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百年前共一家”靠得住吗?——谈古人的“以大父为姓”及封建宗法制度
1
作者 叶九如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6期16-17,共2页
“小朋友,你姓什么?” “我姓王。” “你为什么姓王?” “因为我爸爸姓王”,机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 “为什么你爸爸姓王,你就一定也要姓王呢?” “……”。对这个问题,恐怕再机敏的孩子也难以讲得明白了。就是有知识有文化... “小朋友,你姓什么?” “我姓王。” “你为什么姓王?” “因为我爸爸姓王”,机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 “为什么你爸爸姓王,你就一定也要姓王呢?” “……”。对这个问题,恐怕再机敏的孩子也难以讲得明白了。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人,恐怕也对回答。 其实,从姓氏的形成,或者说从姓氏的来源说来,儿子并不一定要随父亲的姓,古人就有“以大父为姓”的规矩。所谓“大父”,是指祖父。一般说来,祖父的姓,应当就是父亲的姓,而孙子倘不依父姓却随祖父的姓,岂不是一回事?问题是“以大父为姓”,并不是依祖父的姓为姓,而是以祖父名或字中的某个字为姓,这一来,孙子的姓可完全不同于父祖两辈的姓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宗法制度 嫡长子 百世不迁 大父 五世则迁 姓氏 公子 《左传》 一夫多妻 祖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建宗法制度的控诉书——谈巴金的《家》
2
作者 田惠兰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64-68,共5页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一九三一年《家》出版后,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深受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喜爱。《家》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早在一九五八年,文艺界就曾经展开过对于巴金创作中一些问题的争论,即...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一九三一年《家》出版后,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深受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喜爱。《家》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早在一九五八年,文艺界就曾经展开过对于巴金创作中一些问题的争论,即使在那时,《家》也被大多数评论者公认为比较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公认为“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封建的优秀长篇。在“四人邦”横行的日子里,《家》却被当作“大毒草”制处了死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宗法制度 封建 中国现代文学史 封建礼教 现实主义 青年知识分子 封建制度 巴金 鸣凤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建”的历史演变与中国思想史的阶段性征候
3
作者 祁志祥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4,共14页
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封建”是一个标志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关键概念。“封建”的本义是天子封邦建国,划地而治,与诸侯共享天下。它是原始“公天下”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经历了发生... 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封建”是一个标志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关键概念。“封建”的本义是天子封邦建国,划地而治,与诸侯共享天下。它是原始“公天下”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经历了发生、发展、消灭、变异的历程,在思想史上也呈现出四种阶段性征候。五帝封建是异姓诸侯方国的“氏族封建”,其时思想史征候体现为“立君为民”“天下为公”的学说。夏商周都实行封建制,但夏商实行的是氏族封建,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在诸侯拥有半独立自治权的夏、商及西周时代,“天下为公”的民本德治思想承前而来;在诸侯拥有全独立自治权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则迎来百家争鸣的盛景。秦乘封建的政治空隙发展壮大建立新朝后,废除了封建制,推行皇帝集权的郡县制,焚书坑儒,由此带来思想界万马齐喑。汉承秦制,维护皇帝家天下的郡县制不变,又吸取秦朝不懂得利用封建藩辅皇室的教训,将原来名副其实的“封建”改造为有名无实的“半封建”,整体上造成了思想界噤若寒蝉的局面,同时也给相对独立的思想言论提供了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封建 宗法封建 郡县制 封建 公天下 家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原始宗法制度的起源和特点——兼论宗族奴隶制和宗法封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钱宗范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解放以来的一些论著中,有的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之制或宗法产生于祭祀,有的认为“保留与淘汰的法则,即所谓宗法”,有的认为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的说“宗法的维持,主要靠传统习惯,不能用阶级统治来解释”。这些看法都是很值得商... 解放以来的一些论著中,有的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之制或宗法产生于祭祀,有的认为“保留与淘汰的法则,即所谓宗法”,有的认为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的说“宗法的维持,主要靠传统习惯,不能用阶级统治来解释”。这些看法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封建 原始宗法 宗法制度 宗族奴隶制 中国古代 宗法统治 父系氏族家长制 大家庭 起源 祭祀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藏的功绩——中国封建社会藏书制度的历史特点之二 被引量:4
