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盲盒”类走私行为中主观故意的司法认定——以《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适用为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珞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4-103,共10页
走私案件中广泛存在行为人对行为对象不明确、被海关查获时方认识到的情形,此类走私行为可称为“盲盒”类走私。一般情况下,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以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走私的具体对象为前提,而在“盲盒”类走私行为中,适用《关于办理走私...
走私案件中广泛存在行为人对行为对象不明确、被海关查获时方认识到的情形,此类走私行为可称为“盲盒”类走私。一般情况下,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以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走私的具体对象为前提,而在“盲盒”类走私行为中,适用《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时,应当区分概括故意和对象认识错误,客观上的走私对象涵盖在行为人能认识到的对象范围之内的,可认定为故意;行为人认为行为对象为其他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应结合走私犯罪间的体系关系,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予以认定;行为人认识不到行为对象为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不具有走私故意。走私故意的认定要求行为人能认识到其行为大概率会侵害法益,在主观推定中可从行为异常性、合理性、可罚性三个方面对在案证据予以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私犯罪
主观故意
对象
不明确
概括故意
对象认识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票犯罪若干问题辨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杜文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51,共11页
目前应充分解释现有发票犯罪的刑法规定,以有效遏制日益严重的发票犯罪势头。"擅自制造"增值税发票的,亦属于"伪造"发票;在伪造的发票上虚开的,应评价为虚开发票;购买抵税发票与普通发票的行为不应作为出售行为的...
目前应充分解释现有发票犯罪的刑法规定,以有效遏制日益严重的发票犯罪势头。"擅自制造"增值税发票的,亦属于"伪造"发票;在伪造的发票上虚开的,应评价为虚开发票;购买抵税发票与普通发票的行为不应作为出售行为的共犯论处;盗窃、诈骗增值税、抵税发票定盗窃、诈骗罪的规定系注意规定,敲诈勒索、侵占其他发票的亦构成财产犯罪;"伪造的"是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发票种类认识错误属于评价的错误,对象认识错误应以客观对象对应罪名的既遂处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抽象危险犯,不管是否具有骗税的目的,是否"如实代开",只要存在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的抽象性危险,即构成犯罪;在真实的发票上虚开,仅以销项数额计算虚开的税额,在伪造的发票上虚开的,将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合并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票犯罪
伪造
共犯
对象认识错误
虚开的税款数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盲盒”类走私行为中主观故意的司法认定——以《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适用为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珞伊
机构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4-103,共10页
文摘
走私案件中广泛存在行为人对行为对象不明确、被海关查获时方认识到的情形,此类走私行为可称为“盲盒”类走私。一般情况下,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以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走私的具体对象为前提,而在“盲盒”类走私行为中,适用《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时,应当区分概括故意和对象认识错误,客观上的走私对象涵盖在行为人能认识到的对象范围之内的,可认定为故意;行为人认为行为对象为其他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应结合走私犯罪间的体系关系,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予以认定;行为人认识不到行为对象为走私犯罪规制对象的,不具有走私故意。走私故意的认定要求行为人能认识到其行为大概率会侵害法益,在主观推定中可从行为异常性、合理性、可罚性三个方面对在案证据予以综合评价。
关键词
走私犯罪
主观故意
对象
不明确
概括故意
对象认识错误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票犯罪若干问题辨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杜文俊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51,共11页
基金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09&ZD03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目前应充分解释现有发票犯罪的刑法规定,以有效遏制日益严重的发票犯罪势头。"擅自制造"增值税发票的,亦属于"伪造"发票;在伪造的发票上虚开的,应评价为虚开发票;购买抵税发票与普通发票的行为不应作为出售行为的共犯论处;盗窃、诈骗增值税、抵税发票定盗窃、诈骗罪的规定系注意规定,敲诈勒索、侵占其他发票的亦构成财产犯罪;"伪造的"是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发票种类认识错误属于评价的错误,对象认识错误应以客观对象对应罪名的既遂处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抽象危险犯,不管是否具有骗税的目的,是否"如实代开",只要存在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的抽象性危险,即构成犯罪;在真实的发票上虚开,仅以销项数额计算虚开的税额,在伪造的发票上虚开的,将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合并计算。
关键词
发票犯罪
伪造
共犯
对象认识错误
虚开的税款数额
分类号
DF62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盲盒”类走私行为中主观故意的司法认定——以《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适用为视角
江珞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发票犯罪若干问题辨析
杜文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