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导电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应变与温度传感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梦颖 陈慧君 +2 位作者 夏明 王栋 李沐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5,共7页
为满足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多功能传感需求,实现应变和温度传感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银纳米线(AgNWs)/聚氨酯(PU)弹性复合导电纤维,研究其拉伸应变传感性能和温度传感性... 为满足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多功能传感需求,实现应变和温度传感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银纳米线(AgNWs)/聚氨酯(PU)弹性复合导电纤维,研究其拉伸应变传感性能和温度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当AgNWs质量分数为20%,(PEDOT:PSS)与PU质量比为1∶3时,纤维热电性能达到最佳,电导率为47.4 S/cm,塞贝克系数为13.8μV/K,功率因数为902.7 nW/(m·K^(2)),此外,该弹性导电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可达800%,能够检测0%~90%的应变范围,并在100次循环拉伸/回复下依旧保持良好稳定性;同时可将其作为温度传感器,快速检测人体与环境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弹性导电复合纤维 湿法纺丝 拉伸传感 温度传感 智能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涤纶导电复合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维锦 邬国铭 +1 位作者 马卫华 王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71-74,共4页
以涤纶(PET)为基材.采用就地氧化聚合吸附的方法制得PAN/PET导电复合纤维。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钒酸钠等含钒弱氧化剂,PET纤维预吸附苯胺单体等方法,可保证PET这类结构致密、疏水性强的纤维对聚苯胺的有效吸... 以涤纶(PET)为基材.采用就地氧化聚合吸附的方法制得PAN/PET导电复合纤维。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钒酸钠等含钒弱氧化剂,PET纤维预吸附苯胺单体等方法,可保证PET这类结构致密、疏水性强的纤维对聚苯胺的有效吸附。制得的导电纤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物理力学性能及环境稳定性,其质量比电阻低于10Ω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PET纤维 钒酸钠 化学氧化聚合 就地聚合 导电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复合纤维基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汤健 闫涛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为促进导电复合纤维在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从导电材料和柔性基体的结合方式出发,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3类,包括导电材料/柔性基体匀质复合纤维、导电材料包覆柔性纤维和柔性基体包覆导电纤维。在此... 为促进导电复合纤维在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从导电材料和柔性基体的结合方式出发,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3类,包括导电材料/柔性基体匀质复合纤维、导电材料包覆柔性纤维和柔性基体包覆导电纤维。在此基础上,对3类导电复合纤维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各导电网络的传感性能。分析发现纤维的形变行为和导电网络的压阻效应决定了传感器的应变性能和敏感性,导电材料和柔性基体的界面作用是影响传感器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复合纤维及纤维集合体和多重导电的网络结构的研发有利于高性能传感器的开发。最后,介绍了导电纤维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纤维 柔性应变传感器 导电网络 传感性能 石墨烯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I/PP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导电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鸿 王立久 +1 位作者 赵善宇 刘慧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4-569,共6页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对沥青路面进行损坏监测和公路交通智能化管理,以自制的聚苯胺/聚丙烯(PANI/PP)复合导电纤维为导电相材料,制备了新型导电功能混凝土材料.压敏性试验表明,随着压力增大电导率先快后慢逐渐增大,最后趋于导电纤维...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对沥青路面进行损坏监测和公路交通智能化管理,以自制的聚苯胺/聚丙烯(PANI/PP)复合导电纤维为导电相材料,制备了新型导电功能混凝土材料.压敏性试验表明,随着压力增大电导率先快后慢逐渐增大,最后趋于导电纤维的电导率.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行为可用导电通道和隧道效应进行分析,引进了考虑填料在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链难易程度的网络因子n;结合渗流导电理论,建立了导电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电导率方程,确定了相应的参数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导电纤维 沥青混凝土 导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东 王钧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8-20,共3页
本文介绍了碳纤维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关键词 纤维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的高支精梳毛纱复精梳技术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陶建勤 刘娜 陈锡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1,共5页
