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次湍流动能输运方程封闭模型在浅海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魏皓 冯士筰 +1 位作者 武建平 刘桂梅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1-827,共7页
该文对已建立的齐次湍流动能输运方程封闭模型 (HKE)封闭的浅海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检验。湍流混合强度的垂直分布会影流速剖面 ,在风海流、狭长渠道稳态风潮及渠道振荡流流场等的模拟中 ,HKE封闭均取得满意效果 ,结果表明 HKE封闭在正压... 该文对已建立的齐次湍流动能输运方程封闭模型 (HKE)封闭的浅海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检验。湍流混合强度的垂直分布会影流速剖面 ,在风海流、狭长渠道稳态风潮及渠道振荡流流场等的模拟中 ,HKE封闭均取得满意效果 ,结果表明 HKE封闭在正压浅海动力学中是有效的 ,可避免混合长理论的缺陷 ,并未过多增加计算量。振荡流的湍流粘性系数的时间分布特性是时变的 ,其变化频率为振荡频率的两倍 ,且在流速变化最大时湍流混合最强。对应于浅海潮波系统 ,平潮和停潮时局地混合最弱 ,因而最适宜水质采样 ,反之 ,涨急和落急时刻湍流混合最强。但当取湍动能的Schmidt数 σk>10时 ,湍粘性系数的振幅仅为其平均值的 15 % ,因此可以认为在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次湍流动能输运方程封闭模型 风海流 稳态风潮 振荡流 湍流粘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区域二阶紊流封闭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卓 宋志尧 孔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共10页
将雷诺应力方程不同封闭方式归结为稳定函数的差异,并以此作为区分标准,总结了6种国内外采用过的稳定函数并以统一的形式列出,分析不同紊流模型稳定函数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实验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2000年后提出的3种稳定... 将雷诺应力方程不同封闭方式归结为稳定函数的差异,并以此作为区分标准,总结了6种国内外采用过的稳定函数并以统一的形式列出,分析不同紊流模型稳定函数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实验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2000年后提出的3种稳定函数得到的临界理查德森数大于2000年前的3种,更符合实际情况,这与其在压强应变相关项和浮力相关项中增加了旋转效应和重分布效应有关;(2)尽管这3种模型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如边界层,与实验的吻合程度反不如前3种较早的稳定函数,反映了封闭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二阶紊流封闭模型还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紊流封闭模型 垂向紊动扩散 临界理查德森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矩封闭模型应用于非预混湍流反应流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涛 刘刚 +1 位作者 方韧 许康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2-446,共5页
推导了考虑分子和湍流扩散的条件矩封闭方程,并利用其模拟了二维非预混湍流反应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结果表明,有限值的Damkohler数使条件平均变量偏离其平衡状态,且在混合分数η位于化学恰当比下的混合分数附... 推导了考虑分子和湍流扩散的条件矩封闭方程,并利用其模拟了二维非预混湍流反应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结果表明,有限值的Damkohler数使条件平均变量偏离其平衡状态,且在混合分数η位于化学恰当比下的混合分数附近时偏离最大.Damkohler数的升高还使得条件和无条件平均的反应速率升高,并使条件平均变量向其平衡状态值趋近.本文还观察到以往的简化维数处理会引起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一般的椭圆型反应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火焰 扩散火焰 数值模拟 条件矩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不稳定性引起湍流混合的二阶封闭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忠珍 王继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2-242,共11页
在Besnard[1~3]等人的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一个二阶封闭模型。它比原模型少二个方程,降低了计算量,使模型更具有经济性。并采用各向异性的扩散系数,能够更好地描述各向异性的湍流流场。编写了一维可压缩流体力学湍流混合程... 在Besnard[1~3]等人的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一个二阶封闭模型。它比原模型少二个方程,降低了计算量,使模型更具有经济性。并采用各向异性的扩散系数,能够更好地描述各向异性的湍流流场。编写了一维可压缩流体力学湍流混合程序,数值模拟Brouilette[4]等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封闭模型 湍流混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正化群方法推导湍流二阶矩封闭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正锋 王晓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01,共7页
Rubinstein和Barton在其原始工作中,利用Yakhot-Orszag湍流重正化群方法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中的速度-压力梯度项和各向同性回归过程进行了模拟.文中分析了其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的数学物理上不自洽的问题及计算错误,并且利用重正化群... Rubinstein和Barton在其原始工作中,利用Yakhot-Orszag湍流重正化群方法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中的速度-压力梯度项和各向同性回归过程进行了模拟.文中分析了其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的数学物理上不自洽的问题及计算错误,并且利用重正化群方法重新系统地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的湍流常数理论值和经验值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式 雷诺应力输运方程 二阶矩封闭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重正化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能封闭模型在渤海潮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皓 鹿有余 +1 位作者 孙文心 武建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453-458,共6页
