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仁应 单成迪 +2 位作者 万燕萍 沈婉蓉 张晓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原发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既往史、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原发疾病诊断、手术方式、既往史、输血量、输注白蛋白量、体温超过38℃天数以及肠外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总热能、非蛋白热能、脂肪乳剂、蛋白质和葡萄糖用量、非蛋白热能与氮比值以及糖脂比。结果36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1.8±6.9)岁,肠外营养时间(10.6±6.3)d,总导管留置时间3 336 d。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2.5%(9/3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57和2.518(均P<0.01)。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和体温升高天数是肠外营养相关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肿瘤 肠外营养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不同途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谢先会 刘茂英 +1 位作者 彭景 文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10-11,共2页
目的 比较经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与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导管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 将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 目的 比较经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与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导管源性感染的情况。方法 将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组(Ⅰ组)、经股静脉穿刺组(Ⅱ组)和经周围静脉穿刺组(Ⅲ组)。每组各57例,观察3组患者局部感染和导管源性感染情况。结果 Ⅰ组、Ⅱ组均较Ⅲ组的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和局部感染率高(P<0.01)。结论 PICC操作方法简单,导管源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护理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 经股静脉穿刺 经周围静脉穿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对肠瘘病人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革非 任建安 +3 位作者 姜军 范朝刚 王新波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5期292-294,298,共4页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 (Gln)强化的肠外营养 (PN)对肠瘘病人腔静脉导管感染 (CRI)的发生率及细菌谱的影响。 方法 :对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2月该院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PN的肠瘘病人进行前瞻、随机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全...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 (Gln)强化的肠外营养 (PN)对肠瘘病人腔静脉导管感染 (CRI)的发生率及细菌谱的影响。 方法 :对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2月该院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PN的肠瘘病人进行前瞻、随机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肠外营养 (TPN) ,Gln组在常规TPN中加入力肽 10 0ml。 结果 :117例肠瘘病人 ,共进行139次腔静脉置管。对照组 71例病人共进行 84次腔静脉置管 ,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为 2 6 .2 %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 BSI)的发生率为 6 .0 %。Gln组 4 6例病人共进行 5 5次腔静脉置管 ,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为 12 .7% ,CR BSI为1.8%。Gln组和对照组病人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 3.6 %与 16 .7%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37)。 结论 :Gln强化的PN可以减少肠瘘病人CRI的发生 ,尤其是来源于肠道的革兰阴性菌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腔静脉 瘘病 肠瘘 发生率 置管 导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菌群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书山 陈建忠 +2 位作者 张青玉 李霞 张瑾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菌群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发生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57例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感染菌群中革兰阳性菌占43.9%,革兰阴性菌占49.1%,真... 目的分析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菌群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发生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57例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感染菌群中革兰阳性菌占43.9%,革兰阴性菌占49.1%,真菌占7.0%。多数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是100%,革兰阴性细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分别为78.6%和64.3%。结论临床医师及早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导管感染,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肠外营养 导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换药程序用于预防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玉兰 谢甲年 +1 位作者 陈红平 何春桂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4期902-90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导管 导管感染 换药 程序 标准 预防 临床用药 穿刺口 保护血管 紧急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6
作者 江宏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导管性败血症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病原学 中心静脉通路 CVC-RI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移植术后腔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志伟 李宁 +1 位作者 李幼生 尹路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3期194-195,共2页
感染是器官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感染的防治对移植物的存活及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小肠移植术后由于长期免疫抑制治疗,腔静脉导管感染明显增加,国内首例全小肠移植病人术后,共发生5次腔静脉导管感染,经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后均获... 感染是器官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感染的防治对移植物的存活及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小肠移植术后由于长期免疫抑制治疗,腔静脉导管感染明显增加,国内首例全小肠移植病人术后,共发生5次腔静脉导管感染,经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后均获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并发症 导管感染 静脉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预防血管内导管感染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瑞春 李幼生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7期72-74,共3页
血管内置入导管是当今医学的重要干预方法,但导管感染并发症仍居高不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4个过程)能正确指导护理实践,有效预防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导管相关性感染 血管内导管感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久性经皮下隧道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方法
9
