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建社会初期中原文化对云南体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华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4,共3页
战国末至西汉末、东汉初是我国封建社会建立的初期阶段。期间 ,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曾对以“滇”文化为代表的云南文化施以过全方位的重大影响。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 。
关键词 封建社会初期 中原文化 云南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商业与商人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兆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9-86,共8页
关于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商业与商人,史学界有不少偏见。如认为,当时既然典型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那就不存在商品经济,某些生活必需品“时断时续的、偶然的交换,……从商业的特性与专门意义上看来,不能被认为是商业活动”;或认为,当时... 关于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商业与商人,史学界有不少偏见。如认为,当时既然典型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那就不存在商品经济,某些生活必需品“时断时续的、偶然的交换,……从商业的特性与专门意义上看来,不能被认为是商业活动”;或认为,当时即使存在商业活动,但交换行为主要仅限于盐、金属以及供上层阶级消费的东方奢侈品;还认为,当时西欧的商人都是外来行商,往往没有本地商人等等。究竟西欧封建社会初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其中是否存在着商品经济?如果存在着商品经济,其内容如何?商人状况又如何?这些都是西欧封建经济史上值得探讨、而为我国史学界长期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院 统治地位 犹太人 罗马帝国 叙利亚 中世纪初期 西亚 封建社会初期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建社会前期农民起义有没有反对封建制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仲犖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S1期43-51,共9页
最近全国历史学界正在集中注意力讨论农民起义的性质及其作用问题。封建社会前期的农民战争是反对封建制度均呢?还是对封建制度起巩固和完善的作用呢?在讨论这一问题上,大家都集中注意力来讨论秦汉三次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上。我本来也... 最近全国历史学界正在集中注意力讨论农民起义的性质及其作用问题。封建社会前期的农民战争是反对封建制度均呢?还是对封建制度起巩固和完善的作用呢?在讨论这一问题上,大家都集中注意力来讨论秦汉三次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上。我本来也想来参加这三次起义的讨论,可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提起笔来,就感到作为魏晋封建关系正式确立论的我来参加讨论秦汉三次大起义,必然会别人说别人的一套,我说我的一套,格扦不入,争论不起来。因为在我看来,战国以后,农奴制还在萌芽阶段。秦汉三次大起义,是属于古代社会中起义性质,而不是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前提就不存在。同时,要讨论秦汉三次大起义,必然会讨论到所有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战争 黄巢起义 黄巾起义 秦汉 古代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律》看封建伦理政治
4
作者 王玉波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31-36,43,共7页
《唐律》,通常指《永徽律》,即在唐《武德律》、《贞观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编纂,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由于《唐律》在国内和国外(主要是东亚)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关《唐律》的专题研究文章,尤其是考证方面的著述... 《唐律》,通常指《永徽律》,即在唐《武德律》、《贞观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编纂,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由于《唐律》在国内和国外(主要是东亚)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关《唐律》的专题研究文章,尤其是考证方面的著述颇多。《唐律》既然是一部重要的封建法典,律文又极其严密,所以,文字的训诂,语义的钩玄,编纂年代的考辨,律例沿革的探究,都是必要的。但对《唐律》在我国封建法律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剖析《唐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政治 唐律疏义 封建法律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法典 统治阶级 封建政治 伦理纲常 宗法家族 伦理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古代思想家对封建经济思想“三大教条”的批判——兼及“三大教条”的形成
5
作者 裴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7-35,共9页
“贵义贱禾旷,“重本抑末”、“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或者说是三大支柱。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二千多年来一直居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历来被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家视为圭臬,奉为金科玉律,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贵义贱禾旷,“重本抑末”、“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或者说是三大支柱。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二千多年来一直居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历来被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家视为圭臬,奉为金科玉律,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在封建社会初期,“三大教条”有其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三大教条犹如三座大山似的压抑和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我国封建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微弱,三大教条对社会经济基础所起的反作用,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弄清古代思想家对“三大教条”的批判和斗争,以及这种批判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这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扫清封建思想障碍,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思想史 封建经济 古代思想家 封建社会初期 重本抑末 社会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 历史进步性 中后期 崇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历史遗产的批判继承
