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确空投导航制导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文 付新华 汪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6,共10页
精确空投技术是拓展空降兵战略投送能力和提高支援保障效能的基础和支撑。以国外典型精确空投系统为参考,阐述了精确空投典型过程和导航制导控制需求,梳理了精确空投领域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发展应用情况,从低成本、系列化、智能化出发,分... 精确空投技术是拓展空降兵战略投送能力和提高支援保障效能的基础和支撑。以国外典型精确空投系统为参考,阐述了精确空投典型过程和导航制导控制需求,梳理了精确空投领域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发展应用情况,从低成本、系列化、智能化出发,分析研究精确空投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精确空投关键技术突破和体系化发展方向。对于提高我国精确空投系统建设水平,扩展精确空投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空投 导航制导控制 发展现状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六号月球轨道无人自主交会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
2
作者 王勇 刘涛 +8 位作者 乔德治 郑永洁 李轶 于丹 胡锦昌 马琳 郭朝礼 邱芳 桂庆华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3,共10页
环月轨道交会对接是嫦娥六号任务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在月球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和高可靠的交会对接,嫦娥六号轨道器采用了基于“滤波器独立,估计值融合”思路设计的自主导航算法、基于时间+角度条件规划的霍曼交会寻的制导算法、... 环月轨道交会对接是嫦娥六号任务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在月球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和高可靠的交会对接,嫦娥六号轨道器采用了基于“滤波器独立,估计值融合”思路设计的自主导航算法、基于时间+角度条件规划的霍曼交会寻的制导算法、采用动态规划控制死区方式实现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使用全新的脉宽等效式伪速率调制器进行喷气调制,设计了六自由度相对位姿控制器,解决了在地面支持弱、环境不确定性强的环月轨道无人自主交会对接的核心技术.基于这些技术,嫦娥六号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六号 月球轨道 交会对接 制导导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深空探测器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发展
3
作者 于洁 乔德治 王华强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2,共11页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是深空探测任务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器GNC技术的发展和成就,包括:探月工程中环绕探测、着陆巡视、返回再入等历次任务的关键技术发展和成果,例如高精度高可靠轨道控制、自适应动力显式...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是深空探测任务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器GNC技术的发展和成就,包括:探月工程中环绕探测、着陆巡视、返回再入等历次任务的关键技术发展和成果,例如高精度高可靠轨道控制、自适应动力显式制导、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自主环境感知、跳跃式返回再入技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关键技术及成果,例如大动态环境下的高容错自主导航技术、大干扰下的快速姿态机动控制技术。最后,对未来深空探测领域GNC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进行了展望,在自主运行、人工智能等方向给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器 制导导航控制 软着陆 巡视探测 返回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制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方案综述
4
作者 刘旭 董峰 +2 位作者 徐超 黄翔宇 李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12,共14页
大气制动借助行星大气阻力实现减速变轨,节约燃料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面向金星和火星探测对大气制动技术的需求,综述了大气制动任务的基本流程和共性特征。同时,总结了相关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方案和技术要点,并介绍了自主大气... 大气制动借助行星大气阻力实现减速变轨,节约燃料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面向金星和火星探测对大气制动技术的需求,综述了大气制动任务的基本流程和共性特征。同时,总结了相关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方案和技术要点,并介绍了自主大气制动软件的研制情况。调研和分析内容将为金星和火星探测的总体方案设计以及GNC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制动 制导导航控制 金星探测 火星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爽 彭玉明 陆宇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1-627,共7页
以成功着陆火星探测器的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为典型代表,系统地总结了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历史与现状,对各种已有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载人登陆和火星基地任务为潜在工程应用目标,对下一代... 以成功着陆火星探测器的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为典型代表,系统地总结了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历史与现状,对各种已有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载人登陆和火星基地任务为潜在工程应用目标,对下一代高精度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EDL 导航制导控制 综述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综述与启示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爽 江秀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9-511,共13页
进入、下降与着陆(EDL)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对于成功着陆火星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详细地介绍了火星EDL的技术需求与GNC面临的挑战;然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历次成功火星任务的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接着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我国现有航... 进入、下降与着陆(EDL)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对于成功着陆火星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详细地介绍了火星EDL的技术需求与GNC面临的挑战;然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历次成功火星任务的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接着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我国现有航天工程任务中可加以利用的技术基础;最后,在对比分析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火星探测工程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研发给出了初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进入下降与着陆 导航制导控制 工程方案 总结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宇 王晓磊 +3 位作者 黄翔宇 刘旺旺 郝策 李化云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7,共10页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火星表面软着陆,进入舱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GNC系统)负责在火星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实施进入舱的姿态与轨道控制,确保进入舱安全着陆火星表面.介绍了执行天问一号火星EDL任务的GNC系统飞行阶段划分、...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火星表面软着陆,进入舱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GNC系统)负责在火星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实施进入舱的姿态与轨道控制,确保进入舱安全着陆火星表面.介绍了执行天问一号火星EDL任务的GNC系统飞行阶段划分、系统组成、方案架构,以及针对火星EDL任务的特色设计,最后介绍了GNC系统在轨飞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着陆 制导导航控制(GNC) 天问一号 进入、下降与着陆(E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及其飞行结果评价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军 解永春 +3 位作者 张昊 于丹 胡海霞 张维瑾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6期1-5,13,共6页
介绍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交会对接任务阶段划分,系统实现需关注的问题,以及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的结果和评价.
