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PICC异位病例,对年龄、性别、置管途径与导管异位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相关护理...目的:探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PICC异位病例,对年龄、性别、置管途径与导管异位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相关护理策略。结果:60岁以上与60岁以下人群PICC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置管途径的人群PICC异位率存在差异,其中左上肢与右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肢贵要、正中、头静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右上肢贵要、正中、头静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与PICC异位无关。结论:PICC异位与患者年龄和置管途径选择有关,而与性别无关;为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置管部位宜选择左上肢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多数PICC异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纠正。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对降低导管心脏异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129例需行PICC患者按置管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09年7-9月实施PICC的患者64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对降低导管心脏异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129例需行PICC患者按置管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09年7-9月实施PICC的患者64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外测量法确定留置导管长度;2009年10-12月实施PICC的患者6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连接心电监护仪,送管至预测量长度时,观察监护仪所显示心率、心律及P波的变化并由此判定和确定留置导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心脏异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ICC导管心脏异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心电监护下行PICC是一种、可靠、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心脏异位的发生率,降低护理操作风险。展开更多
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的重要输液途径,可大大提高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减轻痛苦[1]。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异位、穿刺点渗漏、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感染等[2]。2...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的重要输液途径,可大大提高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减轻痛苦[1]。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异位、穿刺点渗漏、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感染等[2]。2014年4月,解放军第307医院收治了1例PICC导管打结合并异位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PICC异位病例,对年龄、性别、置管途径与导管异位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相关护理策略。结果:60岁以上与60岁以下人群PICC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置管途径的人群PICC异位率存在差异,其中左上肢与右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肢贵要、正中、头静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右上肢贵要、正中、头静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与PICC异位无关。结论:PICC异位与患者年龄和置管途径选择有关,而与性别无关;为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置管部位宜选择左上肢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多数PICC异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纠正。
文摘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对降低导管心脏异位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129例需行PICC患者按置管时间先后分成两组,2009年7-9月实施PICC的患者64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外测量法确定留置导管长度;2009年10-12月实施PICC的患者6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连接心电监护仪,送管至预测量长度时,观察监护仪所显示心率、心律及P波的变化并由此判定和确定留置导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心脏异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ICC导管心脏异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心电监护下行PICC是一种、可靠、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心脏异位的发生率,降低护理操作风险。
文摘经外周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的重要输液途径,可大大提高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减轻痛苦[1]。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异位、穿刺点渗漏、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感染等[2]。2014年4月,解放军第307医院收治了1例PICC导管打结合并异位的患者,经精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