将一个三维湍能封闭模型应用于渤海潮流模拟,通过流速分解的初边值方法,计算了渤海全海区潮波系统、潮流结构,结果与观测符合较好。计算同时给出了湍粘性系数和湍动能的时空分布,比较常湍粘性系数和湍的垂直抛物分布及湍能封闭模拟... 将一个三维湍能封闭模型应用于渤海潮流模拟,通过流速分解的初边值方法,计算了渤海全海区潮波系统、潮流结构,结果与观测符合较好。计算同时给出了湍粘性系数和湍动能的时空分布,比较常湍粘性系数和湍的垂直抛物分布及湍能封闭模拟表明,湍粘性系数的不同选取会对流场结构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能封闭模型 渤海 潮流 湍粘性系数 潮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矩封闭模型应用于内燃机缸内湍流的计算
7
作者 李芳 解茂昭 陈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2-546,共5页
首次把雷诺应力微分模型(DSM)中非线性的SSG模型用于内燃机缸内三维不稳定流动的计算,并与LRR模型、k-ε模型计算所得的湍流强度和多普勒激光测速仪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DSM模型,尤其是SSG模型。
关键词 内燃机 湍流 计算机模拟 缸内湍流 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量封闭模型与三维取向分布对纤维悬浮槽流稳定性的影响
8
作者 游振江 林建忠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6,共6页
 应用3种不同的纤维方向张量封闭模型,数值模拟了纤维悬浮槽流的流动稳定性问题,从而研究封闭模型和纤维的三维取向分布对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结果发现,采用3种不同封闭模型所得到的流动稳定特性与纤维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但...  应用3种不同的纤维方向张量封闭模型,数值模拟了纤维悬浮槽流的流动稳定性问题,从而研究封闭模型和纤维的三维取向分布对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结果发现,采用3种不同封闭模型所得到的流动稳定特性与纤维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但采用三维混合封闭模型时,由于纤维的取向与流向的偏差程度较大,所以纤维对流动的不稳定性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 而采用二维混合封闭模型时,由于纤维在平面取向条件下,其轴线整体上趋于呈流向排列,使得对流体的作用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悬浮流 流动稳定性 槽流 封闭模型 纤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湍能封闭模型对风暴潮海底底应力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魏更生 汪景庸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将一个三维湍能封闭模型应用于开阔海区的风暴潮,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Taylor底摩擦二次率的拖曳系数随空间的分布及拖曳系数与水深、海底粗糙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的关系。本文对底摩擦二次率的可靠性做了评价。
关键词 底压力 湍能封闭模型 风暴潮 海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份计算中封闭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军 王言金 +1 位作者 梁仙红 冯其京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9-703,共5页
在使用单速度多组份方法计算多介质混合网格中的物理量时,需要给出一种封闭模型来使控制方程封闭。本文分析了压力增量相等封闭性模型存在基础遭到破坏的原因,之后在保证流场守恒性的前提下构造可以保证假设基础的可解方程组对压力增量... 在使用单速度多组份方法计算多介质混合网格中的物理量时,需要给出一种封闭模型来使控制方程封闭。本文分析了压力增量相等封闭性模型存在基础遭到破坏的原因,之后在保证流场守恒性的前提下构造可以保证假设基础的可解方程组对压力增量相等封闭性模型进行修正,给出了一种改进方法。使用改进的模型进行了爆轰驱动飞片问题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很好的追踪物质界面和冲击波位置,同时较好的抑制界面处压力、内能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 单速度多组份 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结构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先艺 贺振华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9-342,432,共4页
在地震勘探中 ,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 ,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 ,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 ,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 ,彼此相连的封... 在地震勘探中 ,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 ,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 ,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 ,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 ,彼此相连的封闭单元构建成具有封闭结构特性的地质模型。封闭结构模型同层状结构模型相比 ,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描述任意复杂的地下地质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了层结构模型的特点 ,然后描述了二维和三维封闭结构模型的拓扑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结构模型 封闭结构模型 三角形网格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圈闭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全胜 郝琦 +5 位作者 张丽霞 任来义 刘震 李春霞 樊春梅 何小胡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788,共12页
