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石墨微片/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翼 齐暑华 +1 位作者 段国晨 吴新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7,共6页
以纳米石墨微片(NanoG)为导电填料,聚丙烯酸酯为基体,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石墨微片/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扫描电镜(SEM)显示纳米石墨微片直径为1~10μm,厚度为20~80nm。红外光谱测试(FTIR)表明纳米石墨微片与聚丙烯酸酯之间形... 以纳米石墨微片(NanoG)为导电填料,聚丙烯酸酯为基体,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石墨微片/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扫描电镜(SEM)显示纳米石墨微片直径为1~10μm,厚度为20~80nm。红外光谱测试(FTIR)表明纳米石墨微片与聚丙烯酸酯之间形成了氢键,两者形成了均相的复合体系。透射电镜(TEM)揭示了纳米石墨微片均匀地分散在导电胶中,并形成了导电网络;电性能测试表明当纳米石墨微片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物导电性能最佳,电导率达到1.28×10-2S/cm。导电压敏胶的剥离强度随着纳米石墨微片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剪切强度先上升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微片 聚丙烯酸酯 导电压敏胶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镀银微珠/有机硅导电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月祥 张贵恩 +1 位作者 王晓明 李彦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3,共4页
以107硅橡胶和甲基乙烯基硅树脂为原料制备了有机硅压敏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反应生成物具有典型的甲基聚硅氧烷结构;采用有机溶剂化学镀法制备出铝镀银微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仪对铝镀银微珠及铝镀... 以107硅橡胶和甲基乙烯基硅树脂为原料制备了有机硅压敏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反应生成物具有典型的甲基聚硅氧烷结构;采用有机溶剂化学镀法制备出铝镀银微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仪对铝镀银微珠及铝镀银微珠/有机硅导电压敏胶的形貌、微观结构及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铝镀银微珠表面被致密银层包覆且银质量分数大于95%,铝镀银微珠/有机硅导电压敏胶与导电橡胶板具有有效电连接。电性能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铝镀银微珠体积分数为5%时,铝镀银微珠/有机硅导电压敏胶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压敏胶 铝镀银微珠 导电压敏胶 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填料/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缓 齐暑华 +1 位作者 张帆 史金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91-1795,共5页
针对导电胶黏剂(ECA)在实用中所遇到填料组分单一、易团聚、对基体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等问题,本文利用不同组分填料间的架桥、插层等"协同"效应,将一定比例的碳黑(CB)、碳纤维(CF)、碳纳米管(CNTs)、纳米石墨微片(NanoG)复合作... 针对导电胶黏剂(ECA)在实用中所遇到填料组分单一、易团聚、对基体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等问题,本文利用不同组分填料间的架桥、插层等"协同"效应,将一定比例的碳黑(CB)、碳纤维(CF)、碳纳米管(CNTs)、纳米石墨微片(NanoG)复合作为导电填料加入到聚丙烯酸酯压敏胶(PSA)中,采用溶液共混法超声分散,得到填料添加量小、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的导电PSA。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导电PSA的电学性质、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填料组成为CF 3%、NanoG 5%、CNTs 5%(均为质量分数)时,导电PSA的电导率达到3.0×10-2S/cm,180°剥离强度为0.38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填料 协同效应 导电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东红 闫丽丽 王富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4,共4页
以原始碳纳米管(MWNTs)为原材料,先用稀硝酸回流处理,后稀盐酸回流处理,再空气氧化处理的方法对原始MWNTs进行处理,制得纯化MWNTs,最后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纯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PS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 以原始碳纳米管(MWNTs)为原材料,先用稀硝酸回流处理,后稀盐酸回流处理,再空气氧化处理的方法对原始MWNTs进行处理,制得纯化MWNTs,最后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纯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PS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综合纯化法对原始MWNTs进行处理后,金属催化剂镍粒子和无定形碳杂质被有效去除。扫描电镜(SEM)显示,纯化MWNTs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酸酯PSA中,并形成了导电网络。电性能测试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纯化MWNTs的体积份数为4.0%时,其综合性能最佳,此时180°剥离强度为0.634 kN/m,剪切强度为0.546 MPa,电导率为5.37×10-6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碳纳米管 聚丙烯酸酯 导电压敏胶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对光固化导电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简鹏 伍函 +3 位作者 盛扬 孙一新 李坚 张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导电压敏胶是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二醇(PEA2000、PBA2000、PHA2000)为单体,通过调节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n(-NCO)∶n(-OH))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交联剂。将其与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 导电压敏胶是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二醇(PEA2000、PBA2000、PHA2000)为单体,通过调节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n(-NCO)∶n(-OH))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交联剂。将其与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小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以及KCl在甘油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通过紫外光固化得到导电压敏胶。表征了大分子交联剂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成功地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氨酯大分子交联剂;然后对压敏胶进行相关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以PUA-PBA2000(-NCO∶-OH摩尔比为1.4)为大分子交联剂制备的压敏胶力学性能最好,并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亲水性;因此,在医用电极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二醇 聚氨酯丙烯酸酯 导电压敏胶 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对紫外固化医用导电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简鹏 徐亮 +4 位作者 石钟秀 李松彦 段宗权 盛扬 张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1-256,共6页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二醇(PPG)为原料,有机铋为催化剂合成了含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然后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大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小分子交联剂,...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二醇(PPG)为原料,有机铋为催化剂合成了含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然后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大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小分子交联剂,丙烯酸和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用紫外光引发剂引发聚合,在氯化钾(KCl)溶液中固化制得导电压敏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表征。对导电压敏胶的剥离力进行测试发现,当使用质量分数为2.4%的PPG2000软段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大分子交联剂时,所得到的导电压敏胶具有最大的剥离力,其导电性能随着KCl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该导电压敏胶透气性好,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紫外固化 导电压敏胶 剥离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压敏胶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翔 万瑶 +3 位作者 李德生 蔡娟 岳艳敏 张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71-3074,3081,共5页
综述了近十年来导电压敏胶的研究进展,包括导电压敏胶的固化方式、填料、功能设计方向等,重点讨论导电压敏胶的导电填料,并对该产品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和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导电压敏胶必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 综述了近十年来导电压敏胶的研究进展,包括导电压敏胶的固化方式、填料、功能设计方向等,重点讨论导电压敏胶的导电填料,并对该产品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和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导电压敏胶必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压敏胶 导电填料 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