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零极点匹配技术的电力电子开关恒导纳模型
1
作者 杜金鹏 王康 +1 位作者 汪光森 刘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03,共11页
L/C恒导纳开关模型具备导纳矩阵恒定、实时仿真效率高的优势,是电磁暂态仿真中主要的开关模型之一,但虚拟功率损耗问题严重影响仿真精度。为消除虚拟功率损耗,提出一种基于零极点匹配技术的L/C恒导纳开关模型。首先,根据Z变换下极点分... L/C恒导纳开关模型具备导纳矩阵恒定、实时仿真效率高的优势,是电磁暂态仿真中主要的开关模型之一,但虚拟功率损耗问题严重影响仿真精度。为消除虚拟功率损耗,提出一种基于零极点匹配技术的L/C恒导纳开关模型。首先,根据Z变换下极点分布规律比较结构稳定性,选择最优开关结构。其次,以零极点匹配技术离散开关模型,同时根据稳态特性与暂态特性确定模型参数。最后,通过分析虚拟损耗产生机理,提出一种恒定初始化技术,计算不同开关状态下的历史电流源。以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为实验对象,搭建实时仿真硬件平台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L/C恒导纳模型相比,所提开关模型的虚拟功率损耗减小92%,模型振荡时间减少20%~30%,恒定初始化技术可彻底消除虚拟功率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开关 导纳模型 虚拟功率损耗 零极点匹配技术 恒定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导纳模型的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方案
2
作者 马静 林谢煜 +1 位作者 耿若楠 郝川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004-5019,I0006,共17页
针对现有双馈风场集电线路保护适配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导纳模型的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方案。分析确定典型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网络架构和保护配置情况,根据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解析式,结合双馈风... 针对现有双馈风场集电线路保护适配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导纳模型的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方案。分析确定典型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网络架构和保护配置情况,根据计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解析式,结合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结构,推导风电场集电线路短路电流;根据双馈风电场集电线路短路电流高频分量,构建风电场集电线路频域导纳模型;通过对区内外故障情况下的故障网络分析,根据频域导纳模型的差异构造保护判据;最后,在RT-LAB平台上验证该方案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准确判断故障,保障保护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短路电流 低电压穿越 集电线路保护 频域导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耦合及交直流端口耦合效应的并网变流器三端口导纳模型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天昊 谢小荣 +1 位作者 姜齐荣 柴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8-259,共12页
三相并网变流器的阻抗/导纳建模对分析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研究大多只关注变流器的交流侧频率耦合效应和内环控制动态,但很少关注变流器交直流端口间的耦合效应及外环动态。该文提出一种三相变流器的三端口导纳模型,可以同时... 三相并网变流器的阻抗/导纳建模对分析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研究大多只关注变流器的交流侧频率耦合效应和内环控制动态,但很少关注变流器交直流端口间的耦合效应及外环动态。该文提出一种三相变流器的三端口导纳模型,可以同时计及交流侧频率耦合和变流器交直流端口间动态耦合的影响,并使得各端口自身的小信号动态建模过程更为直观。通过所得模型展示了交直流耦合和频率耦合对系统稳定性的显著影响,并结合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网络 频率耦合 交直流耦合 导纳模型 稳定性分析 电压源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初始化的换流器参数化恒导纳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阳 顾伟 +3 位作者 柳伟 曹戈 楼冠男 邹德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18-3527,共10页
电力系统小步长仿真中,电力电子换流器常采用基于电感电容等效的恒导纳模型,存在参数不易设置、虚拟功率损耗高、模型特性与理想模型差距大等问题。鉴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初始化的换流器参数化恒导纳模型。在换流器两种不同运行... 电力系统小步长仿真中,电力电子换流器常采用基于电感电容等效的恒导纳模型,存在参数不易设置、虚拟功率损耗高、模型特性与理想模型差距大等问题。鉴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初始化的换流器参数化恒导纳模型。在换流器两种不同运行状态下,开关采用含参数历史电流源的恒导纳模型,模型的稳态特性和暂态收敛特性由历史电流源参数决定,实现了参数设置与外电路解耦。同时通过交叉初始化方法,即状态切换时同桥臂开关相互初始化,减小了状态切换误差初值,解决了模型的虚拟功率损耗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与传统恒导纳模型相同的计算效率和更高的精度,其运行特性更接近理想开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器 小步长仿真 导纳模型 电力电子开关 虚拟功率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采样过程的换流器混杂宽频导纳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冯麟 马俊鹏 +4 位作者 王顺亮 黄河 刘天琪 吴子豪 王若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017-6027,共11页
