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射流混合装置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明冲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88,共2页
介绍了高效射流混合装置以及射流器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射流混合器参数的确定方法;介绍了高效射流混合装置在塔里木油田的试验效果。实践证明,应用高效射流混合装置混合效果好,能够降低药剂用量,缩短混合时间,实现连续生产,且便于参数... 介绍了高效射流混合装置以及射流器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射流混合器参数的确定方法;介绍了高效射流混合装置在塔里木油田的试验效果。实践证明,应用高效射流混合装置混合效果好,能够降低药剂用量,缩短混合时间,实现连续生产,且便于参数的调整与设备的维修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混合 射流混合 加药 原油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射流混合槽压力波动时间序列差异性分析
2
作者 孟辉波 赵耀 +2 位作者 禹言芳 宋明远 吴剑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7-1162,共6页
为了研究循环射流混合槽内压力波动信号的前向和后向符号时间序列的动力学特征的差异性,利用等概率原则对PFS(pressure fluctuation signals)时间序列进行符号化转换,通过修正的Shannon熵选取最佳符号集大小和子序列长度。利用子序列编... 为了研究循环射流混合槽内压力波动信号的前向和后向符号时间序列的动力学特征的差异性,利用等概率原则对PFS(pressure fluctuation signals)时间序列进行符号化转换,通过修正的Shannon熵选取最佳符号集大小和子序列长度。利用子序列编码图、时间不可逆转性、秩次图和秩次距离等参数对PFS时间序列进行STSA(symbolic time series analysis)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Shannon熵最小时确定优化符号化参数为n=2和L=10。前向与后向时间序列的子序列编码分布相似但其频数不等,表明CJT(circulating jet tank)内湍流流动呈现多尺度混沌确定性特征。PFS的时间不可逆性值随着周向角的增加不断增加,随z/H的增大呈现先降低再上升最后降低的趋势,随雷诺数的增加呈现"W"型分布。时间不可逆性值与秩次距离对PFS前后向序列动力学特征的差异性判断相互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射流混合 压力波动 符号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不可逆性 秩次距离 湍流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混合装置多变参数试验优化及分散机制
3
作者 周伟 王淑杰 +3 位作者 朱金波 闵凡飞 李亮 李建波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21-428,共8页
射流混合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参数对引射性能、微粒运动及作用机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应用于煤泥浮选领域的射流混合装置多变参数缺乏系统性优化。为了优化射流装置的多变参数,搭建射流混合测试系统,探究面积比A_(r)、喉... 射流混合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参数对引射性能、微粒运动及作用机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应用于煤泥浮选领域的射流混合装置多变参数缺乏系统性优化。为了优化射流装置的多变参数,搭建射流混合测试系统,探究面积比A_(r)、喉嘴距L_(e)、喉管长度L、引射管开启度γ和喷嘴出口速度V等关键参数对引射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物理模型参数优化值,调节测试系统,研究射流流场对物料的作用机制,考察射流流场对煤粒表面细泥的剥离能力;运用高速摄像仪捕捉射流流束对引射气泡的卷吸破碎情况;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揭示气泡粒径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当面积比A_(r)=3.24、喉嘴距L_(e)=0.56 D_(h)(D_(h)为喉管直径)时,引射流体流量比q最大;综合考虑引射能力和沿程损失,当喉管长度L=9D_(z)(D_(z)为喷嘴直径)、喷嘴出口速度V≥15 m/s时,射流装置的引射性能最为理想;引射流体的流量与引射管开启度γ成正比关系,引射速度受限于射流速度(以喷嘴出口速度V表征),当射流速度达到15 m/s,引射速度达到上限;基于最优引射性能参数,单次射流混合作用对物料解离及分散效果等同于激光粒度分析仪自带搅拌装置以500 r/min转速搅拌4~4.5 min;采用EDS能谱仪测试射流作用前后物料所含C、O、Al和Si等元素的变化,验证了射流作用对细泥罩盖的剥离能力;当射流速度达到7.2 m/s时,气泡会瞬间被粉碎成粒径更小的气泡群,90%以上气泡粒径小于4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射流混合装置 多变参数 引射性能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天然气射流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范新雨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5-39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气缸内直喷自由射流、撞壁射流以及涡旋结构在直口、缩口和敞口3种燃烧室形状中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用天然气缸内直喷混合气形成的新型燃烧室.结果表明:采用较小的喷射夹角可以改善射流撞壁过...