探讨含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的高支精梳毛纱的复精梳技术。围绕以超细羊毛为主体、含极小比例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以及小比例细旦涤纶与极易原纤化的天丝原料混合要求,分析复精梳工艺流程设置、精梳设备选择、混条方法设计及各道工序主要... 探讨含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的高支精梳毛纱的复精梳技术。围绕以超细羊毛为主体、含极小比例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以及小比例细旦涤纶与极易原纤化的天丝原料混合要求,分析复精梳工艺流程设置、精梳设备选择、混条方法设计及各道工序主要工艺的技术原理与确定依据;介绍提高原料的混合均匀度、提高和毛油的分布均匀度、减少针梳毛粒、减少精梳落毛以及控制出条质量的工艺措施。指出开发碳黑复合型导电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黑复合导电纤维 复精梳技术 均匀混合 减少针梳毛粒 减少精梳落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复合导电纤维在智能纺织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诗倩 谈伊妮 刘晓刚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
智能纺织品的应用是各类新材料、新技术在纺织产业中的综合表现,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为推动柔性复合导电纤维在纺织领域智能化、集成化方面的应用,助力于纺织产业的智能化转型,系统性地综述了不同材料制备柔性复合导电纤维的导电机... 智能纺织品的应用是各类新材料、新技术在纺织产业中的综合表现,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为推动柔性复合导电纤维在纺织领域智能化、集成化方面的应用,助力于纺织产业的智能化转型,系统性地综述了不同材料制备柔性复合导电纤维的导电机制,这些材料包括金属纳米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碳纳米材料以及以MXene为代表的其他材料等;总结了柔性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纤维基应变传感器、纤维基超级电容器以及纤维基纳米发电机等柔性电子设备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功能集成型、可持续自供电、低能耗、绿色无害是柔性复合导电纤维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纺织品 复合导电纤维 智能纺织材料 纤维基可穿戴设备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聚氨酯复合弹性导电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薛超 杨晓川 +2 位作者 夏旺 任煜 刘婉婉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6,39,共5页
利用湿法纺丝法制备了高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纤维;然后浸涂水性聚氨酯(WPU)作为黏结层,改善了TPU和液态金属(LM)间的浸润性,并在预牵伸状态下涂覆LM,以提高纤维的电阻稳定性;最后利用浸涂法将LM层封装在WPU涂层中,得到复合弹性导电纤... 利用湿法纺丝法制备了高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纤维;然后浸涂水性聚氨酯(WPU)作为黏结层,改善了TPU和液态金属(LM)间的浸润性,并在预牵伸状态下涂覆LM,以提高纤维的电阻稳定性;最后利用浸涂法将LM层封装在WPU涂层中,得到复合弹性导电纤维。测试结果表明:WPU可显著改善纤维与LM间的浸润性,接触角由初始的127.9°降低至75.2°;在200%预牵伸状态下涂覆LM得到的复合导电纤维,在经历120次拉伸回复循环后,电阻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导电纤维 液态金属 水性聚氨酯 热塑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屏蔽纤维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彩敬 王嵩 +3 位作者 黄海琴 吴安琪 蔡茹琳 王慧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共3页
介绍了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及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电磁屏蔽纤维的种类、应用与制备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复合导电纤维 超临界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全编织摩擦纳米发电织物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辉 王娇娜 +1 位作者 赵树宇 李从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38,56,共6页
为使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更好地贴合人体,且方便制备,将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进行服饰化。通过锥形编织的方法将锦纶(PA6)与涤纶(PET)缝纫线分别缠绕在镀银的金属长丝表面,形成2种皮芯结构的复合导电纤维绳,其中皮层PA6与PET纤维缝纫线作... 为使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更好地贴合人体,且方便制备,将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进行服饰化。通过锥形编织的方法将锦纶(PA6)与涤纶(PET)缝纫线分别缠绕在镀银的金属长丝表面,形成2种皮芯结构的复合导电纤维绳,其中皮层PA6与PET纤维缝纫线作为摩擦层,芯层镀银金属长丝作为电极层,将2种复合导电纤维绳经机织制备成柔性自供能织物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收集人体运动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进而为可穿戴设备供电;同时对该发电织物的表面形貌和输出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摩擦纳米发电织物的开路电压为20.0 V,短路电流为1.50μA,瞬时功率最大为1.6 m W/m2;该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由缝纫线编织而成,具有很好的柔性、透气性以及水洗性,材料廉价易得,且制备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自供能 全编织 导电复合纤维 纳米发电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