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2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对话生成和心理疾病检测的心理咨询式人机对话数据集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博 郝德志 +2 位作者 于迩晨 林鸿飞 宗林林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5-1402,共8页
针对心理咨询式人机对话中缺乏用于建立有效对话模型的公开数据的问题,构建一个面向对话生成和心理疾病检测的心理医疗咨询对话数据集。首先,通过在线医疗问诊平台获取包含3 268个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多轮对话数据集,并附有广泛的相关元数... 针对心理咨询式人机对话中缺乏用于建立有效对话模型的公开数据的问题,构建一个面向对话生成和心理疾病检测的心理医疗咨询对话数据集。首先,通过在线医疗问诊平台获取包含3 268个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多轮对话数据集,并附有广泛的相关元数据,包括就诊医院、就诊科室、疾病类型和患者自我陈述等;其次,提出一个知识增强的对话模型——情感感知双向自回归模型(EmBART),以增强对话模型的共情能力;最后,通过心理医疗响应生成和心理疾病检测进行数据集可用性的实验评估。在心理医疗响应生成中,基于所提数据集训练的EmBART模型在自动评估与人工评估中的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色,其中困惑度较基准模型CDial-GPT(Chinese Dialogue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降低了2.31;在心理疾病检测中,基于所提数据集训练的CPT(Chinese Pre-trained unbalanced Transformer)和RoBERTa(Robustly optimized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approach)模型具有出色的心理疾病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数据集在生成共情对话和检测心理疾病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为未来基于心理咨询式人机对话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对话 心理疾病检测 对话生成 共情响应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书写的对话:从论说方式看《孟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翔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6,共10页
《孟子》以“对话”为其基本的论说方式,却非单纯对日常对话的辑录,而是一部以对话形式展开的理论著述,带有浓烈的书写说理性色彩。这种论说方式,可以“书写的说理性对话”概括。要理解这一定位,需从“对话”与“书写”两个方面展开分... 《孟子》以“对话”为其基本的论说方式,却非单纯对日常对话的辑录,而是一部以对话形式展开的理论著述,带有浓烈的书写说理性色彩。这种论说方式,可以“书写的说理性对话”概括。要理解这一定位,需从“对话”与“书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就“对话”而言,是指对话的发生有其真实性基础。《孟子》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对话发生时的原初语境,包括孟子游说或论辩场景的记事性、其对话人物的身份形象、基于说服目的的策略性修辞等等。其论说效果是实践性的。就“书写”而言,《孟子》中的对话,论点论据一应俱全,说理则层层推进,逻辑条理清楚,首尾呼应,有较为完整严密的论证结构。这些对话没有丧失口头交谈的原始沟通性,又表现出强烈的书写色彩。其论说意义主要是理论性的,即孟子在对话论辩中发展出以性善论与王道论为核心,彼此又相互支援的儒家义理系统,实现了儒家思想的初步理论化。《孟子》“书写的对话”的论说方式,不只关涉伦理政治生活的话语实践,更在于说理所导向的学理建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对话 书写 论辩 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口语对话中的“还是”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梅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自然口语对话中,由“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多种形式,由“还是”系连的并列项不仅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对称性,其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虽然“或者”与“还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异或许体现为“标准析取并列”与“疑问析取并列”的对立,但是... 自然口语对话中,由“还是”构成的选择问句有多种形式,由“还是”系连的并列项不仅在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对称性,其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虽然“或者”与“还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异或许体现为“标准析取并列”与“疑问析取并列”的对立,但是在自然口语对话中,用于追加信息时,这种对立有可能被中和;而出现于回应话轮之首的“或者”,用于提出建议,即便采用疑问句法,也不能被“还是”替换。当“还是”位于话轮末形成不完整话轮或单独用作一个话轮时,原有的句法功能弱化、语义被漂白,仅体现言者的互动意图。它作为特定互动行为的载体,具有位置敏感性。“疑问析取并列”不能完全概括“还是”的用法,但能为理解“还是”的功能扩展路径提供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口语对话 “还是” “或者” 疑问析取并列 互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
4
作者 徐春 吉双焱 +3 位作者 马欢 孙恩威 王萌萌 苏明钰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7-1168,共12页
针对现有的问诊推荐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和无法捕捉患者实时的健康需求和偏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KGDS)。首先,构建包含评论情感分析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疗知识图谱(KG),增强医生和... 针对现有的问诊推荐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和无法捕捉患者实时的健康需求和偏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对话结构的问诊推荐方法(KGDS)。首先,构建包含评论情感分析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疗知识图谱(KG),增强医生和患者的细粒度特征表示;其次,在患者表示学习部分,设计一种患者查询编码器,从词级和句级这2个层面提取查询文本的关键特征,并通过注意力机制加强医患向量间的高阶特征交互;再次,建模诊断对话,充分利用医患间丰富的对话信息增强医患特征表示;最后,设计基于对比学习的对话模拟器,捕捉患者的动态需求和实时偏好,利用模拟的对话表示辅助推荐得分的预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KGDS相较于最优基线方法在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倒数秩(MRR@15)、推荐多样性(Diversity@15)、调和平均值(F1@15)、命中率(HR@15)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15)上分别提高了1.82、1.78、3.85、3.06、10.02和4.51个百分点,验证了KGDS的有效性,且可见情感分析和KG的纳入增强了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对话结构 问诊推荐 评论情感分析 注意力机制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话教育的系统构建
