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志英 袁嘉欣 +8 位作者 谢世红 贺刚 邓宏奎 李梦露 王嘉伟 邓勇辉 章海鑫 欧阳敏 周辉明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7,共12页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中及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养水区净水系统稳定有效运行,经过各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质最终符合养殖用水的要求。其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97%、63.23%、53.51%。养水区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33个门组成,生物滤池中水体和滤料上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有所差异,生物膜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体(P<0.05)。水体样本组的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生物膜样本组,水样中的细菌种类更多,细菌群落的丰富度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NH^(+)_(4)-N、NO^(-)_(2)-N和TN环境因子显著影响水体组微生物群落结构(P<0.05),总磷(TP)、有效磷(AP)、溶氧(DO)是对生物膜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3级生物滤池可有效增加水体中促进氮、磷代谢的微生物菌群,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水质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槽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滤池 生物 微生物群落 16Sr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池塘覆膜对水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建国 赵冬艳 孙成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8,共4页
2005—2010年,对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公司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是否覆膜、覆膜面积大小,均会使整个养殖系统中的总硬度(TH)、总碱度(AT)、NH3-N和PO4-P在时空上产生差异。时间上,它们年份间差异极显著(P&... 2005—2010年,对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公司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是否覆膜、覆膜面积大小,均会使整个养殖系统中的总硬度(TH)、总碱度(AT)、NH3-N和PO4-P在时空上产生差异。时间上,它们年份间差异极显著(P<0.01);空间上,各采样点的AT和NH3-N差异显著(P<0.05)。覆膜使系统的TH和AT稳定性减弱,CV上升了166.5%~241.7%,这种情况在养殖中期尤为突出,但对NH3-N和PO4-P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养殖系统中较大面积的覆膜(43.65%)对养殖池塘TH、AT和NH3-N稳定性的影响比非覆膜池塘的大,CV分别高出了75.9%、135.6%和21.6%;而小面积(19.2%)覆膜的养殖池塘相对非覆膜池塘稳定,CV分别降低了71.9%、41.5%和91.4%。导致它们间差异及稳定性变异的原因主要归结于覆膜影响了物质与土壤间的物质交换及其间的生物活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覆膜 差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建淑 史策 +8 位作者 叶央芳 王春琳 母昌考 李荣华 刘海娟 吴清洋 王晓朋 周月越 陈书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目的】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过程,为设计适合拟穴青蟹RAS养殖的生物过滤器提供指导。【方法】在2、5、10、20、30、40、50 d检... 【目的】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过程,为设计适合拟穴青蟹RAS养殖的生物过滤器提供指导。【方法】在2、5、10、20、30、40、50 d检测RAS养殖池的水质,采集填料生物膜和养殖池水体微生物样品,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演替过程,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物膜碳循环和氮循环功能基因拷贝数。【结果与结论】氨氮(NH4+-N)、分子氨(NH3)和亚硝态氮(NO2--N)的质量浓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硝态氮(NO3--N)和总氮(TN)在实验结束时(50 d)积累,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在前10 d保持稳定,从10 d至50 d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总氮和硝态氮质量浓度对生物膜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最大。生物膜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富度在10 d达到峰值,然后达到平稳状态。基于FAPROTAX的功能预测发现生物膜大多数功能主要富集在氮循环和有机物降解这两方面,生物膜碳循环和氮循环绝对基因拷贝数随时间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根据FEAST分析结果,除10 d以外,前20 d同一时期的水体细菌对生物膜的贡献较高,后30 d主要来源于生物膜本身前期细菌贡献,且贡献率随时间增加呈增长趋势,到后期趋于稳定。结果表明,拟穴青蟹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增加变化显著,功能主要富集在氮循环和有机物降解这两方面,生物膜细菌来自本身细菌的贡献率也逐渐升高,到后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 细菌群落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挂膜的消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傅雪军 马绍赛 +2 位作者 曲克明 周勇 徐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9,共5页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利用海水中的自然净化微生物挂膜,挂膜成功后,形成了很好的硝化作用,进行不同水温、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进水氨氮浓度,随着水温的升高,不同水温之间氨氮浓度变化差...