并网换流器系统中同时具有控制系统的离散特性和被控对象的连续特性,为典型的混杂系统。传统建模方法并未同时兼顾该混杂系统的离散和连续特性,无法精确描述变流器在奈奎斯特频率附近及以上频段的导纳特性。针对该问题,为保证换流器导... 并网换流器系统中同时具有控制系统的离散特性和被控对象的连续特性,为典型的混杂系统。传统建模方法并未同时兼顾该混杂系统的离散和连续特性,无法精确描述变流器在奈奎斯特频率附近及以上频段的导纳特性。针对该问题,为保证换流器导纳模型在奈奎斯特频率附近及以上频段内的准确性,该文首先采用复矢量建模的方法得到描述并网换流器频率耦合效应的导纳模型;然后,考虑换流器控制系统采样过程,引入泊松求和定理,推导考虑采样过程的换流器复矢量模型;相较连续域的复矢量模型,考虑采样过程的换流器混杂复矢量模型同时兼顾控制系统的离散特性和被控对象的连续特性,在奈奎斯特频率以上仍具有较高准确性。最后,通过仿真及半实物实验验证所提建模理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换流器 导纳模型 复矢量建模 采样 频率耦合 混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全风速工作区间稳定性分析的双馈风机二元导纳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杜程茂 杜雄 +1 位作者 樊丽娟 苏婧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300-5311,共12页
实际工程运行数据显示,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特性与风速密切相关。现有分析方法仅适用于特定风速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无法直接应用于系统全风速工作区间的振荡风险评估。... 实际工程运行数据显示,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特性与风速密切相关。现有分析方法仅适用于特定风速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无法直接应用于系统全风速工作区间的振荡风险评估。为准确表征双馈风机全风速范围内的频域端口特性,该文将风速变量引入传统导纳模型中,并充分考虑频率耦合效应、直流母线动态及励磁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双馈风机风速-频率二元导纳模型,并提出基于二元导纳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以有效分析全风速区间的系统稳定性。最后,以双馈风机串补线路并网系统为典型案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全工作区间振荡分析与有效抑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稳定性分析 二元导纳模型 风速 稳定性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开关模块的附加支路恒导纳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延琦 刘崇茹 +1 位作者 王鑫艳 郑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81-2391,共11页
建立电力电子器件的恒导纳模型是实现大规模电力电子系统小步长实时仿真的主要途径之一,文中针对高开关频率下恒导纳模型的仿真精度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恒导纳模型虚拟功率损耗的来源,量化数值积分方法对模型损耗的影响;然后,针对... 建立电力电子器件的恒导纳模型是实现大规模电力电子系统小步长实时仿真的主要途径之一,文中针对高开关频率下恒导纳模型的仿真精度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恒导纳模型虚拟功率损耗的来源,量化数值积分方法对模型损耗的影响;然后,针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反并联二极管结构,提出一种附加支路恒导纳模型,配合开关状态改变附加支路结构,使模型在不采用插值算法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较低的功率损耗;其次,针对典型的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应用场景,分别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采用插值和不采用插值两种情况下附加支路恒导纳模型的损耗。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设置对照试验,验证所提模型的适用性和等效插值方法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纳模型 小步长实时仿真 附加支路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交-直流混合导纳建模及交直流耦合作用下的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张海涛 沙子豪 +4 位作者 吴为 韩吉治 张儒锡 王秀丽 王锡凡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5-3415,I0115,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交直流系统耦合作用下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该文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导纳建模为突破口,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提出并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实现对交、直流端口自导纳特性与交直流端口间耦合特性的精准刻画;其次,结合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与矩阵舒尔变换,提出了适用于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评估与分析方法,显式表征了交流系统侧、直流系统侧以及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现了对导致系统失稳不同原因的有效辨识,揭示了一种新型的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引发的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机理。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的准确性、其用于稳定性分析的优越性及所提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 舒尔变换 谐波状态空间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并网逆变器振荡的频率耦合导纳建模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鹏程 张玉江 +1 位作者 王晓辉 郑超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随着双高电力系统的发展,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之间的振荡问题频发。