5
作者 李函章 刘智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1-65,共5页
对话教育理论以其对教育中权力关系的解构和对主体间性的张扬,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型提供了破局之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对话教育,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教育学根基,更扎根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沃土,回应着时代青年思想成长的迫切需求。高... 对话教育理论以其对教育中权力关系的解构和对主体间性的张扬,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型提供了破局之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对话教育,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教育学根基,更扎根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沃土,回应着时代青年思想成长的迫切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对话教育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思想性、意识形态性等根本属性也有着自身特性,集中体现在价值导向、核心内容、师生互动与矛盾处理等维度。具体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沿着构建对话生态、锚定对话内容、创新对话方法、拓展对话场域、强化对话实效的路径开展对话教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对话教育 主体性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对话句法学视野下的对话者识解互动
6
作者 曾国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体认语言学主张从体(感性)和认(理性)的角度分析语言的理据,强调语言产生于人类基于身体感知客观外界的过程,且与人类对感知结果进行认知处理密切相关。整合体认语言学的体认观和对话句法学理论的语言结构对称观,可进一步发现人类身体... 体认语言学主张从体(感性)和认(理性)的角度分析语言的理据,强调语言产生于人类基于身体感知客观外界的过程,且与人类对感知结果进行认知处理密切相关。整合体认语言学的体认观和对话句法学理论的语言结构对称观,可进一步发现人类身体在语言及其意义建构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尝试从话语互动的体认性出发建构体认对话句法学,主张语言本身是对话者的体验对象。对话中,说话人对他者的语言使用经历体验在本质上是说话者基于他者的视觉和/或心智注意力协调自身识解事体的方式,形成识解互动的过程。说话人在识解互动中协商话语的意义,从而扩展对话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对话句法学 互动 识解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议题与路径
7
作者 张朝枝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一、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实质随着冷战阴影的消散,国际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民族与宗教的矛盾、区域性的冲突却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呼吁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多边政治的声音愈发强烈。1998年,联合国宣... 一、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实质随着冷战阴影的消散,国际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民族与宗教的矛盾、区域性的冲突却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呼吁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多边政治的声音愈发强烈。1998年,联合国宣布2001年为“不同文明间对话年”,这一举措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文明对话重要性的正式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体系中唯一专门负责推动“文明间对话”的机构,致力于推进这一进程⑦。该组织通过推广《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文书,并利用世界遗产申报的契机,促进遗产名录的区域平衡、类型创新和跨区域合作,同时举办各类论坛和对话活动,旨在深化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理解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活动 世界遗产申报 文明对话 跨区域合作 文化多样性 区域平衡 民族与宗教 理论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与答:教育对话视野下的宋代策问再探索
8
作者 郭庆财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8,共8页
就文体而言,宋代试官的策问与士子对策之间构筑了对话语境,与宋代学者常用的问答体以及尚疑精神正相合拍,因此成为他们阐发学术和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就考察实才的功能而言,经学策问的尚怀疑、史学策问的贵博通、时务策问的崇实用,都... 就文体而言,宋代试官的策问与士子对策之间构筑了对话语境,与宋代学者常用的问答体以及尚疑精神正相合拍,因此成为他们阐发学术和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就考察实才的功能而言,经学策问的尚怀疑、史学策问的贵博通、时务策问的崇实用,都体现了策问命题者的育才期待。但是由于士子“读书以应举”的短视眼光,以及“养取合一”的官学教育理想的逐渐失落,策问的结果往往是“求实而得虚”:许多答策或谄谀迎合,或备拟搜括而缺乏独立思考,其弊至南宋愈甚。只有浙东学者和朱子等理学家的对策较好地处理了“实学”和“虚文”的矛盾,显示了教育与科举之间通融的可能。从思想史来看,策问命题者和被试者之间的问答和思考,共同推动了时代思潮的演进,但对于答策的“功利化”写作又不宜估量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问 对策 对话 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书院对话式教学及其教学论意义
