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梦者:试论白玛娜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涵 被引量:2
1
作者 普布昌居 次旺罗布 马元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38-142,147,共6页
白玛娜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她以她的作品介入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转型,为当代文坛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拓宽了我们的审美视域。在当代的藏族社会中有... 白玛娜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她以她的作品介入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转型,为当代文坛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拓宽了我们的审美视域。在当代的藏族社会中有一类处于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边缘地带的女性群体,她们既不完全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没能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她们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苦闷、彷徨,成为精神的虚空者,白玛娜珍的文本就关涉到了这一群体。尽管"寻梦者"女性不是新时代藏族女性的主流或全部,但她们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现实存在,塑造这一形象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玛娜珍 藏族女性形象塑造 寻梦者”形象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梦者之歌 被引量:1
2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2期71-75,共5页
戴望舒一生诗作按大致的时段顺序依次映现出单恋的夜行人、怀乡病者、悟道者、爱国诗人的身影,而远摄于总体性抒情形象寻梦者形象之中。惆怅伤感—→乏倦悲哀—→虚无幻灭—→坚忍奋起,是寻梦者一生寻梦的心灵历程,而全部诗作整体上... 戴望舒一生诗作按大致的时段顺序依次映现出单恋的夜行人、怀乡病者、悟道者、爱国诗人的身影,而远摄于总体性抒情形象寻梦者形象之中。惆怅伤感—→乏倦悲哀—→虚无幻灭—→坚忍奋起,是寻梦者一生寻梦的心灵历程,而全部诗作整体上呈现出悒郁忧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主人公形象寻梦者单恋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今天的时代确立尊严?——评陈彦的《西京故事》 被引量:6
3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共5页
在近年涌现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陈彦的《西京故事》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饱满的人文情怀直面中国当下的精神问题,呈现了独特的思想与艺术品格,极为引人瞩目。作家承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传统,以“尊严”作为小说的... 在近年涌现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陈彦的《西京故事》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饱满的人文情怀直面中国当下的精神问题,呈现了独特的思想与艺术品格,极为引人瞩目。作家承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传统,以“尊严”作为小说的主题词,以具有思想和情感震撼力的笔触深刻探究着当下社会城里人与乡下人、父辈与子辈两类人、两代寻梦者的精神危机与精神尊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 精神问题 人性美 精神危机 当代文学 艺术品格 人物形象 天福 精神困境 寻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 被引量:5
4
作者 荒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6-90,共5页
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荒林一与通常小说从意识层面出发,叙述人物性格及其境遇来表达作家对人物的态度不同,残雪从她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小说《山上的小屋》开始,采用梦幻叙述手法──从潜意识层面开掘人物生存本相,表达作家对人的存... 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荒林一与通常小说从意识层面出发,叙述人物性格及其境遇来表达作家对人物的态度不同,残雪从她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小说《山上的小屋》开始,采用梦幻叙述手法──从潜意识层面开掘人物生存本相,表达作家对人的存在处境的深度关注和质疑。在残雪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小说 梦幻叙述 女性话语 潜意识 女性小说 生存本相 寻梦者 男女两性 叙述者 女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脱的诗意与执着的人生──老庄思想在戴望舒诗中的溶受及其意义
5
作者 晓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戴望舒 溶受 老庄思想 思想和创作 庄子 戴望舒诗歌 宇宙 寻梦者 人生态度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绛色的沉衰”到“永远不屈服”的灵魂──评析戴望舒诗歌的思想历程 被引量:1
6
作者 席宁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49-55,共7页
关键词 戴望舒诗歌 诗歌创作 《雨巷》 法国象征派诗歌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卞之琳 记忆》 寻梦者 油纸伞 徐志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意葱茏总是情——略论杨山的诗创作
7
作者 刘扬烈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38,共4页
诗人的生命力总是与他的诗创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命不止,歌唱不息。杨 山便是这样的一位诗人。从40年代初开始写诗,到今天已整整半个世纪,虽然年 近古稀,银丝覆顶,但他的生命力却依然旺盛,常常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孩童般的 率真和单纯。... 诗人的生命力总是与他的诗创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命不止,歌唱不息。杨 山便是这样的一位诗人。从40年代初开始写诗,到今天已整整半个世纪,虽然年 近古稀,银丝覆顶,但他的生命力却依然旺盛,常常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孩童般的 率真和单纯。他在这片绿色的热土地上辛勤耕耘,不断创造,真可谓诗心不老,诗 树常青。凡读过杨山的诗,你就会感到春风扑面而来,浓情叫人温暖舒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山 寻梦者 诗创作 中国新诗 作家研究 天安门广场 唐人绝句 君子兰 意境营造 火车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