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探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韩成军
-
机构
郑州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6-172,287,共7页
-
基金
笔者主持的201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为:GJ2010B05)
2010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检察权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为:102400420012)
郑州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子项目招标课题<检察权及其配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为:LC-B020)的阶段性成果之-
-
文摘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首次规定在我国现行《刑法》第164条当中。其客体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其所谓"财物",包括一般意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刑法》第164条存在片面性,应该对索贿的情形作出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中并非指利益本身违法,而是指获得利益的手段违法。只要行贿的对象是非国有单位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具备其他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就构成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至于其主体的性质则不是决定定罪的条件。
-
关键词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
行贿犯罪
商业贿赂
-
Keywords
The crime of offering bribery to the non-government employees
bribery crime
commercial bribery
-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如何正确认定受贿罪和行贿罪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群生
张必佑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5年第3期43-45,共3页
-
文摘
受贿罪和行贿罪是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腐蚀国家肌体,败坏国家机关政治声誉的一种严重犯罪。当前,这种犯罪活动十分突出,我们必须同这类犯罪分子进行坚决的斗争。现就如何正确认定受贿罪和行贿罪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关于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不正当利益,为行贿人谋取私利的行为。所谓“利用职务上便利”。
-
关键词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行贿罪
受贿行为
不正当利益
国家机关
职务活动
认定
他人财物
行贿人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如何用修订后刑法认定行贿犯罪
- 3
-
-
作者
董晓峰
-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检察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S1期123-125,共3页
-
文摘
如何用修订后刑法认定行贿犯罪董晓峰我国新修订的刑法在分则中对行贿罪参加了多个法条,补充多种行贿罪名,加强了对行贿犯罪的惩罚,这对于从法律上堵住贿赂犯罪的贿源,促进经济发展和廉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当前行贿的特点问题及用修订后刑法认定行贿...
-
关键词
行贿犯罪
单位行贿罪
谋取不正当利益
非国有公司
修订后
国家工作人员
刑法
从事公务
国家机关
人民团体
-
分类号
D924.110.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1000名经济犯罪人员的统计调查
- 4
-
-
作者
张玉亭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7-38,共2页
-
文摘
为了配合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打击经济领域内的犯罪活动,同惩治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最近,我们同省检察院一起,遵循随机抽样原则。
-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受贿犯罪
贪污犯罪
犯罪活动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犯罪分子
检察院
经济领域
贿赂犯罪
行贿犯罪
-
分类号
C8
[社会学—统计学]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惩治腐败犯罪视野下的资格刑体系探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武珊珊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17-20,共4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研究"(项目编号:DL13BC08)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扶持共建项目"低碳经济时代的环境犯罪研究"(项目编号:11E13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资格刑在推进反腐败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国现行刑法对资格刑的规定尚欠完整和科学。只有对资格刑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
关键词
资格刑
腐败犯罪
剥夺政治权利
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分子
非刑事法律
惩治腐败
单位行贿罪
特定职业
破坏社会秩序
-
分类号
D924.12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贿赂罪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龚明礼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3期23-26,共4页
-
文摘
(一) 贿赂,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社会里,是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但它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共产党人的宗旨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十年内乱,致使残存的剥削阶级的病毒又蔓延起来,贪污腐化、受贿行贿之风猖獗一时,有的甚至被合法化。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个别国家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坐收贿赂,支持,纵容、包庇犯罪分子,成为犯罪团伙的幕后人。 受贿行贿对我们党的组织、国家机关和整个社会危害极大。不但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而且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
关键词
贿赂罪
行贿人
受贿罪
受贿人
国家工作人员
某甲
国家机关
行贿罪
贿赂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de一点拙见
- 7
-
-
作者
张平
-
出处
《林业与生态》
2003年第1期14-14,共1页
-
-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玩忽职守罪
从事公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罪
非国有公司
拙见
社会团体
公务活动
林业站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