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引导零射线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天捷 赵广智 +8 位作者 董靖 王城 张凤文 王首正 刘俊 牛国栋 唐闽 段福建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索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引导零射线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12例阵发... 目的:探索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引导零射线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2024年6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房间隔穿刺,然后在超声心动图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完成左心房建模和放电消融等手术步骤,以消融手术完成后术中验证肺静脉电位消失作为消融终点和成功标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1个月和3个月随访结果。结果: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8±11.2)岁,阵发性房颤病史(4.2±2.3)年,左心房内径(36.5±2.5)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7.8±4.1)mm,左心室射血分数55%~65%。患者的平均总手术时间为(102.25±14.51)min,超声心动图操作时间为(29.58±6.23)min,导管操作时间为(33.08±4.10)min。所有患者均完成环肺静脉隔离,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6 d。术后1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显示窦性心律,2例偶发房性早搏,无房颤复发;术后3个月随访时,2例患者仍偶发房性早搏,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均未记录到房颤复发。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全程引导零射线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经胸超声心动图 零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笃铭丽 叶磊 +2 位作者 姚娴凤 陈松文 朱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40,共5页
目的对前期开发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收治的469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进行调查。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舒适度管理体... 目的对前期开发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收治的469例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进行调查。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舒适度管理体验、信息与沟通交流体验、操作及技术质量体验、情感支持体验、服务流程与响应体验),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533%。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一阶5因子模型,修正后的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良好(χ^(2)/df=1.544,RMSEA=0.046,GFI=0.824,RMR=0.050,CFI=0.940,NFI=0.849,IFI=0.941,TLI=0.934)。测量工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8,Guttman折半信度为0.944,重测信度为0.996;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6~0.944,Guttman折半信度为0.869~0.957。结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评价工具,为专科性干预措施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围手术期 患者体验 测量工具 舒适度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手术模式下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探索研究
3
作者 夏雨 徐沁 +6 位作者 陈冠之 张念秦 胡志成 吴灵敏 郑黎晖 丁立刚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6-65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当日出院的日间手术模式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4年7月8日至2024年9月18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拟接受日间手术模式下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的50例患者。观察患者的手术... 目的:初步探讨当日出院的日间手术模式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4年7月8日至2024年9月18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拟接受日间手术模式下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的50例患者。观察患者的手术即刻成功率,并随访患者术后30天内再住院/门急诊就诊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内心律失常的复发情况。结果: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2±16.1)岁,男性32例(64.0%)。47例(94.0%)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其中18例(36.0%)为心房颤动患者;其余3例(6.0%)仅接受电生理检查。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患者术中即刻成功率为100%(47/4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穿刺并发症及消融相关并发症。患者的平均总住院时间和术后在院观察时间分别为(6.84±1.13)h和(3.40±1.12)h;术后30天内全因和因心律失常再住院/门急诊就诊率分别为12.0%(6/50)和2.0%(1/50);术后3个月内心律失常总复发率为4.0%(2/50),复发病例均为接受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患者。结论:日间手术模式下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射频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与老年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何玉立 刘倩慧 +5 位作者 王瀚 马亮 姚子俊 徐云凡 夏玉东 吴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4-862,共9页
