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4
1
作者 彭建宇 孙秀玲 韩维红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2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创面愈合 封闭式创面负压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儿童感染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肖军 邱林 +3 位作者 傅跃先 田晓菲 刘燕 甘立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收治15例感染创面患儿,其中地震伤3例,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2例。均为下肢损伤共15例共35处创面。创面皮肤...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收治15例感染创面患儿,其中地震伤3例,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压砸伤2例。均为下肢损伤共15例共35处创面。创面皮肤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坏死,伴肌腱外露11例,骨外露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骨折内固定10例。彻底清创后,采用VSD材料覆盖创面,维持压力于0.04 M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除1例未完成VSD治疗外,其余患儿经治疗后创面均明显缩小,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采用皮片(13例)或皮瓣(1例)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皮片及皮瓣均一期愈合,皮片及皮瓣外形、质地、颜色等传统方法比较无差异。结论:VSD治疗儿童感染创面时创面肉芽培养在10~20 d左右,而传统方法等待创面坏死皮肤自溶脱落及更换敷料培养肉芽常需1~2月时间,故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属心理负担,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技术 感染创面 创面修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陈道才 谢娟 +5 位作者 李红红 朱邦中 陈增红 娄寅 方颖 曹东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80名慢性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i-PRF组。对照组予创面清创后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i-PRF组予创面清创后即行创面及... 目的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80名慢性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i-PRF组。对照组予创面清创后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i-PRF组予创面清创后即行创面及创周i-PRF多点分散注射,再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 d为一周期重复上述治疗,达修复标准后修复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天的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疼痛评分,记录达修复标准准备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第7、14天i-PRF组各项炎症指标及疼痛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覆盖率及细菌转阴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RF组达修复标准准备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RF联合VSD治疗慢性创面相比于单纯应用VSD技术,能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封闭式引流 慢性难愈性创面 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灵芝 张翠英 +1 位作者 李学拥 许龙顺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引流 慢性创面 封闭式引流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77
5
作者 赵万秋 钱火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48-49,92,共3页
关键词 外科创面 封闭式引流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元勋 孙亮 +4 位作者 王常刚 郝鹏 李步云 吴平 凡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Morel-Lavallée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16例Morel-Lavallée损伤患者。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均一期行切开... 目的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Morel-Lavallée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16例Morel-Lavallée损伤患者。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均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彻底清创后,结合VSD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术后行断层中厚皮片原位回植。结果:Morel-Lavallée损伤均于术后19-45 d愈合,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4.7 d。合并骨折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深部组织感染及骨髓炎发生。10例患者经9 d VSD治疗,经植皮后创面皮肤成活满意;6例VSD治疗9 d后少量皮肤发生坏死,再次彻底清创植皮后行VSD治疗后愈合。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肢体外观满意,无明显瘢痕形成,关节均活动良好。结论:VSD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可促进病灶的愈合,保障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股骨干骨折手术安全,减少感染,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 Morel-Lavallée损伤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股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Ⅲ、Ⅳ期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晓东 李永忠 +2 位作者 李云飞 陈莉 罗典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39-4040,共2页
褥疮主要是由于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性坏死.常见于机体衰弱、瘫痪以及长期卧床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Ⅲ、Ⅳ期褥疮由于创面深在,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疗效... 褥疮主要是由于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性坏死.常见于机体衰弱、瘫痪以及长期卧床患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Ⅲ、Ⅳ期褥疮由于创面深在,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疗效差等缺点,且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出现为治疗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技术 治疗方法 褥疮 Ⅳ期 可调节 长期卧床患者 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爆炸伤创面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杏玲芝 张华 +2 位作者 王东红 焦耿军 王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2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 :建立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软组织爆炸伤创面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探讨其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方法 :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结果 :指标体系包括Ⅰ级指标5个、Ⅱ级指标40个;专家积... 