作者 蒋 莉 辛华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经皮下隧道 留置导管 导管感染 尿毒症患者 防治 血液净化治疗 体温波动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总数 血液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脂供能比肠外营养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海霞 程青虹 +2 位作者 龙检 闫婷 魏学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脂供能比的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肠外营养的患者,根据其糖脂供能比分为A组(糖脂供能比4∶6)、B组(糖脂供能比5∶5)、C组(糖脂供能比6∶4)行肠外营养... 目的探讨不同糖脂供能比的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肠外营养的患者,根据其糖脂供能比分为A组(糖脂供能比4∶6)、B组(糖脂供能比5∶5)、C组(糖脂供能比6∶4)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三组患者CRI发生率、CRI病原菌谱。结果 200例肠外营养患者中发生CRI 17例(8.50%);三组CR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感染率最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共培养出菌株31株,其中G+菌14株、G-菌12株、真菌5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结论肠外营养患者CRI发生与肠外营养液糖脂供能比密切相关,过高的葡萄糖供能会增加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风险。在提供足够热量的前提下,应考虑由脂肪乳提供相对较多的能量,降低肠外营养支持患者CR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肠外营养 葡萄糖 脂肪乳 糖脂供能比 导管相关性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内化疗置入PICC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梅 贺敏 黄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内化疗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使患者置管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方法 :调查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行PICC置入胸腹腔内化疗的患者200例,对其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结果 :200... 目的:分析胸腹腔内化疗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使患者置管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方法 :调查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行PICC置入胸腹腔内化疗的患者200例,对其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结果 :200例胸腹腔内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1例,败血症1例,感染率为6.0%,置管感染与置管操作、导管维护、导管留置时间、患者免疫力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在PICC置管患者中去除高危因素,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胸腹腔内化疗感染的发生,对控制医院感染、延长置管时间、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感染 腹腔内化疗 置管操作 导管相关性 局部感染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护理操作流程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晓芳 李后钿 王林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29-1129,共1页
目的分析透析导管感染的原因,通过改进护理操作流程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统计我科2014年1-12月置入临时透析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为对照组;改进透析导管护理操作程后将2015年1-12月置管的维持性血液... 目的分析透析导管感染的原因,通过改进护理操作流程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统计我科2014年1-12月置入临时透析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为对照组;改进透析导管护理操作程后将2015年1-12月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7例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在导管留置时间、感染人次、感染致拔管人次以及患者对留置导管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四方面进行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感染人次、拔管人次及病人对导管自我护理等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与操作不规范及病人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有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导管 导管感染 护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相关性导管感染与堵塞的关系及易感菌分布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浩 于静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5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与堵塞的关系及感染细菌的菌株分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行PICC穿刺的210例病人,对导管样本进行培养,观察感染及堵塞的发生率,并明确易感菌株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与堵塞的关系及感染细菌的菌株分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行PICC穿刺的210例病人,对导管样本进行培养,观察感染及堵塞的发生率,并明确易感菌株分布情况。[结果]PICC相关性导管感染与堵塞密切相关;导管易感菌株为革兰阳性菌,占65.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31.2%。[结论]预防PICC相关性导管感染(尤其是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和导管堵塞是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堵塞 易感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14
作者 汪杨威 严四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374-375,共2页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1日∽2017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心胸外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将100例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感染)和观察组(无感染)...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1日∽2017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心胸外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将100例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感染)和观察组(无感染),各组50例.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股静脉置入比例、冠心病患者比例均比对照组低,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锁骨静脉置入比例和先心病比例比对照组高,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股静脉置入、冠心病以及留置时间长,临床应加大重视力度和做好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总结
15
作者 康静雯 王婷 +1 位作者 朱星瑜 黄春香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5-109,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相关协会网站和指南网中关于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相关协会网站和指南网中关于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1月16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分级和汇总。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临床决策及2篇证据总结。从评估、置管、日常护理、教育培训、质量改进5个方面,共汇总20条最佳证据。结论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从而实现最佳证据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处感染 隧道感染 评估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早产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6
作者 豆瑛瑛 郭永琴 +2 位作者 李建丽 郝亚男 王晓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5,共8页
