体 单针放电 等离子子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在羊毛湿法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贾丽霞 金崇业 +1 位作者 刘瑞 胡亚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6,31,共5页
探讨在羊毛不同含湿量下等离子体的处理效果及与专用的羊毛防缩整理剂联用后对毡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测色系统等检测设备对改性处理后的羊毛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湿态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纤... 探讨在羊毛不同含湿量下等离子体的处理效果及与专用的羊毛防缩整理剂联用后对毡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测色系统等检测设备对改性处理后的羊毛特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湿态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刻蚀更加明显,表面氧元素含量明显升高;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羊毛试样的染色性能得到提高,织物的抗拉强度基本不变;与树脂进行联合整理后,防毡缩性能也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射流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羊毛 湿法整理 防毡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学方法研究单针射流等离子体的产生和发展机制
9
作者 李永辉 甘延标 董丽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05-1409,共5页
对单针电极射流等离子体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光信号进行了研究。首先发现等离子体的长度并不是随外加电压升高而增加,而是和驱动电源的能量在正半周放电脉冲之间的分配有关。通过研究等离子体通道内不同位置的发光信号,发现正半周期第一... 对单针电极射流等离子体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光信号进行了研究。首先发现等离子体的长度并不是随外加电压升高而增加,而是和驱动电源的能量在正半周放电脉冲之间的分配有关。通过研究等离子体通道内不同位置的发光信号,发现正半周期第一次放电脉冲是在针尖电极处产生,而第二个脉冲是在等离子体通道中部产生,电子激发温度也是在等离子体中部达到最高。通过分析发现,空间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对于等离子体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等离子体 单针电极 电子激发温度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含量对PE-WPCs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10
作者 闫霜 邸明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8-684,共7页
采用空气射流等离子放电技术对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PE-WPCs)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胶接性能,通过接触角和胶接强度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等分析研究了木粉含量对PE-WPCs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结果... 采用空气射流等离子放电技术对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PE-WPCs)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胶接性能,通过接触角和胶接强度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等分析研究了木粉含量对PE-WPCs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射流等离子体处理后,PE-WPCs表面产生了含氧极性基团,表面接触角减小,胶接强度明显提高;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处理后PE-WPCs表面极性基团数量减少,表面接触角增大,胶接强度略有下降,表现出一定的处理时效性;PE-WPCs木粉含量越高,处理时效性越小;尽管存在时效性,但处理后PE-WPCs的胶接强度仍远高于未处理PE-W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 射流等离子体处理 时效性 表面性质 木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感耦射流等离子体加工中的电子温度及激发光谱研究
11
作者 辛强 张鹏 +1 位作者 李娜 王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2-1876,共5页
大气感耦射流等离子体加工作为新型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其高密度等离子体激发能力为充分激发反应气体,提高材料去除率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发射光谱仪,对加工过程中大气感耦射流等离子体激发的400~1 000nm范围内的光谱进行了测量。并... 大气感耦射流等离子体加工作为新型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其高密度等离子体激发能力为充分激发反应气体,提高材料去除率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发射光谱仪,对加工过程中大气感耦射流等离子体激发的400~1 000nm范围内的光谱进行了测量。并利用峰值明显,能级差较大的谱线计算电子温度。由于测量的谱线强度是等离子体发射系数沿弧长方向的积分值,且感耦射流等离子体具有回转对称性,因此可利用阿贝尔变换求取光谱发射系数,进而通过玻尔兹曼图谱法计算电子温度。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趋肤效应和旋流进气的双重作用,处于加工区域的温度分布呈现出双峰形;随着距离增大,双峰效应逐渐减弱,温度分布趋于平滑。