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分级预控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于静 李育玲 +5 位作者 孟效红 黄河 李怀燕 冯丽娜 崔旭静 马凝睿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1-74,共4页
目的构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分级预控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5-8月的1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中心静脉导管常规置入、固定及维护;2023年9-12月收治的151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预测模型和证据总结,经专家会议法构建... 目的构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分级预控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5-8月的1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中心静脉导管常规置入、固定及维护;2023年9-12月收治的151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预测模型和证据总结,经专家会议法构建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分级预控方案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的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P值接近临界值(0.05);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应用方案后护士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预防及处理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分级预控方案能延长患者置管时间,增强护理人员预防导管堵塞风险意识;但对导管堵塞率的影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 导管堵塞 风险分级 预控方案 导管维护 留置时间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兰 石洁 +6 位作者 林丽惠 蔡志云 叶熙君 林玉凤 侯雅真 王雅娇 杨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塞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进导管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96例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置管患儿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该类患儿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塞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进导管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96例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置管患儿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该类患儿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为26.69%,年龄、是否静脉应用环孢素A、导管是否脱出、导管有无瓣膜为该类患儿导管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关注低龄、静脉应用环孢素A的患儿,同时避免导管脱出,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带瓣膜的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以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耐高压PICC 导管堵塞 导管脱出 环孢素A 静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潘龙芳 段均 +1 位作者 张祖莉 刘雨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间,某医院呼吸内科监护室实施PICC穿刺的97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间,某医院呼吸内科监护室实施PICC穿刺的97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530例共计3 780使用日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41例共计3991使用日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堵塞、堵塞后再通失败致非计划拔管及其他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患者PICC完全堵管率(χ~2=4.522,P=0.038)、不完全堵管率(χ~2=5.897,P=0.020)、因堵塞致非计划拔管率(χ~2=13.749,P=0.000)、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χ~2=6.869,P=0.011)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PICC导管堵塞、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PICC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肿瘤化疗中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丘德林 黄康华 唐烁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298-3300,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是否能降低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找临床资料,统计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置管于常规护理下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并将其分为堵塞组和未堵塞组,结合血常规探讨导管堵塞...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是否能降低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找临床资料,统计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置管于常规护理下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并将其分为堵塞组和未堵塞组,结合血常规探讨导管堵塞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及其他相关类似的研究结果,依据Plt>300×109标准,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患者98例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期间纳入214例患者,常规护理下其中发生导管堵塞54例(25.3%);与未堵塞组相比,堵塞组置管时间(48±12)d,血小板参数Plt[(325.18±45.32)×109/L]、MPV[(10.31±1.16)d]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堵塞组凝血参数PT[(13.16±0.48)s]和APTT[(35.84±2.31)s]与未堵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98例,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8.20%(8/98),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30%,54/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处于高凝状态下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预见性护理 肿瘤化疗 深静脉导管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处理PICC导管堵塞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为红 闻曲 +2 位作者 鲍爱琴 成芳 桂琳君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解除PICC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将120例PICC导管完全堵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尿激酶溶解疏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拇指、示指指腹揉搓外露导管至穿刺点1 cm处。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解除PICC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将120例PICC导管完全堵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尿激酶溶解疏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拇指、示指指腹揉搓外露导管至穿刺点1 cm处。结果两组导管再通率及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均未发生与使用尿激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PICC导管堵塞采用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进行溶解疏通,再通效果好,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堵塞 指腹揉搓 尿激酶 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因素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19
6
作者 胡凤琼 张莉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700-37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和减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137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及化疗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和减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137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及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9例留置PICC患者发生堵管,7例经处理后得到再通,2例无法再通而拔管。结果:PICC导管堵塞与护士操作不当、输注高浓度药物前后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老年患者血液黏度异常有关。结论: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正确的冲管及正压封管,配制浓度适宜的封管液,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堵塞 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与集束干预策略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浩 于静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3922-3924,共3页