目的:探讨衰弱与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23年6—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靖江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老年患者292例。术前收集受... 目的:探讨衰弱与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23年6—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靖江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老年患者292例。术前收集受试者基线资料,并根据Frail量表将受试者分为衰弱组(≥3分)、衰弱前期组(1~2分)及无衰弱组(0分),比较3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术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房颤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2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与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之间的关系以及房颤复发的其他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分析术后1年的房颤复发事件累积发生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复发风险差异。结果:共纳入292例老年房颤患者,其中无衰弱组94例,衰弱前期组138例,衰弱组60例。随访1年,共52例(17.8%)患者出现房颤复发,衰弱组的复发率较无衰弱组及衰弱前期组均明显升高[38.33%(23/60)vs.10.64%(10/94)vs.13.77%(19/138),P <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因素后,衰弱与老年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高显著相关(OR=3.430,95%CI:1.219~10.233,P=0.032)。房颤类型(持续性房颤)、体重指数、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左心房内径是老年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衰弱与老年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具有显著相关性,是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可靠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及管理策略
5
作者 鲍志鹏 李芸霞 +4 位作者 王洁 汤志杰 游展鸿 何英 孙国珍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79-1485,共7页
我国心房颤动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导管消融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复杂多样,与患者生活质量、疾病预后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紧密相关,亟需引起关注。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 我国心房颤动疾病负担日益沉重,导管消融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复杂多样,与患者生活质量、疾病预后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紧密相关,亟需引起关注。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介绍了围术期症状群类型及发生现状,总结了心房颤动围术期症状群影响因素,整理了心房颤动围术期症状群评估工具,最后阐述了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症状群管理策略,以期为创新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症状群综合管理新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围术期 症状群 症状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对指导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术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葛力萁 胡晓芹 +7 位作者 李菲 陈文苏 韦慧 张权 张柏祥 张超群 王志荣 李承宗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0-485,共6页
目的:评估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对指导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成功患者78例,术前体表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直立,且呈左束支阻滞形态。先行右侧... 目的:评估单极电图和双极电图对指导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成功患者78例,术前体表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直立,且呈左束支阻滞形态。先行右侧消融,右侧消融成功为单侧消融成功组(n=57),如右侧消融失败再进入左侧消融成功为双侧消融成功组(n=21)。测量并比较两组间腔内电图参数:最早双极电图局部激活时间至QRS波起始差值(LAT_(Bi))、单极电图最大下降斜率(-d V/d Tmax)至QRS波起始差值(LAT_(Uni)),以及双极和单极电图激活时间差值(ΔLAT_(Bi)-Uni),寻找能够有效预测需双侧消融的有效指标。结果:单侧消融成功组和双侧消融成功组在右侧测量LAT_(Bi)[25(21,30)ms vs.14(10,24)ms)]、LAT_(Uni)[7(0,17)ms vs.-23(-41,-11)ms]以及ΔLAT_(Bi-Uni)[15(11,25)ms vs.44(25,5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LAT_(Bi)(OR=0.89,95%CI:0.83~0.95,P=0.001)、LAT_(Uni)(OR=0.88,95%CI:0.83~0.94,P<0.001)以及ΔLAT_(Bi)-Uni(OR=1.09,95%CI:1.05~1.14,P<0.001)是双侧消融的独立预测因子。双侧消融成功组左、右侧消融的LAT_(Bi)、LAT_(Uni)、ΔLAT_(Bi-Un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T_(Uni)≤-1 ms在预测是否需要双侧消融中准确性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941;特异度:80.7%;灵敏度:100%]。结论:右心室流出道LAT_(Uni)≤-1 ms是预测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右侧消融失败需要双侧消融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心室流出道 射频导管消融 单极电图 双极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李晓乐 谢丽响 +4 位作者 王思怡 陈文苏 李承宗 王子硕 胡春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6-673,共8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和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RFCA的348例房颤患者,定量测量冠脉周围FAI,...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和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RFCA的348例房颤患者,定量测量冠脉周围FAI,计算TyG指数。根据TyG指数三分位数将患者分3组:T_(1)组(TyG指数<8.45,n=114);T_(2)组(8.45≤TyG指数≤8.93,n=114);T_(3)组(TyG指数>8.93,n=120)。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估TyG指数与冠脉三大分支近端FAI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冠脉周围FAI及TyG指数与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并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图,通过相加交互作用及中介分析探究冠脉周围FAI在TyG指数与RFCA术后房颤复发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亚组分析探索TyG指数对不同类型房颤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TyG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左回旋支(LCX)-FAI增加5.389 HU(95%CI:3.874~6.904,P<0.001)。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最终确诊房颤复发患者90例,复发率为25.86%。RCS分析显示,LCX-FAI及TyG指数与RFCA术后房颤复发之间均不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P_(non-linear)=0.378,P_(non-linear)=0.469)。TyG指数>9.08且LCX-FAI>-83.65 HU的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约为TyG指数≤9.08且LCX-FAI≤-83.65 HU患者的57.737倍(OR=57.737,95%CI:23.755~155.656,P<0.001)。