岩性圈闭的泥页岩盖层阻止油气突破的过程是一个阻力克服动力的过程,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圈闭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岩性油气藏中的油气突破泥岩盖层的过程也是一个力学平衡现象,动力包括储集层地层压力... 岩性圈闭的泥页岩盖层阻止油气突破的过程是一个阻力克服动力的过程,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圈闭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岩性油气藏中的油气突破泥岩盖层的过程也是一个力学平衡现象,动力包括储集层地层压力、浮力,阻力主要包括盖层地层压力、毛管压力。通过对单井古孔隙度及古埋深的恢复,可以对比成藏期目的层油气突破泥岩盖层的动力与阻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定量研究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过程。应用该模型发现,白家海凸起彩43井侏罗系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在侏罗纪末期缺乏有效泥岩盖层,白垩纪末期三工河组中下部存在有效盖层,而西山窑组盖层的封闭能力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 力学平衡 油气充注突破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封闭三角网模型的简化与分辨率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洁 查红彬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2期18-23,共6页
在莱些应用领域中,我们得到的三维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边界和漏洞.为了对这种非封闭的模型进行有效的简化和分辨率控制,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渐进网格的分辨率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针对不同的边界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简化和重建策略,从而在简化... 在莱些应用领域中,我们得到的三维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边界和漏洞.为了对这种非封闭的模型进行有效的简化和分辨率控制,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渐进网格的分辨率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针对不同的边界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简化和重建策略,从而在简化过程中较好地保存了边界部分的信息.并且在浏览模型时,可以通过选择性细化使模型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分辨率,从而快速地显示浏览者所关心的局部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据 封闭三角网模型 分辨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的非预混湍流火焰的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岫 Roekaerts Dirk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应用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湍流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应用LRR IP模型,JM模型,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等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复杂的钝体稳定火焰,一些模型无法给出令... 应用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湍流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应用LRR IP模型,JM模型,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等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复杂的钝体稳定火焰,一些模型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不同模型的结果差异很大.在研究中,湍流燃烧模型采用了化学平衡模型和假设PDF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钝体稳定火焰,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要优于其他几个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 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处理带有边界的非封闭STL模型的切片算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巢海远 刘景 +1 位作者 童晶 张洛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87-2595,共9页
为实现带有边界的非封闭STL模型的切片处理,提出一种针对该类模型的切片处理算法。在算法实施时,首先提取模型中三角形的点、边和面信息并建立其间的拓扑关系,并通过边界判断规则提取所有边界边;根据边界信息,对非封闭网格进行分层切片... 为实现带有边界的非封闭STL模型的切片处理,提出一种针对该类模型的切片处理算法。在算法实施时,首先提取模型中三角形的点、边和面信息并建立其间的拓扑关系,并通过边界判断规则提取所有边界边;根据边界信息,对非封闭网格进行分层切片处理,获得非封闭的二维多边形;对多边形偏置处理后的可打印内外轮廓线进行路径优化,以减少空行程。实际打印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非封闭网格模型的切片处理,并且在实际成型过程中能有效地节省打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封闭STL模型 边界提取 分层切片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波激发湍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6
作者 卢敏 郭晓宇 +5 位作者 梁姗 李荣 孙俊 童俊淇 李千千 杨子轩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81,I0002,共21页
