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
15
1
作者
龙小娜
储浩然
+3 位作者
孙培养
程洪亮
张玲
张国庆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取穴廉泉、夹廉泉、翳风、风池,予...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取穴廉泉、夹廉泉、翳风、风池,予以连续波,频率2 Hz。两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6 d,连续治疗4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并观察“声嘶语謇”等9个症状积分,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可减轻吞咽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
吞咽障碍
电针
导管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诚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二腹肌治疗,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降低(P<0.05),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24/24),高于对照组的79.17%(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
针刺
二腹肌
导管球囊扩张术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后胆道镜球囊导管扩张术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43例报告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安平
鲁美丽
+4 位作者
田刚
高珂
宋安宁
刘安
陈先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26-27,38,共3页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镜结合球囊导管扩张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胆总管探查术后 1~ 2 .5月采用胆道镜结合套装扩张导管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施行Oddi括约肌扩张术 ,扩张满意、胆道镜检查结石取净后 ,T形管腹...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镜结合球囊导管扩张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胆总管探查术后 1~ 2 .5月采用胆道镜结合套装扩张导管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施行Oddi括约肌扩张术 ,扩张满意、胆道镜检查结石取净后 ,T形管腹壁瘘口纱条堵塞自行愈合。结果 :43例中 38例获成功 (狭窄段球囊导管扩张满意、术后T形管腹壁瘘口自行愈合和随访无特殊 )。 3例施行胆道镜电针Vater壶腹戳孔套装扩张导管扩张术成功 ,2例施行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成功。无胆漏、出血、穿孔、腹膜炎和胰腺炎。结论 :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后选择合适病例施行胆道镜球囊导管扩张术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这一术式有效、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ODDI括约肌狭窄
胆总管探查
术
适应证
并发症
T形管引流
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球囊导管扩张术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选择性应用
4
作者
陈理进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粘连性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已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3次无效的输尿管中段结石24例,应用X线介入法,逆行插入波士顿5F8mm×4cm球囊导管至结石远端,球囊扩张阻断尿流,经导管注入稀释的显影剂,缓慢膨胀结石...
目的探讨输尿管粘连性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已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3次无效的输尿管中段结石24例,应用X线介入法,逆行插入波士顿5F8mm×4cm球囊导管至结石远端,球囊扩张阻断尿流,经导管注入稀释的显影剂,缓慢膨胀结石远端及周围输尿管,尽可能地撑开输尿管壁与结石的粘连,然后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结果18例粘连性结石经球囊导管扩张后剥离粘连,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1~2次后粉碎排净,并发症轻微,只有血尿1~2d,自行消失。6例失败改切开取石。结论对于病史较短的输尿管粘连性取石,行球囊导管扩张术结合EWSL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粘连性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附21例分析)
5
作者
张伟
孟庆义
刘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55-257,共3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疗效
全文增补中
介入性球囊技术在上胃肠道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胡茂能
孙道聪
《安徽医学》
2010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X线监视下介入性球囊扩张技术在治疗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确诊为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口腔分别引入泥鳅导丝、Cobra导管、超硬导丝,将球囊导管送入,球囊中部置于吻合口(...
目的探讨在X线监视下介入性球囊扩张技术在治疗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确诊为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口腔分别引入泥鳅导丝、Cobra导管、超硬导丝,将球囊导管送入,球囊中部置于吻合口(或狭窄)处,逐渐充盈球囊至"腰征"消失,持续10min,反复2~3次,抽瘪、回撤球囊,造影判断扩张效果,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共进行27次球囊扩张,平均约1.5次,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即时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率为100%。近期(1个月)有效率达94.12%,远期(12个月)有效率达82.3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穿孔、大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X线监视下介入性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理想,可反复操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上胃肠道
吻合口狭窄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见病康复治疗规范(3)——脑卒中康复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
被引量:
5
7
作者
夏清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1期-,共2页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1岁,于2015年9月1日凌晨3点多突发头晕、头痛,难以入睡,当日早上至当地医院就诊,病程中患者出现左面部、右侧肢体麻木,进食困难.遂转至上海华山医院就诊,头颅MRI示:左脑干梗死(延髓).入住神经内科给予改善抗血小...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1岁,于2015年9月1日凌晨3点多突发头晕、头痛,难以入睡,当日早上至当地医院就诊,病程中患者出现左面部、右侧肢体麻木,进食困难.遂转至上海华山医院就诊,头颅MRI示:左脑干梗死(延髓).入住神经内科给予改善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对症治疗,9月底患者病情平稳后办理出院.出院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正常,但仍遗留有进食困难,需留置鼻胃管摄入食物及水,发病以来体质量减轻约1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术
环咽肌功能障碍
吞咽造影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
14
8
作者
王启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首次确诊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中心静脉置管史61例,无置管史17例;中心静脉单支病变57例(头臂静...
