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晔 王玉堂 +3 位作者 单兆亮 时向民 苑洪涛 郭红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1例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男80例,女61例)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或)起搏标测方法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消融成功128例,成功...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1例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男80例,女61例)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或)起搏标测方法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消融成功128例,成功率为90.8%,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消融成功率为92.0%。20例患者行消融前后的Holter检查,术前平均(21 824±12 769)次/24 h,术后平均(1 548±2 926)次/24 h,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36个月,10例复发并全部再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期前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犬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血压及神经损伤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江凤林 王新国 +6 位作者 朱福音 曾丽雄 王晓艳 李慧 沈智洁 杨侃 张志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对高血压犬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验证其降压疗效,并检测术后神经损伤因子血浆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以探讨其与肾交感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12条比格犬随机分为手术组(n=6)和假手术组(n=6)。采用高脂... 目的:对高血压犬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验证其降压疗效,并检测术后神经损伤因子血浆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以探讨其与肾交感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12条比格犬随机分为手术组(n=6)和假手术组(n=6)。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血压模型,手术组实施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假手术组仅行肾动脉造影。观察血压变化,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3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监测血压并检测血浆S-100B和NSE的浓度。结果:建模后,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较基线均有显著上升(P<0.05)。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手术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较假手术组SBP,DBP,MBP均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3个月复查血肌酐正常,复查肾动脉造影未发现肾动脉狭窄。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第3天、1周及2周手术组较假手术组血浆S-100B或NSE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可以显著和持久地降低高血压犬的SBP,DBP及MBP。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S-100B及NSE血浆含量可能作为评估高血压犬肾交感神经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交感神经 导管射频消融 去神经支配 S-100B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引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性早搏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萌 李筠 +4 位作者 肖婷婷 谢利剑 王健怡 姜逊渭 严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3)指引下儿童室性早搏(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右室流出道室早消融前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频发室早患儿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3)指引下儿童室性早搏(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右室流出道室早消融前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频发室早患儿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减速力(DC)。结果室早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23例、三尖瓣环5例、右室游离壁4例、左室流出道4例、二尖瓣环及左后分支各2例。其中2例术后延迟愈合,1例复发,2例失败,手术成功率92.9%(39/42),无手术并发症。23例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3个月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显示,时域指标即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术后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即高频功率(HF)术后高于术前,高低频功率比值(LF/HF)术后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C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to3指引下儿童室早射频消融术治疗安全、有效;右室流出道室早患儿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室性早搏 右室流出道 自主神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39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江 秦永文 +1 位作者 胡建强 周炳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方法及疗效。方法  39例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 ,房速病史 (4 .5± 1.6 )年。合并房间隔缺损 2例 ,冠心病 1例 ,皮肌炎 1例 ,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房速... 目的 探讨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方法及疗效。方法  39例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 ,房速病史 (4 .5± 1.6 )年。合并房间隔缺损 2例 ,冠心病 1例 ,皮肌炎 1例 ,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房速发作时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确定心房最早激动点(EAA)。结果  3例房速为房早诱发 ,其余均为心房电刺激诱发并可终止。有 9例同时伴发其他心动过速 ,其中 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房扑、2例旁道。房速时标测到EAA ,并消融成功的部位确定为房速起源部位 ,33例成功病例起源部位为冠状静脉窦口附近 9例 ,靠近希氏束部位 5例 ,沿终末嵴分布于右房侧壁 13例 ,上腔静脉 2例 ,房间隔 3例 ,右上肺静脉 1例。房速消融成功率 81% (33/39) ,9例合并的其他心动过速也均消融成功 ,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X线透视时间为 (16 .4± 2 .1)min。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房性心动过速 ,疗效好、安全性高 ;激动顺序标测是最有效的标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心脏电生理学 临床资料 RFCA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5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永福 刘艳明 +5 位作者 马春艳 安晓军 李寅健 肖树平 赵伟男 刘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543-2543,共1页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已被证实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PSVT之一,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5例AVRT患者的临床资料.期望对今...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已被证实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PSVT之一,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5例AVRT患者的临床资料.期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工作 PSVT 临床资料 AVRT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房性心动过速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冯金忠 吴峰 +1 位作者 骆合德 邱一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8-808,共1页
长期持续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当心动过速被控制后心脏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不同程度的心房肌纤维化,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易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我们旨在研究老年人房性心... 长期持续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当心动过速被控制后心脏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不同程度的心房肌纤维化,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易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我们旨在研究老年人房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脏功能变化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房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后 心脏功能 老年人 心肌收缩功能减退 持续性心动过速 心脏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性早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邹瑞秀 刘志平 +1 位作者 蒋建光 纪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性早搏(室早)伴或不伴室早诱发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安全性、效率和方法学。方法:18例严重症状性室早患者入选本研究,术前室早数量平均(117±37)次/h。术前根据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初... 目的:探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性早搏(室早)伴或不伴室早诱发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安全性、效率和方法学。方法:18例严重症状性室早患者入选本研究,术前室早数量平均(117±37)次/h。术前根据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初步推测室性早搏产生部位,术中依据初步推测的室早产生部位采用心室激动顺序标测法与起搏标测法进行室早标测定位,大头消融电极标测到室早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5ms以上或消融电极起搏心电图QRS波图形与室早图形11/12以上一致时放电消融。结果:18例患者导管射频消融即时成功16例,术后室早数(6±2)次/h,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随访12个月,18例中16例消融成功,成功率8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严重症状性室早伴或不伴室早诱发的短阵室速安全、有效,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对室早的定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小军 何运昉 +1 位作者 杨萍 王天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08,共1页
