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文杰 苏畅 +2 位作者 白洋 公丽杰 张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4X期85-85,共1页
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采用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12例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行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 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采用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12例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行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均获得成功,具有术后无并发症,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无需输血的优点。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随访,无闭合伞脱落或残余分流。结论: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围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非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 闭合封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志平 赵龙 +8 位作者 李淑珍 王坚 郭俊晓 张小杉 都义日 任杰 张玉龙 李育敏 朱宪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8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 目的 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8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并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释放,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86例VSD患者中84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7.67%,2例封堵不成功转体外循环下修补.随访6~24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结论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配合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伞 超声心动图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1例报告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宪明 刘志平 +6 位作者 赵龙 王坚 李淑珍 郭俊晓 任杰 张玉龙 邱能庸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胸骨右旁第4肋间切口长3~4 cm,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将输送导管(国产)插入右心房内,通过房间隔缺损口入左心房,在经...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胸骨右旁第4肋间切口长3~4 cm,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将输送导管(国产)插入右心房内,通过房间隔缺损口入左心房,在经左胸壁或食道超声监视下,释放出房间隔封堵伞,调整左右侧伞盘夹紧封堵ASD,用保险绳做反复牵拉试验,确认封堵伞位置合适,再做一针贯穿右房壁和伞边缘的褥式缝合固定。结果39例成功封堵,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60 min;术后住院3~6 d。术后2~24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检查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分流。2例封堵不成功术中转开胸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论在经胸壁超声监视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小切口 房间隔缺损 封堵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43例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邱罕凡 陈良万 +2 位作者 张贵灿 陈彩湄 陈道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98-399,共2页
目的总结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初步经验。方法43例手术前均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长径9.8~36.3mm。右前胸2~3cm切口,在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4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2例... 目的总结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初步经验。方法43例手术前均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长径9.8~36.3mm。右前胸2~3cm切口,在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4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2例术中出现一过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中等量胸腔积液,均治愈。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压力(38±16)mmHg较术前(52±21)mmHg显著降低(t=2.917,P=0.005)。43例随访3~21个月,(13.6±8.3)月,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漏。结论微创封堵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适合各年龄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伞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龙 朱宪明 +3 位作者 刘志平 张小杉 郭俊晓 任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50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 目的 分析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50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并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释放,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0 例VSD患者中48 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6%,2 例封堵不成功中转体外循环下修补.随访6~24 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结论 在超声心动图(经胸及经食管)配合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伞 超声心动图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胸或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81例报告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健 唐先成 +1 位作者 黄击修 林小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胸或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7年12月81例ASD在超声引导下经胸或经皮封堵,其中52例采取胸骨右缘第3或4肋间小切口,经右心房途径封堵ASD,29例经股静脉穿刺,血管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胸或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7年12月81例ASD在超声引导下经胸或经皮封堵,其中52例采取胸骨右缘第3或4肋间小切口,经右心房途径封堵ASD,29例经股静脉穿刺,血管内途径封堵ASD。结果经胸封堵52例,其中封堵顺利43例,封堵不顺利4例,封堵失败5例;经皮封堵29例,其中封堵顺利25例,封堵不顺利3例,封堵失败后改经胸封堵1例。73例随访0.5~6年,平均3.6年,未见封堵伞移位、脱落、明显残余分流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ASD直径>25 mm最好选用经胸封堵以避免使用过大封堵伞;ASD直径≤25 mm,尤其是≤3 mm最好选用经皮封堵;ASD直径≥35 mm最好放弃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封堵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平 王坚 +9 位作者 李淑珍 郭俊晓 朱宪明 赵龙 张玉龙 李育敏 任杰 高荣 王敏 梁桂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有507例先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将其中需经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并分析其...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有507例先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将其中需经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507例先心病患者中发生封堵伞脱落5例、急性心包填塞3例、输送鞘管至左房顶破裂1例。介入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9/507)。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的并发症为0.18%(5/276),包括封堵伞脱落4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卵圆孔未闭(PFO)组的并发症为1.76%(3/17),包括急性心包填塞2例、输送鞘管至左房顶破裂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组为33.33%(1/3),为1例封堵伞脱落。紧急开胸手术占1.38%(7/507),在介入手术室心包置管引流占0.39%(2/507)。其余动脉导管未闭PDA组118例、室阃隔缺损(VSD)组78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11例、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2例、冠状动脉瘘栓塞术组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警惕封堵伞脱落、急性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一经确诊,需积极心包引流或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 并发症 封堵伞脱落 心包填塞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的微创外科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宪明 刘志平 +6 位作者 高荣 赵龙 王坚 李淑珍 郭俊晓 任杰 邱能庸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692-693,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房间隔缺损患者21例,取胸骨右旁第4肋间做3cm切口,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将输送导管(国产)插入右心房内,通过房间隔缺损口入左心房,在经左胸壁超声监视下,释放出...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房间隔缺损患者21例,取胸骨右旁第4肋间做3cm切口,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将输送导管(国产)插入右心房内,通过房间隔缺损口入左心房,在经左胸壁超声监视下,释放出房间隔封堵伞,用保险绳做反复牵拉试验,确认封堵伞位置合适,再做一针贯穿右房壁和伞边缘的褥式缝合固定。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0min,其中平均心内操作15min。患者住院5~7d,术后2~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检查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分流。结论在经胸壁超声监视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外科 封堵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