关键词 神舟八号飞船 交会对接 制导导航控制 飞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的制导、导航与控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江川 张洪华 +1 位作者 李铁寿 宗红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首颗月球卫星。卫星制导、导航与控制(GNC)任务复杂多变,对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和精度要求较高。文章介绍嫦娥一号卫星GNC系统组成、控制方法、系统特点和典型飞行结果。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制导导航控制 月球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着陆段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海斌 潘豪 +2 位作者 王聪 伊鑫 胡海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1,共6页
子级垂直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制导、导航与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GNC)技术。瞄准未来的组合体回收模式,结合现阶段发动机、着陆支架等环节的性能和特点,全面分析了返回过程中最关键的垂直着陆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和约... 子级垂直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制导、导航与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GNC)技术。瞄准未来的组合体回收模式,结合现阶段发动机、着陆支架等环节的性能和特点,全面分析了返回过程中最关键的垂直着陆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和约束条件,研究了一种针对垂直着陆段的GNC技术,包含高精度导航算法、适应大推重比运载器快速下降模式着陆的凸优化在线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适应大静不稳和晃动极零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以及基于自抗扰的高精度姿态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可以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垂直返回 制导导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载人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发展成就及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军 张锦江 宗红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146,共8页
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的发展成就、技术演化和发展趋势,包括:载人飞船天地安全返回控制和空间交会对接控制两大基本技术的发展和演化;空间站大挠性体的变构型控制和角动量管理控制,多舱段融合组合体健康管理;会与... 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的发展成就、技术演化和发展趋势,包括:载人飞船天地安全返回控制和空间交会对接控制两大基本技术的发展和演化;空间站大挠性体的变构型控制和角动量管理控制,多舱段融合组合体健康管理;会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我国巡天空间望远镜极高精度姿态控制技术。最后,对空间站运营阶段载人飞船和后续载人月球探测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制导导航控制 安全返回 交会对接 组合体控制 高精度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火箭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1
12
作者 马卫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0-867,共8页
本文对导弹/火箭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归纳了不同阶段GNC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跨越,重点对惯性导航、组合导航、摄动制导、闭路制导、迭代制导、频域设计、全数字设计、冗余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多项技术进行了总... 本文对导弹/火箭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归纳了不同阶段GNC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跨越,重点对惯性导航、组合导航、摄动制导、闭路制导、迭代制导、频域设计、全数字设计、冗余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多项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应用成果论述。对未来GNC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并提出了七项关键技术。针对更聪明、更自主的弹/箭控制技术发展需求,提出并分析了"会学习"弹/箭的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火箭 制导导航控制(G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撞击探测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方法
13
作者 刘璟 朱圣英 +1 位作者 唐玉华 徐瑞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412,共8页
针对撞击器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设计了自主光学信息处理算法、自主光学导航算法与轨道修正制导律。基于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系统,搭建了小行星撞击探测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综合试验系统,开展了小行星撞击自主导航与制导控... 针对撞击器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设计了自主光学信息处理算法、自主光学导航算法与轨道修正制导律。基于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系统,搭建了小行星撞击探测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综合试验系统,开展了小行星撞击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地面半物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方法实现了高精度的小行星撞击,可为小行星探测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撞击探测 自主导航制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国际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ICGNC2022)
14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58,共1页
由中国航空学会制导、导航与控制分会、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协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2... 由中国航空学会制导、导航与控制分会、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协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2022国际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ICGNC2022)将于2022年8月5-7日在哈尔滨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重点实验室 学术会议 一体化技术 自主控制 哈尔滨工程大学 导航制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滤波在无人测量艇航向导航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小毛 王文涛 +2 位作者 柯俊 张鑫 罗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47-1755,共9页