近年来,此类振荡问题逐渐表现出振荡频率互相耦合的特性,正负序解耦的导纳模型不再适用于这种情况下的振荡分析。频率耦合的导纳模型以及不同因素是如何影响频率耦合的... 随着双高电力系统的发展,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之间的振荡问题频发。近年来,此类振荡问题逐渐表现出振荡频率互相耦合的特性,正负序解耦的导纳模型不再适用于这种情况下的振荡分析。频率耦合的导纳模型以及不同因素是如何影响频率耦合的,尚需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了考虑频率耦合的并网逆变器导纳模型,随后基于灵敏度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频率耦合的影响,并给出了1个可以定量描述系统频率耦合程度的参数。对影响较大的锁相环带宽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纳模型 振荡 频率耦合 灵敏度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补偿的PMSG恒导纳建模方法
10
作者 史一博 刘崇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2-2373,I0024,共13页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复杂、节点数多,在进行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时,若采用传统建模方法会因系统导纳矩阵计算过于复杂导致仿真规模严重受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补偿的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复杂、节点数多,在进行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时,若采用传统建模方法会因系统导纳矩阵计算过于复杂导致仿真规模严重受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补偿的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恒导纳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发电机模型,通过在转子上补偿虚拟阻抗的方式使发电机导纳矩阵固定,并以暂态误差最小为目标,对阻抗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再通过结合换流器的伴随离散电路模型,可建立PMSG完整恒导纳模型并进行电磁暂态仿真,能够节省大量的计算资源。仿真试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并且可以用于FPGA等离散化硬件仿真平台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纳模型 虚拟阻抗补偿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阻抗适配器的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柯 李旭阳 +3 位作者 金庆忍 陈燕东 谢志为 徐嘉诚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2-1572,I0063,共12页
电力电子发电装备输出阻抗在宽频带范围内存在负电阻特性,在接入弱电网时,发电装备与电网阻抗交互作用,易诱发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在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并联一个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 电力电子发电装备输出阻抗在宽频带范围内存在负电阻特性,在接入弱电网时,发电装备与电网阻抗交互作用,易诱发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在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并联一个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的自适应阻抗适配器,在不同工况下自适应增强系统的阻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所提方法无需复杂的虚拟阻抗设计,通过引入PCC点电压峰值变化量控制支路,即可得到自适应虚拟电阻,有效提高了阻抗适配器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建立了考虑频率耦合的自适应阻抗适配器序导纳模型,对比分析了并入自适应阻抗适配器前后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导纳特性,并入自适应阻抗适配器后,新能源并网系统的负阻性区域显著减少。基于所建的导纳模型,采用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阻抗适配器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并网系统在弱电网下的稳定性。最后,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所提基于自适应虚拟电阻控制的自适应阻抗适配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适配器 导纳模型 频率耦合 稳定性分析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线制并网逆变器导纳建模研究
12
作者 冯国利 叶志浩 +2 位作者 曾海燕 夏益辉 王泽润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了提高三相四线制电容分裂式并网逆变器控制性能,需要构建其准确的数学模型。以电容分裂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逆变器小信号模型,构建系统模型从扰动电压到电流响应的传递函数矩阵,据此推导了电容分裂式三相四线制逆... 为了提高三相四线制电容分裂式并网逆变器控制性能,需要构建其准确的数学模型。