5
作者 谢灼华 《图书情报知识》 1984年第4期25-29,共5页
长期以来,图书馆史研究上只是介绍部分藏书史实,聚散轶闻,没有认真做到分析某个藏书家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类藏书家,应从他们的藏书在当时的地位,藏书的实际使用价值,对后世文献的保存作用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只有这... 长期以来,图书馆史研究上只是介绍部分藏书史实,聚散轶闻,没有认真做到分析某个藏书家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类藏书家,应从他们的藏书在当时的地位,藏书的实际使用价值,对后世文献的保存作用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只有这种探讨才是有益的和科学的。因此,认真探讨中国封建私人藏书楼的局限和他们在文化发展上的贡献,从而认识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推动图书馆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作为封建社会时期的特有文化现象——藏书楼的出现,总体上应分析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即封建私有制的生产方式,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伦理的思想体系和准则,对劳动人民文化财富的轻视,以及其收集和积累过程中的巧取豪夺、垄断私有和管理上的封闭、落后性。但是,也要坚持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把那个千姿百态、种类多样、目的差异很大、内容精粗有别的藏书家队伍,一律视之为反动和落后,自然是不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藏书楼 封建藏书楼 藏书家 中国封建社会 图书馆史 具体分析 文化发展 学术研究 历史地位 封建宗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古代宗法统治论
6
作者 廖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古代蒙古族的宗法统治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过程。蒙古族的祖先室韦———达怛西迁至蒙古草原地区并由"古列延"集体游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个体游牧方式后,其社会逐渐从氏族制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合不勒汗建立... 古代蒙古族的宗法统治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过程。蒙古族的祖先室韦———达怛西迁至蒙古草原地区并由"古列延"集体游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个体游牧方式后,其社会逐渐从氏族制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合不勒汗建立起蒙古部的初期国家政权后,蒙古社会进入了游牧民族的宗法奴隶制阶段;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社会由游牧宗法奴隶制过渡到宗法封建制,但这一过程直到元朝建立后才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民族 宗法奴隶制 宗法封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的宗法统治
7
作者 廖杨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2期35-38,共4页
吐谷浑经历着游牧民族一般具有的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宗法奴隶制社会 ,并在中原王朝及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向封建制社会过渡。
关键词 吐谷浑 游牧民族 宗法奴隶制 宗法封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產关系适合生產力的規律”说到西周春秋的宗法封建制度——兼答何高济先生对于中国古史分期問题的討論 被引量:3
8
作者 童书業 《文史哲》 1957年第1期1-16,共16页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各不相下,寫下的論文可能已在百万字以上,旁观的人看得眼花撩乱,很难抓住論爭的中心問題或讨論的焦点所在。我們認为:要評論一个学術問題的討論,指出各方的得失,肯定其是非,就必須先弄清楚討論的中心問題或焦点所在。否則,就决难有公平的論断。然則中國古史分期问题討論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宗法封建 古史分期 古代东方 西周 公社 原始社会 地理环境 春秋时代 铁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开拓民族文化研究新领域的学术专著——评《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
9
作者 郭一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3期92-94,共3页
一部开拓民族文化研究新领域的学术专著———评《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郭一一部由著名的中国古代史和宗法文化研究专家钱宗范教授和他的弟子们合作研究完成的学术专著《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九五... 一部开拓民族文化研究新领域的学术专著———评《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郭一一部由著名的中国古代史和宗法文化研究专家钱宗范教授和他的弟子们合作研究完成的学术专著《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九五”重点图书出版了。这是广西和桂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广西各民族 研究新领域 民族文化 学术专著 宗法文化 宗法封建关系 世界历史 马克思主义 学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游牧民族的宗法封建关系(讨论总结)
10
作者 刘炎 《文史哲》 1956年第5期49-53,共5页
