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儿童感染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肖军 邱林 +3 位作者 傅跃先 田晓菲 刘燕 甘立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收治15例感染创面患儿,其中地震伤3例,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2例。均为下肢损伤共15例共35处创面。创面皮肤...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收治15例感染创面患儿,其中地震伤3例,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2例。均为下肢损伤共15例共35处创面。创面皮肤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坏死,伴肌腱外露11例,骨外露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骨折内固定10例。彻底清创后,采用VSD材料覆盖创面,维持压力于0.04 M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除1例未完成VSD治疗外,其余患儿经治疗后创面均明显缩小,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采用皮片(13例)或皮瓣(1例)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皮片及皮瓣均一期愈合,皮片及皮瓣外形、质地、颜色等传统方法比较无差异。结论: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时创面肉芽培养在10~20 d左右,而传统方法等待创面坏死皮肤自溶脱落及更换敷料培养肉芽常需1~2月时间,故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属心理负担,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创面 创面修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Ⅲ、Ⅳ期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晓东 李永忠 +2 位作者 李云飞 陈莉 罗典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39-4040,共2页
褥疮主要是由于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性坏死.常见于机体衰弱、瘫痪以及长期卧床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Ⅲ、Ⅳ期褥疮由于创面深在,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疗效... 褥疮主要是由于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性坏死.常见于机体衰弱、瘫痪以及长期卧床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Ⅲ、Ⅳ期褥疮由于创面深在,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疗效差等缺点,且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出现为治疗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治疗方法 褥疮 Ⅳ期 可调节 长期卧床患者 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国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48-1448,共1页
目的探索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足部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肤移植术,观察组... 目的探索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足部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肤移植术,观察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部外科手术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手足部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VS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VS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皮肤坏死和骨髓炎发生率、敷料平均维持时间、更换敷料次数和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显著(χ2=3.92,P<0.05);治疗组患者皮肤坏死和骨髓炎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8.89%和1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1860,P<0.05;χ2=6.4286,P<0.05);治疗组患者的敷料平均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4.7536,P<0.01);治疗组患者更换敷料次数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8.2170,P<0.01;t=8.2020,P<0.01)。结论VSD治疗骨外科创伤临床疗效显著,无术后并发症,治疗时间短且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骨外科创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探讨复合VSD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12月普外科收治的58例难愈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复合性VSD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VSD进行治疗,观... 目的:探讨复合VSD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12月普外科收治的58例难愈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复合性VSD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VSD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性VSD相比,复合性VSD对伤口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普外科 难愈性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4
6
作者 彭建宇 孙秀玲 韩维红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2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创面愈合 封闭式创面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