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质地及容重和含水率对其导气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敏 张振华 +3 位作者 潘英华 郭道芳 李陆生 孙运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在室内利用一维瞬态法对重新装填的棕壤土、土、黄绵土和盐碱土等四种土壤的导气率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容重、含水率及冰冻等因素对土壤导气率的定量影响,以明确土壤类型、容重、含水率、冰冻与土壤导气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土壤质地... 在室内利用一维瞬态法对重新装填的棕壤土、土、黄绵土和盐碱土等四种土壤的导气率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容重、含水率及冰冻等因素对土壤导气率的定量影响,以明确土壤类型、容重、含水率、冰冻与土壤导气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和结构对导气率有明显的影响,同一容重条件下土和棕壤土导气率接近,均显著高于黄绵土,在所设的四个容重条件下盐碱土导气率均为最低,仅为土和棕壤土导气率的3%~4%;四种土壤的导气率均随着容重的增加而减小,同种土壤最大容重(1.5 g.cm-3)下的导气率较之最小容重(1.2 g.cm-3)下降75%~85%,并且导气率与容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其他因素一致的条件下,土壤导气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导气率与含水率之间亦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冰冻后土壤导气率较冰冻前显著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含水率越低冻结后导气率下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导气率 容重 含水 冰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武地区土壤导气率及其与导水率的关系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李淑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127,共8页
为了寻求快速、直接、耗资低并且可用于评估野外饱和导水率的量级和其空间变异性的方法,利用PL-300土壤导气率测量仪对长武小麦试验田不同含水率、体积质量、土层、取样方向、根系密度下的导气率,以及室内原状土壤样本(248cm3)在田间持... 为了寻求快速、直接、耗资低并且可用于评估野外饱和导水率的量级和其空间变异性的方法,利用PL-300土壤导气率测量仪对长武小麦试验田不同含水率、体积质量、土层、取样方向、根系密度下的导气率,以及室内原状土壤样本(248cm3)在田间持水率情况下的导气率及饱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导气率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含水率接近田间持水率时的土壤导气率和饱和导水率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关系。土壤导气率与饱和导水率的这种预测关系在早期的试验研究中也有所反映。将本试验结果与Loll、Iverson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论证,验证了通过测量土壤导气率预测田间饱和导水率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水分 预测 模型 导气率 导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率、导水率与含水率的关系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樊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29,共5页
为分析土壤导气特性与土壤导水特性间的关系,该文通过研究陕西杨凌小麦试验田土样导水率和导气率随含水率的变化特征,比较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和导水特征,分析相对导水率和相对导气率与饱和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导水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 为分析土壤导气特性与土壤导水特性间的关系,该文通过研究陕西杨凌小麦试验田土样导水率和导气率随含水率的变化特征,比较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和导水特征,分析相对导水率和相对导气率与饱和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导水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且无论导水率还是导气率原状土都比扰动土大,证实土壤结构及孔隙特征对水和气的传输有巨大的影响,扰动土和原状土变化趋势虽然基本相同,但曲线不重合,说明扰动土和原状土的孔隙连接性和弯曲程度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气率 导水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滴灌条件下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导气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卫华 李建波 +1 位作者 张志鹏 王全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167,共8页
为研究覆膜条件下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导气率的影响,进行田间对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施加改良剂对土壤颗粒机械组成没有明显改变,但使土壤容重明显减小、饱和含水率升高、田间持水率升高;覆膜条件有保水保墒作用,但阻碍了土壤空气与外界... 为研究覆膜条件下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导气率的影响,进行田间对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施加改良剂对土壤颗粒机械组成没有明显改变,但使土壤容重明显减小、饱和含水率升高、田间持水率升高;覆膜条件有保水保墒作用,但阻碍了土壤空气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使土壤导气率降低;改良剂的施加改善了土壤结构和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土壤孔隙内气体流通,使土壤导气率增大;石膏对导气率的改善效果最显著,聚丙烯酰胺(PAM)次之,旱地龙的改善效果最低;PAM和旱地龙的中、高施量比低施量改善效果更显著,石膏的中、低施量对导气率的改善效果相近,高施量处理下导气率为低施量处理的1.12倍。