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旅游影响下的城镇空间转向——以甘南州郎木寺为例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2期34-45,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41261042)资助~~
-
文摘
空间转向是目前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郎木寺镇是甘南州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郎木寺镇的整体空间序列, 依山就势, 形成三重空间, 即“神性的佛教寺院空间”、“静谧的传统民居空间”和“喧嚣的商业空间”。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介入, 打破了传统社区演替的滞缓性, 引起空间结构转向。这种转向不仅体现在外部空间形态上, 更表现在内部结构上。在多元文化和多种利益的群体性渗透、参与中, 三重空间开始了剧烈的入侵与演替。在旺盛的旅游需求推动下, 寺院空间的纯净性遭到浊化, 神圣性、主导性“塌缩”, 开始向世俗化转向, 并衍生出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非宗教性功能, 其空间表现出封闭中的开放性, 并不断向商业空间入侵。民居空间则打破原有的私密性, 发生了功能和样式变化, 由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向为居住—旅游服务复合功能。典型藏式踏板房转向为普通的平房, 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消退, 室内宗教设施明显减少, 在外部空间上表现出竞争格局下的收缩与调适。居民行为从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多种经营转型, 而浓郁的宗教信仰热情减弱, 宗教活动减少。商业空间不断向居住空间侵入, 由初期的商住一体化空间向均质性商业街区转向, 并促生了多元化的商业业态, 成为最具开放性的商业—文化复合空间。这种空间转向, 从时空维度上讲, 可以归纳为同质同类转向(1990 ~1997年):社区较少受到外界环境干扰, 以宗教和血缘为联系纽带的社区结构相对稳定, 三重空间以相对分离为主。同质异类转向(1998 ~2000年):旅游吸引力逐步增强, 原有社区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社区空间结构出现了文化基质不变, 而商业、服务类型逐步增多, 但三重空间相互侵入并不明显。异质异类转向(2000年以来):旅游需求旺盛, 旅客激增, 社区空间结构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三重空间的侵入和渗透性加强, 演替速度加快。
-
关键词
旅游
寺院空间
民居空间
商业空间
空间转向
郎木寺镇
-
Keywords
tourism
temple space
residential space
commercial spatial
spatial turn
Langmusi Town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