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件矩封闭模型应用于非预混湍流反应流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涛 刘刚 +1 位作者 方韧 许康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2-446,共5页
推导了考虑分子和湍流扩散的条件矩封闭方程,并利用其模拟了二维非预混湍流反应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结果表明,有限值的Damkohler数使条件平均变量偏离其平衡状态,且在混合分数η位于化学恰当比下的混合分数附... 推导了考虑分子和湍流扩散的条件矩封闭方程,并利用其模拟了二维非预混湍流反应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结果表明,有限值的Damkohler数使条件平均变量偏离其平衡状态,且在混合分数η位于化学恰当比下的混合分数附近时偏离最大.Damkohler数的升高还使得条件和无条件平均的反应速率升高,并使条件平均变量向其平衡状态值趋近.本文还观察到以往的简化维数处理会引起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一般的椭圆型反应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火焰 扩散火焰 数值模拟 条件矩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不稳定性引起湍流混合的二阶封闭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忠珍 王继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2-242,共11页
在Besnard[1~3]等人的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一个二阶封闭模型。它比原模型少二个方程,降低了计算量,使模型更具有经济性。并采用各向异性的扩散系数,能够更好地描述各向异性的湍流流场。编写了一维可压缩流体力学湍流混合程... 在Besnard[1~3]等人的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一个二阶封闭模型。它比原模型少二个方程,降低了计算量,使模型更具有经济性。并采用各向异性的扩散系数,能够更好地描述各向异性的湍流流场。编写了一维可压缩流体力学湍流混合程序,数值模拟Brouilette[4]等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封闭模型 湍流混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正化群方法推导湍流二阶矩封闭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正锋 王晓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01,共7页
Rubinstein和Barton在其原始工作中,利用Yakhot-Orszag湍流重正化群方法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中的速度-压力梯度项和各向同性回归过程进行了模拟.文中分析了其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的数学物理上不自洽的问题及计算错误,并且利用重正化群... Rubinstein和Barton在其原始工作中,利用Yakhot-Orszag湍流重正化群方法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中的速度-压力梯度项和各向同性回归过程进行了模拟.文中分析了其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的数学物理上不自洽的问题及计算错误,并且利用重正化群方法重新系统地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的湍流常数理论值和经验值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式 雷诺应力输运方程 二阶矩封闭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重正化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矩封闭模型应用于内燃机缸内湍流的计算
4
作者 李芳 解茂昭 陈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2-546,共5页
首次把雷诺应力微分模型(DSM)中非线性的SSG模型用于内燃机缸内三维不稳定流动的计算,并与LRR模型、k-ε模型计算所得的湍流强度和多普勒激光测速仪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DSM模型,尤其是SSG模型。
关键词 内燃机 湍流 计算机模拟 缸内湍流 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量封闭模型与三维取向分布对纤维悬浮槽流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游振江 林建忠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6,共6页
 应用3种不同的纤维方向张量封闭模型,数值模拟了纤维悬浮槽流的流动稳定性问题,从而研究封闭模型和纤维的三维取向分布对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结果发现,采用3种不同封闭模型所得到的流动稳定特性与纤维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但...  应用3种不同的纤维方向张量封闭模型,数值模拟了纤维悬浮槽流的流动稳定性问题,从而研究封闭模型和纤维的三维取向分布对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结果发现,采用3种不同封闭模型所得到的流动稳定特性与纤维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但采用三维混合封闭模型时,由于纤维的取向与流向的偏差程度较大,所以纤维对流动的不稳定性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 而采用二维混合封闭模型时,由于纤维在平面取向条件下,其轴线整体上趋于呈流向排列,使得对流体的作用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悬浮流 流动稳定性 槽流 封闭模型 纤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份计算中封闭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军 王言金 +1 位作者 梁仙红 冯其京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9-703,共5页
在使用单速度多组份方法计算多介质混合网格中的物理量时,需要给出一种封闭模型来使控制方程封闭。本文分析了压力增量相等封闭性模型存在基础遭到破坏的原因,之后在保证流场守恒性的前提下构造可以保证假设基础的可解方程组对压力增量... 在使用单速度多组份方法计算多介质混合网格中的物理量时,需要给出一种封闭模型来使控制方程封闭。本文分析了压力增量相等封闭性模型存在基础遭到破坏的原因,之后在保证流场守恒性的前提下构造可以保证假设基础的可解方程组对压力增量相等封闭性模型进行修正,给出了一种改进方法。使用改进的模型进行了爆轰驱动飞片问题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很好的追踪物质界面和冲击波位置,同时较好的抑制界面处压力、内能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 单速度多组份 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结构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蒋先艺 贺振华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9-342,432,共4页
