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质诘问权在欧洲人权法院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昌盛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刑事审判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9XJC820014
-
文摘
欧洲人权法院认为,对质诘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防御权以实现公正审判,其基本内涵为刑事被告人在程序中应享有面对面地、全方位地挑战及质问不利证人的适当机会。如果符合义务规则、归责规则、防御规则和补强规则的例外,证人在审判外的证言也可不经法庭质问而被作为裁判的事实依据。欧洲人权法院的观点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符合国际公约的质问规则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
关键词
欧洲人权法院
对质诘问权
内涵
容许例外
-
分类号
D998.2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论我国被告人对质诘问权的实现障碍及创设路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岚
郭航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8,共7页
-
文摘
对质诘问权是刑事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它的确立以发现真实为目的,是被告人辩护权的体现。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国家均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被告人的这一权利,与其成熟立法及实践经验相比,我国在制度上尚未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在实践中以证言笔录代替证人出庭作证,在立法上未赋予被告人对质诘问权。针对我国之制度障碍及立法疏漏,宜在立法中确立直接言词原则,规定证人强制出庭作证制度,最终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对质诘问权,帮助法官发现案件真实,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
关键词
对质诘问权
证人出庭作证
传闻证据规则
直接言词原则
证言笔录
-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的层级化改革
- 3
-
-
作者
聂友伦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
基金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人民法院推动行政政策创制的法理解释与完善路径”(项目编号:23JYC82005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具有推进案件事实及时查明和保护被告人对质诘问权的双重面向,不可偏废。然而,目前的制度设计却将重点过度置于确保国家刑罚权的落实,忽略了基本权的保护,形成了“要么出庭作证,要么宣读证言”的二元格局,这是“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重要根源。鉴于证人当庭接受质询是保护被告人对质诘问权的最佳方式,其他非当庭作证措施均属基本权干预,故应按照法律保留明确性和比例原则适当性的要求,对证人作证制度进行调整。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背景下,立法者需考虑基于基本权干预的程度及影响案件正常办理的风险,构建包括出庭作证、在线作证、不出庭作证以及其他配套作证措施的层级化体系,以兼顾不同情形的实践需求。
-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人出庭
对质诘问权
基本权干预
-
Keywords
criminal action
attendance of witness
right of cross-examination
basic rights intervention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反恐司法中证人特别保护制度之构建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林喜芬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
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3PJC074)
-
文摘
在反恐的大背景下,证人保护成为暴恐犯罪能否被成功追诉的重要因素之一。较之普通案件的证人保护,反恐案件中的证人保护有其特殊的必要性。我国关于反恐案件中证人保护问题的法源存在诸方面的局限,宜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的决定》或者制定更为完备的《反恐法》,从而涵摄更为特殊的反恐司法中的证人保护制度。在现行刑事诉讼法初步确立的证人作证制度的基础上,有必要增设"不公开审理"等保护方式;反恐司法中证人保护的同时应充分保障被追诉人的对质诘问权及相关辩护利益,而且,在证人保护具体方式的选择上应遵循比例原则。此外,设置反恐证人基金、提升庭审辩驳技巧也是重要的配套机制。
-
关键词
反恐司法
证人保护
对质诘问权
不公开审理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