目的构建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PICC进行静脉输注的129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 目的构建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PICC进行静脉输注的129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2022年12月1080例早产儿为建模集,2023年1—10月215例早产儿为验证集,使用24项临床特征分析病例危险因素,采用LASSO回归进行优化特征选择,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产儿PICC留置期间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制作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拟合度,使用决策曲线(DCA)评估该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500 g、导管维护时无菌防护、无菌巾包裹接头为早产儿PICC留置期间发生CRBSI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172、0.187、0.063,均P<0.05),穿刺次数>2次、导管留置时间>14 d、使用三通为早产儿PICC留置期间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33、14.128、13.256,均P<0.05)。建模集ROC曲线AUC为0.953(95%CI:0.936~0.969),验证集ROC曲线的AUC为0.930(95%CI:0.885~0.974),表明该模型区分度良好。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准确性和一致性较好,净收益值高,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高,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且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中统计学检验结果P<0.001。结论研究基于早产儿一般临床特征以及导管基础防控措施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为临床医务人员早期识别PICC相关CRBSI高危因素提供可视化、简单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PICC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17
作者 何莉 江小燕 吕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病风险及窗口期,分析应用多学科(MDT)管理方法降低CLABSI的效果,为CLABSI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有中心静脉导管(CVC...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病风险及窗口期,分析应用多学科(MDT)管理方法降低CLABSI的效果,为CLABSI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有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的住院患者。使用2个阶段的单中心前后对照真实世界研究,第1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基线对照阶段,第2阶段(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干预阶段,项目组运用MDT管理方法持续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流程,使用独立研发的“CLABSI吹哨系统”前瞻性监控CLABSI发病风险,并在CLABSI集束化防控策略中根据风险实际情况增加了CVC置管后7 d内医护间交互核查(cross-checklist)的机制。结果基线期CLABSI发病率为9.16%,日发病率为10.75‰;干预期CLABSI发病率为5.99%,日发病率为6.48‰;干预前后CLABSI发病率、日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VC置管后的第7~9天是CLABSI的急性发病期,急性期后发病风险趋于平缓,项目组在置管后的7 d内通过干预,成功降低了CLABSI发病风险(χ^(2)=19.130,P<0.001)。结论CVC置管后第7~9天是降低CLABSI的机会窗口,把握住这个时期,可以有效降低CLABSI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18
作者 蔡莉 冯晓敏 +3 位作者 黄竞 陈惠超 李健 欧阳红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CVC)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增量成本,以及院感防控措施的主要成本,通过增量成本和院感防控措施成本的价值对比,从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角度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CLABSI的院感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CVC)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增量成本,以及院感防控措施的主要成本,通过增量成本和院感防控措施成本的价值对比,从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角度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CLABSI的院感防控措施的重视程度,促进防控措施的落实。【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三甲中医院ICU进行CVC置管的重症患者,CLABSI组65例和非CLABSI组61例,共126例,通过医院医疗病历系统回顾性地收集患者资料,梳理研究对象的疾病类型、性别、年龄、住院时长、转归、住院各项费用等。分析比较不同手卫生方法、不同环境清洁消毒方法的成本。【结果】CLABSI组和非CLABSI组患者的住院时长(Z=-5.35,P<0.05)和住院总费用(Z=-6.79,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住院时长的患者住院总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H=43.01,P<0.05);住院时长>60 d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远高于其他3组的患者;男性组(Z=-4.85,P<0.05)住院总费用中位数的差异大于女性组(Z=-3.98,P<0.05);61~80岁组(Z=-5.79,P<0.05)的差异大于其他两组。【结论】CLABSI的发生显著增加了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虽然不同手卫生方式、不同环境清洁消毒方案在成本上存在差异,但与CLABSI发生后产生的增量成本相比,这些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医疗机构应重视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等院感防控措施的投入,制定切实、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院感防控措施落实,以避免医院感染发生、促进医疗质量提升、有效控制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力求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住院费用 预防与控制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在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19
作者 彭威军 谭莉 +2 位作者 王振玲 郝友华 吕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发现高风险部门和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以降低风险。方法应用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设计的《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对某院13个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发现高风险部门和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以降低风险。方法应用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设计的《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对某院13个重症监护病房(ICU)的CLABSI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从风险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三个维度对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及评价。结果风险评估结果发现综合ICU、呼吸ICU为极高风险,心脏大血管外科ICU、器官移植ICU为高风险。通过一年持续干预,CLABSI发病率显著下降,CLABSI防控措施知晓率和部分措施落实率均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可以筛选出高风险部门,集中力量进行干预,可以提升CLABSI风险防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风险评估 ICU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体验的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评价
20
作者 王喆 胡雁 +3 位作者 李春雷 杨马裔 和晓凤 周天君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2024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山东、四川、南通等地共7所三级医院的11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 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了解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数据管理平台的可用性,为其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2024年9-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山东、四川、南通等地共7所三级医院的11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临床护士和6名ICU护士长参加平台用户测试并进行使用体验访谈。2024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64名使用过平台的ICU护士填写研究后系统可用性问卷(post-study system usability questionnaire, PSSUQ),以评估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结果 17名平台用户完成了7项测试任务并接受访谈后反馈平台使用的整体感觉较好,各项功能完善,该平台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及医疗决策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平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意见。接受问卷调查的164名ICU护士PSSUQ得分为(2.02±1.12)分。结论 平台整体可用性良好,值得推广,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可用性评价 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