9
作者 朱汉民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宋儒在书院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出一种形式活跃的对话式教学,生徒记录对话教学的内容而形成一种“语录”体学术著作。宋儒之所以重视对话式讲学,其实是有思想内容的原因。宋儒重视启发生徒精神人格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完善,为了与此讲学内容... 宋儒在书院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出一种形式活跃的对话式教学,生徒记录对话教学的内容而形成一种“语录”体学术著作。宋儒之所以重视对话式讲学,其实是有思想内容的原因。宋儒重视启发生徒精神人格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完善,为了与此讲学内容相匹配,他们在自己主持的书院教学中采取自由对话的讲学形式。宋代“语录”的盛行,既是宋儒复兴先秦儒家对话式教学的教育成果,也是宋学重建哲学化儒学的学术成果。宋代书院的对话式教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教学论意义,它对师生共同教学主体的形成、对知识与意义的生成以及师生共同成长均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建立现代中国教学论提供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书院 对话式教学 语录 中国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提示信号与图结构的对话摘要生成模型
10
作者 金彦亮 冯湫燕 高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1-250,共10页
以对话形式为主的通信方式逐渐普及,对话摘要任务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任务旨在将复杂的对话文本压缩成简洁的表示形式。在对话文本中,多个对话者之间的交流通常涉及有关某个特定事件的关键信息,且这些信息分布较为分散。然而,... 以对话形式为主的通信方式逐渐普及,对话摘要任务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任务旨在将复杂的对话文本压缩成简洁的表示形式。在对话文本中,多个对话者之间的交流通常涉及有关某个特定事件的关键信息,且这些信息分布较为分散。然而,现有方法未深入研究对话内容的内在关系和结构,容易遗漏关键信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结合提示信号与图结构的对话摘要生成模型,旨在帮助理解对话结构并把握对话中的关键信息,进而提高摘要生成的准确率。该模型基于提示学习引入了离散提示信号,并将其输入提示编码器,旨在利用提示信号协助模型更有针对性地聚焦对话的关键信息(关键词、主题词等)。同时,该模型引入动态图结构,旨在利用对话的结构性信息来捕捉并整合跨句子信息。在SAMSum、QMsum和DialogSum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ROUGE-1、ROUGE-2和ROUGE-L得分均取得了显著提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摘要 提示学习 提示信号 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求言语的扎根分析:ChatGPT支持的对话式学习
11
作者 张垒 黄琰 喻安楠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1,113,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教育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如何合理有效应用ChatGPT以支持学习却充满挑战。学生与ChatGPT交互以“对话式学习”模式展开,学生“请求言语”是对话的“驱动器”,为解开其所内含的学生思维活动“黑箱”,回答“学什...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教育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如何合理有效应用ChatGPT以支持学习却充满挑战。学生与ChatGPT交互以“对话式学习”模式展开,学生“请求言语”是对话的“驱动器”,为解开其所内含的学生思维活动“黑箱”,回答“学什么”与“怎么学”的核心问题,文章借助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从“请求言语内容”“请求言语类型”“请求言语层次”三个维度构建了ChatGPT支持的对话式学习请求言语分析框架。结果表明:请求言语内容有知识、分析、成果、编辑、评价和思维六种;请求言语类型可分为提问、指令与反馈;请求言语层次有初次请求、重复请求与追加请求。文章运用编码矩阵分析了三个维度的潜在联系,进而揭示出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叉影响的复杂特征,为深入分析和有效引导学生与ChatGPT开展的对话式学习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对话式学习 请求言语 扎根理论 思维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与融通:中国式现代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国际传播研究
12
作者 吴瑛 王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10,共18页
语言的本质是对话。区别于独白,对话是开放和流动的,而非单向和封闭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世界,要以开放的心态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与融通。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长期以来处于“西方化”和“传统化”此消彼长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为... 语言的本质是对话。区别于独白,对话是开放和流动的,而非单向和封闭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世界,要以开放的心态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与融通。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长期以来处于“西方化”和“传统化”此消彼长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为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本研究基于对话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LDA主题模型分析法,聚焦X平台的阿拉伯语对话,剖析中国式现代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国际传播图景。研究发现,从对话网络看,中国主流媒体和使领馆人员、机构媒体、阿拉伯国家自媒体是关键对话主体,也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参与对话,但整体网络结构稀疏,主体间联系不够紧密。从对话议题看,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合作、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与地区局势四个议题,总体呈积极倾向,同时也在军事威胁论等领域形成中国、阿拉伯国家和美西方的话语协商与博弈。研究指出,要推动中国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全球性对话,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上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阿拉伯国家 对话理论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构式视角下的辩驳式“才”字句研究