以电容分裂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逆变器小信号模型,构建系统模型从扰动电压到电流响应的传递函数矩阵,据此推导了电容分裂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导纳模型,并探讨了其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之上,针对电容分裂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导纳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所构建的数学模型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线制 电容分裂式 三相四桥臂 导纳模型 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恒导纳方法的多逆变器仿真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楼冠男 蒋啸宇 +3 位作者 顾伟 张靖 曹阳 李珂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电磁暂态仿真中,恒导纳模型因仿真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其衍生的参数化恒导纳模型可通过参数配置提升暂态性能,在单逆变器仿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参数化恒导纳模型在应用于多逆变器系统时,由于耦合,仿真参数的可行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 电磁暂态仿真中,恒导纳模型因仿真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其衍生的参数化恒导纳模型可通过参数配置提升暂态性能,在单逆变器仿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参数化恒导纳模型在应用于多逆变器系统时,由于耦合,仿真参数的可行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的暂态性能甚至导致失稳。针对上述问题,从系统稳定性与暂态性能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快速遗传算法的参数调节策略,以收敛速度、波动大小、耦合程度的多目标对逆变器进行参数优化,并运用交叉初始化方法进行结构优化,避免了仿真系统的失稳问题并进一步改善了暂态性能。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多逆变器系统仿真模型在高效率的前提下,具有自适应的参数调节能力,且仿真精度优于传统恒导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导纳模型 多逆变器系统 稳定性 暂态性能 快速遗传算法 交叉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电流控制的双馈风机导纳建模与次同步振荡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程茂 杜雄 +3 位作者 苏婧媛 樊丽娟 李鸿鑫 安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9-167,共9页
定子电流控制(SCC)具有参考电流不受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参数漂移影响的优势。然而,SCC的双馈风机与串联补偿线路产生的次同步振荡会阻碍风电的安全消纳。针对这一问题,深入分析SCC-DFIG小信号传递规律,同时考虑直流母线动态、频率耦... 定子电流控制(SCC)具有参考电流不受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参数漂移影响的优势。然而,SCC的双馈风机与串联补偿线路产生的次同步振荡会阻碍风电的安全消纳。针对这一问题,深入分析SCC-DFIG小信号传递规律,同时考虑直流母线动态、频率耦合以及控制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准确表征双馈风机频域特性的导纳模型。通过分析双馈风机全风速条件下的负电阻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全风速工况虚拟电阻控制策略。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SCC较转子电流控制的双馈风机振荡风险更高,且随着SCC比例系数增大、风速减小,系统并网振荡风险增大,仿真验证了所提稳定控制策略在不同风速工况下次同步振荡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次同步振荡 定子电流控制 导纳模型 串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频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数步长电磁暂态仿真方法
15
作者 吴盼 徐晋 +4 位作者 汪可友 李子润 李国杰 周建其 王宏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11-4821,I0024,共12页
近年来,以电力电子变压器为典型代表的高频电力电子电路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双有源桥结构的开关频率往往达数十k Hz。针对高频电力电子电路的电磁暂态仿真,采用恒导纳开关模型有助于降低计算量,但仍面临仿真精度和效率上的双重挑战:一是... 近年来,以电力电子变压器为典型代表的高频电力电子电路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双有源桥结构的开关频率往往达数十k Hz。针对高频电力电子电路的电磁暂态仿真,采用恒导纳开关模型有助于降低计算量,但仍面临仿真精度和效率上的双重挑战:一是恒导纳开关模型在高频开关动作下的虚拟损耗严重影响仿真精度;二是仿真所要求纳秒级仿真步长将加重计算负担而影响仿真效率。为此,该文提出分数步长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基于改进的高并行电磁暂态仿真程序算法进行离散化建模,并将仿真计算分解为一系列不同分数步长下的小步合成计算过程的叠加,其中小步合成采用“小步建模,大步计算”思想可降低虚拟损耗,而分数步长则用于准确定位开关动作时刻,以支持较大步长下精确仿真。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高频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精度,且能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支持其大步长仿真,从而实现离线仿真加速,还有助于提升实时仿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力电子电路 电磁暂态仿真 导纳开关模型 小步合成 分数步仿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导纳法的SGs/VSGs转矩–频率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秦本双 徐永海 贾焦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903-6912,共10页
