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多帮治疗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插管处皮肤红肿与脓肿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玉杰 苑红珍 +1 位作者 陈娜 安凤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9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留置 导管插管 皮肤红肿 皮肤脓肿 百多帮 治疗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过程中磨牙脱落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解成兰 程加文 +1 位作者 宗川曰 居从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2-1092,共1页
患者,男,51岁,59妇,身高约175Cm,ASAⅡ级,因右侧血气胸,拟行胸腔镜下探查术。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无麻醉手术史,否认哮喘及药物过敏史。气道评估:患者头面部无畸形,头颈活动度良好,张口度约二横指半,牙列整... 患者,男,51岁,59妇,身高约175Cm,ASAⅡ级,因右侧血气胸,拟行胸腔镜下探查术。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无麻醉手术史,否认哮喘及药物过敏史。气道评估:患者头面部无畸形,头颈活动度良好,张口度约二横指半,牙列整齐,患者左右下第1、2磨牙松动,其余牙齿不活动,无义齿,气管居中,Mallampati分级为Ⅱ级。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牙脱落 药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患者 血气胸 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MR成像引导下猪脑动脉导管插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杰 Ervin Lin +1 位作者 John Pile-Spellman 金征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MR成像引导下在猪脑动脉内进行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0只美国产的雌性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经皮穿刺股动脉,在实时MR成像引导下,将3F主动追踪微导管分别插至双侧咽升动脉内。解剖其主动脉弓、头臂动脉、颈动脉和咽升... 目的探讨实时MR成像引导下在猪脑动脉内进行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0只美国产的雌性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经皮穿刺股动脉,在实时MR成像引导下,将3F主动追踪微导管分别插至双侧咽升动脉内。解剖其主动脉弓、头臂动脉、颈动脉和咽升动脉,用肉眼观察有无穿孔、夹层等损害。结果MR血管成像证实,猪主要由双侧咽升动脉在颅底形成微血管网供应脑的血供。在实时MR(rtMR)成像引导下,对10只猪双侧咽升动脉进行插管操作,均操作成功,单次操作费时为4~12min。所有实验动物的主动脉弓、头臂动脉、颈动脉和咽升动脉的内壁均光滑完整,未发现血管壁损伤。结论实时MR成像引导下,可以将导管迅速、准确地插至猪脑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MR成像引导 脑动脉 导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插型与带引导槽的Airtraq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运用比较
4
作者 杜艺 张兆晖 +1 位作者 杜丽 段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82-683,共2页
目的探讨鼻插型与带引导槽的Airtraq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运用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用带引导槽的Aiaraq行双腔气管插管,试验组为用鼻插型的Airtra... 目的探讨鼻插型与带引导槽的Airtraq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运用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用带引导槽的Aiaraq行双腔气管插管,试验组为用鼻插型的Airtraq行双腔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喉镜暴露分级、声门暴露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时间和血压值、心率值。结果:对2组患者的暴露声门时间和插管成功时间对比分析后,试验组患者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2、5.938,P〈0.05)。2组患者在插管时、插管后1min、插管后2min和插管后3min的血压值、心率值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在喉镜暴露分级I、Ⅱ、Ⅲ和Ⅳ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1、1.023、1.234、0.954,P〉O.05)。结论:鼻插型Airtraq喉镜具有良好的声门暴露情况,口腔内操作空间更大,插管时间更短,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影响更小,更加适合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插型Aiaraq喉镜 带引导槽Airtraq喉镜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橡胶探条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南兴东 张利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01-303,307,共4页
目的探讨弹性橡胶探条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2~8月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直接喉镜显露Cormack-Lehane气道分级Ⅱ~Ⅲ级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SI)和经弹性橡胶探条引导... 目的探讨弹性橡胶探条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2~8月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直接喉镜显露Cormack-Lehane气道分级Ⅱ~Ⅲ级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SI)和经弹性橡胶探条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BI),每组各30例。吸纯氧5 min后,静脉顺序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40 mg、丙泊酚1.5~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肌松完善后直接喉镜下分别经铝制管芯(SI组)或弹性橡胶探条(BI组)引导双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期间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2组完成诱导时间和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比较2组术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2组HR和MAP在麻醉诱导后均明显下降(P<0.01),插管后1 min,2组HR和MAP上升(P<0.05),插管后3 min恢复至诱导前水平。2组完成诱导时间分别为:SI组(5.1±0.8)min,BI组(5.9±0.9)min(t=3.423,P=0.542)。BI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96.7%)明显高于SI组(80.0%)(χ2=4.043,P=0.044)。术后SI组有14例出现喉痛,而BI组仅为6例(χ2=4.800,P=0.028)。结论弹性橡胶探条可安全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橡胶探条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技术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明亚 许挺 李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6-730,共5页
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s,DLT)可快速可靠地实现肺隔离,减少肺损伤,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1]。但DLT直径较大,容易遮挡操作者视线,且其前端容易弯曲,在插管过程中相比于单腔气管导管更易对患者的口咽造成损伤[2],使DLT插管成为一... 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s,DLT)可快速可靠地实现肺隔离,减少肺损伤,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1]。但DLT直径较大,容易遮挡操作者视线,且其前端容易弯曲,在插管过程中相比于单腔气管导管更易对患者的口咽造成损伤[2],使DLT插管成为一项偏难的技术[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导管插管 可视化技术 DLT 肺损伤 肺隔离 操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曾庆乐 李彦豪 +2 位作者 陈勇 赵剑波 卢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评价微导管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超选择和非超选择插管组各 40例 ,前者以微导管“嵌入”肿瘤血管 ,后者以“低压流控法”进行栓塞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副作用并作应用价值分析。结果... 目的 评价微导管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副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超选择和非超选择插管组各 40例 ,前者以微导管“嵌入”肿瘤血管 ,后者以“低压流控法”进行栓塞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副作用并作应用价值分析。结果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组与非超选择插管组相比 ,疗效更佳 ,副作用更轻 ,且应用价值更加合理。结论 微导管超选择插管介入治疗肝癌疗效好 ,副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疗效 导管超选择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盲探插管术在早期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静辉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5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食管 气管 联合导管插管 心肺复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泪小管多孔导管环形泪道插管治疗泪道阻塞