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利用海水中的自然净化微生物挂膜,挂膜成功后,形成了很好的硝化作用,进行不同水温、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进水氨氮浓度,随着水温的升高,不同水温之间氨氮浓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28℃水温时,经过生物膜120 h的净化处理,进水氨氮浓度降低到最低;随着进水氨氮浓度和HRT的增大,氨氮去除率及特殊去除率也不断的增大,但在同一进水氨氮浓度下,氨氮特殊去除率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滤池 影响因素 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建新 赵霞 +3 位作者 曲克明 高淳仁 李贤 刘鹰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大菱鲆幼鱼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其摄食、生长、饲料利用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不同处理,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66 kg/m2、1.26 kg/m2、2.56 kg/m2、4.00 kg/m2,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为期100 d,实验结束时养... 研究了大菱鲆幼鱼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其摄食、生长、饲料利用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不同处理,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66 kg/m2、1.26 kg/m2、2.56 kg/m2、4.00 kg/m2,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为期100 d,实验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4.67 kg/m2、7.25 kg/m2、14.16 kg/m2、17.77 kg/m2。结果表明:大菱鲆生长速度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各实验组的持定生长率(SGR)值分别为2.67、2.33、2.29、1.98;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大菱鲆的体重差异度出现显著变化(P<0.01);大菱鲆的饵料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实验组1的饵料系数为0.70;实验组4的饵料系数为0.76;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的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肝脏的脏器系数的影响不大。本实验结果可为鱼类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封闭循环系统 养殖密度 生长 饵料系数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器负荷挂膜技术 被引量:22
6
作者 朱建新 刘慧 +4 位作者 徐勇 陈世波 刘圣聪 张涛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启动运行前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膜预培养,使生物膜达到成熟稳定,从而保证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本研究通过养殖试验,研究了生物滤器负荷挂膜的技术方法,以期实现生物膜的快速成熟和系统的快速启动。为此,构建了6组... 循环水养殖系统启动运行前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膜预培养,使生物膜达到成熟稳定,从而保证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本研究通过养殖试验,研究了生物滤器负荷挂膜的技术方法,以期实现生物膜的快速成熟和系统的快速启动。为此,构建了6组循环水系统组成的养殖车间,建成后立即投入试验生产。试验为期120 d,养殖种类为红鳍东方鲀,初始放养平均体重(632.5±2.26)g。期间,红鳍东方鲀平均增重29.91%,养殖成活率98.7%,养殖密度由(19.34±1.89)kg/m3增加到(32.17±3.40)kg/m3,投饵率由0.2%增加到0.5%–0.7%,每日换水量由50%逐渐减至10%。结果表明,在生物膜的生长期,通过对投饵量及新水补充量的有效调节,可以把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氮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以保证养殖鱼类的生长。生物膜在50天左右达到完全成熟,此后便可依靠生物膜的净化作用将氨氮浓度控制在0.5?1.2 mg/L、亚硝氮浓度控制在0.2?0.5 mg/L、pH值控制在6.5–7.5、COD值低于4 mg/L、细菌总数控制在800–2100 cell/ml的安全范围内。利用生物滤器负荷挂膜技术,在合理调控水质指标的条件下,循环水养殖系统建成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实现生物滤器挂膜与养殖生产的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负荷挂 质指标 红鳍东方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臭氧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滨 马腾 +5 位作者 刘宝良 刘滨 洪磊 梁友 翟介明 张丽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本文通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臭氧,研究其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450 m V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去除率达39.9%,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 本文通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臭氧,研究其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活性及其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450 m V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去除率达39.9%,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8.2%,生物膜菌群的平均存活率为88.1%,生物膜对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处理效果良好;当氧化还原电位为500 m V时,经过臭氧24 h处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36.5%、28.1%降到12.2%、8.4%,而臭氧4 h处理后,生物膜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由47.5%、32.1%降到5.0%、3.3%,水处理效果明显下降,生物膜菌群存活率由88.1%降到31.5%。由此可见臭氧添加浓度对生物膜及净化效能有重大影响。综合试验结果和分析评估,建议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臭氧添加量以控制生物滤池内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400 m V为宜,可保证循环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 净化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培养生物膜法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8
