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导流条安放角下管道双车车间断面周向流速分布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伟 李鑫 +3 位作者 贾晓萌 王谦 吴雅娟 马娟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管道双车车间断面螺旋流的水力分布,选取5种导流条安放角(5°、10°、15°、20°、25°),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试验管段内管道双车车间流场,分析不同导流条安放角下管道双车车间断面中螺旋流... 为了进一步研究管道双车车间断面螺旋流的水力分布,选取5种导流条安放角(5°、10°、15°、20°、25°),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试验管段内管道双车车间流场,分析不同导流条安放角下管道双车车间断面中螺旋流周向流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导流条安放角的增加,周向流速分布呈旋转对称的分布趋势;导流条安放角为20°时旋转对称分布最清晰,导流条安放角为25°时周向流速值较高;空间断面上,靠近管道后车的;1断面与靠近管道前车的;5断面相比,导流条安放角为15°时周向流速在速度区间所占百分比增幅最大;典型测点(半径为27 mm处测环)的周向流速在导流条安放角为15°、20°时各极轴上的周向流速值极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双车 导流条 安放角 周向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条安放角对动边界缝隙流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春晋 孙西欢 +1 位作者 李永业 张学琴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1,147,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导流条安放角对管道车动边界环状缝隙流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车导流条安放角变量分别为10°,15°,20°以及25°的动边界环状缝隙流场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试验...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导流条安放角对管道车动边界环状缝隙流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车导流条安放角变量分别为10°,15°,20°以及25°的动边界环状缝隙流场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试验测试断面位于试验系统的平直管段,管道流量条件为40 m3/h,管道车荷载为600 g.研究表明:随着管道车导流条安放角的增加,管道车运移时动边界环状缝隙流的轴向流速与周向流速的最大值将逐渐增大,径向流速的最大值将逐渐减小,断面压强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同一导流条安放角条件下,lc×dc=100 mm×70 mm(lc为管道车的料筒长度,dc为管道车的料筒直径)管道车动边界环状缝隙流的周向流速与径向流速最大,lc×dc=150 mm×60 mm管道车动边界环状缝隙流的轴向流速与压强最大;动边界环状缝隙流水力特性的变化主要存在于导流条两侧的近壁面流场区域.研究不仅丰富了环状缝隙流的相关理论,而且为管道车导流条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条安放角 管道车 环状缝隙流 水力特性 平直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条长度对管道双车车间断面水力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宋晓腾 李永业 +4 位作者 庞雅琦 姚丽悦 张雪兰 孙西欢 陈卓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2,205,共5页
导流条对水流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对管道内水流流态影响较大。为探究筒装料管道运输中导流条长度对管道双车车间断面水力特性的影响,通过物理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车间断面的流速场和涡量场。结果表明,水流经导流条后由稳定管流变为螺旋流... 导流条对水流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对管道内水流流态影响较大。为探究筒装料管道运输中导流条长度对管道双车车间断面水力特性的影响,通过物理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车间断面的流速场和涡量场。结果表明,水流经导流条后由稳定管流变为螺旋流,导流条越长,轴向流速越小;周向流速随着导流条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大小与轴向流速为同一量级;径向流速的分布比较紊乱,在轴心处大部分为负值,在管壁处大部分为正值;断面平均涡量随导流条长度增大而增大,涡量大小关于中轴线对称分布,但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输送 管道双车 螺旋流 导流条长度 涡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导流条安放角下的管道双车车间断面轴向流速特性研究
4
作者 庞雅琦 李永业 +4 位作者 宋晓腾 姚丽悦 张雪兰 孙西欢 王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7-170,共4页