研究也表明随着加工距离的增大,等离子体边缘逐渐偏离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玻尔兹曼图谱法计算电子温度的适用性降低,导致等离子体边缘的温度拟合优度值逐渐降低。进一步对通入反应气体CF4后的等离子体光谱进行了研究,通入反应气体后的等离子体呈现鲜亮的蓝绿色,是由于激发反应气体后产生的位于400~650nm范围的带状光谱所致,分析表明谱图中的带状光谱为双原子分子C2谱带Swan Bands,而该双原子分子是感耦氩等离子体对碳源CF4的充分激发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感耦射流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电子温度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频率对大气压氦气射流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栖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5-149,共5页
为探究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利用同轴双环电极结构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研究电源频率、外加电压对氦气射流放电电流、起始电压、消耗功率、放电平均功率、射流长度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放电图像在f=7.88,8.40,8.90 kHz电源... 为探究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利用同轴双环电极结构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研究电源频率、外加电压对氦气射流放电电流、起始电压、消耗功率、放电平均功率、射流长度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放电图像在f=7.88,8.40,8.90 kHz电源频率下,随着电压增加,等离子体射流长度先增长后稳定;电压-电流关系符合辉光放电特征;同一电源频率下,随外加电压升高,放电电流脉冲个数增多、幅值增大、脉冲曲线产生畸变,装置消耗功率和放电功率所受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放电特性 电源频率 辉光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引发PVC表面接枝聚合季铵盐及其抗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亚峰 孙涛 +3 位作者 孙红梅 马中洋 隋思源 倪国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1-4149,共9页
为了提高医用聚氯乙烯(PVC)抗菌性,采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技术对PVC表面接枝并制备季铵盐(QAC)涂层。通过纹影仪和发射光谱仪诊断了等离子体射流的流动状态和活性组分,结合静态水接触角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为了提高医用聚氯乙烯(PVC)抗菌性,采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技术对PVC表面接枝并制备季铵盐(QAC)涂层。通过纹影仪和发射光谱仪诊断了等离子体射流的流动状态和活性组分,结合静态水接触角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和分析APPJ处理前后PVC表面的亲水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并测试了季铵盐/PVC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大,与PVC接触区域的等离子体射流流动状态从层流向湍流转变,PVC表面亲水性增强,改性后的PVC表面水接触角最低可达26°,含氧官能团含量高达31.02%(原子分数)。放电电压的增大,有助于PVC表面含氧官能团量的提升,并促进季铵盐在PVC表面的接枝和聚合形成致密涂层,提高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聚氯乙烯 表面改性 季铵盐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射流和微量润滑复合微铣削Ti-6Al-4V钛合金加工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杨巍 王帅帅 +2 位作者 刘吉宇 宋金龙 刘新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Ti-6Al-4V钛合金(TC4)是一种高塑性金属材料,机械加工时常出现表面精度较差、加工毛刺较多等问题。采用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的多能场加工方法对TC4钛合金进行微细铣削加工,研究干切削、微量润滑、冷等离子体射流、冷等离子体射... Ti-6Al-4V钛合金(TC4)是一种高塑性金属材料,机械加工时常出现表面精度较差、加工毛刺较多等问题。采用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的多能场加工方法对TC4钛合金进行微细铣削加工,研究干切削、微量润滑、冷等离子体射流、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四种工况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射流能提高生物基润滑油在TC4钛合金表面的铺展性能和表面微观硬度;相较于干切削,微量润滑、冷等离子体射流和冷等离子体射流复合微量润滑均能降低材料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值,抑制边缘毛刺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等离子体射流 微量润滑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条件优化
15
作者 王相友 陈胜发 +1 位作者 娄静 刘书玮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2-289,共8页