6
作者 苏双碧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1期30-36,共7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当前人类社会最高的、带有时代方向的一种文明。这种文明除了在新的社会、新的物质基础上进行建设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对我国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历史遗产,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认真地进行批判继承,使之变成社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当前人类社会最高的、带有时代方向的一种文明。这种文明除了在新的社会、新的物质基础上进行建设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对我国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历史遗产,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认真地进行批判继承,使之变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正如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一文中指出的:“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批判继承 封建社会初期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中华民族 人类社会 文明社会 阶级性 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双碧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8-93,共6页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是有争议的,主要表现是在批判和继承上各执一端,或则全盘肯定,或则全盘否定。其实,批判和继承是对立的统一。在批判继承中,批判是手段,继承是目的,批判是为了继承。...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是有争议的,主要表现是在批判和继承上各执一端,或则全盘肯定,或则全盘否定。其实,批判和继承是对立的统一。在批判继承中,批判是手段,继承是目的,批判是为了继承。由于传统文化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必然存在着许多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批判继承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气节观 文化遗产 封建迷信 封建社会初期 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刑沿革考(上) 被引量:6
8
作者 乔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57-67,共11页
我国古代的刑罚向以残酷而著称,并以给受刑者造成残废、痛苦及耻辱为目的。这种刑罚制度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曾经不断地发生变革,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奴隶制 五刑 肉刑 刑法志 奴隶社会 秦始皇 史记 封建社会初期 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尞祭及其源流——先秦原始宗教新探之一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嘉弘 《齐鲁学刊》 1986年第4期3-9,共7页
(一) 我国历史上的先秦阶段,从氏族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正是我国原始宗教形成、发展、衰落的时期;秦汉以后,逐渐出现新的、较为完备而高级的宗教或世界宗教;春秋战国时期,则可以看作原始宗教向新宗教过渡的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一方面... (一) 我国历史上的先秦阶段,从氏族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正是我国原始宗教形成、发展、衰落的时期;秦汉以后,逐渐出现新的、较为完备而高级的宗教或世界宗教;春秋战国时期,则可以看作原始宗教向新宗教过渡的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一方面存在着许多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遗迹,同时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共同体中还保留了图腾崇拜;就在一个共同体中,“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往往长期并存;另一方面无神论思想陆续出现和形成,虽然和有神论意识形态拥有广泛的信仰者的状况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社会初期 氏族社会 源流 左传 原始宗教 秦汉 华夏族 历史实际 祀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哲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根锁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0-106,共7页
一、宁玛派在西藏宗教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第一个教派,是大乘佛教西藏化的成功尝试.宁玛产生于西藏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十一世纪以后,西藏各地陆续进入封建社会,吐蕃时代曾经昌盛的佛教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秘密流传又以前所... 一、宁玛派在西藏宗教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第一个教派,是大乘佛教西藏化的成功尝试.宁玛产生于西藏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十一世纪以后,西藏各地陆续进入封建社会,吐蕃时代曾经昌盛的佛教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秘密流传又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公开进入西藏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与当时处于分裂割据的西藏各地的文化特点相结合,先后形成了似宁玛、噶举、噶当、萨迦等为代表的佛教宗派,创立了藏传佛教,从而把藏民族的宗教文化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时间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玛派 大乘佛教 大圆满法 哲学思想 心体 藏民族 宗教哲学 唯心主义 封建社会初期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阿尔戈聪其人
11
作者 胡尔查别力格 杨才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87-92,共6页