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气缸内直喷自由射流、撞壁射流以及涡旋结构在直口、缩口和敞口3种燃烧室形状中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用天然气缸内直喷混合气形成的新型燃烧室.结果表明:采用较小的喷射夹角可以改善射流撞壁过程,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喷射夹角为80°时,缩口燃烧室中,附壁射流脱壁后涡旋结构中燃料不易扩散,天然气混合速度较低,直口燃烧室和敞口燃烧室天然气混合速度接近.3种燃烧室形状中天然气射流混合过程会经历3个重要转折点:自由射流撞壁、附壁射流脱壁以及涡旋结构生长和扭曲阶段,其中在涡旋结构生长和扭曲阶段气体燃料与空气快速混合.最后,根据天然气射流在缸内混合过程设计出脱壁型燃烧室(SACC),大大增加形成可燃混合气的燃料比例,并能提高混合气的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缸内直喷 燃烧室形状 气体射流混合 混合气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隧道榕木斜井及正洞压入式与射流混合通风技术
5
作者 王克金 《铁道勘察》 2012年第2期84-86,共3页
以两广隧道榕木斜井及其正洞段工程为例,介绍无轨运输内燃机械作业的长大隧道压入式与射流混合通风技术。设计参考了其他隧道通风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隧道施工通风的理论风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大斜断面尺寸,采用两个1.5 m的柔性带... 以两广隧道榕木斜井及其正洞段工程为例,介绍无轨运输内燃机械作业的长大隧道压入式与射流混合通风技术。设计参考了其他隧道通风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隧道施工通风的理论风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大斜断面尺寸,采用两个1.5 m的柔性带钢筋肋的风管,配用4台SDF(B)-No18隧道施工专用轴流通风机,两断面同时施工。每边最大配用电机功率分别为:低速22×2 kW,中速45×2 kW,高速132×2 kW,拥有6个挡位的通风量,可随隧道掘进长度增设射流风机,逐步加大通风量,以达到节能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广客运专线 两广隧道 长大隧道 压入式与射流混合通风 两断面同时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搅拌装置——液体射流混合器
6
作者 刘文秀 《山西食品工业》 1998年第4期37-39,共3页
引 言 液体射流混合装置与目前常用的机械混合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噪声小,相互间接触面积大,传质速度快,功能多等优点。近年来,射流混合装置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我们曾在工程设计中选用了液体混合装置来取代机械搅拌。... 引 言 液体射流混合装置与目前常用的机械混合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噪声小,相互间接触面积大,传质速度快,功能多等优点。近年来,射流混合装置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我们曾在工程设计中选用了液体混合装置来取代机械搅拌。现将液体射流混合装置与机械搅拌(混合)设备的性能比较及分析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射流混合 搅拌器 发酵罐 射流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混合装置性能对比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葛芳州 蒋竹荷 +2 位作者 罗欣 李彩斌 彭光霞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8期32-36,45,共6页
本试验对水力搅拌和水力气体结合搅拌两种形式的喷嘴进行实际应用效果的研究,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流场情况,给出工程应用方面的建议,研究表明:流量越大,混合效果越好,当流量为315 m^3/h,即喷嘴入口流速为4.95m/s时,两种喷嘴混合效果最佳;... 本试验对水力搅拌和水力气体结合搅拌两种形式的喷嘴进行实际应用效果的研究,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流场情况,给出工程应用方面的建议,研究表明:流量越大,混合效果越好,当流量为315 m^3/h,即喷嘴入口流速为4.95m/s时,两种喷嘴混合效果最佳;对于液液喷嘴,安装高度为2 m的混合效果优于安装高度为1 m;对于气液喷嘴,安装高度为2 m的混合剧烈程度大于安装高度为1 m,但作用范围较小;同时发现气液喷嘴的吸气量与液体流量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工程应用中,液液喷嘴通过设置折流板可以加强局部垂直方向的混合;气液喷嘴通过调整安装高度可以调节其作用范围和混合剧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厌氧消化 水力搅拌 气体搅拌 射流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煤用磨料水射流混合阀腔冲蚀研究
8
作者 李成 崔松 袁帅伟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239-242,共4页
针对前混磨料射流钻煤设备中磨料颗粒在混合阀腔内随流体流动的特性,研究了不同速度下磨料颗粒对阀腔内壁面及阀芯外壁面的冲蚀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磨料颗粒在流道的突扩段内冲蚀较小,在流道的收缩段及其他迫使流体流动方向改变处,磨料... 针对前混磨料射流钻煤设备中磨料颗粒在混合阀腔内随流体流动的特性,研究了不同速度下磨料颗粒对阀腔内壁面及阀芯外壁面的冲蚀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磨料颗粒在流道的突扩段内冲蚀较小,在流道的收缩段及其他迫使流体流动方向改变处,磨料颗粒会对混合阀腔壁面造成较大的冲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磨料射流 煤岩打钻 混合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直旋混合射流破碎规律研究
