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规避或跟踪空中目标的自适应运动导引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牛轶峰 凌黎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4,共9页
无人机规避或跟踪空中目标可以看作是一个非线性运动导引控制问题。针对这类任务中无人机和目标存在高机动性、高时敏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无人机规避或跟踪目标运动导引方法。构建了基于精细时间运动导引方法... 无人机规避或跟踪空中目标可以看作是一个非线性运动导引控制问题。针对这类任务中无人机和目标存在高机动性、高时敏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无人机规避或跟踪目标运动导引方法。构建了基于精细时间运动导引方法的无人机规避或跟踪空中目标问题求解框架,并将无人机碰撞规避和机动目标跟踪问题分别转化为到达虚拟目标点和与虚拟目标点交会的问题。针对碰撞规避问题,将其转化为实现平行导引的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无人机碰撞规避导引律。针对机动目标跟踪问题,在碰撞规避基础上,根据目标点交会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目标跟踪导引律。在Gazebo平台上开展了仿真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大过载情况的出现,并具有较强的时变和参数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运动 碰撞规避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大机动目标的导弹运动跟踪平滑导引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宝林 左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4,共4页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比例导引律、增广比例导引律、改进增广比例导引律以及运动跟踪滑模导引律(MTSMG)所存在的适应能力较差,可观测性较弱以及视线角速度容易发散等问题,提出了导弹运动跟踪的平滑导引律。该导引律方法结合运动跟踪变结...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比例导引律、增广比例导引律、改进增广比例导引律以及运动跟踪滑模导引律(MTSMG)所存在的适应能力较差,可观测性较弱以及视线角速度容易发散等问题,提出了导弹运动跟踪的平滑导引律。该导引律方法结合运动跟踪变结构制导律和模糊控制理论,同时引入边界层技术,消除了导弹视线角增量变化律的抖动现象,且有效地提高了导弹的作战效率,缩短了导弹的拦截时间。通过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导引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 变结构制 运动跟踪平滑 模糊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绵缓健身运动导论 被引量:37
3
作者 田麦久 徐伟军 +2 位作者 胡晓飞 刘柏 梁承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50,63,共5页
绵缓运动是指以绵长柔缓为基本运动特征的较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是适度负荷运动之一族,包括导引运动、太极运动和舞武运动。它们显著的健身效果源自于其深厚的东方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人体生命科学基础以及完整的技术体系与技术方法... 绵缓运动是指以绵长柔缓为基本运动特征的较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是适度负荷运动之一族,包括导引运动、太极运动和舞武运动。它们显著的健身效果源自于其深厚的东方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人体生命科学基础以及完整的技术体系与技术方法。其基本行动特点为: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园活合顺、松紧适度及延绵徐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缓运动 导引运动 太极运动 舞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模型在FTC自适应IMM-UKF目标跟踪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付斌 丁月宁 +1 位作者 黄勇 闫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2,77,共6页
在应用IMM算法时,根据战术导弹这种特殊的应用对象,以两种常用导引律为例,推导出导引运动模型作为交互模型集;使用不敏卡尔曼滤波器(UKF)实现了IMM-UKF算法,并根据导引模型的特点引入了弹道收敛因子(FTC)自适应调节IMM算法中的模型转移... 在应用IMM算法时,根据战术导弹这种特殊的应用对象,以两种常用导引律为例,推导出导引运动模型作为交互模型集;使用不敏卡尔曼滤波器(UKF)实现了IMM-UKF算法,并根据导引模型的特点引入了弹道收敛因子(FTC)自适应调节IMM算法中的模型转移概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目标导引运动模型的跟踪算法很好地实现了目标跟踪任务,并且有效地分辨出了目标机动的运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导引运动模型 交互多模型滤波 弹道收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运动的一族──中华绵缓健身运动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麦久 徐伟军 +2 位作者 胡晓飞 刘柏 梁承谋 《体育文化导刊》 1998年第5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绵缓运动 适度运动 基本特征 舞武运动 北京体育大学 松静自然 健身效果 太极运动 导引运动 以意行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o单驱双向式AGV承重轮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琪 赵凯 +2 位作者 包振明 陈远华 卞正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124,119,共6页
以双向运动方式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为研究对象,分析双向运动方式AGV的优势与不足。选取其中单驱动双向运动方式的AGV作为研究目标,对其承重轮进行了结构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定向轮与万向轮之间转换的... 以双向运动方式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为研究对象,分析双向运动方式AGV的优势与不足。选取其中单驱动双向运动方式的AGV作为研究目标,对其承重轮进行了结构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定向轮与万向轮之间转换的复合轮。阐述了该复合轮的设计思路以及主要参数的设计思想;对该复合轮进行受力分析,剖析该复合轮的可能运行状态;利用Creo软件对该复合轮进行建模,通过软件自带的运动仿真模块,模拟复合轮真实运动情况,以检验机构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双向运动方式AGV运行过程中,设计的复合轮可以完成在万向轮与定向轮之间的转换,且转换过程无需外加电动机,对AGV的支承行走轮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运动方式自动运输车 复合轮 创新设计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