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内静脉导管位置异常5例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1
作者 陈群响 张焕林 +3 位作者 张晓钰 张妍 李捷 陈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88,共5页
颈内静脉置管是将导管通过穿刺送入颈内静脉,并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常用于静脉营养支持、高渗高危药品输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常采用胸锁乳突肌中路和后路[2],包括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港植入。随着... 颈内静脉置管是将导管通过穿刺送入颈内静脉,并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常用于静脉营养支持、高渗高危药品输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常采用胸锁乳突肌中路和后路[2],包括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港植入。随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数量的增加,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3,4],导管位置异常是常见并发症之一[5]。我科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415例,发生颈内静脉导管位置异常5例。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处理过程,以期进一步提升颈内静脉置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上腔静脉 导管位置 急危重症患者 高危药品 胸锁乳突肌 常见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评估收肌管阻滞导管位置的效果
2
作者 吕瑞兆 刘瑞 +1 位作者 王建华 井郁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 观察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快速、准确定位收肌管导管位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观察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快速、准确定位收肌管导管位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组(CFD组)和水分离技术组(CUG组),每组30例。术后CFD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确认导管位置,CUG组采用传统局麻药扩散的“水分离”技术判断导管位置。记录收肌管置管时间、置管期间使用局麻药总量,术后4、8、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穿刺部位水肿、血肿、院内跌倒等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CUG组比较,CFD组置管时间明显缩短、置管期间使用局麻药总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穿刺部位水肿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穿刺部位血肿和院内跌倒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TKA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准确判断收肌管导管位置,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放置导管,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全膝关节置换术 收肌管阻滞 导管位置 置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对术中导管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玉萍 李明星 +1 位作者 刘继 程云高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4-1005,共2页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插管 导管位置 导管选择 右侧 双腔支气管导管 肺叶切除手术 肺隔离术 决策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负压检测仪在气管插管术中气管导管位置检测的运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峰 唐忠科 +2 位作者 臧志文 戢运超 李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5-165,共1页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急救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常用操作,同时它也是导致麻醉风险和相关并发症的潜在区域。若意外地将气管导管置入食管而未能及时发现则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这不仅需要麻醉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警惕,还需要有...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急救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常用操作,同时它也是导致麻醉风险和相关并发症的潜在区域。若意外地将气管导管置入食管而未能及时发现则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这不仅需要麻醉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警惕,还需要有快速、可靠的气管导管位置检测仪器辅助判断。为此,我科于2007年将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李明强博士自制的负压检测仪应用于气管插管术中气管导管位置的检测。经60例气管插管术验证,该负压检测仪能快速、可靠地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位置 气管插管术 检测仪器 位置检测 负压 襄樊市中心医院 相关并发症 临床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例动脉导管未闭的导管位置、形态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
5
作者 乌兰巴特尔 王岩 +2 位作者 刘波 于峰 贾海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6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导管位置 形态 彩色多普勒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位置与非通气侧肺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一雄 谢文钦 +2 位作者 周建英 江长城 康振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646-1647,共2页