TyG指数和LCX-FAI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为50.901(95%CI:0.215~101.587),归因比(AP)为0.882(95%CI:0.769~0.994),交互作用指数(S)为9.713(95%CI:3.380~27.910)。中介分析表明,LCX-FAI介导了TyG指数与房颤复发相关性的22%。亚组分析发现,房颤类型与TyG指数在复发风险上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_(interaction)=0.562)。结论:房颤患者TyG指数与LCX-FAI呈正相关,TyG指数>9.08且LCX-FAI>-83.65 HU的患者RFCA术后房颤复发风险更大。LCX-FAI部分介导了TyG指数与术后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此外,TyG指数可有效预测持续性及阵发性房颤患者RFCA术后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衰减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笃铭丽 陈松文 +3 位作者 朱丽 姚娴凤 叶磊 刘少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问卷的内容及各测量内容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46、0.961、0.976,第2、3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30、0.370(P<0.001)。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包含操作及技术质量体验、舒适度管理体验、信息与沟通交流体验、情感支持体验、服务流程与响应体验5个维度,共46个测量条目。结论根据专科特点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不仅可以精准化评估患者体验现状,而且可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改进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AF) 导管消融 患者体验 测量工具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瑜 黄金焕 +6 位作者 谢鹏 国建萍 苑洪涛 时向民 郭红阳 黄亚 单兆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 目的分析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9例(≥60岁)及非老年组95例(<60岁)。比较2组患者手术特征、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分析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年龄、B型钠尿肽、高血压、冠心病、CHA_(2)DS_(2)-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P<0.01)。老年组左心房纤维化比例高于非老年组(30.3%vs 8.4%,P=0.001)。老年组术后出现1例心包积液,2例穿刺部位血肿,均经治疗后好转。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1年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7%vs 69.5%,P=0.763);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空白期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1.2%vs 21.1%,P=0.981)。心房颤动持续时间(HR=1.020,95%CI:1.007~1.032,P=0.002)和空白期复发(HR=6.781,95%CI:3.078~14.935,P=0.001)是老年组患者术后复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消融术治疗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长和空白期复发的老年患者术后1年内更容易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福汉 刘振良 +4 位作者 刘启方 田龙海 田野 杨英 杨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5-870,共6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798例房颤患者,所有...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798例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经房间隔途径行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及射频消融,记录术中心电图ST段抬高情况。对心电图ST段抬高患者于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指标包括房颤复发及复发时间、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以及是否发生死亡、血栓栓塞、出血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5例患者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电图ST段抬高,发生率为0.62%。3例患者ST段抬高发生在房间隔穿刺过程中,2例发生在PentaRay标测电极建立左心房电解剖模型过程中。3例患者为短暂性ST段抬高(抬高时间<20 min),症状发作时血压升高;2例患者呈持续性ST段抬高(抬高时间>20 min),发生严重低血压,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处理。4例患者经观察及药物处理后完成射频导管消融术,1例患者因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终止手术,于术后5 d死亡,余4例患者无围术期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仅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余病例未见房颤复发及心悸症状。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短暂性或持续性心电图ST段抬高,及早发现及快速处理能够预防恶性事件,具有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ST段抬高 冠状动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谷慧阳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托洛尔组(79例)、联合组(79例)、对照组(39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AT次数、最长AT心搏次数、平均心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高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vs 13.9%vs 8.9%,P=0.301)。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AT,可有效降低平均心率,减少AT发生次数、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减少AT最长心搏次数,可能减少术后AF复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动过速 异位房性 导管消融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三维标测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竞宇 朱正宇 +3 位作者 王睿峥 田云丽 黄晶 王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CARTO三维标测下精确定位冠状动脉(冠脉)开口位置,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ASC-PVC)的效果分析,并将主动脉窦进行分区后评估相应区域的消融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因ASC-PVC行射频导管消融... 目的:CARTO三维标测下精确定位冠状动脉(冠脉)开口位置,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ASC-PVC)的效果分析,并将主动脉窦进行分区后评估相应区域的消融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因ASC-PVC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66例患者,常规组(n=32)按照常规方法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模型,经消融导管中空管道行冠脉造影明确靶点与冠脉开口距离后进行消融治疗。