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CB绕组的导管泵用电动机设计及损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芳群 钱锋 +2 位作者 高宇 李子健 王少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5,共9页
基于无槽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无齿槽转矩的特点,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技术设计了一种导管泵用无槽无刷微型直流电动机,提出了基于3D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分析方法,对导管泵用无槽无刷微型直流电动机进行了损耗分析... 基于无槽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无齿槽转矩的特点,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技术设计了一种导管泵用无槽无刷微型直流电动机,提出了基于3D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分析方法,对导管泵用无槽无刷微型直流电动机进行了损耗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导管泵用无槽无刷微型直流电动机的铜损占整个电动机损耗的88%左右,是导致电动机发热的主要原因;在温度场仿真中,温度变化会改变电动机损耗,影响电动机输出转矩;在流场仿真模型中,电动机温度会使人体血液温度升高,影响血液相容性;流动的血液会带走部分热量,降低电动机温度;绕组优化后的导管泵用电动机输出转矩得到提高,损耗得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槽无刷直流电动机 导管泵 柔性印刷电路板 多物理场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搏动性导管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智成 陈长志 +5 位作者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 Gu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绵羊11只,致室颤心搏停止后行心脏复苏,序贯分为三组:无辅助组(n=3)、延迟辅助组(n=2)和即时辅助组(n=6),比较三组复苏持续时间及成功与失败的例数比。分别于复苏后5、60... 目的探讨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绵羊心脏复苏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绵羊11只,致室颤心搏停止后行心脏复苏,序贯分为三组:无辅助组(n=3)、延迟辅助组(n=2)和即时辅助组(n=6),比较三组复苏持续时间及成功与失败的例数比。分别于复苏后5、60、180 min监测并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无辅助组、延迟辅助组和即时辅助组复苏持续时间分别为(38.3±5.8)、(43.5±9.2)和(48.7±23.8)min,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成功/失败例数比分别为0/3、0/2和5/1(P<0.05)。复苏成功的5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液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在辅助180 min与5 min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搏停止中,在PUCA泵即时辅助下行心脏复苏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恢复和稳定复苏动物的血液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复苏 辅助循环 左室辅助装置 导管泵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方法预测导管泵血栓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芳群 吴怡 +2 位作者 吉敬华 贺万堑 吴义荣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技术,针对一款自行设计的导管泵进行数值研究,预测其水力性能和血栓形成风险。方法选用Grigioni与Danny Bluestein分别提出的血栓预测模型,并结合CFD技术计算血小板运动过程受... 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技术,针对一款自行设计的导管泵进行数值研究,预测其水力性能和血栓形成风险。方法选用Grigioni与Danny Bluestein分别提出的血栓预测模型,并结合CFD技术计算血小板运动过程受到的剪切力与曝光时间,从而获得血小板活性状态(platelet activation state, PAS),实现对导管泵血栓的预测。结果流量为4L/min、转速为10000r/min时,导管泵扬程为14.763kPa,可满足左心室辅助的要求;Grigioni与Danny Bluestein预测模型下的PAS分别为6.35×10^-6和7.68×10^-4,数值较小,血栓形成性较低。结论探索基于数值方法的血栓预测的可行性,并预测导管泵的水力性能和血栓形成可能性,为后续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泵 血栓 计算流体力学 血小板活性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泵辅助模式对心血管和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芳群 张志豪 +3 位作者 朱凤莲 张瑶 徐凡 何辰杨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0-718,共9页
通过构建基于经皮导管泵辅助模式的心血管及冠状动脉系统的集中参数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冠状动脉狭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导管泵对冠状动脉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导管泵辅助模式均可有效提高左主干狭窄合并心力... 