作者 齐巨龙 赖铭勇 +3 位作者 谭洪新 罗国芝 王茂元 田田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缩短新建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构建时间,通过预培养生物膜的方法获得已建立完全硝化功能的2.5 m3过滤材料,将其置于新建系统的生物过滤器中进行硝化细菌接种,系统放养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L innaeus)。结... 为缩短新建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构建时间,通过预培养生物膜的方法获得已建立完全硝化功能的2.5 m3过滤材料,将其置于新建系统的生物过滤器中进行硝化细菌接种,系统放养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L innaeus)。结果表明:经12 d系统的硝化功能成熟,养殖池氨态氮维持在0.50 mg/L左右,亚硝态氮维持在0.10 mg/L以下,系统运行34 d,硝态氮上升至63.58 mg/L。18~48 d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养殖池出水口氨态氮平均值0.44 mg/L,进水口氨态氮平均值0.05 mg/L,一次性平均去除率88.64%。系统的日换水量〈1%。养殖1个月,美国红鱼成活率90.91%,养殖密度达28.65 kg/m3水体。预培养生物膜法有效缩短了海水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构建的时间,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时间、系统运行稳定的特点,将使内陆地区开展海水鱼养殖变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培养生物 循环养殖系统 硝化 美国红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影响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志强 朱建新 +3 位作者 刘慧 程海华 曲克明 刘寿堂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7,27,共5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核心单元,生物膜对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生物膜的功能,环境因子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生...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核心单元,生物膜对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生物膜的功能,环境因子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生物膜脱落、影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运行效果。控制好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生物膜净化效率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就会更好。因此,有必要研究各个环境因子变量条件下的养殖废水去除动力学特征,以期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 温度 盐度 溶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生物净化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水质调控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成渤 李建国 +3 位作者 赵冬艳 李崇文 武君君 危立坤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7-584,共8页
采用逐月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多级生物净化措施,即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动力水渠浮床培植多种水生经济植物、构建固定微生物膜和养殖贝类,在沉淀池和净化池放养滤食性鱼类,建立芦苇人工湿地,对养殖系统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质含量与分布的... 采用逐月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多级生物净化措施,即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动力水渠浮床培植多种水生经济植物、构建固定微生物膜和养殖贝类,在沉淀池和净化池放养滤食性鱼类,建立芦苇人工湿地,对养殖系统中无机营养盐和有机质含量与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经多级生物净化处理后能够循环使用,水体碱度和硬度轻微降低,除磷酸盐含量上升5.4%外,硝态氮、亚硝态氮、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27.7%、44.0%、26.0%、42.0%和15.7%;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下降31.4%和20.1%;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种类组成明显好转,蓝藻生物量和优势度指数明显降低,硅藻和绿藻继而成为优势种群,凡纳滨对虾平均产量达11 250kg/hm^2,最高产量达15 000kg/hm^2,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循环养殖系统 多级生物净化 营养盐 浮游生物 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系统的技术构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朱学宝 谭洪新 罗国芝 《内陆水产》 2000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封闭循环 工厂化养殖 质净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欧鳎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际英 张利民 +2 位作者 李华东 黄炳山 王世信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3,共1页
近年来,由于比目鱼类,如牙鲆、大菱鲆和大西洋鲆的成功养殖,世界上掀起了海水养殖比目鱼的高潮。但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资源的衰竭和水环境的污染,因此探讨循环水养殖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养殖者的青睐。我们于2006年4~7月对欧... 近年来,由于比目鱼类,如牙鲆、大菱鲆和大西洋鲆的成功养殖,世界上掀起了海水养殖比目鱼的高潮。但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资源的衰竭和水环境的污染,因此探讨循环水养殖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养殖者的青睐。我们于2006年4~7月对欧鳎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初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循环系统 养殖 开采地下 养殖模式 初步试验 生长情况 大西洋 大菱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实例
13
