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流与电流流动相似性的泥质岩石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延杰 王鹤 +2 位作者 唐晓敏 邓鑫 刘玥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43-549,560,共8页
大庆G地区葡萄花油层具有高泥、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该区葡萄花油层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之间关系必须考虑泥质对于岩石导电性以及渗流的影响。引入"三水"概念,将泥质岩石总孔隙水分成可动水、微孔隙水和黏土水,将可动... 大庆G地区葡萄花油层具有高泥、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该区葡萄花油层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之间关系必须考虑泥质对于岩石导电性以及渗流的影响。引入"三水"概念,将泥质岩石总孔隙水分成可动水、微孔隙水和黏土水,将可动水孔隙等效为n根毛细管组成,结合泊肃叶方程和达西定律,推导水相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及可动水流动等效曲折度之间的关系式。利用三孔隙导电模型推导只有可动流体孔隙存在的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及可动水导电等效曲折度之间的关系式。再依据可动水水流与电流流动相似性原理建立泥质岩石水相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及电阻率增大系数之间的关系。依据可动流体孔隙各组分体积等量关系以及比面积概念推导出水相相对渗透率与油相相对渗透率关系式,得出泥质岩石油相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及电阻率增大系数之间的关系式。设计了岩石物理实验,保证储层孔隙结构和泥质含量在岩电和压汞实验测量中的一致性。利用泥质岩样的压汞实验数据根据Burdine模型获得水相和油相相对渗透率实验关系曲线,利用同一泥质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根据三孔隙导电模型获得假定只有流动孔隙存在的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值。泥质岩石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模型实验数据拟合,证明建立的泥质岩石油水相对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模型能够准确求取储层相对渗透率,可用于高含泥储层产水率测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研究 泥质岩石 油水相对渗透率 电阻率 水流与电流流动相似性 毛细管渗流模型 孔隙导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马井气田蓬莱镇组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水饱和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司马立强 王超 +3 位作者 吴丰 王亮 马力 王紫娟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9-204,共6页
马井气田主力产气层段为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该地层主要是具有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点的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岩电参数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非阿尔奇现象,使得常规阿尔奇模型难以准确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现有的建立在... 马井气田主力产气层段为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该地层主要是具有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点的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岩电参数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非阿尔奇现象,使得常规阿尔奇模型难以准确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现有的建立在常规砂岩储层中的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在复杂孔隙结构致密砂岩储层中应用效果较差,利用阿尔奇含水饱和度与常规束缚水饱和度的差值难以准确确定储层可动水饱和度。在储层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电实验数据研究认为双孔隙导电体积模型能较好表征储层的导电规律;在双孔隙导电体积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建立了可动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基于岩电实验、核磁共振束缚水饱和度测试结果以及常规测井数据,分析了模型中的各个参数,提出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新方法,进而确定了模型中微孔孔隙度这一关键参数。现场实例应用表明,可动水饱和度计算结果与储层产水特征相符,利用计算的可动水饱和度判别储层中流体的可动性运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致密砂岩储层 孔隙导电模型 可动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微孔孔隙 川西 马井气田 蓬莱镇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门1区块风险探井碳酸盐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晓梅 朱春雷 蔡晓明 《复杂油气藏》 2009年第2期30-34,共5页
利用也门1区块风险探井Aybed-1井的岩心、测井、试油等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四性关系,建立针对本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资料评价方法;探索使用了"导电孔隙模型识别油气层技术"、"流体声阻抗比值识别油... 利用也门1区块风险探井Aybed-1井的岩心、测井、试油等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四性关系,建立针对本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资料评价方法;探索使用了"导电孔隙模型识别油气层技术"、"流体声阻抗比值识别油水层技术",并结合声成像及多极子声波测井资料来进行裂缝识别和评价,建立测井解释油气水层的判别标准和储层参数的计算方法,评价结果与该井的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测井解释 储集层 双重孔隙结构模型 导电孔隙模型 流体声阻抗比值 声电成像 多极子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