导管堵塞是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治疗成本,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本文概述了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如何实施集束干预策略,以预防PICC导管堵塞。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堵塞 集束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性动脉导管堵塞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
8
作者 杜修海 张卫泽 +4 位作者 李志玫 胡静泠 张明旭 秦勉 王艳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介入性动脉导管堵塞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杜修海张卫泽李志玫胡静泠张明旭秦勉王艳春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兰州730050经皮穿刺法进行动脉导管(PDA)堵塞术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本文总结了我们治疗16例的结... 介入性动脉导管堵塞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杜修海张卫泽李志玫胡静泠张明旭秦勉王艳春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兰州730050经皮穿刺法进行动脉导管(PDA)堵塞术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本文总结了我们治疗16例的结果。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经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堵塞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金丽 林真珠 +5 位作者 熊小云 吕元红 何少玲 孙莉 方小燕 贺万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导管堵塞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7所医院811例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跟踪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对影响导管堵塞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60例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7.4%...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导管堵塞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7所医院811例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跟踪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对影响导管堵塞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60例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7.4%(2.85/1 000导管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液过程中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导管堵塞的保护因素(OR=0.113),导管留置时间>40d是危险因素(OR=2.780)。结论为避免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输液过程中应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同时每天评估导管保留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 导管堵塞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晓芬 李育玲 +3 位作者 于静 孟效红 崔映琴 商临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44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根据导管置入时间按3∶1分为建模组(330例)和验证组(110例)。建模组依据是否发生导管堵塞分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44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根据导管置入时间按3∶1分为建模组(330例)和验证组(110例)。建模组依据是否发生导管堵塞分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建立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L检验、ROC曲线评价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史、糖尿病、D-二聚体、肠外营养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预测模型:Y=3×血栓史+1×糖尿病+1×D-二聚体(≥0.5 mg/L)+1×肠外营养。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H-L检验结果显示,χ^2=9.411,P=0.309。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H-L检验结果显示,χ^2=14.263,P=0.075。结论血栓史、糖尿病、D-二聚体、肠外营养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鉴别和预测效能,能为临床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堵塞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引流中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冼艳容 吴健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术前准备时引流导管要剪留侧孔 ,术中引流管不宜留置太深 ,术后要防止引流导管受压、弯曲、脱落、密切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有否波动或通过压力探测仪监测颅内压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 ,...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术前准备时引流导管要剪留侧孔 ,术中引流管不宜留置太深 ,术后要防止引流导管受压、弯曲、脱落、密切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有否波动或通过压力探测仪监测颅内压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过程中如有堵塞现象 ,可用无菌生理盐水 10~ 2 0mL以等量置换方式冲洗管道 ,也可用手向外挤压引流管或用 10mL注射器抽出引流管内血块 ,经上述方法处理无效者 ,再用每毫升生理盐水内含 5 0U肝素钠的肝素盐水 5mL或尿激酶盐水 5mL(内含尿激酶 1~ 2万U)冲洗管道 ,倘若仍然无效 ,则行对侧脑室穿刺。结果 :经上述处理后 ,所有病例脑室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完成降颅内压治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引流 导管堵塞 预防 护理 脑室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助力泵的研制及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娟 袁敏 邹洪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3-826,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同步助力泵,应用于PICC导管堵塞再通术中,以提高导管再通的成功率。方法:采用AT89C51控制芯片,通过扩展片8255连接键盘,采用红外传感器动态监测针栓抽负压的速度,不断修正步进电机的角度与速度,保证在系统允许的误差范围... 目的:研制一种同步助力泵,应用于PICC导管堵塞再通术中,以提高导管再通的成功率。方法:采用AT89C51控制芯片,通过扩展片8255连接键盘,采用红外传感器动态监测针栓抽负压的速度,不断修正步进电机的角度与速度,保证在系统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抽负压速度的稳定性。同时,将106例PICC导管堵塞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和对照组49例,分别使用同步助力泵及普通负压再通术解决PICC导管堵塞问题。结果:通过在临床中应用研制的同步助力泵,与普通负压再通术比较,大大提高了PICC导管堵塞再通的成功率。结论:使用同步助力泵使PICC导管成功再通,避免了患者拔管的可能,提高了再通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降低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良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同步助力泵 PICC导管堵塞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你中长导管与留置针用于老年患者输液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王文歆 赵艳 +3 位作者 徐梅 聂媛媛 孙晓敏 刘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9-61,84,共4页
目的探讨迷你中长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老年患者输液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140例老年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经B超引导... 目的探讨迷你中长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老年患者输液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140例老年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经B超引导下置入迷你中长导管输液。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的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穿刺点渗血渗液和导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迷你中长导管相较于外周静脉留置针,虽然置管操作时间较长,但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可更好地满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老年患者大量静脉输液治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胆总管结石 留置针 迷你中长导管 超声引导 静脉治疗 静脉炎 导管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冲封管频次对幼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和留置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蕾 吴晓宁 +5 位作者 耿文真 赵林 姜文彬 王茜 胡松 魏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冲封管频次(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对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6月3所医院1~3岁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n=115)和对照组(n=117),分别按照每24 h 1次与每12 h 1...