作者 赵永锋 宋迁红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8,共1页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在湖北公安县崇湖渔场建立了以“池塘生物浮床+生态沟渠”为核心构建,以及循环水调控的养殖小区水质生物修复技术模式,运行以来效果良好,节水40%以上,减排80%以上。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养殖 封闭 实例 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 修复技术 养殖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越 刘鹰 +3 位作者 李贤 孙国祥 徐建平 周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9-643,共5页
为建立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生物滤器设计方法,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为例,首先应用物质平衡原理精准计算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大氨氮产生量、最大允许氨氮浓度、生物滤器满足不同要求的流量等关键参数;... 为建立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生物滤器设计方法,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为例,首先应用物质平衡原理精准计算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大氨氮产生量、最大允许氨氮浓度、生物滤器满足不同要求的流量等关键参数;随后根据移动床生物反应器的特点结合理论目标负载和生产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并确定生物滤器的运行参数(流量286 m3/h、水池规格4 m×4 m×2. 5 m、水力停留时间29 min、循环次数20次/d等);最后根据设计标准等确定池体、供水设备、Kaldnes K3填料(填充率40%)、曝气设备(JGR150型罗茨鼓风机)等参数。本设计可为工业循环水养殖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滤器 设计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生物滤池深度对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龙 刘云锋 +3 位作者 曲克明 胡光春 陈世波 朱建新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1,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循环水养殖试验(35 d)探究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墨瑞鳕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试验末期不同深度生物滤池固定床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墨瑞鳕(36.2 g/尾)增... 本研究通过循环水养殖试验(35 d)探究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墨瑞鳕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试验末期不同深度生物滤池固定床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墨瑞鳕(36.2 g/尾)增重率为97.31%,特定生长率为1.93%/d,存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达到88.79%和73.61%。随着养殖试验的进行,养殖水体p H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最低降至7.22;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氮质量浓度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分别升至1.86 mg/L和5.00 mg/L,在试验后期二者质量浓度均趋于稳定。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上层生物膜香农指数(4.08~4.17)低于生物滤池底层固定床生物膜香农指数(4.06~4.27)。不同深度生物滤池生物膜在门水平均为变形菌门(55.70%~73.26%)、疣微菌门(9.83%~24.74%)、浮霉菌门(5.10%~11.96%);在纲水平均为γ-变形菌纲(29.18%~45.78%)、α-变形菌纲(24.93%~29.11%)、疣微菌纲(9.58%~21.38%);在属水平的优势菌属有所不同,生物滤池上层生物膜优势菌属是不动杆菌属(19.22%~32.55%)、黄体菌属(8.60%~19.76%)、罗氏杆菌属(5.59%~5.94%),生物滤池底层生物膜优势菌属是黄体菌属(18.58%~19.36%)、气单胞菌属(5.74%~9.58%)、不动杆菌属(5.54%~7.57%)、金黄色葡萄菌属(6.11%~6.76%)。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中硝化细菌为亚硝化单胞菌和硝化螺旋菌,其相对丰度分别为0.03%~0.11%和1.35%~2.71%,不仅可以提高墨瑞鳕生长性能,而且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状况。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疣微菌纲,生物膜硝化细菌为亚硝化单胞菌、硝化螺旋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 微生物群落 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瑞鳕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生物膜反应器水处理效率及微生物群落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龙 李刚 +5 位作者 王庆龙 韩枫 曲克明 朱建新 刘质浩 汪鲁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4-224,共11页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fixed-bed biofilm bioreactor,FBBR)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在养殖水体氨氮(NH_(4)^(+)-N)和亚硝酸氮(NO_(2)^(–)-N)污染控制中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实验室完成...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fixed-bed biofilm bioreactor,FBBR)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在养殖水体氨氮(NH_(4)^(+)-N)和亚硝酸氮(NO_(2)^(–)-N)污染控制中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目前尚缺乏实际生产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中FBBR和MBBR水体净化效能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将FBBR(弹性毛刷滤料)和MBBR(PVC多孔环滤料)并联接入实际生产的墨瑞鳕(Macculochella peeli)RAS中,实现二者的同步连续运行(35 d),考察了其出水水质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出水水质变化表明,FBBR和MBBR中氨氧化能力的形成快于亚硝氮氧化能力,硝化能力渐趋成熟,可以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NH_(4)^(+)-N和NO_(2)^(–)-N浓度,但会导致养殖水体中硝酸氮(NO_(3)^(–)-N)积累和p H下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FBBR出水中NH_(4)^(+)-N、NO_(2)^(–)-N、NO_(3)^(–)-N浓度和p H与MBBR出水无显著差异,两反应器的硝化效率相似。