为了解决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块茎发芽的问题,该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技术抑制马铃薯发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确定其优化处理条件。该研究优化了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包括电压、气体流速和处理时间,以有效控制马铃薯发芽并减少贮藏期间的... 为了解决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块茎发芽的问题,该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技术抑制马铃薯发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确定其优化处理条件。该研究优化了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包括电压、气体流速和处理时间,以有效控制马铃薯发芽并减少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测定了贮藏中马铃薯的硬度、脆性等品质指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马铃薯的优化条件为电压18 kV、处理时间20 s、气体流速13 L/min。在优化条件下,马铃薯的发芽率为31.42%,失重率为2.1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马铃薯抗氧化酶(catalase,CAT、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的活性。贮藏16 d时,等离子体处理组的SOD活性与CAT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2.63%和29.27%(P<0.05);处理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8.69%和18.58%(P<0.05)。与空白对照相比,等离子体处理组提高了马铃薯的硬度和脆性,处理组硬度比对照组增加了6.06%(P<0.05),处理组脆性在16 d内仅降低24%,而对照组则降低了37.19%(P<0.05)。此外,等离子体处理还减少了还原糖积累和干物质消耗,从而保持了马铃薯的贮藏品质,其中处理组还原糖比对照组减少了32.56%,处理组干物质比对照组增加了7.66%(P<0.05)。因此,合理使用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和减缓马铃薯块茎的发芽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等离子体技术在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等离子体射流 发芽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食品接触材料表面细菌灭活效率的影响
16
作者 许桂敏 王婧昕 +3 位作者 刘进仁 李荣荣 石兴民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83-2891,共9页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选取了3种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牛皮纸、304不锈钢片、玻璃片)和2种代表性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利用氩气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tmospher...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选取了3种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牛皮纸、304不锈钢片、玻璃片)和2种代表性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利用氩气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APPJ)处理表面涂布了细菌的材料,采用3种常用的灭菌动力学模型(Log-linear、Geeraerd和Weibull),对比研究了等离子体对食品接触材料表面细菌的灭活效率。研究结果表明:Ar APPJ对涂布在材料表面细菌的杀灭效果均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与各组的对照相比,等离子体处理90 s、120 s、150 s的细菌灭活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3种灭菌动力学模型中,Weibull模型的R2数值都接近为1,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最好,表明该模型能够比Log-linear和Geeraerd模型更好地反映等离子体对食品接触材料表面细菌的灭活规律,更适合描述等离子体的杀菌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细菌 食品接触材料 动力学模型 灭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射流在渐扩型充液室中扩展特性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贾舒翔 余永刚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7-366,共10页
等离子体射流在液体工质中扩展时存在影响燃烧过程稳定的正反馈机制,限制了其进一步实际应用化。为探寻等离子体射流在整装式液体工质中的扩展特性,建立等离子体射流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的二维轴对称非稳态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 等离子体射流在液体工质中扩展时存在影响燃烧过程稳定的正反馈机制,限制了其进一步实际应用化。为探寻等离子体射流在整装式液体工质中的扩展特性,建立等离子体射流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的二维轴对称非稳态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设计4级渐扩型充液室结构,开展等离子体射流在液体药LP1846模拟工质中扩展特性的数值分析,获得等离子体射流场中压力、速度和温度等特性参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级渐扩充液室结构可以利用阶梯的诱导作用,增强等离子体射流在充液室径向扩展能力和等离子体射流头部高压高温区径向影响范围,从而控制等离子体射流轴向扩展速度和脉动性;黏度、密度大的液体药LP1846模拟工质,结合渐扩充液室结构可以减缓等离子体射流的轴向扩展速度,可以有效抑制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和Taylor不稳定性,有利于增强等离子体射流扩展的稳定性;近喷口处由于膨胀-压缩波交替产生导致近场压力、温度存在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渐扩边界 液体工质 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Taylor空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改善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张富垚 梁华 +1 位作者 刘诗敏 杨鹤森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了对狭缝式S弯进气道中的流动分离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基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开展了激励特性和相关流动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器能量沉积比确定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放电能量与激励频率无关,然而不同能量沉积比都... 