在苏联史学家面前发生了全部要求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其中,游牧民族宗法封建关系问题就属於这类问题。革命前的历史科学在这些民族的历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材料。但是,它一定不可能正确地概括这些历史村料并对游牧社会的社会经济基... 在苏联史学家面前发生了全部要求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其中,游牧民族宗法封建关系问题就属於这类问题。革命前的历史科学在这些民族的历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材料。但是,它一定不可能正确地概括这些历史村料并对游牧社会的社会经济基础给予真实的阐述。在资产阶级史学家中大半抱着这种观念:由於畜牧经济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民族 宗法封建关系 氏族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 史学家 游牧社会 封建 蒙古 封建 游牧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85-89,94,共6页
人们惯于将“五四”以后的“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写实派小说”进行分类(或者是按分期来进行归类)。其实,这种分类似乎不甚科学,因为“人生派”的许多作家一开始创作就是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和鲁迅一样,“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是从... 人们惯于将“五四”以后的“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写实派小说”进行分类(或者是按分期来进行归类)。其实,这种分类似乎不甚科学,因为“人生派”的许多作家一开始创作就是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和鲁迅一样,“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是从广袤的农业社区进入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在封闭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之冲突中,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迫使他们拿起笔来描写“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鲁迅语)但就“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的创作实绩来看,似乎他们更关注“下层社会的不幸”。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孔乙己》、《药》,无一不是对乡土社区中下层农民的深切关注。继鲁迅之后的乡土小说作家中较突出的有“新潮”作家杨振声等,他的《渔家》和《磨面的老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作家 鲁迅小说 乡土文学派 长篇小说 小说流派 狂人日记 作家作品 文化批判 封建宗法制度 彭家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名与社会文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柳金殿 孟建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8-39,共2页
人名与社会文化柳金殿,孟建安人名用字(词)是汉语词汇的一部分,父母(或别的尊辈)为幼儿取名,抉择取舍之间,受着什么样的心理支配,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一些分析。我国汉民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受儒家... 人名与社会文化柳金殿,孟建安人名用字(词)是汉语词汇的一部分,父母(或别的尊辈)为幼儿取名,抉择取舍之间,受着什么样的心理支配,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一些分析。我国汉民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封建宗法观念最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宗法观念 封建社会 文化水准 儒家思想 社会文化学 孟建安 名字 社会文化心理 封建宗法制度 字的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祖宗”要说“两句话”
13
作者 阎长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7-88,共2页
“祖宗”、“老祖宗”,这种说法和概念,在我们这个经历过数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国家里,流行很广泛,影响很深远。应该说,这种说法通常没有什么善恶褒贬,它只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语言习惯和印痕。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典作家... “祖宗”、“老祖宗”,这种说法和概念,在我们这个经历过数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国家里,流行很广泛,影响很深远。应该说,这种说法通常没有什么善恶褒贬,它只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语言习惯和印痕。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典作家,常称之为“老祖宗”,这大概也是我们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中的一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宗 广泛 封建宗法制度 善恶 义理 创始人 语言习惯 经典作家 中国马克思主义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生参政和汉代政治与思想机制论纲
14
作者 刘修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5-46,44,共3页
关键词 儒家知识分子 机制论 封建政治 思想机制 封建统治 封建宗法社会 文官制度 政治机制 封建社会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富的计谋何以得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另一种解读
15
作者 马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5,共2页