治疗组(n=34)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与冠脉开口模型并对主动脉窦进行精细分区,通过消融导管阻抗变化规律再次快速定位确认冠脉开口后,在零射线下行室性早搏电激动标测及消融治疗。收集消融导管主动脉窦内的阻抗数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及主动脉窦内操作时间、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手术即刻与近期(6个月)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消融成功靶点的分布位置。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的手术即刻成功率(93.8%vs.94.1%)与近期成功率(90.6%vs.8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的总手术时间[(58.76±4.94)min vs.(66.91±5.94)min]、主动脉窦内操作时间[(43.12±4.49)min vs.(50.31±5.18)min]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均<0.001)。治疗组患者的主动脉窦4个分区的阻抗分析显示,消融导管从主动脉窦内移动到冠脉开口并进入冠脉内的过程中,阻抗陡然进行性升高,与主动脉窦内其他部位的阻抗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在零射线下标测并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ASC-PVC可以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消融导管头端阻抗变化可作为定位冠脉开口的依据。将主动脉窦精细分区后可详细评估在相应靶点进行消融治疗的风险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射线 射频导管消融 主动脉窦 室性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念思琦 赵璐露 华宝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8-1343,共6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在导管消融等手术的帮助下,部分患者术后可维持窦性心律,达到根治房颤的效果。但目前首次射频消融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仍在20%~30%,房...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在导管消融等手术的帮助下,部分患者术后可维持窦性心律,达到根治房颤的效果。但目前首次射频消融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仍在20%~30%,房颤射频消融疗效尚未达到预期。探究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不断改良导管消融术式,这对降低复发风险极为重要。本文就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复发 肺静脉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联合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从基础到临床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诗琳 胡和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导管消融是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近年,Marshall静脉因其特殊解剖及功能在房颤尤其是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不断被认识。本文就Marshall静脉和Marshall韧带的解剖学、电生理特征、Marshall静脉消融治疗持续性房... 导管消融是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近年,Marshall静脉因其特殊解剖及功能在房颤尤其是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不断被认识。本文就Marshall静脉和Marshall韧带的解剖学、电生理特征、Marshall静脉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机制、潜在的临床问题及未来在联合导管消融治疗中可能的应用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Marshall静脉 无水乙醇 化学消融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先导管消融后盘式封堵器左心耳封堵治疗的安全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洋琴 殷燕高 +1 位作者 王渝 张大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先导管消融后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绵阳四○四医院同台行导管消融+LAAC即“...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先导管消融后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绵阳四○四医院同台行导管消融+LAAC即“一站式”治疗的NVAF患者144例,术中先采用射频或冷冻能量消融方式,后均再使用LAmbreTM(先健公司)封堵器行LAAC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完成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常规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和手术效果,术后45 d、3个月、半年以及1年均完成食管超声或者心脏CT检查了解左心耳封堵状态。统计和收集1年中所有患者随访的临床资料,了解器械相关表面血栓、心包积液、栓塞、残余分流(封堵不完全)、器械脱落、出血、临床死亡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发生率为0.69%,心包积液8例,心包积液发生率5.56%,其中心包穿刺引流1例,发生率为0.69%,无外科开胸、大出血、器械脱落以及死亡等。结论NVAF先导管消融后即刻采用盘式封堵器行LAAC的一站式术式,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安全可行,且短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但长期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左心耳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纤维化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洪昕 张南南 徐桂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5-1173,共9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人群中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引发缺血性卒中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提高致残率与死亡率。AF的发生涉及多种电生理及病理生理学机制,而以左房(left atrial,LA)心肌纤维化为特征的心房重构是AF发...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人群中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引发缺血性卒中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提高致残率与死亡率。AF的发生涉及多种电生理及病理生理学机制,而以左房(left atrial,LA)心肌纤维化为特征的心房重构是AF发生、维持复发中的主要促进因素和预测因子。导管消融术(catheter ablation,CA)是有症状或药物难治性AF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目前研究已证实,左房纤维化与CA术后AF的复发密切相关。因此,准确评估和量化LA纤维化的程度对描述AF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消融策略、预测CA术后AF的复发风险至关重要。文章就LA纤维化与AF的关联性机制、影像学评价、血清学评价等方面作一综述,希望对AF的预防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纤维化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并发症临床重要程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淑萍 申铁梅 +4 位作者 龚蓓 林丽霞 代畅 钟冰 李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453-4456,共4页