鉴于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输送方式,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输送方式下同型管道双车在不同导流条安放角条件下运行时车间断面的螺旋流轴向流速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导流条安放角条件下,车间各断面的... 鉴于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输送方式,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输送方式下同型管道双车在不同导流条安放角条件下运行时车间断面的螺旋流轴向流速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导流条安放角条件下,车间各断面的轴向流速分布趋势基本相同,轴向速度均呈现随半径的增加而增加,速度的变化率则随半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车间断面与管道后车支撑体距离的增加,轴向流速整体增加且分布趋于均匀化;随着导流条安放角的增加,相同测点轴向流速变化呈现先增长再保持平稳的状态。研究结果为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双车 水力输送 导流条安放角 轴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条安放角对气固两相螺旋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子文 饶永超 +1 位作者 李立军 王树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134,148,共11页
为了保证天然气的安全输送,对以导流条全程起旋的水平管中气固两相螺旋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DPM模型和RNG k-ε模型对流体流场进行流-固耦合计算,研究不同导流条安放角对水平管内不同横截面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引入管道旋流效能评... 为了保证天然气的安全输送,对以导流条全程起旋的水平管中气固两相螺旋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DPM模型和RNG k-ε模型对流体流场进行流-固耦合计算,研究不同导流条安放角对水平管内不同横截面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引入管道旋流效能评价参数ξ来表征单位长度上压降产生的旋流数大小,优选出最佳安放角。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条安放角越大,切向速度越大,轴向速度越小,湍动能越强,压降越大,导流条安放角20°的管道温度梯度变化较快,传热效率最高;在计算工况范围内整管段内颗粒不会在管底沉积,安放角25°的管道导流条附近颗粒浓度极大值区域最大;安放角在10°~25°范围内每增加5°,参数ξ增加0.12,并在安放角25°时达到极值;当安放角大于25°时,参数ξ开始减小,因此选取25°为最佳安放角。研究结果可为螺旋管流安全输送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 导流条 安放角 旋流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片段式导流条的机载天线防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涛 段雁超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9期14-16,共3页
机载天线的雷电防护不可忽略,同时天线罩的透波问题也至关重要。文章设计基于片段式导流条的机载天线雷电防护方案,验证防雷方案的有效性,仿真计算片段式导流条对机载天线罩的透波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片段式导流条的雷电防护方案有效可... 机载天线的雷电防护不可忽略,同时天线罩的透波问题也至关重要。文章设计基于片段式导流条的机载天线雷电防护方案,验证防雷方案的有效性,仿真计算片段式导流条对机载天线罩的透波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片段式导流条的雷电防护方案有效可行,不但可以较好的对雷电进行防护,而且对天线罩的透波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天线 雷电防护 片段式导流条 天线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车在平直管段振动运移水力特性分析
7
作者 张春晋 张学琴 +3 位作者 张敏 李永业 孙西欢 贾晓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7,共6页
近年来,传统运输方式存在交通堵塞、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是一种集节能和环保于一体的运输方式,能够克服传统运输方式的不足。为分析管道车在平直管段振动运移水力特... 近年来,传统运输方式存在交通堵塞、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是一种集节能和环保于一体的运输方式,能够克服传统运输方式的不足。为分析管道车在平直管段振动运移水力特性,对管道流体域与管道车固体域进行流固耦合求解,并将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结果表明:管道车瞬时平动速度与瞬时转动角速度呈波动变化,可将其运动视为振动运移;导流条安放角增加引起管道车平动速度与转动角速度增大;环状缝隙流与管道流体掺混引起管道车下游压强先降低后升高;管道车振动运移时流速分布一致,而压强分布呈现降低趋势;导流条安放角增加使得平均压降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当安放角为24°,平均压降系数最小。该研究将为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管道车 水力特性 导流条 振动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载雷达雷电防护设计
8
作者 陈皓晖 刘洁 李万玉 《火控雷达技术》 202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针对直升机载雷达的雷电防护进行了分析,进行了雷电直接效应防护、间接效应防护、雷电的累积效应防护设计以及雷电搭接防护的设计。对导流条的设计选择、布局和安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通过雷达的雷电防护设计,将机上部件或设备受雷... 针对直升机载雷达的雷电防护进行了分析,进行了雷电直接效应防护、间接效应防护、雷电的累积效应防护设计以及雷电搭接防护的设计。对导流条的设计选择、布局和安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通过雷达的雷电防护设计,将机上部件或设备受雷击后可能对直升机飞行和着陆及乘员安全造成危害减小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载雷达 雷电防护 导流条 防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