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心房界嵴、冠状静脉窦口、三尖瓣环及希氏束附近区域,然而在希氏束旁消融有损伤到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风险,而在无冠窦内放电消融较安全,我们报道2例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性心动... 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心房界嵴、冠状静脉窦口、三尖瓣环及希氏束附近区域,然而在希氏束旁消融有损伤到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风险,而在无冠窦内放电消融较安全,我们报道2例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主动脉 临床观察 冠状静脉窦口 房室传导系统 三尖瓣环 右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海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779-781,共3页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60例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素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4-875,共2页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联盟关于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雄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51-56,共6页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创治疗法,临床研究时间尚短,还缺乏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国内外学者对其可否进入临床应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1]。为规范国内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避免无序、无效,防止滥用,中国高血压联盟多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讨论,征求各方意见,尤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收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进行研判,提出在我国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RDN 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肾交感神经 经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新技术——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2期84-85,共2页
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领域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发生率约为10%~30%,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终末期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在应用足量的3种以上降压药(其中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高于140/9... 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领域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发生率约为10%~30%,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终末期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在应用足量的3种以上降压药(其中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扑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13
作者 严激 王和平 +7 位作者 徐健 刘伏元 范西真 安春生 韩晓萍 丁晓梅 王家生 顾统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电生理学 心房扑动 导管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老年心房扑动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14
作者 刘肆仁 董蕾 +5 位作者 田颖 郭宏怡 杨靓宇 郭继鸿 李学斌 张海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0-630,共1页
心房扑动(AFL)是一种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4%。老年AFL患者治疗效果差,易转化为心房颤动,致心脏扩大、心功能恶化及栓塞。我们通过对47例AFL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后有如下体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扑动 老年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治疗效果 心房颤动 心脏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植入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1例
15
作者 邹建刚 单其俊 +4 位作者 李闻奇 陈明龙 杨荣 陈椿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39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靳晨亭 周万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14-514,共1页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房性心动过速(AT)2例,心房扑动(AF)1例呈持续性发作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心力衰竭2例. 1.2 电生理检查和RFCA方法对于旁路,消融心房和(或)心室最早激动点;对于双径路,消融慢径路;对于AT,消融最早心房激动点;对于AF,沿冠状窦口、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之间行线性消融,详见文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心动过速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的护理
17
作者 罗谊 赵晓梅 郝怡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血压监测 局部伤口 静脉治疗 肺静脉电隔离术 练习床 体位护理 烦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指标看医院的效率
18
作者 陶路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 医院管理 医院统计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孟恬宇 高娟 +2 位作者 武金娥 蒋永荣 孙超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通过对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随访及资料分析,评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射频消融治疗的4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术... 目的通过对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随访及资料分析,评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射频消融治疗的4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复查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复查心动超声,了解左房内径大小,平均随访32月。结果房颤消融术即刻成功率为82.6%;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为65.0%,阵发性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为69.7%,持续性/长时间持续性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为42.9%;经消融术后左房直径[(36.3±4.3)mm]较术前[(38.1±5.9)mm]明显缩小(P〈0.001);房颤复发患者的年龄较未复发者稍大,复发者的左心房内径与未复发者大,且其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消融术后患者房颤负荷均值为14.9%,较术前房颤负荷均值46.1%明显减小(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对阵发性房颤疗效明显;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显著缩小左心房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 疗效 左房内径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种抗凝药物治疗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伍燕宏 何劲松 +3 位作者 杨小英 洪钰杰 朱梓铭 郑景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数据,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关于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目的系统评价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数据,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关于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令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提取资料按照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章质量,运用RevMan 5.3版本软件及ADDIS 1.16.8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直接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RCT,1878例患者,研究中双臂实验为15个,三臂实验为2个。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OR=0.48,95%CI:0.33~0.70,P<0.05]、达比加群酯[OR=0.58,95%CI:0.40~0.85,P<0.05]可以显著降低出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出血事件发生概率排序为,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栓塞事件发生概率排序为,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结论新型抗凝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其中利伐沙班术后抗栓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出血事件发生也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物 心房纤颤 导管射频消融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