FBBR和MBBR在微生物群落上的相同点在于: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69.42%和86.92%),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40.71%和63.36%)和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26.58%和21.74%),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27.50%和53.29%);硝化菌由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构成;硝化螺菌属的相对丰度远高于亚硝化单胞菌属,两反应器中可能存在完全氨氧化菌。两反应器在微生物群落上的不同点在于FBBR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硝化菌的相对丰度均高于MBBR。本研究可以为RAS养殖水体净化提供技术支撑,助推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硝化反应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大菱鲆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净化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宋奔奔 倪琦 +1 位作者 张宇雷 管崇武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5,共5页
为设计构建一套半封闭循环水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系统,通过向低压喷淋式溶氧器添加一定量的臭氧,探讨臭氧对水质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臭氧后,系统能有效及时去除悬浮物,去除率约59%,将系统总悬浮物浓度基本控制在... 为设计构建一套半封闭循环水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系统,通过向低压喷淋式溶氧器添加一定量的臭氧,探讨臭氧对水质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臭氧后,系统能有效及时去除悬浮物,去除率约59%,将系统总悬浮物浓度基本控制在8 mg/L以下;能提高系统的增氧能力,平均每个循环可增加溶解氧约8.38 mg/L;通过向低压喷淋式溶氧器添加0.26 mg/L的臭氧,总氨氮去除率约为18%,亚硝酸盐氮去除率约为8%,杀菌率约为94%。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臭氧不但杀菌效果显著,而且对去除系统总悬浮物、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臭氧 封闭循环养殖系统 总悬浮物 总氨氮 异养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水混合溶解机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的应用试验
18
作者 孙建明 张洪 +1 位作者 赵慧慧 纪瑾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采用气/水混合溶解机调节虹鳟养殖水中的溶氧量。设置4种溶氧量,分别为7.05、8.82、11.84、15.80mg/L,其中8.82mg/L为对照组,充空气;试验30d,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em)的生长率、能量收... 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采用气/水混合溶解机调节虹鳟养殖水中的溶氧量。设置4种溶氧量,分别为7.05、8.82、11.84、15.80mg/L,其中8.82mg/L为对照组,充空气;试验30d,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em)的生长率、能量收支及机体的营养组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05mg/L的低溶氧组鱼在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1.84mg/L和15.80mg/L的高氧组鱼食物转化效率高,生长率明显提高。由摄食能的分配结果可见,随着溶解氧的升高,虹鳟幼鱼的摄食能用于生长和代谢的比例提高。表明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高溶解氧对虹鳟幼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封闭循环养殖系统 气/混合溶解机 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几种常用的固定膜式生物过滤器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国芝 曹宝鑫 +1 位作者 陈晓庆 谭洪新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1期5-11,共7页
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养殖用水的重复利用并进行封闭式生产,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产品获取方式。自养硝化过程将氨氮经由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是目前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最普遍的一种氨氮控制途径。固定膜式生物过滤器为... 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养殖用水的重复利用并进行封闭式生产,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产品获取方式。自养硝化过程将氨氮经由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是目前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最普遍的一种氨氮控制途径。固定膜式生物过滤器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基面,形成生物膜,是常用的自养硝化实现方式,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核心的水处理单元。可根据生物膜载体与水流的接触方式或载体流经滤器的水体中的位置分为几种类型。本文综述了滴滤式、浸没式、流化床、移动床等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较常用的几种生物过滤器,分析其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物过滤器的设计举例,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过滤 自养硝化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水质保持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喻 郭克伶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封闭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 质保持 工作原理 工艺流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