在地震勘探中 ,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 ,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 ,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 ,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 ,彼此相连的封... 在地震勘探中 ,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 ,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 ,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 ,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 ,彼此相连的封闭单元构建成具有封闭结构特性的地质模型。封闭结构模型同层状结构模型相比 ,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描述任意复杂的地下地质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了层结构模型的特点 ,然后描述了二维和三维封闭结构模型的拓扑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结构模型 封闭结构模型 三角形网格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的非预混湍流火焰的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岫 Roekaerts Dirk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应用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湍流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应用LRR IP模型,JM模型,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等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复杂的钝体稳定火焰,一些模型无法给出令... 应用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湍流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应用LRR IP模型,JM模型,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等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复杂的钝体稳定火焰,一些模型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不同模型的结果差异很大.在研究中,湍流燃烧模型采用了化学平衡模型和假设PDF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钝体稳定火焰,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要优于其他几个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 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模型对甲烷/空气非预混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海军 陈永辰 郭雪岩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3-488,共6页
对甲烷-空气的钝体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流体的湍流流动和扩散火焰燃烧的相互作用.模拟分别采用化学平衡模型和GRI-Mech 3.0反应机理的非预混燃烧稳定层流小火焰模型.通过与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和Mob... 对甲烷-空气的钝体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流体的湍流流动和扩散火焰燃烧的相互作用.模拟分别采用化学平衡模型和GRI-Mech 3.0反应机理的非预混燃烧稳定层流小火焰模型.通过与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和Mobini等人的条件矩平衡封闭模型的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上述3种燃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说明现有的燃烧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体 非预混燃烧模型 层流小火焰模型 化学平衡模型 条件矩封闭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体燃烧器湍流预混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仕立 尹航 +2 位作者 戴韧 叶舟 陈永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97,共6页
采用湍流火焰封闭燃烧模型(TFC)模拟了钝体燃烧器的湍流预混燃烧,比较了基于火焰褶皱率和湍流燃烧速度2种源项解法对钝体预混燃烧的预测,对3个不同湍流燃烧速度表达式模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燃烧器中心... 采用湍流火焰封闭燃烧模型(TFC)模拟了钝体燃烧器的湍流预混燃烧,比较了基于火焰褶皱率和湍流燃烧速度2种源项解法对钝体预混燃烧的预测,对3个不同湍流燃烧速度表达式模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燃烧器中心射流出口的速度分布,并将其作为边界条件代入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湍流燃烧速度公式的计算结果在火焰刷厚度、位置及火焰前锋位置方面存在较大差别;Gulder公式的计算结果最接近试验数据,火焰刷厚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火焰刷位置与试验结果差别较大;Dinkelacker的火焰褶皱率模型主要模拟燃烧器在高压条件下的燃烧,在运行压力接近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存在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体燃烧器 湍流火焰封闭模型 湍流燃烧速度 粒子成像测速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氢气扩散火焰中磷酸三甲酯的抑制效果(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勇 蒋勇 +1 位作者 邱榕 安江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基于湍流氢气-空气扩散火焰,对磷酸三甲酯(TMP,(CH3O)3PO)的火焰抑制效果进行了数值研究,使用一阶条件矩封闭模型作为湍流燃烧子模型.为了研究氢原子浓度减小的机理,对其相关的重要基元反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所获得的数值结果及火焰... 基于湍流氢气-空气扩散火焰,对磷酸三甲酯(TMP,(CH3O)3PO)的火焰抑制效果进行了数值研究,使用一阶条件矩封闭模型作为湍流燃烧子模型.为了研究氢原子浓度减小的机理,对其相关的重要基元反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所获得的数值结果及火焰燃烧结构和抑制效果,对TMP的灭火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抑制 抑制效果 磷酸三甲酯 条件矩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大变形流动的MOF-MMALE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清红 孙文俊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3-1176,共14页
多介质大变形流动数值模拟的关键和难点是在精确追踪物质界面的同时又能够处理好流体的大变形运动.将MOF(moment-of-fluid)界面重构算法与多介质任意Lagrange-Euler方法(MMALE)相耦合,形成MOF-MMALE方法,并应用于多介质大变形流动问题... 多介质大变形流动数值模拟的关键和难点是在精确追踪物质界面的同时又能够处理好流体的大变形运动.将MOF(moment-of-fluid)界面重构算法与多介质任意Lagrange-Euler方法(MMALE)相耦合,形成MOF-MMALE方法,并应用于多介质大变形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MOF-MMALE方法在传统的ALE方法基础上,允许计算网格边界跨过物质界面,允许存在混合网格,即一个网格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混合网格内,利用MOF界面重构算法来确定物质界面的位置和方向.数值算例表明,MOF-MMALE方法是模拟多介质大变形流动的有效手段,并且具有较好的数值精度和界面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大变形流动 MMALE MOF界面重构 混合网格 封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体燃烧器湍流预混燃烧流动特性的模拟
13
作者 尹航 钟仕立 +1 位作者 戴韧 何定兵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2年第1期41-45,34,共6页
