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谈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
1
作者
阿牧
《科学管理研究》
1981年第1期74-78,共5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是十分漫长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的生产关系已逐步代替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封建制国家之一。由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保持了...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是十分漫长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的生产关系已逐步代替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封建制国家之一。由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缓慢
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
文化技术
中国
封建
社会
上层建筑
生产力发展
封建制国家
经济基础
新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宪法起源的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赖元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3-39,共7页
关于宪法的起源,解放以来我国法学界一直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宪法是17至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资产阶级开始搞起来的。不仅我国五十年代出版的各种宪法论著和通俗读物,而且直到近年仍有人明确提出这一观点。①其实这一观点并非我...
关于宪法的起源,解放以来我国法学界一直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宪法是17至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资产阶级开始搞起来的。不仅我国五十年代出版的各种宪法论著和通俗读物,而且直到近年仍有人明确提出这一观点。①其实这一观点并非我国首创,而是出自苏联。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宪法”条便明确指出:“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是规定国家代议机构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及公民政治权利来说,它是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文宪法
根本法
公民政治权利
近代宪法
国家
机构
封建制国家
法律概念
普通法律
公职人员
活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菲律宾农村土地关系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红芳
《南洋问题研究》
1993年第2期50-56,共7页
一、菲律宾农村土地关系的历史背景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之前,菲律宾的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北部与中部大部分地区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土地是唯一的财富来源,为公社(巴朗圭)共有,由全体公社成员共同耕种或由巴朗圭成员分散经营.有些巴...
一、菲律宾农村土地关系的历史背景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之前,菲律宾的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北部与中部大部分地区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土地是唯一的财富来源,为公社(巴朗圭)共有,由全体公社成员共同耕种或由巴朗圭成员分散经营.有些巴朗圭内部虽已出现奴隶占有关系,但停留在家内奴隶制阶段.在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西部,阶级社会已经确立,先后形成了早期封建制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巴朗
原始社会末期
粮食作物种植
财富来源
封建制国家
不平衡
粮食作物生产
棉兰老岛
个体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咸阳名称由来新解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丕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42-44,共3页
咸阳以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秦的首都而著称于世。“咸阳”作为地理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孝公享...
咸阳以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秦的首都而著称于世。“咸阳”作为地理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孝公享国二十四年,葬弟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市
秦都咸阳
史记
封建制国家
秦始皇
多民族
渭水贯都
本纪
唐人
山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试析——兼论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
5
作者
康英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6-23,共8页
要不要和能不能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康发展的大事。目前,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出现了不同观点,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诸如怎样评价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要不要和能不能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康发展的大事。目前,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出现了不同观点,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诸如怎样评价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意是什么,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已经消失等等。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资产阶级革命
适用法律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阶级性
不平等
社会主义社会
健康发展
公民
封建制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制与特权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韩延龙
常兆儒
康英杰
《现代法学》
1980年第2期20-25,共6页
在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坚决反对封建特权思想,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制与特权关系,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和私有制为基础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是截然相反的。在社会主义...
在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坚决反对封建特权思想,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制与特权关系,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和私有制为基础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是截然相反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制和特权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而在剥削制度下,它们则是根本一致的,特权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维护特权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
政治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制度
特权制度
特权思想
封建制国家
私有制
封建
统治者
封建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法制概念试解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子琳
《现代法学》
1979年第2期42-46,共5页
当前,我们党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要达到这个伟大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需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但是,如果不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法制,要想加强法制也是困难的。最近在报刊上发表...
当前,我们党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要达到这个伟大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需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但是,如果不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法制,要想加强法制也是困难的。最近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对于什么是法制的问题,认识上不一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与法学界的同志们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
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法制
现代法制
法律制度
现代意义
概念
民主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
封建制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非之法在秦统一大业中的历史作用
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9-14,共6页
韩非(公元前二八○年——前二三三年),出身于韩国,是著名法家荀况的学生。他在批判反动孔学的斗争中,逐步完整了法家思想体系,成为战国末期法家的杰出代表。韩非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理论和行动,支持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业,...
韩非(公元前二八○年——前二三三年),出身于韩国,是著名法家荀况的学生。他在批判反动孔学的斗争中,逐步完整了法家思想体系,成为战国末期法家的杰出代表。韩非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理论和行动,支持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业,不惜为之献出生命。今天,正确评价韩非在秦王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研究法家思想,批判叛徒、卖国贼林彪尊孔反法的极右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韩非
历史作用
法家思想
地主阶级
六国
秦王朝
封建制国家
法家理论
全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
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66-69,共4页
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反修防修的头等大事。批林必须批孔,不批孔,批林就下会深入,反修就不能彻底,防修就没有保证。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中国历史上,法家是反对儒家的...