说明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导气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导气率 土壤改良剂 覆膜 聚丙烯酰胺 磷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尺度土壤导气率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张志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124,共7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泾惠渠灌区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较好地模拟了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特征,反映出该地区土壤气体动力学参数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特征;容重、...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泾惠渠灌区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较好地模拟了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特征,反映出该地区土壤气体动力学参数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特征;容重、饱和含水率、饱和度与土壤导气率的空间自相关(C/(C0+C))均在0.9以上,说明由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总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较大;推荐土壤导气率的采样间距参考值大约为7.5km;土壤导气率与容重的Pearson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595,两者显著相关;土壤导气率与饱和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绝对值达0.959,两者高度相关;交互相关关系说明容重、饱和度是影响土壤导气率的主成因素,在95%的置信水平上,容重、饱和度对土壤导气率的影响范围均为-20~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导气率 空间变异 流域尺度 影响因素 交互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介质导气率变化特征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王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8,共7页
土壤中碎石的存在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孔隙分布,进而影响土壤通气性能。该文通过对碎石单粒径土石混合介质导气率变化特征研究,旨在探讨单粒径土石混合介质导气内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野外土石混合介质的导气特性提供基础。为了研究... 土壤中碎石的存在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孔隙分布,进而影响土壤通气性能。该文通过对碎石单粒径土石混合介质导气率变化特征研究,旨在探讨单粒径土石混合介质导气内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野外土石混合介质的导气特性提供基础。为了研究土石混合介质中碎石对导气率的影响,该文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土壤颗粒小于2mm的样本(砂土、砂壤土、黏壤土)、碎石质量分数(10%、20%、30%、40%、50%)和碎石粒径(2~3、>3~5mm)对土石混合介质导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颗粒小于2mm的样本条件下,土壤导气率呈砂土>砂壤土>黏壤土;在相同碎石质量分数的土石混合介质中导气率呈砂壤土>砂土>黏壤土;碎石的存在改善黏壤土的导气性能,使黏壤土碎石混合介质的导气率大于黏壤土的导气率;降低了砂壤土和砂土的导气性能,且砂土的降低幅度远大于砂壤土;在砂壤土中碎石粒径2~3mm的导气率大于>3~5mm的导气率;在砂土中碎石质量分数30%之内,碎石粒径>3~5mm的导气率稍大于2~3mm的导气率,在40%则相反,但两种粒径下混合介质导气率差异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孔隙大小 物理特性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质量分数 碎石粒径 导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田间测算土壤导气率的瞬态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陆生 张振华 +3 位作者 潘英华 赵丽丽 朱敏 任尚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2-1256,共5页
空气和水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之间渗透性关系紧密,通过测定土壤导气率可获得给定土壤饱和导水率和非饱和导水率的相关信息。同时相对饱和导水率等水力参数测定,土壤导气率的测定对土体结构破坏小,并且能够充分反映土壤孔隙和... 空气和水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之间渗透性关系紧密,通过测定土壤导气率可获得给定土壤饱和导水率和非饱和导水率的相关信息。同时相对饱和导水率等水力参数测定,土壤导气率的测定对土体结构破坏小,并且能够充分反映土壤孔隙和土壤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瞬态模型 三维稳态模型 土壤导气率 田间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导气率瞬态模型关键参数s简化求解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陆生 张振华 +3 位作者 潘英华 赵丽丽 朱敏 任尚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8-1053,共6页