目的:通过评估心房颤动病人接受导管消融术围术期并发症的临床重要程度,为加强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重要及常见并发症的关注及优化护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相关指南和文献,并结合多年的临... 目的:通过评估心房颤动病人接受导管消融术围术期并发症的临床重要程度,为加强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重要及常见并发症的关注及优化护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相关指南和文献,并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列出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形成初始条目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9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家函询,确定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排序。结果: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6.67%,权威系数为0.96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3(P<0.05)。确定的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临床重要性排序为导管手术相关并发症、非导管手术相关并发症、导管手术相关非心脏并发症。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临床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为加强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重要及常见并发症的关注及优化护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围术期 并发症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璐 王科科 鲁静朝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力手段,此手术需要使用大直径鞘管穿过房间隔进行复杂操作。然而,房间隔穿刺术后遗留的长期左向右分流,即医源性房间隔缺损带来的不良事件逐渐引发术者关注。本文旨在对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力手段,此手术需要使用大直径鞘管穿过房间隔进行复杂操作。然而,房间隔穿刺术后遗留的长期左向右分流,即医源性房间隔缺损带来的不良事件逐渐引发术者关注。本文旨在对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影响因素、不良事件及监测与处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左向右分流 医源性 心房颤动 鞘管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 房间隔穿刺术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G指数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祁珊珊 梁琦 +2 位作者 肖懿慧 白玲 余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4-959,共6页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或住院期间行导管消融的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房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计算术前TyG指数。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该类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指数预测房颤复发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167例患者,男103例,女64例。随访时间(12±1.3)个月,52例患者房颤复发,115例未复发。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TyG指数较高(9.62±0.96 vs. 8.26±0.46,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yG指数(1.35,95%CI:1.10~1.60,P<0.05)、术后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HR=1.51,95%CI:1.32~1.70,P<0.001)是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预测该类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773~0.919,P<0.001)。结论 TyG指数是预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酒精性脂肪肝 导管消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复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钢 顾永伟 +5 位作者 程冕 黄鹤 杨波 蒋学俊 江洪 黄从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前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100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60例,持续性房颤40例。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随访1年后根据房颤...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前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100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60例,持续性房颤40例。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随访1年后根据房颤复发情况再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术前检测血浆TGF-β1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房颤消融术后的复发率为30%(30/100),其中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率为21.6%(13/60),持续性房颤复发率为42.5%(17/40)。30例房颤术后复发患者术前血浆TGF-β1水平较70例术后无复发患者高[(35.49±8.47)ng/ml vs(27.00±8.61)ng/ml),P<0.05],其中阵发性房颤复发组术前血浆TGF-β1水平较无复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0±8.44)ng/ml vs(22.47±6.64)ng/ml,P<0.05];持续性房颤复发组亦高于无复发组[(40.52±3.37)ng/ml vs(36.26±2.66)ng/ml,P<0.05]。对患者年龄、性别、房颤类型、体重指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TGF-β1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前血浆TGF-β1水平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有关[OR=1.17,95%CI(1.05,1.31),P=0.004]。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前血浆TGF-β1水平与阵发性房颤的术后复发有关[OR=1.16,95%CI(1.05,1.52),P=0.01],与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也有关[OR=1.71,95%CI(1.12,2.62),P=0.013]。结论:房颤消融术前血浆TGF-β1水平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