目的探讨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首次确诊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中心静脉置管史61例,无置管史17例;中心静脉单支病变57例(头臂静脉31例,锁骨下静脉16例,颈内静脉7例,股静脉3例),双支病变18例(均为头臂静脉合并相连中心静脉),三支病变3例(双侧头臂静脉+左颈内静脉,双侧头臂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头臂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78例患者中,66例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症状缓解55例[病变部位球囊导管扩张术(PTA)成功23例,PTA术后经皮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PTS)20例,PTA后同侧或对侧更换长期导管12例)],介入失败11例(PTA失败内瘘结扎2例,PTS失败内瘘结扎4例,导丝无法通过5例);病变侧内瘘结扎对侧重建内瘘(更换长期导管过渡至内瘘成熟)11例,其中7例为介入治疗失败对侧重建自体动静脉内瘘,1例为介入治疗失败对侧人工血管,未行介入治疗直接内瘘结扎5例中的3例对侧重建内瘘;更换长期管11例,其中未行介入治疗换长期管6例,未行介入治疗直接内瘘结扎5例中换长期管的2例,介入治疗失败更换长期管3例;静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轻无明显症状1例,未予处理。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是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MHD通路的使用和寿命,病变部位以头臂静脉和(或)锁骨下静脉为主,对于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尽可能采用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置入
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
15
1
作者
龙小娜
储浩然
孙培养
程洪亮
张玲
张国庆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5-48,共4页
基金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AHWJ2021a020)
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36号)。
文摘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取穴廉泉、夹廉泉、翳风、风池,予以连续波,频率2 Hz。两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6 d,连续治疗4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并观察“声嘶语謇”等9个症状积分,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可减轻吞咽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疗效。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
吞咽障碍
电针
导管球囊扩张术
Keywords
Stroke
Achalasia of the cricopharyngeus muscle
Dysphagia
Electroacupuncture
Catheter balloon dilatation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诚敏
机构
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1期38-4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二腹肌治疗,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降低(P<0.05),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24/24),高于对照组的79.17%(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
关键词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
针刺
二腹肌
导管球囊扩张术
吞咽功能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后胆道镜球囊导管扩张术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43例报告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安平
鲁美丽
田刚
高珂
宋安宁
刘安
陈先林
机构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26-27,38,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镜结合球囊导管扩张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胆总管探查术后 1~ 2 .5月采用胆道镜结合套装扩张导管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施行Oddi括约肌扩张术 ,扩张满意、胆道镜检查结石取净后 ,T形管腹壁瘘口纱条堵塞自行愈合。结果 :43例中 38例获成功 (狭窄段球囊导管扩张满意、术后T形管腹壁瘘口自行愈合和随访无特殊 )。 3例施行胆道镜电针Vater壶腹戳孔套装扩张导管扩张术成功 ,2例施行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成功。无胆漏、出血、穿孔、腹膜炎和胰腺炎。结论 :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后选择合适病例施行胆道镜球囊导管扩张术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这一术式有效、安全可行。
关键词
胆道镜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ODDI括约肌狭窄
胆总管探查
术
适应证
并发症
T形管引流
术
Keywords
Therapeutic Choledochoscopy
Balloon Dilatation
Stenosis of' Oddi Sphincter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球囊导管扩张术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选择性应用
4
作者
陈理进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3期313-31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输尿管粘连性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已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3次无效的输尿管中段结石24例,应用X线介入法,逆行插入波士顿5F8mm×4cm球囊导管至结石远端,球囊扩张阻断尿流,经导管注入稀释的显影剂,缓慢膨胀结石远端及周围输尿管,尽可能地撑开输尿管壁与结石的粘连,然后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结果18例粘连性结石经球囊导管扩张后剥离粘连,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1~2次后粉碎排净,并发症轻微,只有血尿1~2d,自行消失。6例失败改切开取石。结论对于病史较短的输尿管粘连性取石,行球囊导管扩张术结合EWSL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粘连性结石
Keywords
ureteral calculus
Foley's tube dilatation
ESWL
分类号
R693.4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附21例分析)
5
作者
张伟
孟庆义
刘军
机构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