目的 :建立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软组织爆炸伤创面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探讨其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方法 :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结果 :指标体系包括Ⅰ级指标5个、Ⅱ级指标40个;专家积极性高,权威程度系数为0.92-0.9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结论 :VSD治疗软组织爆炸伤创面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VSD治疗软组织爆炸伤护理质量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 软组织爆炸伤 质量控制 护理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氧疗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豚鼠Ⅲ期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敏 甘秀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1-916,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氧疗与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干预对豚鼠Ⅲ期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豚鼠(n=20)左侧股骨大转子处制备Ⅲ期压疮创面,根据创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序贯联合干预组(-125 mmHg负压治疗持续320 min,5 L/min的局部... 目的探讨局部氧疗与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干预对豚鼠Ⅲ期压疮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豚鼠(n=20)左侧股骨大转子处制备Ⅲ期压疮创面,根据创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序贯联合干预组(-125 mmHg负压治疗持续320 min,5 L/min的局部氧疗持续160 min)、交替联合干预组(-125 mmHg负压治疗40 min,5 L/min的局部氧疗20 min,交替8次)、单纯负压组(-125 mmHg负压治疗40 min后暂停20 min,重复8次)、单纯氧疗组(5 L/min的局部氧疗20 min后暂停40 min,重复8次)和空白对照组(常规处理创面,不予负压治疗或局部氧疗)。分别于创面形成第0、1、3、7、11天,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面积收缩率。切取创缘全层皮肤组织样本,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创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在相同的观察时间点,联合干预贯序或交替组的创面面积收缩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联合干预组创缘组织的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联合干预组创缘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交替联合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序贯联合干预组。结论局部氧疗与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干预对豚鼠Ⅲ期压疮创面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能与其迅速地减轻创面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并使创面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增高致使创面血管化程度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氧疗 封闭引流 Ⅲ期 创面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杏玲芝 张华 +2 位作者 陆皓 焦耿军 王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10-12,24,共4页
目的构建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拟... 目的构建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拟订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1,判断系数为0.88,熟悉系数为0.74;最终确定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包括I级指标3条、Ⅱ级指标30条,I级、Ⅱ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991、0.476,协调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Delphi法构建的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可为临床护士开展VSD治疗爆炸伤缺损创面患者健康教育并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 爆炸伤缺损创面 健康质量 护理评价研究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国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48-1448,共1页
目的探索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足部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肤移植术,观察组... 目的探索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足部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肤移植术,观察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部外科手术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技术 手足部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军琪 张有为 李小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清创术...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清创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4%(40/51),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3.6±4.1)天;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2/55),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6.0±3.8)天;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疗效确切,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 骨科创伤 感染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VS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VS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皮肤坏死和骨髓炎发生率、敷料平均维持时间、更换敷料次数和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显著(χ2=3.92,P<0.05);治疗组患者皮肤坏死和骨髓炎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8.89%和1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1860,P<0.05;χ2=6.4286,P<0.05);治疗组患者的敷料平均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4.7536,P<0.01);治疗组患者更换敷料次数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8.2170,P<0.01;t=8.2020,P<0.01)。结论VSD治疗骨外科创伤临床疗效显著,无术后并发症,治疗时间短且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技术 骨外科创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探讨复合VSD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12月普外科收治的58例难愈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复合性VSD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VSD进行治疗,观... 目的:探讨复合VSD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12月普外科收治的58例难愈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复合性VSD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VSD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性VSD相比,复合性VSD对伤口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技术 普外科 难愈性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皮肤大面积缺损伴感染1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萍 唐秀英 袁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7-378,共2页
