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逻辑的自寻优感应电机能量优化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常进 张曾科 +1 位作者 李阳 李文元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为了反映出不同负载和不同转速下各种电机运行状态对能量优化寻优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自寻优感应电机能量优化控制算法,引入了电压改变系数和最大调整电压,计算出最终的电压调整量,并给出仿真结果。该方法用于恒压频比(... 为了反映出不同负载和不同转速下各种电机运行状态对能量优化寻优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自寻优感应电机能量优化控制算法,引入了电压改变系数和最大调整电压,计算出最终的电压调整量,并给出仿真结果。该方法用于恒压频比(VVVF)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模糊逻辑 能量优化控制 寻优 优化控制算法 电机驱动系统 寻优过程 运行状态 仿真结果 恒压频比 节能效果 电压 系数和 调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寻优,学习到利益协调
2
作者 杨建梅 何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8-94,共7页
硬系统方法论以寻优过程为特点,用以处理人造系统问题;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以学习过程为特点,用以处理硬人类活动系统问题,本文探讨了用以处理软人类活动系统问题的,以利益协调过程为特点的软系统方法论逻辑步骤,并对以上三种方... 硬系统方法论以寻优过程为特点,用以处理人造系统问题;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以学习过程为特点,用以处理硬人类活动系统问题,本文探讨了用以处理软人类活动系统问题的,以利益协调过程为特点的软系统方法论逻辑步骤,并对以上三种方法论进行了综合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方法论 逻辑步骤 利益协调 人类活动系统 寻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光伏接入的配电网分布式运行优化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斌 张裕 罗晨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高渗透率光伏和储能并网的现代配电网具有规模庞大、设备众多、运行工况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的集中式优化方法不再适用。与此同时,有载调压变压器、并联电容器等均为传统离散设备,导致配电网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模型呈现非凸特性,而当... 高渗透率光伏和储能并网的现代配电网具有规模庞大、设备众多、运行工况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的集中式优化方法不再适用。与此同时,有载调压变压器、并联电容器等均为传统离散设备,导致配电网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模型呈现非凸特性,而当前通用分布式算法仅适用于求解凸模型。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计及模型非凸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方法。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经济性为目标,利用随机规划理论进行光伏有功功率不确定性刻画,建立配电网分布式随机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模型。针对所建模型的非凸特性提出基于交替寻优过程的分布式算法,实现该模型可靠求解。最后通过PG&E6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分布式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分布式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 分布式优化 交替寻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全局极小的“塌方”方法
4
作者 石建川 李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对求全局极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构造出寻优算法,把寻找全局极小的过程分解为局部寻优过程和突破过程的反复。局部寻优过程可采用一般寻局部极小的任一种优化算法,突破过程通过引入广义实力势函数和寻优过程的结合而实现,实例计算结... 对求全局极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构造出寻优算法,把寻找全局极小的过程分解为局部寻优过程和突破过程的反复。局部寻优过程可采用一般寻局部极小的任一种优化算法,突破过程通过引入广义实力势函数和寻优过程的结合而实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极小 全局极小 多峰函数 寻优过程 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精度优化设计方法
5
作者 黄庚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一、引言仪器精度设计问题,是讨论如何将仪器的设计精度指标合理地分配给仪器各组成部分的问题。由于传统的调整试算方法,反复调整试算次数很多、计算量大,一直是影响仪器设计质量和提高设计速度的主要障碍。如何实现仪器设计质量的整... 一、引言仪器精度设计问题,是讨论如何将仪器的设计精度指标合理地分配给仪器各组成部分的问题。由于传统的调整试算方法,反复调整试算次数很多、计算量大,一直是影响仪器设计质量和提高设计速度的主要障碍。如何实现仪器设计质量的整体优化,探索仪器设计的现代化方法,已成为广大仪器设计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误差理论和优化技术观点出发,来对仪器精度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二、仪器误差方程式设仪器的工作方程式为Y=f(a,x_1,x_2,……,x_n)式中Y——仪器的输出量即指示值;a——输入量;x_1,x_2,……,x_n——仪器结构参数。仪器的总误差是各结构参数造成的局部误差的总和,当以均方误差来表示仪器的精度指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参数 质量 优化设计方法 统计数据 误差方程式 数学模型 试验模型 均方误差 中误差 仪器精度 仪器总误差 仪器设计 程序框图 取值 使用精度 寻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