为了对狭缝式S弯进气道中的流动分离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基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开展了激励特性和相关流动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器能量沉积比确定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放电能量与激励频率无关,然而不同能量沉积比都存在一个最佳激励频率,使得射流速度达到最大。在激励特性诊断的基础上通过风洞实验验证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改善狭缝式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的有效性,最佳激励效果为在出口速度为Ma=0.25时使得总压畸变指数降低2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式S弯进气道 流动控制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 射流特性 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鸭源鸡杆菌活性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张华 焦浈 +3 位作者 刘亿 崔东洁 许航博 马若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92-2903,共12页
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是一种危害畜禽养殖业的常见致病菌,为此探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atmospheric cold plasma jet,ACPJ)对G.anatis活性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发射光谱初步确定ACPJ活性成分。测定... 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是一种危害畜禽养殖业的常见致病菌,为此探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atmospheric cold plasma jet,ACPJ)对G.anatis活性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发射光谱初步确定ACPJ活性成分。测定ACPJ处理不同时间后培养基(含血清)的理化性质和活性成份含量。然后通过平板计数法统计ACPJ处理鸭源鸡杆菌菌悬液不同时间后抑菌率。并利用结晶紫半定量黏附实验表征ACPJ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采用荧光染料碘化丙啶以及透射电镜观测G.anatis细胞壁膜完整性及显微形态变化。最后利用荧光定量PCR评估处理后G.antis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空气ACPJ产生了丰富的激发态O、N_(2)、N_(2)^(+)、NO等。ACPJ处理后的培养基酸性、氧化性、电导率及温度与处理时间呈现正相关,并在培养基中生成长效的H_(2)O_(2)、NO_(3)^(-)和NO_(2)^(-)以及短效的ONOO^(-)等抑菌成分。ACPJ处理3、4 min能够有效抑制G.antis活性及生物膜形成。ACPJ中的活性成分会破坏G.antis的细胞壁膜完整性及显微形态,导致胞内内容物外泄,从而抑制细菌活性及生物膜形成。此外,ACPJ还能通过下调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基因的表达抑制生物膜形成。上述研究结果将为ACPJ应用于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及禽舍消毒杀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家禽 鸭源鸡杆菌 抑菌 生物膜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压等离子体的电镀零件表面石墨清洗及机理
20
作者 曹修全 赵应鑫 +3 位作者 张鹏 余德平 王东伟 吴开皓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目的去除因高温烧结而引起的绝缘子表面石墨污染,保障电镀产品的表面质量,探究大气压等离子体清洗代替传统化学/物理去除石墨污染的机理与方法。方法参照绝缘子污染情况试制石墨污染的4J29金属块样品,分别开展加热Ar+O_(2)、不加热Ar/Ar... 目的去除因高温烧结而引起的绝缘子表面石墨污染,保障电镀产品的表面质量,探究大气压等离子体清洗代替传统化学/物理去除石墨污染的机理与方法。方法参照绝缘子污染情况试制石墨污染的4J29金属块样品,分别开展加热Ar+O_(2)、不加热Ar/Ar+O_(2)等离子体清洗对比实验。采用光谱仪分析Ar/Ar+O_(2)等离子体的化学特性。利用电子分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别检测了样品表面石墨的质量变化、形貌以及元素成分变化。结果在样品加热的情况下,经Ar+O_(2)等离子体清洗后,4J29金属块表面的碳含量(质量分数)从97%降低至6%;Ar/Ar+O_(2)等离子体均可以在接近常温下有效去除石墨,且Ar+O_(2)等离子体的石墨去除效率较纯Ar等离子体提高0.7倍;在样品加热到300℃情况下,Ar+O_(2)等离子体的石墨去除效率较不加热时提高了27.3倍。结论大气压Ar+O_(2)等离子体清洗可以有效去除电镀零件表面的石墨污染;石墨去除效率与活性氧原子密度呈正相关;提高零件表面温度可以在活性氧原子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石墨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工艺 石墨去除 微波等离子体射流 清洗机理 去除效率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