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射流撞壁形成的液膜外形的理论建模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亮 李平 +2 位作者 周立新 任孝文 张波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7-334,共8页
倾斜射流撞击壁面在燃烧室液膜冷却、溅板式喷注器雾化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倾斜射流撞壁形成的液膜的基本形态、液膜边界大小,开展理论建模研究。通过建立在液膜边界的守恒方程及液膜在壁面上的厚度及速度分布关联式,形成一套... 倾斜射流撞击壁面在燃烧室液膜冷却、溅板式喷注器雾化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倾斜射流撞壁形成的液膜的基本形态、液膜边界大小,开展理论建模研究。通过建立在液膜边界的守恒方程及液膜在壁面上的厚度及速度分布关联式,形成一套能够求解倾斜射流撞击壁面后液膜形态及边界的理论方法。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壁面上液膜的基本外形。理论模型计算表明:液膜铺展面积随着射流速度和射流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当射流与壁面的夹角增大时,液膜流量分布的改变会导致液膜长度减小,宽度增大;模型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液膜边界随接触角增大而变小这一定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射流撞壁 液膜 理论模型 接触角 液膜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漆测压在低速射流撞击壁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迪 冯立好 王晋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8-326,共9页
压敏漆(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测压是一种基于发光分子氧猝灭效应的测压技术,与传统测压方式相比具有成本小、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实验搭建了压敏漆测压硬件平台,开发了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利用驻点处的压强与灰度关系拟合了标定... 压敏漆(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测压是一种基于发光分子氧猝灭效应的测压技术,与传统测压方式相比具有成本小、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实验搭建了压敏漆测压硬件平台,开发了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利用驻点处的压强与灰度关系拟合了标定曲线,研究了低速射流撞击平板表面的压强分布特性,分析了喷管距离壁面高度和雷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管高度h/d<6时,压强分布曲线的峰值压强和半宽度随喷管高度变化基本不变;当喷管高度h/d>6时,随着高度的增大,峰值压强线性减小,半宽度线性增加.采用峰值压强和半宽度对不同喷管高度的压强分布曲线进行无量纲化,压强分布曲线呈现自相似特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实验雷诺数范围内,压强分布受雷诺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漆 测压 射流撞壁 压强分布 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壁面形状对撞壁射流气体混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万华 林荣文 +1 位作者 谢辉 史绍熙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7-386,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燃烧室壁面形状对撞壁射流气体沿壁发展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射流气体撞壁后主要沿壁面发展,近壁区域会形成浓混合气层,并且混合很慢。本文提出两种方法:1)在壁面设置矩形凹槽,并且利用环境的气流运动加快射流气体的... 本文研究了燃烧室壁面形状对撞壁射流气体沿壁发展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射流气体撞壁后主要沿壁面发展,近壁区域会形成浓混合气层,并且混合很慢。本文提出两种方法:1)在壁面设置矩形凹槽,并且利用环境的气流运动加快射流气体的混合;2)在壁面上设置条形障碍物,使射流气体脱离壁面形成空间流动。另外,本文也模拟了OSKA-D燃烧系统中燃油撞壁后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形状 射流 气体混合过程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MP燃烧室”内混合气形成的多维数值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昌普 苏万华 +2 位作者 汪洋 余皎 林铁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9-394,共6页
用CFD多维数值分析软件对BUMP燃烧室内柴油喷雾的撞壁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用PLIF法取得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均表明,撞壁射流在遇到BUMP后会剥离燃烧室壁面,形成二次空间射流,扩大撞壁射流与... 用CFD多维数值分析软件对BUMP燃烧室内柴油喷雾的撞壁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用PLIF法取得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均表明,撞壁射流在遇到BUMP后会剥离燃烧室壁面,形成二次空间射流,扩大撞壁射流与空气的空间混合体积及混合速率,出现与周围空气迅速混合的闪混现象,燃烧室壁面燃油堆积量下降。计算结果还表明,BUMP的位置、高度、形状和角度不同对形成二次空间射流及稀混合气的作用也不相同,在实际应用中应对其进行优化和合理匹配,以便降低柴油机的NOx和碳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形成 BUMP燃烧室 射流 二次射流 数值模拟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mp燃烧室”内新概念稀扩散燃烧混合气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昌普 苏万华 +2 位作者 汪洋 余皎 林铁坚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27-335,共9页
基于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 ,用片状激光诱导荧光法 (PLIF)对普通商用柴油喷雾的撞壁混合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 ,二者结果基本吻合 .平板和实际燃烧室的实验及计算结果均表明 ,撞壁射流在遇到限流沿 ... 基于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 ,用片状激光诱导荧光法 (PLIF)对普通商用柴油喷雾的撞壁混合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 ,二者结果基本吻合 .平板和实际燃烧室的实验及计算结果均表明 ,撞壁射流在遇到限流沿 (Bump)后会剥离壁面 ,形成二次空间射流 ,扩大撞壁射流与空气的空间混合体积及混合速率 ,出现与周围空气迅速混合的“闪混”现象 ,减少壁面燃油堆积量 .计算结果还表明 ,Bump的存在改变了缸内气流运动的流场结构 ,Bump附近旋向相反的“双涡结构”极大地增强了二次空间射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 ,促进了燃油与空气的混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形成 限流沿 射流 二次射流 激光诱导荧光法 数值模拟 缸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