9
作者 徐昊 张思 +2 位作者 吴墨染 付悦 付必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为了提升水合物开采效率,采用Fluent-EDEM耦合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喷嘴叶轮槽倾角、叶轮中心孔直径以及混合腔收缩角等结构参数,对直旋混合射流破碎天然气水合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轮槽倾角在40°~60°范围内,直旋... 为了提升水合物开采效率,采用Fluent-EDEM耦合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喷嘴叶轮槽倾角、叶轮中心孔直径以及混合腔收缩角等结构参数,对直旋混合射流破碎天然气水合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轮槽倾角在40°~60°范围内,直旋混合射流的破碎性能受叶轮槽倾角的影响程度较小,叶轮槽倾角为50°时,直旋混合射流的破碎效果最好;叶轮中心孔直径影响混合射流中直射流的比例,中心孔直径的增大会导致混合射流的轴向速度增大,切向速度减小,中心孔直径为1 mm时,直旋混合射流的破碎效果最好;混合腔收缩角较大时,混合射流流经收缩段的过程中,过流截面积迅速减小,不利于射流充分混合,较大的收缩角也会增大射流的能量损耗,在80°~120°范围内,收缩角为80°时,直旋混合射流的破碎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直旋混合射流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直旋混合射流 喷嘴 破碎 Fluent-EDEM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机理及喷嘴结构影响规律
10
作者 薛永志 李俊 +2 位作者 丁亮亮 罗旺 赵耀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综合了超临界CO_(2)射流和直旋混合射流的技术优势,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型破岩工具。基于流-固-热耦合理论,建立了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了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机理。... 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综合了超临界CO_(2)射流和直旋混合射流的技术优势,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型破岩工具。基于流-固-热耦合理论,建立了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了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机理。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兼具正向冲击、径向张力、周向剪力和热应力作用;热应力的存在显著提升岩石所受的Mises应力,但增幅会随冲击时间的延续而变弱。将冲蚀作用和漫流作用作为重要参量,分析了不同喷嘴结构参数对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发现螺旋槽开口角度为45°,中心孔直径为2 mm,螺旋槽个数为4个和叶轮螺旋角度为60°时,射流的流场特性呈最优状态。研究结果可为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破岩 超临界CO_(2) 直旋混合射流 喷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混合水射流喷丸单丸粒冲击特性研究
11
作者 马泳涛 王俊龙 +4 位作者 孙宝成 张越江 孙万顺 刘兰荣 李春凡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23,共10页
单丸粒冲击特性是研究混合射流表面喷丸强度和覆盖率的基础指标,丸粒特性与靶材特性均会对冲击后的弹坑形态产生影响。以不同热处理后的18CrNiMo7-6低碳合金钢为靶材,研究了不同丸粒冲击条件下的弹坑特性。从弹坑形成机理出发,建立了单... 单丸粒冲击特性是研究混合射流表面喷丸强度和覆盖率的基础指标,丸粒特性与靶材特性均会对冲击后的弹坑形态产生影响。以不同热处理后的18CrNiMo7-6低碳合金钢为靶材,研究了不同丸粒冲击条件下的弹坑特性。从弹坑形成机理出发,建立了单丸粒冲击弹坑尺寸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修正了高硬度靶材弹坑的误差,使弹坑深度预测误差降低到30%以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弹坑相关特征参数(深径比、坑深坑直径占比、脊高)的规律。结果表明,丸粒硬度和靶材硬度对深径比以及坑深直径占比影响最为显著,而弹坑周边的脊状结构只存在于低硬度靶材中。各参数对脊高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丸粒直径、丸粒硬度和丸粒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 混合射流 弹坑尺寸模型 深径比 坑深坑直径占比 脊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水平钻孔直旋混合射流喷嘴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廖华林 李根生 +1 位作者 李敬彬 牛继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95-1900,共6页