在蒙古族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阿尔戈聪的传说》,大约产生于十五世纪,它是以十三世纪蒙古族封建社会初期的历史人物阿尔戈聪的事迹为题材,经过文人加工润色的人民口头创作。这部作品先后收入《罗·黄金史》、《蒙古源流》... 在蒙古族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阿尔戈聪的传说》,大约产生于十五世纪,它是以十三世纪蒙古族封建社会初期的历史人物阿尔戈聪的事迹为题材,经过文人加工润色的人民口头创作。这部作品先后收入《罗·黄金史》、《蒙古源流》、《青史演义》和《成吉思汗传》等古典名著里。由于原稿逸失,它至今不为人所见,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古族文学 封建社会初期 胡琴 重要地位 蒙古民族 十五世纪 书艺 人民口头创作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鎏金刻纹铜鑑与周代的射侯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贤坤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4期54-54,共1页
鎏金刻纹铜鑑与周代的射侯1974年,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的岛王沟村,出土了一件战国时代的鎏金刻纹残铜。在这件残刻纹中,除了狩猎、刈禾、祭祀、乐舞、燕餮等图案外,在第二层还有一个呈长方形的双重图案,这即是古代射礼中常见的... 鎏金刻纹铜鑑与周代的射侯1974年,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的岛王沟村,出土了一件战国时代的鎏金刻纹残铜。在这件残刻纹中,除了狩猎、刈禾、祭祀、乐舞、燕餮等图案外,在第二层还有一个呈长方形的双重图案,这即是古代射礼中常见的射侯之侯(见图1)。侯,即箭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侯 鎏金 刻纹 长岛县 封建社会初期 射礼 《考工记》 战国时期 等级限制 南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法制度与人口
13
作者 王国忠 《人口学刊》 1981年第4期58-60,共3页
宗法制度在历史上对我国人口的增长,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怎么看待它,有讨论的必要。一、宗法制度的性质宗法制度,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西周时),形成的一种血缘亲族关系的封建家族制度。根据《史记》等书记载,周文王、吕尚等人,... 宗法制度在历史上对我国人口的增长,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怎么看待它,有讨论的必要。一、宗法制度的性质宗法制度,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西周时),形成的一种血缘亲族关系的封建家族制度。根据《史记》等书记载,周文王、吕尚等人,组织力量,推翻商朝,建立西周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和统治,把王室成员(也有异姓功臣和商代开明士绅)分封为统辖各地的诸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度 亲族关系 封建社会初期 诸侯 中国封建社会 周文王 宗族宗法 劳动人民 政治地位 封建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14
作者 许垣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1期96-102,共7页
1965年,孙达人同志发表《应该怎样估价“让步政策”》一文(《光明日报》1965年9月22日。下引此文,只加引号),以漆侠、孙祚民同志为靶子,对翦伯赞先生提出的让步政策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本人虽然不同意孙达人同志的观点,但这里不想讨论... 1965年,孙达人同志发表《应该怎样估价“让步政策”》一文(《光明日报》1965年9月22日。下引此文,只加引号),以漆侠、孙祚民同志为靶子,对翦伯赞先生提出的让步政策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本人虽然不同意孙达人同志的观点,但这里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仅就文中提出,后来又经作者多次重复的两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意见。一、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能否根本改变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使农民获得自由? 在谈到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的打击的时候,孙达人同志说:这种打击“第一表现在推翻和改造了封建王朝”,“根本改变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才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阶级是一个自发的阶级,农民阶级获得自由,意味着农民从农奴制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身分。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认为农民阶级通过自己的斗争,是可以获得阶级的解放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3页)。马克思也曾说过,经过十四世纪后期的农民战争,到十五世纪,英国人口的大多数已经是自耕农民了。然而在中国却不然,由于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个特点的存在,土地可以继承,可以买卖,贫富移位的情况是不断发生的,这种变化不是农民获得自由,而往往是变成地主,就秦末农民战争时期而言,有下列几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末农民战争 自耕农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生产关系 地主经济 土地所有制 十五世纪 封建统治 农民起义 封建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浒》的通信
15
作者 欧阳健 《社会科学研究》 1981年第4期116-32,共2页
编辑同志:拜读贵刊1981年第1期上罗华森同志的《【水浒】写的是农民起义》一文。甚为高兴。因为只有开展不同观点之问的争鸣,才能使我们的认识逐步接近真理。罗华森同志坚持《水浒》写的是农民起义的主要理由是:不能以领导人的出身来决... 编辑同志:拜读贵刊1981年第1期上罗华森同志的《【水浒】写的是农民起义》一文。甚为高兴。因为只有开展不同观点之问的争鸣,才能使我们的认识逐步接近真理。罗华森同志坚持《水浒》写的是农民起义的主要理由是:不能以领导人的出身来决定革命的性质,而要看到“作为起义主力军的几万没有出场的农民群众”。首先,我要声明,我们决非“唯出身论”者,我们认为《水浒》写的不是农民起义,主要的根据也不是由于领导人的出身。但是,反过来说,同样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基本队伍的出身,因为中国是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市民阶级 宋江起义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水浒 不同观点 地主 封建社会初期 领导人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孔子研究的三个问题
16
作者 张健 《齐鲁学刊》 1986年第4期42-46,共5页