13
作者 邓川林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本文从对话构式的视角来研究表示辩驳的“才”字句,认为其构式意义需要在对话中得到全面解读,不能仅由自身推导得出。辩驳式“才”字句具备平行性、类推性、促发性、对话性等特征,通过成分复现、并置结构、否定标记、前后对比等方式与... 本文从对话构式的视角来研究表示辩驳的“才”字句,认为其构式意义需要在对话中得到全面解读,不能仅由自身推导得出。辩驳式“才”字句具备平行性、类推性、促发性、对话性等特征,通过成分复现、并置结构、否定标记、前后对比等方式与先前话语建立语言学上的亲近关系,实现对话共鸣。该构式并非强调命题真值,而是组成了由负面评价、主观定位和反对态度构成的立场三角,有标示对方威胁面子行为(FTA)的功能。研究发现,对话构式作为对话结构中的形式和意义配对,其核心句法条件是特定语法成分的形式介入作用,而构式语义则是语用推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驳式“才”字句 对话构式 共鸣 立场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间的张力:体育哲学与体育心理学的对话
14
作者 高强 Robert Schinke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2,共9页
体育是一种具体的人类社会行为,既关乎人类的心理活动,也会延伸出相关的抽象概念。不同的学科体系、科学理论都会对体育形成日益增长的研究兴趣。由于学科定位不同,随之形成的争议也旷日持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体育学研究中交相辩难... 体育是一种具体的人类社会行为,既关乎人类的心理活动,也会延伸出相关的抽象概念。不同的学科体系、科学理论都会对体育形成日益增长的研究兴趣。由于学科定位不同,随之形成的争议也旷日持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体育学研究中交相辩难,相互启发。两位学者基于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对体育学研究中概念的生成与使用、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意义的凸显与研究议题的开拓展开论辩式的对话。由此形成不同体育人文与社会学科间相互借鉴的可能性与途径,展现研究者如何从自身经历与学科背景中生成研究主题与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哲学 对话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交流:智能音箱语音对话的互动机制研究
15
作者 庞亮 易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7,共14页
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语音交流型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的识别、处理与合成的方式,实现人机对话,使机器从中介变为交流主体。从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语音对话文本和行为交互层面看,人机交流中存在着众多的阻碍因素和重构行为,这些要素生成智... 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语音交流型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的识别、处理与合成的方式,实现人机对话,使机器从中介变为交流主体。从用户与智能音箱的语音对话文本和行为交互层面看,人机交流中存在着众多的阻碍因素和重构行为,这些要素生成智能音箱语音对话互动模型。基于模型的传输路径,从话语表征、交往行动和行为实践维度,智能音箱存在记忆经验缺失的话语、被动重复的机械行动,以及“请求-响应”单向刺激的程序结构。因此,人机跨物种交流的实质是一种具有功利导向的类人际传播的沟通。人机交流是可能的,但这种展演式的交流尚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交流型人工智能 人机交流 对话关系 语音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的对话: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审与前瞻
16
作者 许美德 吴寒天 刘继安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
国际化可被视为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肇始即具有的内生属性。现代大学模式扩散至后发国家后与当地文化在冲突和互动中交融。大学不仅成为人类知识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国际化进程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亨廷顿... 国际化可被视为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肇始即具有的内生属性。现代大学模式扩散至后发国家后与当地文化在冲突和互动中交融。大学不仅成为人类知识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国际化进程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反思,大学的独特性使其作为文明对话的平台从而避免文明冲突成为可能。儒家思想使中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为促进国际和谐作出贡献。大学拥有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以及个体间思想交流枢纽的双重身份,它的文明职能无法被其他类型机构取代。大学促进文明对话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形式是为来自不同文化的青年人营造有形或无形的交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文明对话 文化冲突论 中国大学 儒家文化 文明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SA与动态少样本提示的主观知识对话回复生成模型
17
作者 饶东宁 庄杰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6-1712,共7页