目前国内研究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位置多为分析非通气侧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变化[1-2],但对应用非通气侧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判断双腔管位置的标准尚有争议[3]。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 非通气侧 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前端位置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明星 刘继 周玉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吸痰管通畅法 双腔支气管导管 导管前端位置 麻醉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熔体浇口位置对7075/6009合金铸锭成分和内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小平 张卫文 +2 位作者 王郡文 邵明 李元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控制梯度复合铸锭横截面上的内层组织分布,通过改变内熔体浇口在结晶器中心线上的不同位置,采用双流浇注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内层合金宽度不同的7075/6009梯度复合铸锭,分析不同内层合金宽度的铸锭横截面上的宏观组织、硬度分布及其... 为了控制梯度复合铸锭横截面上的内层组织分布,通过改变内熔体浇口在结晶器中心线上的不同位置,采用双流浇注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内层合金宽度不同的7075/6009梯度复合铸锭,分析不同内层合金宽度的铸锭横截面上的宏观组织、硬度分布及其微观组织的二次枝晶间距,探讨内熔体浇口位置对双流浇注半连续铸造技术的内熔体形成液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内熔体浇口探入结晶器深度的加大,铸锭横截面的内层合金组织的宽度逐渐加大,洛氏硬度始降点逐渐外移,铸锭横截面的Zn含量始降点也逐渐外移,半径为10mm处的二次枝晶间距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7075/6009铝合金 导管位置 凝固液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新定位标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瑶 邹望远 +1 位作者 刘志勇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 定位标准 Robertshaw双腔管 临床应用 胸科手术 插管操作 导管位置 导管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梅 王多友 +1 位作者 韩枫桐 邹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阻塞 单肺通气 通气效果 通气技术 手术病人 显露程度 导管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方便术后携带导管病人裤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施丽娟 杜宁娜 于海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1期2920-2920,共1页
目前多数医院使用统一的病人衣裤,但因设计过于简单,无针对性,使用时存在很多不便。由于病情需要,很多病人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尤其腹部及盆腔手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的病人更多。而导管位置往往在腹部及会阴部,常规的病人衣裤无法穿,... 目前多数医院使用统一的病人衣裤,但因设计过于简单,无针对性,使用时存在很多不便。由于病情需要,很多病人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尤其腹部及盆腔手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的病人更多。而导管位置往往在腹部及会阴部,常规的病人衣裤无法穿,妨碍病人的生活,也影响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和康复。自2010年2月以来,我们对普通病人裤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用于术后携带导管的病人裤,经留置导管病人使用,得到了病人的欢迎,也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手术后 导管位置 设计 应用 早期下床活动 留置导管 病人需要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注时相及位置对支气管动脉灌注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兵超 邱霖 +1 位作者 周旭欣 袁支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注射导管端口位于降主动脉内支气管动脉入口附近不同位置,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间歇推注药液时,进入支气管动脉药液灌注率,得到了药液灌注率随药液推注时相和导管端口位置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血管性介入治疗中... 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注射导管端口位于降主动脉内支气管动脉入口附近不同位置,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间歇推注药液时,进入支气管动脉药液灌注率,得到了药液灌注率随药液推注时相和导管端口位置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血管性介入治疗中提高分支动脉药液灌注率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介入治疗 药液灌注率 间歇推注 推注时相 导管端口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致气管破裂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脱立雄 张惠曼 王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9-519,共1页
患者,女,64岁,身高162cm,体重55kg。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食管中下段癌。术前查体及生化检查无异常。食管X线钡餐检查示:钡剂在病变部位停滞,病变段钡流细窄;食管壁僵硬,蠕动减弱,黏膜纹变粗而紊乱,边缘毛糙... 患者,女,64岁,身高162cm,体重55kg。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食管中下段癌。术前查体及生化检查无异常。食管X线钡餐检查示:钡剂在病变部位停滞,病变段钡流细窄;食管壁僵硬,蠕动减弱,黏膜纹变粗而紊乱,边缘毛糙;食管腔狭窄而不规则,梗阻上段轻度扩张,并有溃疡壁龛及弃盈缺损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食管中下段 进行性吞咽困难 食管壁 食管腔 钡剂 上段 套囊 导管位置 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在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开明 江玉莹 +3 位作者 张玉芳 罗利 郭亮 周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对导管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应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辅助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患者124例,根据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非单纯高尖P波)63例和对照组(单纯高尖P波)61例... 目的探讨在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对导管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应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辅助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患者124例,根据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非单纯高尖P波)63例和对照组(单纯高尖P波)61例。观察组应用特异性Q波定位法确定导管置入长度,对照组按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确定导管置入长度。