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实践”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内涵及其转变——一项从人本学到新世界观的概念史考察 |
张义修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
|
“赞天地之化育”与“人是对象性活动”的比较与汇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的本体论”建构论纲 |
王南湜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3
|
对象性活动、对象化活动与实践的区别 |
王学川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4
|
马克思对象性活动原则及其当代意义 |
柳祥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5
|
论“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意义 |
肖宁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6
|
“人=自我意识”与马克思对象性活动的建构 |
贾云飞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20 |
2
|
|
7
|
马克思“对象性活动”概念及其存在论境域 |
张红岭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论中国历代民歌研究英译的对象性问题--基于《中国历代民歌史论》英译的考察 |
申富英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对象性本质力量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构建 |
段钢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关系主义视域中人的本质之“对象性—活动”逻辑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
杜添
袁祖社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23 |
2
|
|
11
|
“对象性的活动”与“对象性直观”——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
徐琴
王文臣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马克思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占有 |
张乾
刘同舫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试论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张天宝
|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14
|
审美关系中的客体:论艺术对象 |
庄锡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15
|
论马克思的实践对象化理论(上) |
山石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16
|
领导活动主体之我见 |
袁文山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17
|
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 |
朱洪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18
|
论马克思的实践对象化理论(下) |
山石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9
|
论文学的对象化 |
孙子威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20
|
关于新闻传播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考点滴──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阙维军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