在最新的任务导向型对话系统挑战中,有效利用主观知识(如个人见解)对于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此类知识具有个体主观性的特征,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这些信息成为了研究的关键焦点。提出一种名为DynSense的方法,旨在解决... 在最新的任务导向型对话系统挑战中,有效利用主观知识(如个人见解)对于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此类知识具有个体主观性的特征,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这些信息成为了研究的关键焦点。提出一种名为DynSense的方法,旨在解决从多条相关用户主观意见中生成全面且概括性回复的挑战。DynSense首先运用基于方面的情感分析(ABSA)技术来解析主观知识片段中的方面及其情感极性,并实现用户询问与知识片段的对齐。接着,利用先进对话模型结合对话上下文及经ABSA增强的信息生成回应。特别设计的DynMatch算法通过动态选择与当前查询最相似的高质量知识片段作为少样本提示(few-shot prompts),以引导模型生成更贴切的回复。实验结果表明,DynSense展现出对潜在语义特征和情感倾向的卓越捕捉能力,实现了精准、全面且高度贴合过往用户评价的回复。与现有模型相比,DynSense在SKTOD基准上的各项评估指标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型对话系统 主观知识 基于方面项的情感分析 动态少样本提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多轮对话的推荐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保发 车超 梁艳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5,共11页
近来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推荐方法在提高推荐准确度和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用户信息、仅使用单轮对话无法学习用户多次交互的行为特征、大语言模型与推荐系统之间存在巨大的语义差异等问题... 近来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推荐方法在提高推荐准确度和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用户信息、仅使用单轮对话无法学习用户多次交互的行为特征、大语言模型与推荐系统之间存在巨大的语义差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大语言模型多轮对话模式的推荐模型。该模型利用矢量量化技术将用户信息转化为用户索引,并通过微调任务把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语义与推荐系统的协作语义整合,不仅学习了用户特征而且缓解了语义差异问题;将用户索引与历史交互数据拼接成提示语,再经过多轮对话机制进行推荐微调,从而学习用户交互行为之间的特征。模型在亚马逊Instructions、Arts和Games三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命中率(HR)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两个评价指标上优于对比基线算法,在三个数据集上与最优对比基线算法相比,HR平均提升10.53%,NDCG平均提升5.10%,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序列推荐 大语言模型 多轮对话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能有效实现对话式教学吗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士刚 胡修磊 李文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1,72,共11页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从形式上实现了人与机器的自然对话,使古老的对话式教学成为现实可能,因此其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教育界广为推崇。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对话式教学应用中的适用性,有必要从其工作原理出发探索其在教育应用中...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从形式上实现了人与机器的自然对话,使古老的对话式教学成为现实可能,因此其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教育界广为推崇。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对话式教学应用中的适用性,有必要从其工作原理出发探索其在教育应用中的固有困难,以寻求其赋能对话式教学的适切路径。作为一种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训练而具有自然语言对话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聊天机器人”,本身存在缺乏理解能力、知识立场不坚定、语言仅是生成而非创造、难以满足个别化学习需求等固有困难。因此,无论从知识传授还是情感培养方面看,生成式大语言模型自身均因受到特定价值取向影响、缺乏策略性引导、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而无法达成对话式教学的理想效果。即便如此,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仍能为对话式教学提供适宜的应用场景,如为客观性知识类教学问题提供高效信息咨询服务,基于海量大数据为语言教学提供精准模拟和纠错服务,以及针对常规教学活动提供一般性的参考框架、范式或提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 对话式教学 个别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融合网络的多模态对话情绪识别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干欣怡 黄贤英 +1 位作者 邹世豪 沈旭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5-1072,共8页
针对未充分利用模态表征能力的差异和说话者情绪线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融合网络模型。该模型设计了外部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模块,将较弱模态特征与多层次文本和外部知识逐层融合嵌入到多头注意力层中,充分挖掘较弱模... 针对未充分利用模态表征能力的差异和说话者情绪线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融合网络模型。该模型设计了外部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模块,将较弱模态特征与多层次文本和外部知识逐层融合嵌入到多头注意力层中,充分挖掘较弱模态中的有效信息,实现模态间的特征互补和一致性。此外,模型还设计了基于有向图的情绪线索增强模块,利用基于说话者不同情绪线索的外部知识来增强融合特征,并构建上下文信息有向图,深入挖掘并利用说话者的情绪线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两个基准数据集中有效利用了模态表征能力的差异和说话者情绪线索,情绪识别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情绪识别 外部知识 数据增强 TRANSFORMER 多模态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