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反修防修的头等大事。批林必须批孔,不批孔,批林就下会深入,反修就不能彻底,防修就没有保证。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中国历史上,法家是反对儒家的,两千多年来的儒法斗争,一直影响到现在,还会影响到今后。我们工人阶级一定要占领史学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制
地主阶级
儒家
儒法
封建制国家
奴隶主贵族
中国历史
井田制
中央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
1
作者
阿牧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1981年第1期74-78,共5页
文摘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是十分漫长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的生产关系已逐步代替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封建制国家之一。由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关键词
发展缓慢
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
文化技术
中国
封建
社会
上层建筑
生产力发展
封建制国家
经济基础
新科学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宪法起源的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赖元晋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3-39,共7页
文摘
关于宪法的起源,解放以来我国法学界一直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宪法是17至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资产阶级开始搞起来的。不仅我国五十年代出版的各种宪法论著和通俗读物,而且直到近年仍有人明确提出这一观点。①其实这一观点并非我国首创,而是出自苏联。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宪法”条便明确指出:“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是规定国家代议机构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及公民政治权利来说,它是17。
关键词
成文宪法
根本法
公民政治权利
近代宪法
国家
机构
封建制国家
法律概念
普通法律
公职人员
活动原则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菲律宾农村土地关系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红芳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1993年第2期50-56,共7页
文摘
一、菲律宾农村土地关系的历史背景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之前,菲律宾的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北部与中部大部分地区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土地是唯一的财富来源,为公社(巴朗圭)共有,由全体公社成员共同耕种或由巴朗圭成员分散经营.有些巴朗圭内部虽已出现奴隶占有关系,但停留在家内奴隶制阶段.在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西部,阶级社会已经确立,先后形成了早期封建制国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巴朗
原始社会末期
粮食作物种植
财富来源
封建制国家
不平衡
粮食作物生产
棉兰老岛
个体农民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咸阳名称由来新解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丕忠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42-44,共3页
文摘
咸阳以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秦的首都而著称于世。“咸阳”作为地理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孝公享国二十四年,葬弟圉。
关键词
咸阳市
秦都咸阳
史记
封建制国家
秦始皇
多民族
渭水贯都
本纪
唐人
山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试析——兼论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
5
作者
康英杰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16-23,共8页
文摘
要不要和能不能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康发展的大事。目前,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出现了不同观点,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诸如怎样评价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意是什么,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已经消失等等。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资产阶级革命
适用法律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阶级性
不平等
社会主义社会
健康发展
公民
封建制国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制与特权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韩延龙
常兆儒
康英杰
出处
《现代法学》
1980年第2期20-25,共6页
文摘
在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坚决反对封建特权思想,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制与特权关系,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和私有制为基础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是截然相反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制和特权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而在剥削制度下,它们则是根本一致的,特权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维护特权的工具。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
政治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制度
特权制度
特权思想
封建制国家
私有制
封建
统治者
封建
社会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法制概念试解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子琳
机构
吉林大学
出处
《现代法学》
1979年第2期42-46,共5页
文摘
当前,我们党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要达到这个伟大的目标,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需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但是,如果不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法制,要想加强法制也是困难的。最近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对于什么是法制的问题,认识上不一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与法学界的同志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
法制
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法制
现代法制
法律制度
现代意义
概念
民主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
封建制国家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非之法在秦统一大业中的历史作用
8
机构
南京师院大批判组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9-14,共6页
文摘
韩非(公元前二八○年——前二三三年),出身于韩国,是著名法家荀况的学生。他在批判反动孔学的斗争中,逐步完整了法家思想体系,成为战国末期法家的杰出代表。韩非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理论和行动,支持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业,不惜为之献出生命。今天,正确评价韩非在秦王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研究法家思想,批判叛徒、卖国贼林彪尊孔反法的极右实质。
关键词
秦始皇
韩非
历史作用
法家思想
地主阶级
六国
秦王朝
封建制国家
法家理论
全面研究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
9
机构
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理论学习小组
南京师院中文系七二级二班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66-69,共4页
文摘
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反修防修的头等大事。批林必须批孔,不批孔,批林就下会深入,反修就不能彻底,防修就没有保证。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中国历史上,法家是反对儒家的,两千多年来的儒法斗争,一直影响到现在,还会影响到今后。我们工人阶级一定要占领史学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经验。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制
地主阶级
儒家
儒法
封建制国家
奴隶主贵族
中国历史
井田制
中央集权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谈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
阿牧
《科学管理研究》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宪法起源的探讨
赖元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菲律宾农村土地关系初探
沈红芳
《南洋问题研究》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咸阳名称由来新解
王丕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试析——兼论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
康英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法制与特权的历史考察
韩延龙
常兆儒
康英杰
《现代法学》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现代法制概念试解
王子琳
《现代法学》
197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韩非之法在秦统一大业中的历史作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