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77
1
作者 黄晓钟 梁卫 +1 位作者 叶猛 张纪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以及随访结果,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DVT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154.27±76.31)万u溶栓。1... 目的通过观察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以及随访结果,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DVT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154.27±76.31)万u溶栓。14例溶栓后行腔内成形支架放置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治疗半年以上随访。结果92例治疗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52.4%±16.4%。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3例随访6~26(13.5±7.3)个月(随访率51.0%)。静脉造影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3.7%±17.3%。46例深静脉瓣膜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3.7%。结论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直接溶栓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冯琦琛 李选 +1 位作者 李天润 董国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16-118,126,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的先后顺序,分为导管直接溶栓前扩张髂静脉狭窄(n=14,A组)与导管直接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扩张髂静脉狭窄(n=24,B组)2组,比较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以及扩张局部出血情况。结果 A组溶栓时间(25.79±18.23)h,B组(46.83±23.36)h,差异有显著性(t=-2.891,P=0.006),2组溶栓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时,髂静脉扩张成形在导管直接溶栓之前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溶栓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COCKETT综合征 髂静脉扩张成形 导管直接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直接溶栓技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冯琦琛 赵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71-47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 四肢 导管直接溶栓 溶栓效果 腔静脉滤器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血栓溶解 溶栓药物 纤溶酶原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DVT 髂静脉 C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外伤后继发动脉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堂海 郭明金 +4 位作者 解远峰 战激光 张杰 逄晓军 秦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溶栓(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治疗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3年3月152例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CDT治疗的临床资料。 Rutherford急性肢体缺血分级,Ⅰ...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溶栓(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治疗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3年3月152例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CDT治疗的临床资料。 Rutherford急性肢体缺血分级,Ⅰ级2例,Ⅱa级83例,Ⅱb级52例,Ⅲ级15例。单纯CDT 89例,CDT+腔内球囊扩张成形(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51例,CDT+PTA+支架置入12例。结果导管溶栓时间1~7 d,(4.0±1.5) d。随访时间12~108个月,(50±22)月。根据术中血管造影及术后随访结果,治愈105例(69.1%),其中Ⅰ级2例(100%,2/2),Ⅱa级77例(92.8%,77/83),Ⅱb级24例(46.2%,24/52),Ⅲ级2例(13.3%,2/15);有效30例(19.7%),其中Ⅱa级6例(7.2%,6/83),Ⅱb级19例(36.5%,19/52),Ⅲ级5例(33.3%,5/15);无效17例(11.2%),其中Ⅱb级9例(17.3%,9/52),Ⅲ级8例(53.3%,8/15),其中住院期间截肢15例(9.9%)。5例(3.3%)溶栓过程中发生二次栓塞,调整导管位置后继续溶栓;23例(15.1%)术后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均保肢成功。2例二期截肢,余无症状加重或复发。结论CDT治疗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肢体缺血 导管直接溶栓 急性血栓形成 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