Li Hailong瞬态导气率模型无需测量通过样品的气体通量,相对传统稳态测量法具有测量时间短、对样品结构破坏小等突出优点,但模型的关键参数s即样品密封端压力动态变化与时间t之间关系计算过程复杂,致使其应用不便。因此,本文在Li Hailon... Li Hailong瞬态导气率模型无需测量通过样品的气体通量,相对传统稳态测量法具有测量时间短、对样品结构破坏小等突出优点,但模型的关键参数s即样品密封端压力动态变化与时间t之间关系计算过程复杂,致使其应用不便。因此,本文在Li Hailong导气率测算模型基础上对参数s计算过程进行了简化,并用稳态法对简化后的模型进行验证。室内对40组土样导气率测量结果表明:简化解s0即Lnp(t)与时间t之间存在Kirkham提出的瞬态模型线性关系;以原模型参数s为标准,简化解s0与参数s相对误差变化幅度小于0.5%,整体相对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模型 稳态模型 简化解 土壤导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尺度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3,共5页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尺度性问题,在张掖地区面积为21 m×21 m的小麦田用3 m×3 m的网格布设来测定土壤导气率,运用改变采样间距和幅度的分析方法,得到选取相关距离、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尺度性问题,在张掖地区面积为21 m×21 m的小麦田用3 m×3 m的网格布设来测定土壤导气率,运用改变采样间距和幅度的分析方法,得到选取相关距离、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这3个参数作为判断表征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的依据,进一步研究不同采样幅度与采样间距对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表征土壤导气率变异特征的相关距离、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会随着采样幅度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采样间距增大时,会出现相关距离减小,而Moran's I指数与变异系数两者却没有变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导气率 空间变异 尺度 采样幅度 采样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组分与表土质地对充填重构土壤导气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孝杨 张凌霄 +2 位作者 陈敏 黄河 胡智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7,共7页
研究煤矸石组分及表土质地对煤矸石重构土壤导气率的影响,探讨重构土壤这种差异显著的非均质土壤导气内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非均质土壤导气特性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在煤矸石中掺杂不同粒径碎石来改变其组分,并利用3种不同质地的土... 研究煤矸石组分及表土质地对煤矸石重构土壤导气率的影响,探讨重构土壤这种差异显著的非均质土壤导气内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的非均质土壤导气特性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在煤矸石中掺杂不同粒径碎石来改变其组分,并利用3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在土柱内进行土壤剖面重构,采用一维瞬态法测量其导气率。结果表明:(1)不同碎石粒径和质量分数对混合基质饱和含水量影响不同,掺杂2~5mm粒径碎石,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饱和含水量逐渐增加,从7.29%增加到12.9%;掺杂5~10mm粒径碎石,饱和含水量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分别为7.28%,8.5%,6.9%。(2)煤矸石的导气率远大于土壤,并且煤矸石的导气率对水分的敏感度随质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的导气率对水分变化的敏感度均随质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3)碎石的存在为大孔隙的产生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会减少了土壤通气断面,阻隔空气传输的通道。(4)重构土壤导气率受表土质地和底部填充介质的共同影响,覆土土壤导气率决定了重构土壤的导气率大小,而充填基质导气率决定了充填介质对重构土壤导气率影响的系数(Ska)。Ska与充填介质导气率呈显著相关,可以通过指数函数进行拟合(R2=0.93)。通过充填介质及覆土土壤的导气率可以对重构土壤导气率进行估算,简化了重构土壤导气率的测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土壤 导气率 煤矸石 表土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垦年限黑土耕地土壤导气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松 韩少杰 +1 位作者 王恩姮 陈祥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0,共4页
为探讨开垦对典型黑土土壤导气率的影响,以未经开垦天然次生林(0 a)和开垦年限为17、30、40 a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L-300型土壤导气率测定仪测定耕作区0~20 cm土层水平、垂直2个方向的土壤导气率,并计算其各向异性。结果表明:土壤... 为探讨开垦对典型黑土土壤导气率的影响,以未经开垦天然次生林(0 a)和开垦年限为17、30、40 a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L-300型土壤导气率测定仪测定耕作区0~20 cm土层水平、垂直2个方向的土壤导气率,并计算其各向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平、垂直导气率均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与未开垦天然次生林相比,土壤垂直导气率下降22.44%~95.44%,土壤水平导气率下降40.45%~92.50%;不同开垦年限土壤水平、垂直导气率均呈现出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的一致规律。不同开垦年限土壤导气率各向异性表现出随着开垦年限增加逐渐增大的趋势,并在30、40 a表现出显著性(p<0.05)。土壤导气率与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孔隙度、非毛管空隙度、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黑土土壤的气体传输能力随开垦年限逐渐降低,密度、孔隙度、非毛管空隙度、有机质均显著影响黑土土壤导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开垦 导气率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导气率的燥红土孔隙结构及弯曲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卫华 张志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0-368,共9页