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污染较重,面积较大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无法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可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近日我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治疗1例皮肤大面积缺损伴重... 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污染较重,面积较大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无法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可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近日我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治疗1例皮肤大面积缺损伴重度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引流 皮肤缺损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干预四肢植皮创面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敏 殷学利 +1 位作者 简华刚 黄素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干预四肢植皮创面的量效关系。方法:根据拟植皮创面面积大小,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四肢慢性创面床准备完成拟行植皮术的120例创面划分为小、中、大3个等级,每个等级各40...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干预四肢植皮创面的量效关系。方法:根据拟植皮创面面积大小,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四肢慢性创面床准备完成拟行植皮术的120例创面划分为小、中、大3个等级,每个等级各40例创面。在每个植皮创面面积组内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0例创面,分别施加10、20、30、40 k Pa的负压,观察敷料下正压值及皮片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负压强度、植皮创面面积对敷料下正压值与皮片存活率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二者交互作用也显著(P<0.001);敷料下正压值与皮片存活率以及植皮创面面积、负压强度与敷料下正压值之间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结论: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了VAC干预四肢植皮创面的量效关系,拟合度高,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实用性,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 植皮 创面愈合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创面25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丽 简玉洛 +3 位作者 张俊峰 李钢 毋磊 孙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2-803,共2页
四肢复杂创面的修复是整形外科的常见难题,创面通常面积较大、污染严重,常伴有骨质、肌腱及神经外露,一期无法封闭创面。传统的治疗是经过多次清创、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利用皮瓣或植皮覆盖创面。在治疗的过程中,创面感染率... 四肢复杂创面的修复是整形外科的常见难题,创面通常面积较大、污染严重,常伴有骨质、肌腱及神经外露,一期无法封闭创面。传统的治疗是经过多次清创、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利用皮瓣或植皮覆盖创面。在治疗的过程中,创面感染率高、换药痛苦及住院时间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慧娟 李峰 +5 位作者 童奥 唐红 吴佳轩 李晓静 王书瑶 曹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22-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12月行持续封闭式VSD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行VSD治疗后...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12月行持续封闭式VSD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例患者在行VSD治疗后采用人造皮肤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患者因创面肉芽过度生长而接受再次清创换药治疗,3例患者因发生堵管问题疗效较差,其余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明显缩小,术后无感染。结论糖尿病足患者VSD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了堵管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封闭式引流 糖尿病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勇 简华刚 +1 位作者 宗建春 秦开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4-707,共4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慢性创面前后创缘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改变,从创面愈合启动方面探讨VA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临床选取慢性创面病例1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7d取创缘全层皮...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慢性创面前后创缘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改变,从创面愈合启动方面探讨VA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临床选取慢性创面病例1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7d取创缘全层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样本组织的C-ski及Smad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检测样本组织中C-ski mRNA和Smad3mRNA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创缘组织中C-ski的表达较少,治疗后逐渐增加,治疗后第4天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相反,治疗前创缘组织中Smad3的表达较多,治疗1d后轻微减少,治疗4d和7d后显著减少(P<0.05),C-ski mRNA和Smad3mRNA的表达趋势同其蛋白一样。C-ski阳性表达与Smad3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3,P<0.01)。结论VAC治疗后,能够使创缘组织中的C-ski表达增加并且抑制了Smad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慢性创面 C-ski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及手术室护理体会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小群 林才 +1 位作者 刘政军 金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烧伤科35位住院患者共70个Ⅱ度创面,创面范围2.0cm×1.5cm~40.0cm×20.0cm,其中浅Ⅱ度创面32个、深Ⅱ度创面38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浅Ⅱ...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烧伤科35位住院患者共70个Ⅱ度创面,创面范围2.0cm×1.5cm~40.0cm×20.0cm,其中浅Ⅱ度创面32个、深Ⅱ度创面38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浅Ⅱ度创面10个,深Ⅱ度创面13个按照常规方法治疗,创面予碘伏清洗,SD-Ag霜,贝复剂等包扎、换药。实验组浅Ⅱ度创面22个,深Ⅱ度创面25个,入组后分别给予武汉维斯弟成套专用敷料实施VSD治疗,并根据创面深浅,于治疗第8天更换敷料(已愈合创面不更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并总结VSD手术配合护理体会。结果:两组创面处理后均达到植皮要求,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SD缩短了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创面愈合率增加,并能减少患者频繁换药的痛苦,减少为了预防或控制感染而使用抗生素,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增加患者对治疗的可接受程度,使临床医生操作大幅度减少,是一种处理不同程度烧伤创面很好的方法。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VSD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封闭引流技术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