山东省新汶矿务局良庄医院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55-257,共3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疗效
分类号
R657.34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介入性球囊技术在上胃肠道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胡茂能
孙道聪
机构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10年第5期508-51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在X线监视下介入性球囊扩张技术在治疗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确诊为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口腔分别引入泥鳅导丝、Cobra导管、超硬导丝,将球囊导管送入,球囊中部置于吻合口(或狭窄)处,逐渐充盈球囊至"腰征"消失,持续10min,反复2~3次,抽瘪、回撤球囊,造影判断扩张效果,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共进行27次球囊扩张,平均约1.5次,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即时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率为100%。近期(1个月)有效率达94.12%,远期(12个月)有效率达82.3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穿孔、大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X线监视下介入性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理想,可反复操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上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关键词
介入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上胃肠道
吻合口狭窄
临床应用
Keyword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Balloon ductal dilatation techniqu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et
Anastomotie orifice stenosis
Clin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见病康复治疗规范(3)——脑卒中康复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
被引量:
5
7
作者
夏清
机构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康复医学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1期-,共2页
文摘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1岁,于2015年9月1日凌晨3点多突发头晕、头痛,难以入睡,当日早上至当地医院就诊,病程中患者出现左面部、右侧肢体麻木,进食困难.遂转至上海华山医院就诊,头颅MRI示:左脑干梗死(延髓).入住神经内科给予改善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对症治疗,9月底患者病情平稳后办理出院.出院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正常,但仍遗留有进食困难,需留置鼻胃管摄入食物及水,发病以来体质量减轻约10 kg.
关键词
导管球囊扩张术
环咽肌功能障碍
吞咽造影检查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
14
8
作者
王启鹏
机构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1-4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和闭塞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首次确诊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中心静脉置管史61例,无置管史17例;中心静脉单支病变57例(头臂静脉31例,锁骨下静脉16例,颈内静脉7例,股静脉3例),双支病变18例(均为头臂静脉合并相连中心静脉),三支病变3例(双侧头臂静脉+左颈内静脉,双侧头臂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头臂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78例患者中,66例进行介入治疗,其中症状缓解55例[病变部位球囊导管扩张术(PTA)成功23例,PTA术后经皮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PTS)20例,PTA后同侧或对侧更换长期导管12例)],介入失败11例(PTA失败内瘘结扎2例,PTS失败内瘘结扎4例,导丝无法通过5例);病变侧内瘘结扎对侧重建内瘘(更换长期导管过渡至内瘘成熟)11例,其中7例为介入治疗失败对侧重建自体动静脉内瘘,1例为介入治疗失败对侧人工血管,未行介入治疗直接内瘘结扎5例中的3例对侧重建内瘘;更换长期管11例,其中未行介入治疗换长期管6例,未行介入治疗直接内瘘结扎5例中换长期管的2例,介入治疗失败更换长期管3例;静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轻无明显症状1例,未予处理。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是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MHD通路的使用和寿命,病变部位以头臂静脉和(或)锁骨下静脉为主,对于MHD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尽可能采用介入治疗。
关键词
中心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球
囊
导管
扩张
术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置入
术
分类号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龙小娜
储浩然
孙培养
程洪亮
张玲
张国庆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刺二腹肌联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高诚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术后胆道镜球囊导管扩张术处理Oddi括约肌狭窄43例报告
陈安平
鲁美丽
田刚
高珂
宋安宁
刘安
陈先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球囊导管扩张术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选择性应用
陈理进
《浙江临床医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皮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附21例分析)
张伟
孟庆义
刘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9
0
全文增补中
6
介入性球囊技术在上胃肠道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
胡茂能
孙道聪
《安徽医学》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常见病康复治疗规范(3)——脑卒中康复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
夏清
《安徽医学》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治疗
王启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