为解决高压水射流径向水平钻孔时孔径和孔深相互矛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兼具直射流和旋转射流特点的直旋混合射流喷嘴。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所设计喷嘴的内外流场进行了三维流动特性分析,运用高速摄影对射流结构和... 为解决高压水射流径向水平钻孔时孔径和孔深相互矛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兼具直射流和旋转射流特点的直旋混合射流喷嘴。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所设计喷嘴的内外流场进行了三维流动特性分析,运用高速摄影对射流结构和破岩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直旋混合射流喷嘴所形成的射流具有直射流和旋转射流特征,比锥形直射流喷嘴扩孔能力强、比旋转射流喷嘴钻孔深度大。直旋混合射流的轴向速度与直射流相比不存在等速核,与旋转射流相比轴心速度高,能够形成一定的钻孔深度,不会形成孔底锥起;切向速度沿喷嘴径向呈现"M"型分布,能形成较大的孔径;径向速度呈轴对称分布,存在明显的漫流层,有助于岩屑的脱离。流场特性模拟结果与实际破岩钻孔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旋混合射流 冲击流场 径向水平井 RNGk-ε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直旋混合射流破岩特性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鹏 卢义玉 +2 位作者 汤积仁 周哲 章文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9,共9页
为了揭示直旋混合射流的破岩机理,开展了直射流、旋转射流与直旋混合射流的冲蚀实验,并利用3DPIV测试系统获得了3种射流的速度场,通过对比分析相同靶距下冲孔深度及射流速度沿径向的分布规律,揭示了直旋混合射流的损伤破岩特性。结果表... 为了揭示直旋混合射流的破岩机理,开展了直射流、旋转射流与直旋混合射流的冲蚀实验,并利用3DPIV测试系统获得了3种射流的速度场,通过对比分析相同靶距下冲孔深度及射流速度沿径向的分布规律,揭示了直旋混合射流的损伤破岩特性。结果表明,直旋混合射流可消除旋转射流的中心低速区和冲孔的中心凸台,该射流沿径向的分布宽度和破岩直径大于直射流,射流结构可分为直射流区、强旋射流区、弱旋射流区和外围射流区。直射流区的冲击破岩能力主要取决于射流能量;强旋射流区具有较大的径向和切向速度,当对岩石施加径向张力和周向剪力且在其合速度小于直射流的情况下,该区破岩深度仍可达到直射流区破岩深度;在弱旋射流区,受直射流和强旋射流的共同作用,岩石强度降低,但当三向速度均较小时亦能有效破岩;外围射流区主要是通过返回流携带岩屑对孔壁起磨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钻井 直旋混合射流 破岩机理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质量分数对预混合磨料水射流破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建平 王梦园 +3 位作者 杨恒 张铁岗 都阳 刘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1-262,共12页
预混合磨料水射流是突破煤矿深长钻孔内高效破煤岩技术瓶颈的有效技术,在坚硬顶板治理、沿空留巷和硬煤增透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磨料质量分数是影响其破煤岩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磨料质量分数对磨料加速、分布以及冲击动能的影响,基于... 预混合磨料水射流是突破煤矿深长钻孔内高效破煤岩技术瓶颈的有效技术,在坚硬顶板治理、沿空留巷和硬煤增透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磨料质量分数是影响其破煤岩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磨料质量分数对磨料加速、分布以及冲击动能的影响,基于离散元的耦合模型(CFD-DEM模型),考虑颗粒间的摩擦、碰撞,添加颗粒相体积分数和动量源相,修正VOF多相流模型,开发用户自定义函数(UDF)通信接口,精确计算了磨料质量分数对磨料颗粒加速运动与分布的影响,准确描述了磨料粒子对水射流流场的影响。结合预混合磨料水射流破岩实验,得到了以下结论:在固定压力下,不同磨料质量分数的射流液固能量转化效率不同,导致磨料冲击动能不同。提高磨料质量分数,能够提高破煤岩效果,但存在最优值。每一压力条件下都有与之相适配的最优质量分数,此质量分数下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磨料冲击动能最大。如射流压力5 MPa时,80目(0.178 mm)石榴石最优质量分数为11%。同一质量分数下,提高射流压力可提高磨料冲击动能,但是能量转化率和利用率降低。提高压力使射流速度增加,曳力增大,但射流与磨料接触时间缩短,导致射流能量未能及时转化为磨料动能。相较于提高射流压力,适当增加磨料质量分数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能量利用率,是达到最佳破煤岩效果的更经济低能耗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磨料水射流 磨料质量分数 CFD-DEM 冲击动能 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磨料颗粒加速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陆国胜 龚烈航 +1 位作者 王强 王敬涛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6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为了提高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的切割效果,以固液两相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磨料颗粒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中不同阶段的运动受力模型,分析和研究了磨料颗粒的加速机理和运动规律。理论研究表明,磨料颗粒在高压管路中加速不明显,主要加速过程是... 为了提高前混合磨料水射流的切割效果,以固液两相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磨料颗粒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中不同阶段的运动受力模型,分析和研究了磨料颗粒的加速机理和运动规律。理论研究表明,磨料颗粒在高压管路中加速不明显,主要加速过程是喷嘴收敛段、圆柱段和射流在大气中的核心段。