为满足高渗透新能源并网的惯性和阻尼需求,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应运而生。然而,在指令功率或负载发生扰动时,易引发VSG间产生暂态功率环流和功频振荡,现有小信号分析模型难以全面描述上述问题。因此,该... 为满足高渗透新能源并网的惯性和阻尼需求,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应运而生。然而,在指令功率或负载发生扰动时,易引发VSG间产生暂态功率环流和功频振荡,现有小信号分析模型难以全面描述上述问题。因此,该文运用机电比拟原理将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的转子动力学模型类比为机械网络,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机械导纳法的转矩–频率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单台SG/VSG的机械导纳模型,进而拓展为多台SGs/VSGs并联的机械导纳模型。该模型可采用电路理论分析系统的功频特性,不仅可以给出详细的响应表达式,而且对采用不同控制策略的逆变器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及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机电比拟 机械导纳模型 转矩–频率动力学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锁相环的直驱风电机组间相互作用模型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娜 辛贵峰 于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96,共8页
为了研究直驱风电机组间的相互作用,提出考虑锁相环的直驱风电机组间相互作用模型及分析方法。首先考虑频率耦合特性,利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单台直驱风电机组序导纳模型。其次考虑锁相环建立2台直驱风电机组间相互作用模型,研究2台机... 为了研究直驱风电机组间的相互作用,提出考虑锁相环的直驱风电机组间相互作用模型及分析方法。首先考虑频率耦合特性,利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单台直驱风电机组序导纳模型。其次考虑锁相环建立2台直驱风电机组间相互作用模型,研究2台机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然后根据锁相环动态特性,将其分为衰减振荡状态和非振荡状态,分析锁相环在不同情况下对2台直驱风电机组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总结了锁相环对2台机组间相互作用振荡特性的作用规律。最后对2台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系统进行时域仿真,并与频域分析进行对比,验证了考虑锁相环的2台机组间相互作用模型及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直驱风电机组 频率耦合 导纳模型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电阻补偿的VSC恒导纳建模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延琦 刘崇茹 +2 位作者 郑乐 辛蜀骏 蔡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985-6994,共10页
电力电子器件恒导纳建模是实现电压源型换流器小步长实时仿真的关键技术,伴随离散电路(associated discrete circuit,ADC)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恒导纳模型。针对ADC模型的虚拟功率损耗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负电阻补偿的开... 电力电子器件恒导纳建模是实现电压源型换流器小步长实时仿真的关键技术,伴随离散电路(associated discrete circuit,ADC)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恒导纳模型。针对ADC模型的虚拟功率损耗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负电阻补偿的开关器件恒导纳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ADC模型,采用后退欧拉积分算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在导通支路串联负电阻以补偿由ADC模型储能造成的虚拟功率损耗。基于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拓扑,从最小化虚拟功率损耗和维持切换系统稳定的角度出发,提出所提模型的最优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显著降低稳态下换流器的虚拟功率损耗,并提高暂态工况下的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步长实时仿真 导纳模型 伴随离散电路 负电阻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VSG并网系统的P/ω导纳建模及功频振荡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秦本双 徐永海 +1 位作者 袁敞 贾焦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32-2941,共10页
现有P/ω“导纳”模型能够方便地用于VSG并联系统稳定性分析,但由于未考虑输入作用下的功频响应,制约了其在多机系统功频特性分析中的应用。该文提出将VSG有功和频率控制环路等效为包含第一和第二P/ω“导纳”的二端网络,考虑电网阻抗... 现有P/ω“导纳”模型能够方便地用于VSG并联系统稳定性分析,但由于未考虑输入作用下的功频响应,制约了其在多机系统功频特性分析中的应用。该文提出将VSG有功和频率控制环路等效为包含第一和第二P/ω“导纳”的二端网络,考虑电网阻抗的影响,构建多VSG并网的功频响应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全面描述多机并网系统中各台VSG的有功功率和角频率响应。基于多VSG并网的节点P/ω“导纳”矩阵,推导出VSG输出功率受3类因素影响:自身有功指令输入、与其他VSG的交互作用以及电网频率扰动。通过传递函数分析VSG数量、电网等效阻抗及惯性常数变化时,这3类影响因素的功频振荡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P/ω“导纳模型 功频振荡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林 徐永海 +2 位作者 王天泽 陈宗汉 孙曙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2,共14页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的控制环节进行导纳划分,建立基于三分解导纳的多逆变器并网等效模型,并利用模态分析法得到逆变器数量和电网侧阻抗变化时系统的谐振特性。计及电网电压前馈和电容电流反馈环节,对加权电流控制进行改进,并通过公共耦合点并联虚拟导纳对逆变器进行阻抗重塑,以实现对弱电网下系统谐振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能极大地减小背景谐波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影响,又能有效地抑制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背景谐波 分解导纳模型 多逆变器谐振 模态分析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