通过构建基于经皮导管泵辅助模式的心血管及冠状动脉系统的集中参数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冠状动脉狭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导管泵对冠状动脉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导管泵辅助模式均可有效提高左主干狭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的心输出量,帮助左心室卸载;导管泵的变转速辅助模式和定转速辅助模式均可有效提高狭窄情况下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量和冠脉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当左主干狭窄程度分别为60%和80%时,变转速辅助模式可分别辅助提高左主干血流量38.1%和47.4%,且均高于定转速辅助模式;相较于定转速辅助模式,变转速辅助模式在提高心输出量、狭窄冠脉的血流量以及提高血流的搏动性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导管泵 冠脉狭窄 集中参数模型 辅助模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搏动性导管泵对羊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陈长志 李智成 +6 位作者 范关荣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Gu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60-165,共6页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10只绵羊中7只成功支持达到规定的时间,另3只绵羊因技术原因未能完成实验,其中1只PUCA泵导管未能通过主动脉瓣而进入左心室,1只因导管插入太深致使导管瓣膜亦位于左心室,1只辅助1h后,因低血钾突然心跳停止死亡.成功的7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接近正常的基线值.SBP从(86.57±17.03)mmHg升高到(124.00±25.94)mmHg(p=0.004),DBP从0.71±12.62)mmHg升高到(89.29±16.67)mmHg(p=0.002),MAP从(68.86±15.23)mmHg升高到(105.14±19.13)mmng(p=0.001),但CO、CVP、RVEDP、LAP和LVEDP没有明显的变化.首次用PUCA泵辅助成功地维持急性心力衰竭绵羊的血流动力学3h.因此,对稳定急性心力衰竭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如进一步改进PUCA泵的制作工艺和植入途径,该泵有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以维持其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辅助循环 微型搏动性导管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泵辅助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王芳群 李子健 +2 位作者 张志豪 张瑶 朱凤莲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81-887,共7页
针对导管泵辅助心血管及冠状动脉系统构建了多尺度模型,并对其血流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心血管及冠状动脉系统的集总参数模型,宏观分析了导管泵辅助下的心衰合并冠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病理及导... 针对导管泵辅助心血管及冠状动脉系统构建了多尺度模型,并对其血流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心血管及冠状动脉系统的集总参数模型,宏观分析了导管泵辅助下的心衰合并冠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病理及导管泵辅助下系统的微观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狭窄分支对冠状动脉血流影响显著,且左主干狭窄对血流量下降速度影响大于右冠,狭窄部位血流速度及壁面切应力急速上升,并在远心端出现低流速区域以及随狭窄程度加重而增加的涡流等紊流现象;导管泵辅助下冠脉血流量有效提升,一定程度上降低狭窄对血管壁的切应力和流速峰值.导管泵辅助可对心衰合并冠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泵 血流动力学 脉狭窄 多尺度模型 辅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带瓣导管泵左心辅助循环装置的急性动物实验
7
作者 孙寒松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375-379,共5页
目的:了解气动带瓣导管泵左心辅助循环装置在左心辅助循环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效果。方法:12条犬,造成严重左心衰竭模型,用气动带瓣导管泵左心辅助循环装置进行左心辅助循环并观察其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实验犬全身循环血流量平均增加... 目的:了解气动带瓣导管泵左心辅助循环装置在左心辅助循环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效果。方法:12条犬,造成严重左心衰竭模型,用气动带瓣导管泵左心辅助循环装置进行左心辅助循环并观察其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实验犬全身循环血流量平均增加0.63±0.08 L/min(P<0.001)。平均主动脉压和主动脉舒张压升高1.2±0.3 kPa(9.2±2.3 mmHg)和1.7±0.1 kPa(13.1±1.1 mmHg)(P<0.001)。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1.5±0.1 kPa(11.5±1.2 mmHg)和0.80±0.02 kPa(6.1±0.5 mmHg)(P<0.001),左心负荷减少。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用1号泵管气动带瓣导管泵左心辅助循环装置对实验犬严重左心衰竭时的左心辅助循环取得了较好效果。该装置应用可靠,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带瓣导管泵 左心辅助循环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泵喷定子导管的成型工艺研究
8
作者 朱秀迪 孙超明 +1 位作者 宋志钱 侯鑫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2-77,共6页
泵喷推进器是一种航行器喷水推进装置,主要由泵喷定子导管和转子两部分构成,大幅度改善了空泡性能,还可降低导管本身的噪声。文章介绍了其中一种泵喷定子导管的研制技术。作为泵喷推进器的一个主要部件,泵喷定子导管主要由定子和导管两... 泵喷推进器是一种航行器喷水推进装置,主要由泵喷定子导管和转子两部分构成,大幅度改善了空泡性能,还可降低导管本身的噪声。文章介绍了其中一种泵喷定子导管的研制技术。作为泵喷推进器的一个主要部件,泵喷定子导管主要由定子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其中定子又分为定子毂和定子叶片两部分。根据泵喷定子导管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通过对定子毂、定子叶片、导管的连接结构设计、导管蒙皮的结构设计等进行成型工艺方案设计及制造研究,成功研制了复合材料泵喷定子导管产品,并通过承载、型值、水压等测试,有力地推动了复合材料泵喷推进器在我国水下航行器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定子导管 承载测试 型值测试 水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