9
作者 李盈龙 刘钢生 徐新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6-346,共1页
关键词 泪道阻塞 双泪小管多孔导管环形泪管插管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尿激酶量效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国平 葛美叶 +6 位作者 李琳 任雅蔚 孔德茂 张妺 孟庆华 王子轩 王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尿激酶的合理用量。方法将拟接受CDT的9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每日用量<40万U),B组用中等剂量(每日用量40万~80万U),C组用大剂量(每日用量>80万U)进行... 目的探讨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尿激酶的合理用量。方法将拟接受CDT的9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每日用量<40万U),B组用中等剂量(每日用量40万~80万U),C组用大剂量(每日用量>80万U)进行溶栓治疗。比较3组的溶栓效果、溶栓时间及出血情况。结果 3组溶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09,P<0.05),A组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3组溶栓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P>0.05),C组出血程度最重。结论 CDT治疗DVT安全有效,每日尿激酶用量在40万U~80万U时溶栓疗效好,且出血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管溶栓术 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武 陈沂 雷李培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9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对全麻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L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S组)各50例。L组的气管导管前端...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对全麻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L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S组)各50例。L组的气管导管前端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3 mL均匀涂抹至超过套囊,S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3 mL涂抹,插管成功后套囊压力调节至20 mmHg。术中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采用靶控输注,使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专人评估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随访观察拔管后24h患者的咽喉部舒适程度。结果 L组和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13)(,69±15)min(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时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即刻的HR、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血流动力学较S组平稳。L组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力好于S组(P<0.05),L组患者手术后咽喉痛少于S组(P<0.05)。结论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作为全麻气管导管润滑剂,对减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无明显改善,但可以提高全麻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力,使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减少全麻插管后咽喉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胶浆 盐酸 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 咽喉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六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陵 谢渡江 +5 位作者 董静 吴成权 田乃亮 李小波 王蓉 陈绍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例明确诊断的患者按常规方法行VSR封堵治疗,并根据病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VSR发生至封堵的时间为3~30d。6例中2例封堵失败,住院期间因...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例明确诊断的患者按常规方法行VSR封堵治疗,并根据病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VSR发生至封堵的时间为3~30d。6例中2例封堵失败,住院期间因心源性休克死亡,余4例成功封堵的患者随访0.5~4年,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AMI合并VSR安全可行,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心脏导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喉罩在鼻内窥镜下手术气道管理的安全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段宏军 李大航 +1 位作者 贾瑞芳 李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鼻内窥镜下手术 气道管理 安全性 喉罩 弯曲 手术中应用 导管插管 手术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传志 李铁林 +1 位作者 汪求精 徐如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12例病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均一次栓塞成功,症状消失,其中4例病人视力... 目的探讨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12例病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均一次栓塞成功,症状消失,其中4例病人视力改善,2例失明病人视力分别恢复至0.1及0.3。1例于栓塞后1年出现患侧脑梗塞,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积极治疗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颈内动脉瘤 导管插管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经下肢静脉留置PICC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罗珍 陈海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14-1417,共4页
回顾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新生儿经下肢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研究,从应用现状、对穿刺过程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等方面介绍其临床特点及效果,以期为临床上新生儿PICC置管静脉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导管插管 中心静脉 新生儿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压的检测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志强 张艳军 +3 位作者 庄朋伟 张金保 徐利满 孙凤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优化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可靠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检测肺动脉压方法。方法选用90只♂wistar大鼠,对传统右心导管插管法进行优化研究,比较PE50、PUⅠ、PUⅡ3种导管插管成功率以及平均时间,改良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 目的优化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可靠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检测肺动脉压方法。方法选用90只♂wistar大鼠,对传统右心导管插管法进行优化研究,比较PE50、PUⅠ、PUⅡ3种导管插管成功率以及平均时间,改良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并将改良后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应用于肺动脉高压实验研究。结果 PUⅠ导管明显优于PE50及PUⅡ导管(P<0.05);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在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上优于传统右心直接插管法(P<0.05或者P<0.01);运用改良后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检测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压力波形规则,实验数据可靠。结论经改良后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检测肺动脉压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在该领域研究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压右心导管 右心导管导引插管 右心导管直接插管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