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冲封管频次(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对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6月3所医院1~3岁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n=115)和对照组(n=117),分别按照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进行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堵管发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意向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堵管率分别为10.4%、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为-1.9%(95%CI:-9.4%~5.6%),观察组冲封管频次非劣效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63.74±19.72)h、(68.43±19.52)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24 h生理盐水冲封管1次可维持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通畅,在不影响其留置时间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减轻护士工作量,为幼儿外周静脉导管的维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导管堵塞 外周静脉导管 氯化钠 幼儿 封管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操作流程改良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高峰 黄行芝 +2 位作者 马春玲 徐丹丹 杨举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操作流程改良对预防透析导管堵管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透析中心置入长期透析导管的21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10例按照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进行导管使用和护理,观察组11例强化双腔导管的细节管理,即整个操作过程不... 目的探讨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操作流程改良对预防透析导管堵管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透析中心置入长期透析导管的21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10例按照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进行导管使用和护理,观察组11例强化双腔导管的细节管理,即整个操作过程不让血液在导管内停留,同时操作环节没有导管口的暴露机会。结果对照组1 200个导管日,导管不全堵塞71例次,完全堵塞12例次,感染6例次;观察组1 200个导管日,导管不全堵塞11例次,完全堵塞2例次,感染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导管使用和维护中,注重细节管理,可有效防范导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永久性双腔导管 细节管理 导管堵塞 导管相关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注射液再通中心静脉导管脂质沉积性堵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云果 李濮楠 张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8期12-13,16,共3页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注射液应用于胃肠外营养液中脂质成分沉积导致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再通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硝酸甘油注射液0.25 m l(经颈内静脉非隧道式置管)或0.45 m l(经外周静脉置管)注入中心静脉导管,2 h后抽出导管内液体,用生理...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注射液应用于胃肠外营养液中脂质成分沉积导致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再通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硝酸甘油注射液0.25 m l(经颈内静脉非隧道式置管)或0.45 m l(经外周静脉置管)注入中心静脉导管,2 h后抽出导管内液体,用生理盐水反复冲管。结果18例患者21例次中心静脉导管部分堵管,经硝酸甘油注射液处置,输液滴速由处置前(32.3±9.1)滴/m in增加到(67.6±4.1)滴/m in,导管再通成功率为100%,留置时间延长(2.2±1.3)个月。处置前后的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胃肠外营养液,脂质成分沉积在管壁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部分堵管,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能有效疏通导管,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堵塞 硝酸甘油注射液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谭春燕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90-92,共3页
综述了动脉留置导管主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动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达到提高患者救治... 综述了动脉留置导管主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动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达到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留置导管 并发症 导管堵塞 导管脱落 血管痉挛 感染 局部出血 假性动脉瘤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的康复训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敏 高媛 +2 位作者 宋冰冰 刘洋 韩玉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方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部活动受限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将69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握力球进行训练;72例设为干预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3个月后,比较...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方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肩部活动受限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将69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握力球进行训练;72例设为干预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优于本组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导管堵塞、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康复训练方案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不受场地与时间限制,能改善静脉输液港肩关节受限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港 肩关节受限 肩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血栓 康复运动 导管堵塞 导管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松松材线虫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虹妤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2期46-48,共3页
黑松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病害,它能侵入黑松的导管组织,引起导管堵塞,最终导致黑松萎蔫死亡,这种病害对松木林产业和生态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黑松松材线虫病的迅速传播和高致死率,使它成为全球范围内林业管理者和研究者... 黑松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病害,它能侵入黑松的导管组织,引起导管堵塞,最终导致黑松萎蔫死亡,这种病害对松木林产业和生态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黑松松材线虫病的迅速传播和高致死率,使它成为全球范围内林业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了解黑松松材线虫病的特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黑松 防治方法 生态系统 松树病害 萎蔫死亡 导管堵塞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酚对香石竹切花品种“马斯特”的保鲜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荣华 郑兴峰 +1 位作者 徐小林 王红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以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和蔗糖为基础液,添加不同浓度对苯二酚组成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品种"马斯特"进行瓶插处理。实验测定了切花的鲜重、寿命、花径等指标,同时对切花茎基部导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对苯二酚能延... 以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和蔗糖为基础液,添加不同浓度对苯二酚组成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品种"马斯特"进行瓶插处理。实验测定了切花的鲜重、寿命、花径等指标,同时对切花茎基部导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对苯二酚能延缓香石竹切花茎基部堵塞,延迟水分失衡,增大花径,保持切花鲜艳,延迟切花寿命;香石竹切花茎基部导管在瓶插期间形成堵塞,堵塞物质多为不定型物质如粘液或树胶,少量为定型杆菌;堵塞物质并不是影响香石竹切花寿命的唯一因素;150 mg/L 8-HQC+2%蔗糖+1 mmlo对苯二酚的保鲜剂是香石竹切花保鲜的最优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切花保鲜 对苯二酚 导管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