数值计算结果证实了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同样的材料所需压力仅为后混合磨料水射流的1/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磨料水射流 固液两相流 磨料颗粒 加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和非淹没下前混合磨料射流切割混凝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清文 曲玉琨 张雪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本文介绍了前混合磨料射流淹没和非淹没状态下切割实验系统 ,研究了两种状态下前混合磨料射流影响切割诸因素对混凝土试件切割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靶距对切割深度有显著影响 ,即随着靶距增大 ,在淹没状态下切割深度下降比非淹没状态... 本文介绍了前混合磨料射流淹没和非淹没状态下切割实验系统 ,研究了两种状态下前混合磨料射流影响切割诸因素对混凝土试件切割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靶距对切割深度有显著影响 ,即随着靶距增大 ,在淹没状态下切割深度下降比非淹没状态更大 ,而压力、磨料浓度和横移速度对切割深度影响在两种状态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磨料射流 切割深度 淹没 非淹没 水下切割 射流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钢板和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清文 王晓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探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不同材料的影响因素 ,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合理预测切割深度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试验对比研究了前混合磨料射流参数 (压力、靶距、磨料浓度和横移速度 )对切割钢板、混凝土的深度与宽度的影响 ,取得了一些... 探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不同材料的影响因素 ,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合理预测切割深度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试验对比研究了前混合磨料射流参数 (压力、靶距、磨料浓度和横移速度 )对切割钢板、混凝土的深度与宽度的影响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即前混合磨料切割钢板、混凝土时 ,射流参数对切割影响基本一致 ,所不同的是影响程度不一致。该研究对前混合磨料射流切割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切割 混合磨料射流 钢板 切割深度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横移 混凝土 宽度 影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混合磨料射流切割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清文 曲玉琨 《煤矿机械》 2000年第4期20-22,共3页
从磨料射流切割模型出发,通过实验探讨了前混合磨料射流切割钢板时射流参数(驱动压力、磨料浓度、横移速度和靶距)对切割深度和切割比能耗的影响,指出了现行系统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磨料射流 切割 钢板 比能 混合磨料射流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石材的特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永赞 吴玉厚 +2 位作者 富大伟 赵民 王海波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石材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 ,并探讨了磨料水射流切割石材的切割机理 ,分析了改变切割工艺参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特性 ,最后对石材切割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石材 加工 工艺参数 表现形貌 切割机理 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混合磨料射流在管道和储罐切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松圣 于以兵 +2 位作者 廖松 陈晓晨 黄龙 《天然气与石油》 2017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了研究前混合磨料射流的切割性能,使用"稳健设计"的方法设计切割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切割模型以指导工程实际。结果表明,切割深度与泵压正相关、与喷嘴横移速度负相关、存在最优靶距使切割深度最大。切割模型的计算结果... 为了研究前混合磨料射流的切割性能,使用"稳健设计"的方法设计切割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切割模型以指导工程实际。结果表明,切割深度与泵压正相关、与喷嘴横移速度负相关、存在最优靶距使切割深度最大。切割模型的计算结果跟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最小为1.32%,最大误差为12.41%,平均相对误差为4.73%,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对管道切割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将模型应用于储罐切割作业,提高了切割效率,对工程实际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磨料射流 X 60钢 切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