我们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分析导致杜十娘爱情悲剧的根源时,会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封建宗法制度,同时也谴责李甲的自私自利、负心薄幸,这固然正确。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会发现孙富从中作梗也是一个引发悲剧的因素。那么孙富是如... 我们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分析导致杜十娘爱情悲剧的根源时,会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封建宗法制度,同时也谴责李甲的自私自利、负心薄幸,这固然正确。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会发现孙富从中作梗也是一个引发悲剧的因素。那么孙富是如何施展计谋、达到目的的呢?对此作一番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杜十娘的悲剧,也有助于我们认清孙富的伎俩,多一个反面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计谋 解读 爱情悲剧 封建宗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梳》看女性主义电影的独特视角与形象塑造
16
作者 张海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7-49,共3页
一、独特的题材选择与拍摄手法《自梳》的选材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自梳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珠三角一代,尤以广东顺德为盛。自梳女是对于封建宗法制度和男权至上的反抗,女性结婚后,生活完全受到夫家的控制,许多人只把她们当作生儿育女... 一、独特的题材选择与拍摄手法《自梳》的选材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自梳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珠三角一代,尤以广东顺德为盛。自梳女是对于封建宗法制度和男权至上的反抗,女性结婚后,生活完全受到夫家的控制,许多人只把她们当作生儿育女的机器。女性的精神和肉体受到双重的折磨,所以宁愿自梳,终身不嫁来逃脱夫权的迫害。清末民初,南方的缫丝工业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梳 形象塑造 封建宗法制度 广东顺德 拍摄手法 姑婆屋 女性主义 题材选择 女性地位 坊间流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制度遭遇风俗
17
作者 钟匡博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风俗 诺贝尔经济学奖 社会主义制度 遭遇 封建宗法制度 法律强制 “制度” 群体行为 现代汉语 行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朴的建筑 悠久的文化——徽州文化观念对徽派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宁玲 周颖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5-19,共5页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人们对徽州的赞美。徽州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其建筑更是独具魅力:村落布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居宅第粉墙青瓦、朴素典雅;大小祠堂遍布各村、堂皇秀丽;牌坊匾额雄伟耸立、雕刻精细;还有清雅的园林、书院...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人们对徽州的赞美。徽州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其建筑更是独具魅力:村落布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居宅第粉墙青瓦、朴素典雅;大小祠堂遍布各村、堂皇秀丽;牌坊匾额雄伟耸立、雕刻精细;还有清雅的园林、书院;精湛的三雕、彩画等等。保存至今的许国石坊、潜口古民居、棠樾牌坊群等古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派建筑 徽州文化 徽州地区 封建宗法制度 许国石坊 文化观念 村落布局 程朱理学 阴阳五行学说 封建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乡土题材小说的人生形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亓树新 郑守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沈从文 人生形式 乡土题材 自主自为 封建宗法制度 现代文明 《边城》 沈从文小说创作 湘西 乡村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权在上 治权在下——周礼德性政治要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若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周礼保留了氏族的外壳,但是依据国家架构对其进行了改造。周礼不是以家为基底予以放大而建构国,而是依据国的需要改造了家的内部结构。周礼不是纯血缘,而是拟血缘。进而,周礼中对各种关系的道德要求都是互相的。周礼之所以形成并强调相... 周礼保留了氏族的外壳,但是依据国家架构对其进行了改造。周礼不是以家为基底予以放大而建构国,而是依据国的需要改造了家的内部结构。周礼不是纯血缘,而是拟血缘。进而,周礼中对各种关系的道德要求都是互相的。周礼之所以形成并强调相互性伦理,即在于以拟血缘建构天下一家,必须使居于下位的异族感受到血缘亲情。为了确保这一点,周礼在家国内部保留了部族联盟时期的反抗权。哪怕身为君王,如有虐民,也可放可杀。在典型的宗法制度下,不但小家之长和小宗之长是全家和整个小宗之族的财产的支配者,大宗宗子也是整个宗族的财产的支配者。可以将贵族内部各级宗子对财产的支配权曲折地表现出来的贵族宗族共有称为"贵族宗子所有"。周礼体制最为关键的制度设计,则是主权在上,治权在下。周天子虽然掌握了天下国家之主权,但是在周礼体制中,这主权受到了两层束缚:一是治权的分割,二是主权与治权分离。于是周天子的权力是一种消极权力而非积极权力。宗法封建制既是对周天子主权的维护,也是对周天子治权的分割与限制。只有当周天子以天下万民为念时,才能在现实中做到主权与治权的趋近于合一。如果周天子只考虑一己之私利,则必导致主权与治权相分离,并突显治权之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拟血缘 宗法封建 主权 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