波浪破碎过程伴随着大量空气卷入,会形成水、气充分混合的混相湍流,对其发展数值模拟方法与湍流封闭模型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本文综述了混相湍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高密度比两相流模拟的数值稳定性问题和解决方案。针对传统... 波浪破碎过程伴随着大量空气卷入,会形成水、气充分混合的混相湍流,对其发展数值模拟方法与湍流封闭模型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本文综述了混相湍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高密度比两相流模拟的数值稳定性问题和解决方案。针对传统方法在界面捕捉与动量方程求解格式不一致导致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近期提出的密度预估-同步法通过显式求解质量输运方程,实现了高密度比条件下的稳定计算。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控制方程、时空离散格式及界面捕捉技术,并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此外,以射流、尾流和船首波破碎为例,分析了混相湍流的流动特征,揭示了弗劳德数对湍动能和湍流质量通量的影响。在封闭模型方面,对比了代数型与动力学模型的优劣,指出动力学模型虽更具理论潜力,但需进一步解决组合项封闭问题。最后,展望了混相湍流数值模拟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如建立标准的算例数据库和通过GPU并行优化提高计算效率等。本文研究可为混相湍流的模拟与建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相湍流 破碎波 翻卷射流 封闭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模型对甲烷/空气非预混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海军 陈永辰 郭雪岩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3-488,共6页
对甲烷-空气的钝体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流体的湍流流动和扩散火焰燃烧的相互作用.模拟分别采用化学平衡模型和GRI-Mech 3.0反应机理的非预混燃烧稳定层流小火焰模型.通过与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和Mob... 对甲烷-空气的钝体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流体的湍流流动和扩散火焰燃烧的相互作用.模拟分别采用化学平衡模型和GRI-Mech 3.0反应机理的非预混燃烧稳定层流小火焰模型.通过与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和Mobini等人的条件矩平衡封闭模型的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上述3种燃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说明现有的燃烧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体 非预混燃烧模型 层流小火焰模型 化学平衡模型 条件矩封闭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连续加热炉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红 蔡九菊 +2 位作者 赵渭国 王连勇 刘汉桥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应用封闭灰腔辐射理论,建立蓄热式连续加热炉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研究了加热炉炉内温度分布;产量及燃料分配比变化对钢坯温度的影响;空气消耗系数对加热炉生产率和单位热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加热炉的温度制度、供热制度及... 应用封闭灰腔辐射理论,建立蓄热式连续加热炉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研究了加热炉炉内温度分布;产量及燃料分配比变化对钢坯温度的影响;空气消耗系数对加热炉生产率和单位热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加热炉的温度制度、供热制度及空气消耗系数与加热炉生产指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连续加热炉 封闭灰腔辐射模型 温度制度 供热制度 空气消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19
作者 夏华永 殷忠斌 +1 位作者 郭芝兰 陈明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31,共11页
模型以经Sigma坐标变换后具有自由表面的三维非线性Navier-Stokes方程为基本方程,以分裂算子法剖分动量方程,用全隐差分格式求解连续方程得到自由表面,最后计算完整的速度场.此外,采用紊流封闭模型求解垂直方向... 模型以经Sigma坐标变换后具有自由表面的三维非线性Navier-Stokes方程为基本方程,以分裂算子法剖分动量方程,用全隐差分格式求解连续方程得到自由表面,最后计算完整的速度场.此外,采用紊流封闭模型求解垂直方向紊动粘滞系数,准确获得了摩擦影响层的潮流结构.应用本模型计算了北部湾的潮波运动,重现了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紊流封闭模型 北部湾 潮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湍流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魏皓 武建平 张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中发展至今 ,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 ,特别是关于混合 /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 ,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中发展至今 ,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 ,特别是关于混合 /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 ,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的湍流封闭模式 ,如 HAMSOM中的Prandtl混合长模型、Johns模式中的 k-方程模型、POM中的 k- kl模型、水动力学中常用的 k-ε模型等等 ,介绍了海洋湍流模型的应用。对于湍流模型的使用提出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的原则 ,复杂的并非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封闭模型 湍粘性系数 海洋动力学模型 PRANDTL混合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