土壤气体传输高度依赖土壤孔隙结构,导气率的获取简单、快速、高效,且对土壤结构破坏小,利用PL-300土壤空气传导性测量系统分别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容重条件下的原状土与扰动土进行导气率测量,展开针对土壤孔隙结构与弯曲连通性的讨论。... 土壤气体传输高度依赖土壤孔隙结构,导气率的获取简单、快速、高效,且对土壤结构破坏小,利用PL-300土壤空气传导性测量系统分别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容重条件下的原状土与扰动土进行导气率测量,展开针对土壤孔隙结构与弯曲连通性的讨论。结果表明:(1)原状土样本孔隙弯曲连通性随气相饱和度增加而增加的程度较扰动土样本显著,两者相对导气率与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变化走势差异不大,表明即便饱和度一样的条件下,孔隙弯曲连通程度仍然不同;(2)原状土导气率依赖于大孔隙的存在,扰动土导气率不仅依赖于孔隙连通的程度,还取决于孔隙弯曲程度。基于土壤导气率对土壤孔隙结构及弯曲连通性的讨论,在建立气体传输模型时应考虑孔隙尺寸分布对导气率的影响,就原状土与扰动土不同的弯曲连通系数加以区分与讨论,为进一步揭示土壤气体传输的内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隙连通性 土壤导气率 燥红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陆生 张振华 +3 位作者 潘英华 赵丽丽 朱敏 任尚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8-504,共7页
土壤导气率是重要、易测量的土壤参数,其价值在于可以预测田间饱和导水率,反映土壤孔隙和土壤结构特征。国内外学者提出不同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本文通过对比瞬态法和稳态法两种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分析两模型在测量效率、经济性等方... 土壤导气率是重要、易测量的土壤参数,其价值在于可以预测田间饱和导水率,反映土壤孔隙和土壤结构特征。国内外学者提出不同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本文通过对比瞬态法和稳态法两种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分析两模型在测量效率、经济性等方面优缺点,以及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变化幅度。瞬态法相对稳态法,无须测量通过土样的气体数量,测量时间短,且只需少量体积的气体通过土样,对土样结构破坏小;而稳态法测量技术较成熟,计算方便。室内对60组土样测算结果表明,瞬态法与稳态法测量结果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用线性函数关系式y=0.979 1 x表示;以稳态法为标准,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变化幅度在0.5%-45%之间,80%以上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变化幅度〈15%,仅有少数变化幅度〉20%;同时,试验结果也验证了稳态试验中气体传导速率Q与测量仪内封闭气体压强值△P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及Kirkham提出的在瞬态模型中被测土样密封端压力动态变化与时间t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法 稳态法 土壤导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物理基本参数的土壤导气率推求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卫华 李建波 +1 位作者 苏李君 王全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土壤气体传输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且存在严重的空间变异性,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异程度同众多影响因素间关系复杂,野外条件下难以准确计算大范围区域内土壤导气率平均值。通过已经获得的土壤样本实测资料,建... 土壤气体传输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且存在严重的空间变异性,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异程度同众多影响因素间关系复杂,野外条件下难以准确计算大范围区域内土壤导气率平均值。通过已经获得的土壤样本实测资料,建立土壤物理基本参数与土壤气体传输参数之间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偏砂质土壤的导气率与饱和度的拟合度较好,决定系数R2达0.95以上,而偏黏性的土壤结构性强,R2在0.69以上;遗传算法程序拟合系数ai、bi,R2均达0.90以上;利用此函数模型,拟合导气率与实测导气率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0.1,效果较好,验证了预测模型的适用性。提出的推求方法简化了土壤气体传输动力学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繁琐的测算过程,为野外环境下简单、快速获取土壤气体传输动力学参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导气率 土壤物理基本参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与水分再分布对地下滴灌湿润体导气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庆 牛文全 张振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9,共6页
利用瞬态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研究了室内模拟地下滴灌土壤导气率的变化,分析了通气与灌后水分再分布对地下滴灌湿润体土壤导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湿润体内供气压力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导气特征参数与土壤导气率呈极显著的... 利用瞬态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研究了室内模拟地下滴灌土壤导气率的变化,分析了通气与灌后水分再分布对地下滴灌湿润体土壤导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湿润体内供气压力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导气特征参数与土壤导气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容重为1.3、1.4和1.5g/cm3的风干土样在灌水停止时,棕壤土的导气率分别减小至灌水前的8.9%、22.7%和49.9%,塿土的导气率分别减小至灌水前的2.7%、5.4%和9.8%,灌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土壤导气率呈缓慢增长趋势;灌后人工通气可迅速提高地下滴灌湿润体土壤导气率,通气5min后,棕壤土的导气率分别提高至灌水前干土的64.1%、54.1%和79.9%,是停止灌水时的7.3倍、2.5倍和1.6倍,塿土的导气率分别提高至灌水前的79.9%、84.1%和80.8%,是停止灌水时的30.5倍、15.3倍和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 水分再分布 地下滴灌 导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棕壤土导气率与饱和导水率关系初步研究
16
作者 张倩 张琼 +5 位作者 吕艳 陈官运 胡心雨 曾健 仇强 张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8,45,共7页