近一两年来,我在参加有关孔子研究的一些学术活动时,经常遇到这么三个问题: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孔子?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孔子?今后研究孔子有何设想和打算?现在仅根据个人的理解来说明上述三个问题,请同志们指正。(一) 为什么今天还... 近一两年来,我在参加有关孔子研究的一些学术活动时,经常遇到这么三个问题: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孔子?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孔子?今后研究孔子有何设想和打算?现在仅根据个人的理解来说明上述三个问题,请同志们指正。(一) 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孔子?我个人粗浅的理解大致上它有三方面的需要: 第一,研究孔子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的人认为,似乎只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问题 孔子儒家 马克思主义者 孔子研究 儒家学说 学术思想 中华民族 科学方法 封建社会初期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引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亨 《文史哲》 1956年第5期7-17,共11页
(一)绪言诗经一书是由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的诗歌选錄(公前一○六六年至五四一年前后共五百多年)共三百零五篇,简称三百篇。原来分做三类:第一类是风,风有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十五国,(周南召... (一)绪言诗经一书是由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的诗歌选錄(公前一○六六年至五四一年前后共五百多年)共三百零五篇,简称三百篇。原来分做三类:第一类是风,风有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十五国,(周南召南恐不止两个国)合称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第二类是雅,雅有小雅、大雅,合称二雅,共一百零五篇。第三类是颂,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共四十篇。这部书在祖国文化遗产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标导着我中华民族在封建社会初期,在文学方面的伟大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宗法制度 封建社会初期 劳役地租 西周王朝 封建制度 史料 地主 政治局面 分封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是秦代文化的杰出代表
18
作者 陆文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李斯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法家代表人物,参加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但是,在他死后,却被反动派咒骂、歪曲了二千多年,反动儒家咒骂李斯“焚诗书、严法令,为祸于天下”,荒谬地说“秦朝... 李斯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法家代表人物,参加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但是,在他死后,却被反动派咒骂、歪曲了二千多年,反动儒家咒骂李斯“焚诗书、严法令,为祸于天下”,荒谬地说“秦朝无文”、“少文”,甚至把根本不是秦朝著作的儒家复辟经《吕氏春秋》搬来,硬充为秦代文章的代表。他们的目的,就是妄图通过否定秦代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否定秦始皇的法家进步路线。鲁迅却以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在厦门大学编撰了《汉文学史纲要》,辟专篇充分肯定说:“故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据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李斯 封建社会初期 儒家 吕氏春秋 地主阶级 厦门大学 奴隶主贵族 奴隶制 政治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观点看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问题——山东大学历史系农民战争问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19
作者 华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S1期12-20,共9页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问题,史学界之间讨论得很热烈,本校历史系也召开过几次小型座谈会,本人因其他原因,几次座谈会都没有参加,对各派的论点不很清楚,所以原来不准备发言。但昨天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受到了一点启发,觉得也有几句话...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问题,史学界之间讨论得很热烈,本校历史系也召开过几次小型座谈会,本人因其他原因,几次座谈会都没有参加,对各派的论点不很清楚,所以原来不准备发言。但昨天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受到了一点启发,觉得也有几句话要说,因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一点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因为对这个问题素无研究,事先亦没有很好准备,错误的地方一定很多,请同志们批评指正。首先我觉得我们要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包括历史上的问题,必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即唯物主义辩证法。如果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我们将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制度 农民起义 历史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 史学界 农民战争 封建生产关系 问题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英国的爵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嘉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91-95,共5页
英国的爵位名目繁多,不同时期的爵位含义又各不相同。为了让初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人便于对原著中涉及爵位的地方有所了解,特将英国爵位的分类和演变作一简略介绍。爵位(Title)是君主国家分封贵族的等级,在欧洲历史上,早在封建社会初期... 英国的爵位名目繁多,不同时期的爵位含义又各不相同。为了让初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人便于对原著中涉及爵位的地方有所了解,特将英国爵位的分类和演变作一简略介绍。爵位(Title)是君主国家分封贵族的等级,在欧洲历史上,早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开始出现,有些国家一直沿用至今。爵位的尊称是随着封建贵族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主要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以及骑士之类。爵位仅仅是封建贵族特权阶级内部的不同等级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贵族 封建贵族 封建社会初期 欧洲历史 子爵 君主国 法兰克王国 爵位 中世纪 詹姆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