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转舵桨水动力性能理论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侯立勋
胡安康
尹林林
王顺
-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60,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132019114
3132019110)
+1 种基金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开放课题项目资助(170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ZD0161)
-
文摘
为了对对转舵桨水动力性能进行计算分析,文章采用低阶速度势面元法建立了对转舵桨水动力性能理论迭代预报模型。对转舵桨的前桨、后桨和吊舱单元之间的相互扰动通过诱导速度来考虑,诱导速度由面元法计算获得。为了对对转舵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文中采用同样的预报模型对相应常规单桨水动力性能进行了计算,该单桨与对转舵桨在设计工况下能够提供相同的推力。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提供相同推力的条件下,对转舵桨相对单桨收到功率可降低8.03%。与单桨相比,对转舵桨尾流周向诱导速度明显减小,其尾流旋转能量得到有效回收。
-
关键词
对转舵桨
面元法
水动力性能
诱导速度
收到功率
-
Keywords
CRAP
surface panel method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induced velocity
delivered power
-
分类号
U622.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对转式全回转舵桨的立柱优化分析
- 2
-
-
作者
刘振华
张燕
贺俊松
-
机构
上海倍豪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41,共7页
-
基金
上海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1SQBS02100)。
-
文摘
[目的]旨在研究立柱对对转式全回转舵桨敞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雷诺平均方法与k-ω湍流模型,对不同立柱型式的对转式全回转舵桨进行模型尺度和实尺度下的水动力性能预报,研究流场特性并监测后桨伴流,分析优化前后立柱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结果]结果表明,立柱前缘削薄并整体前移的优化方案,使得整个舵桨的敞水推进效率提高1.01%;立柱采用扭曲设计且切面引入拱度的优化方案,使得敞水推进效率提高1.15%。另外,模型尺度的立柱尾部流动分离比实尺度的严重。[结论]研究表明,优化后的立柱可以改善立柱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提高后桨吸收前桨的尾涡能量,增加后桨流入量,对于提高对转式全回转舵桨的推进性能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
关键词
对转式全回转舵桨
立柱优化
水动力性能
模型尺度
实尺度
-
Keywords
azimuth thruster with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
strut optimization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model scale
real scale
-
分类号
U664.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