为分析土壤导气与导水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单环入渗法和三维稳态土壤导气率测量法测定泰安地区棕壤土饱和导水率与导气率,研究入渗环直径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并建立导气率与饱和导水率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入渗环... 为分析土壤导气与导水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单环入渗法和三维稳态土壤导气率测量法测定泰安地区棕壤土饱和导水率与导气率,研究入渗环直径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并建立导气率与饱和导水率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入渗环直径的增大,入渗速率和累计入渗量逐渐减小,入渗速率和累计入渗量最大的是直径10 cm入渗环,20 cm入渗环次之,30 cm入渗环最小;利用直径10、20和30 cm的入渗环得到的饱和导水率具有明显差异性;通过拟合导气率与饱和导水率的关系曲线,发现导气率与饱和导水率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对数关系,拟合关系曲线R20.8741,相对误差较小,可用于泰安地区棕壤土土壤饱和导水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土 饱和导水 导气率 单环入渗仪 入渗环直径 三维稳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参数田间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卫华 王全九 +1 位作者 武向博 王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102,294,共10页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学特征的空间变异性,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黑河中游临泽县麦田的水气热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气热参... 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学特征的空间变异性,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黑河中游临泽县麦田的水气热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土壤水气热参数的空间结构和变异特征;水气热参数的拱高与基态值之比均高于75%,采样间隔距离设为10m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研究目标;Kringing插值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水气参数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总的来说,研究区域的土壤导热率具有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马鞍形变化趋势。该研究将为当地土壤水气热参数田间尺度空间变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热传递 饱和导水 导气率 导热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覆盖措施对黄土塬区春玉米田土壤水气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萌 付威 +2 位作者 樊军 代子俊 郝明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4-825,共12页
【目的】良好的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是土壤肥力可持续的基础。研究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长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土壤水气传输性质的影响,为黄土塬区可持续的农田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设在渭北旱塬始于200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选取... 【目的】良好的土壤物理和水力学性质是土壤肥力可持续的基础。研究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长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土壤水气传输性质的影响,为黄土塬区可持续的农田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设在渭北旱塬始于200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选取传统耕作(C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传统耕作+全膜覆盖(TWP)、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S)、免耕+地膜覆盖(NP)、免耕+生草覆盖(NG)共8个处理。于2019年春玉米收获期采集剖面土样,对0—10、10—20、20—30和3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容重、导气率、相对气体扩散率和饱和导水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与CT处理相比,TS处理显著增加了0—40 cm土壤平均质量含水量,降低了0—40 cm各层土壤导气率,增加了各层土壤相对气体扩散率,表层(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降低了75.9%;TP处理收获期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显著降低,在0—10 cm土层,土壤导气率显著提高了54.1%;TWP处理耕层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显著降低,剖面0—40 cm土壤导气率和饱和导水率分别平均增加了64.8%和111.2%,尤其是表层土壤导气率显著提高了99.5%。与NT处理相比,NS处理耕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表层土壤质量含水量、相对气体扩散率和饱和导水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4.8%、25.3%和446.4%;NP处理耕层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降低,表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分别显著增加3.5%和145.2%,土壤导气率显著降低33.7%;NG处理耕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表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显著提高了11.3%,土壤相对气体扩散率显著降低了42.1%。