无人测量艇重量轻、工作航速慢(通常7节左右),其航向可观测性弱。在高海况和强浪、流、涌条件下,罗经传感器的航向角观测值不平稳,无法满足海事测量艇的控制精度要求。为实现无人艇航向角的平滑滤波,根据系统控制频率和艇体运动性能对... 无人测量艇重量轻、工作航速慢(通常7节左右),其航向可观测性弱。在高海况和强浪、流、涌条件下,罗经传感器的航向角观测值不平稳,无法满足海事测量艇的控制精度要求。为实现无人艇航向角的平滑滤波,根据系统控制频率和艇体运动性能对航向过程噪声进行有效估计。根据估计的过程噪声利用α-β滤波器对无人艇航向进行滤波。然而航向角的值域范围在边界处不连续,直接利用α-β滤波器在边界处会产生奇异值。为此提出一种边界滤波策略实现航向全域的平稳滤波。实测数据回放验证了此方法在无人测量艇航向导航控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Α-Β滤波 导航制导控制 航向角导航 边界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主从式无人机协同导航算法
16
作者 商阳 苏婧婷 +1 位作者 魏帅 景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为提高传统基于测距测角信息的主从式无人机协同导航算法下僚机定位精度,考虑低成本僚机测量设备存在测角测距误差的情况下,重新构建了主从式无人机协同导航误差模型,对僚机导航定位误差与测距测角误差进行估计与补偿,推导了状态方程和... 为提高传统基于测距测角信息的主从式无人机协同导航算法下僚机定位精度,考虑低成本僚机测量设备存在测角测距误差的情况下,重新构建了主从式无人机协同导航误差模型,对僚机导航定位误差与测距测角误差进行估计与补偿,推导了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采用卡尔曼滤波的方式实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陀螺漂移10(°)/h水平的低精度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僚机惯导,在单长机量测组合下,其500 s内东、北向速度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分别为0.25 m/s和0.74 m/s;纬度和经度误差RMS分别为17.10 m和9.10 m,相比传统算法速度精度提高3~10倍,位置精度提高约20倍;在双长机量测组合下僚机定位精度接近长机水平。对僚机测距误差估计精度较高,测角误差估计精度受僚机自身航向精度影响,若存在磁航向等外部航向基准,能够进一步提升测角误差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制导控制 主从式协同导航 测距测角误差 卡尔曼滤波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控制软件可靠性工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奚坤 王振华 +1 位作者 蔡雨辰 陈朝晖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2,62,共6页
当前航天器控制软件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软件的规模十分庞大,对软件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对航天器控制软件的可靠性设计和度量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和分析适用于航天器控制软件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并结合某型号给出实际的软件设计以及可... 当前航天器控制软件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软件的规模十分庞大,对软件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对航天器控制软件的可靠性设计和度量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和分析适用于航天器控制软件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并结合某型号给出实际的软件设计以及可靠性度量的具体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控制软件 导航制导控制 软件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占庭容错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18
作者 冯帅 张锦江 +6 位作者 徐建 王晶 徐春 桂庆华 程迎坤 于丹 蔡彪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5-1023,共9页
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是计算机设计与应用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多模冗余计算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冗余硬件设计,对计算机应用中涉及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不足。针对中国空间站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应用的拜占庭容错计算机的数据分析与... 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是计算机设计与应用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多模冗余计算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冗余硬件设计,对计算机应用中涉及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不足。针对中国空间站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应用的拜占庭容错计算机的数据分析与处理需求,描述了容错计算机的内外部接口设计,详细说明了采用的任务时序设计、数据交换比对设计、数据特性分类处理和故障机数据处理等技术要点,并介绍了典型的数据流设计情况,最后结合地面测试及在轨数据对计算机的测试验证情况进行了说明。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计算机 数据处理 数据流 中国空间站 导航制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间站GNC系统一体化设计与验证
19
作者 冯帅 蔡彪 +7 位作者 张录晨 张志方 尚葳蕤 徐建 宋晓光 张军 党纪红 张锦江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中国空间站GNC系统按照“一体化设计、统筹研制”的途径开展设计,以实现整体最优。在设计过程中,产生了3个主要问题:三舱GNC系统深度融合问题、高容错控制器设计问题、变结构GNC系统测试问题。本文对这3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描述了3个问题... 中国空间站GNC系统按照“一体化设计、统筹研制”的途径开展设计,以实现整体最优。在设计过程中,产生了3个主要问题:三舱GNC系统深度融合问题、高容错控制器设计问题、变结构GNC系统测试问题。本文对这3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描述了3个问题的由来,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用地面测试及在轨飞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配有总线中继器、总线开关的4条穿舱1553B总线能够在各种组合体构型下将三舱GNC系统深度融合;基于拜占庭容错的四模冗余计算机实现了“两重故障下连续运行”的目标;基于FlexRay时间触发总线的测试系统保证了各舱动力学同步运行、设备同步激励,实现了变结构GNC系统的高覆盖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站 制导导航控制 一体化设计 信息系统 1553B总线 冗余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子级垂直返回海上平台制导、导航和控制技术研究
20
作者 康建斌 谢泽兵 +1 位作者 郑宏涛 吴胜宝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5,共4页
从Falcon-9火箭一子级垂直返回历次技术验证试验入手,分析得到了火箭一子级垂直返回海上平台的多个终端约束和技术指标要求,提出了火箭一子级垂直返回海上定点平台任务必须解决的先进GNC技术,剖析了这些GNC技术的内涵和技术难度,并给出... 从Falcon-9火箭一子级垂直返回历次技术验证试验入手,分析得到了火箭一子级垂直返回海上平台的多个终端约束和技术指标要求,提出了火箭一子级垂直返回海上定点平台任务必须解决的先进GNC技术,剖析了这些GNC技术的内涵和技术难度,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思路,为中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尤其是火箭子级垂直返回回收提供了研究发展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火箭 子级垂直返回 约束和技术指标 制导导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