钝体燃烧器的回流区结构对燃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经济有效的数学模型对回流区结构进行模拟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采用PIV技术测量了一个典型的钝体燃烧器的热态流场,并基于Fluent平台使用3种湍流燃烧速度定义对TFC模型进行求解,分析... 钝体燃烧器的回流区结构对燃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经济有效的数学模型对回流区结构进行模拟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采用PIV技术测量了一个典型的钝体燃烧器的热态流场,并基于Fluent平台使用3种湍流燃烧速度定义对TFC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比较了Zimont、Gulder、Peters和实验得到的流场特性。结果发现Peters的流动特性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都属于射流主导型结构,Peters的进展变量与Zimont和Gulder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体 湍流预混燃烧 湍流火焰封闭模型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预混燃烧逆梯度输运分布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虞达礼 陈方 刘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0-846,共7页
为了研究湍流预混火焰中逆梯度输运现象的发展、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流场控制因素,基于湍流火焰封闭模型(Turbulent Flame Closure,TFC)机理进行准一维分析,得出了当地标量通量的逆梯度输运分量随预混燃烧反应进度变量的关系。通过Morea... 为了研究湍流预混火焰中逆梯度输运现象的发展、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流场控制因素,基于湍流火焰封闭模型(Turbulent Flame Closure,TFC)机理进行准一维分析,得出了当地标量通量的逆梯度输运分量随预混燃烧反应进度变量的关系。通过Moreau燃烧室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准一维分析结果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工况计算,对比研究了密度比对流场逆梯度输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混燃烧流场中标量通量的逆梯度输运现象总发生在火焰中更靠近未燃混合物一侧;增大密度比,流场逆梯度输运特性增强且其区域向反应物侧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预混燃烧 逆梯度输运 湍流火焰封闭模型 准一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雷达反等离子体隐身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玉明 王红 +1 位作者 谭贤四 陈辉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5期486-491,共6页
针对等离子体隐身目标的探测问题,从等离子体隐身机理和太赫兹(THz)频段高频、宽频带的反隐身特性出发,分析了太赫兹波反等离子体折射隐身和吸收隐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建立了一种内封闭式等离子体隐身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分层介质方法分... 针对等离子体隐身目标的探测问题,从等离子体隐身机理和太赫兹(THz)频段高频、宽频带的反隐身特性出发,分析了太赫兹波反等离子体折射隐身和吸收隐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建立了一种内封闭式等离子体隐身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分层介质方法分析计算了太赫兹波在内封闭式等离子体模型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太赫兹波可以穿透一定密度和厚度的等离子体且能量衰减很小,使反射波增强,增大了等离子体隐身目标的RCS和有效探测等离子体隐身目标的概率,为太赫兹雷达反等离子体隐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THz)雷达 等离子体隐身目标 封闭模型 反等离子体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六万座体育场STIPA设计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祝科 张慧 《电声技术》 2012年第5期14-20,共7页
体育场馆扩声系统从设计到调试,首要目的是为实现语言可懂度,其次是音乐丰满度。也就是在客观声场环境下,能实现STIPA平均值及五大指标的招标要求。通过对贵阳体育场的封闭EASE模型后的计算机声学模拟结论,与第三方检测结果做对比分析,... 体育场馆扩声系统从设计到调试,首要目的是为实现语言可懂度,其次是音乐丰满度。也就是在客观声场环境下,能实现STIPA平均值及五大指标的招标要求。通过对贵阳体育场的封闭EASE模型后的计算机声学模拟结论,与第三方检测结果做对比分析,针对"有必要制定STIPA空场测点最低下限值"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制定出STIPA相应合理的统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大空间 不均匀的长混响 封闭EASE模型 高Q值的宽覆盖 线源阵列 STIPA下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model for controlling floor heave in deep roadways with U-shaped steel closed support 被引量:5
17
作者 Zhao Yiming Liu Na +1 位作者 Zheng Xigui Zhang N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713-720,共8页
Open U-shaped steel arch supports are commonly used in large-section static-pressure roadways in coal mines that are more than 900 m deep;however,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ntrol floor heave of roadways.In this paper,a... Open U-shaped steel arch supports are commonly used in large-section static-pressure roadways in coal mines that are more than 900 m deep;however,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ntrol floor heave of roadways.In this paper,a U-shaped steel closed support with an inverted U-shaped steel arch in the floor is proposed a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upport effect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during the process of floor heaving.This research established a mechanical model for the U-shaped steel closed support,and determined the reaction forces at the connection of a camber angle.Using the limit load method calculated the critical buckling load of the inverted U-shaped steel arch,and use of a strength check method tested the strength of the U-shaped steel material.A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software FLAC3 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haped steel closed support is able to control the floor heave of roadways,which is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West 11-2 development roadway of the Zhuji Mine in the Huainan mining area in China.The cumulative floor heave over two years was less than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haped steel Closed support Deep roadway Floor heave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