相同覆盖条件下与传统耕作比较,免耕处理能够降低下层20—40 cm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持水性,虽然降低了表层0—10 cm土壤导气率,但提高了土壤相对气体扩散率和饱和导水率。【结论】免耕秸秆覆盖可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并且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相对气体扩散率和饱和导水率,增加下层土壤导气率,是免耕处理组中最佳处理。传统耕作全膜覆盖可提高耕层土壤导气率、相对气体扩散率和饱和导水率,是传统耕作组中最佳处理,可有效保持渭北旱塬良好的土壤水气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膜 导气率 相对气体扩散 饱和导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质黏土透水性与透气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文见 尚岳全 +1 位作者 朱森俊 陈晓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99,104,共7页
通过饱和渗透性结合土水特性曲线可以预测土在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性,饱和渗透性一般通过渗透性试验得到。岩土工程中需要判断不同土质在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性,如果都通过试验获得,将会费时费力。与饱和渗透性相比,导气率的测量是简单的... 通过饱和渗透性结合土水特性曲线可以预测土在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性,饱和渗透性一般通过渗透性试验得到。岩土工程中需要判断不同土质在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性,如果都通过试验获得,将会费时费力。与饱和渗透性相比,导气率的测量是简单的,通过导气率预测饱和渗透性显然更有效率。Loll和Moldrup等人对田间土壤进行了试验,发现导气率和饱和渗透性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关系,提出并通过导气率预测了饱和渗透性。由于对数线性关系中的参数受土质影响很大,没有统一的公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试验对粉质黏土进行了研究。粉质黏土的渗水和渗气均存在一个起始压力,超过起始压力后,导气率随入渗气压力呈线性关系;饱和渗透性和导气率呈对数线性关系;干土状态下的导气率比饱和渗透性大2~3个数量级。得到的结论可为在粉质黏土中利用导气率预测饱和渗透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 渗透性 导气率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旭 樊军 +1 位作者 王茜 付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3-963,共11页
为减缓黑土农田侵蚀退化,提高农田地力。本研究选取典型侵蚀退化黑土地,向土壤中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利用室内模拟和田间原位观测相结合,进行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以及持水性、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研究。结果显示... 为减缓黑土农田侵蚀退化,提高农田地力。本研究选取典型侵蚀退化黑土地,向土壤中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利用室内模拟和田间原位观测相结合,进行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以及持水性、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研究。结果显示:室内条件下添加2%或4%木本泥炭会使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14.3%和增加9.9%、导气率分别增加18.9%和4.1%、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增加15.5%和6.6%、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39.4%和71.5%、盆栽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0倍和1.9倍;添加1%膨润土会使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降低63.2%、55.3%和7.6%,有机碳含量和盆栽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和1.1倍;添加2%或4%木本泥炭和1%膨润土会使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65.8%和73.1%、导气率分别降低33.2%和32.8%、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增加0.2%和降低4.7%、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37.8%和70.6%、盆栽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9倍和1.5倍。大田中添加木本泥炭会使土壤饱和导水率、相对气体扩散率、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分别增加75.0%、32.0%、36.1%和43.2%,土壤导气率降低45.2%;添加膨润土会使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降低39.1%、44.4%和44.0%,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分别提高3.6%和4.2%,但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混合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会使土壤饱和导水率、相对气体扩散率、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34.4%、28.0%、36.0%和26.3%,土壤导气率降低38.2%。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均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添加膨润土的处理有机碳分解减慢。总之,混合添加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持水能力、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并有助于有机碳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导水 导气率 相对气体扩散 持水性 有机质保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