通过X线检查,比较两组导管尖端定位精准率,同时比较观察组自身分别应用体表测量法、P/R波振幅50%定位法、双峰P波定位法所对应的导管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及上腔静脉下1/3段的定位精准率分别为98.4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体表测量法、P/R波振幅50%定位法所对应的导管长度显著小于实际置入长度(均P<0.05),双峰P波定位法对应的导管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腔内电图表现为非单纯高尖P波形态的患者,特异性Q波定位法具有较好的精准度和适用性,可作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输液港 心腔内电图 单纯高尖P波 特异性Q波 定位 导管置入长度 导管尖端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致导管管芯断落右主支气管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惠娟 杨学茂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76-976,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导管 右主支气管 管芯 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麻醉插管 导管位置 医疗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心脏超声辅助导管尖端定位在儿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鑫 田莎 +3 位作者 段栩飞 闫学强 李蔚 朱真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以下简称输液港)植入术中经胸心脏超声辅助定位导管尖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接受输液港植入术的200例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方式将患儿分为X线... 目的探讨儿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以下简称输液港)植入术中经胸心脏超声辅助定位导管尖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接受输液港植入术的200例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方式将患儿分为X线片定位组(105例)和超声定位组(9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长、导管尖端位置理想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肿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X线片定位组与超声定位组手术时长分别为(57.79±6.39)min和(49.84±4.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片定位组和超声定位组导管尖端位置理想率分别为92.4%(97/105)和96.8%(9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两组患儿术后伤口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形成、导管异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计划取出输液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儿童输液港植入术中经胸心脏超声能直观、实时、准确地监测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且具有无X线辐射、手术时间短、设备要求简单、手术开展方便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上腔静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导管尖端位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辅助下经口光棒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史思仁 骆秀琴 +3 位作者 卢水娟 郑恭 林峰 赵毅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19-720,共2页
关键词 盲探气管插管 临床应用 手法 气管插管技术 气管导管位置 插管成功率 临床麻醉 困难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指导中心静脉置管定位 被引量:5
18
作者 隋波 南方 +4 位作者 谢厚云 马玉恒 田雷 孙潮涌 王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76-577,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心电图指导 置管定位 心静脉导管位置 中心静脉导管 安全使用 急救医学 危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lsalva动作对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耿桂启 李泓 耿炜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4-705,共2页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包括误伤动脉、气胸、血胸、血肿和导管位置异常等,其发生率可高达10%,颈内静脉置管失败率可超过19%[1,2]。如何提高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在麻醉后使用呼气末正压可以提高颈内静...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包括误伤动脉、气胸、血胸、血肿和导管位置异常等,其发生率可高达10%,颈内静脉置管失败率可超过19%[1,2]。如何提高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在麻醉后使用呼气末正压可以提高颈内静脉充盈度,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3]。但对于清醒患者能否通过Valsalva动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文献报道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 VALSALVA动作 充盈度 颈内静脉置管 呼气末正压 导管位置 右侧颈内静脉 血胸 平静呼吸 文献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二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丽霞 陈磊 +1 位作者 周延然 董庆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3-1144,共2页
例1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0余年,加重1年”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高血压3级,(3)2型糖尿病。拟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右侧单肺移植术”。查体:呼吸促,听诊双肺弥漫性呼吸双相干啰音。动脉血气:FiO233%,PaO2... 例1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0余年,加重1年”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高血压3级,(3)2型糖尿病。拟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右侧单肺移植术”。查体:呼吸促,听诊双肺弥漫性呼吸双相干啰音。动脉血气:FiO233%,PaO2122.9 mmHg,PaCO236.8 mmHg。肺功能:极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FEV1占预计值24%,FEV1/FVC 37%,FVC占预计值68%)。胸部X线片和CT示:桶状胸,两肺透亮度增高,两肺纹理增粗、增多、紊乱,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两肺多发肺大泡形成。肺灌注:双肺多发灌注功能受损,左肺占51%,右肺占48%。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收缩压34 mmHg。心脏彩超无异常。患者入室后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置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认导管位置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收缩压 顺式阿曲库铵 预计值 导管位置 依托咪酯 桶状胸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