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勃姆石复配阻燃PC/ABS合金
1
作者 李湘 谢桂容 胡彩玲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8,共6页
以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HDP)为阻燃剂,勃姆石(BM)为阻燃协效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HDP/BM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和万... 以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HDP)为阻燃剂,勃姆石(BM)为阻燃协效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HDP/BM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热变形温度测定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DP可以有效阻燃PC/ABS,但会对PC/ABS的力学性能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产生负面影响;在PC/ABS加入10%的HDP,PC/ABS/10-HDP(HDP质量分数为10%)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27.8%,阻燃达到UL 94 V-0级(3.2 mm),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HDT相对PC/ABS分别下降了20.5%,15.0%,12.2%,41.2%和15.9℃;随着BM添加量的增大,PC/ABS/10-HDP/BM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先变好后变差,热性能逐渐变好,且BM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PC/ABS/10-HDP中加入5%的BM,PC/ABS/10-HDP/5-BM复合材料的LOI值为32.1%,阻燃达到UL 94 V-0级(1.6 mm),相对PC/ABS/10-HDP,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HDT、点燃时间和火灾性能指数分别提高19.3%,13.9%,10.2%,5℃,6 s和50.0%,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分别下降21.1%,22.9%和35.0%;HDP在PC/ABS中有增塑效果,PC/ABS/10-HDP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相对PC/ABS上升了10.67 g/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勃姆石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包合物改性聚氨酯的阻燃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于东杰 陈大俊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7,共5页
采用物理共混法,将β-环糊精/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包合物添加至聚氨酯树脂中,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阻燃效果的聚氨酯膜。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实验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RDP包合物的含... 采用物理共混法,将β-环糊精/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包合物添加至聚氨酯树脂中,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阻燃效果的聚氨酯膜。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实验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RDP包合物的含量对聚氨酯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经β-环糊精/RDP包合物改性后其胶膜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β-环糊精/RDP包合物质量分数为20%时,极限氧指数为26%。UL-94燃烧测试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的阻燃性能已达到V-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Β-环糊精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阻燃PC/PBT合金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觉渊 刘述梅 +1 位作者 傅轶 赵建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100,105,共5页
研究了10%(质量分数,下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阻燃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的增韧方法。5%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MBS)、3%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复合增韧基体质量比70... 研究了10%(质量分数,下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阻燃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的增韧方法。5%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MBS)、3%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复合增韧基体质量比70∶30的合金,缺口冲击强度达44.5 kJ/m2,拉伸强度达53.8 MPa,3.2 mm厚样条UL-94测试为V-0级。热重分析表明,RDP使上述合金第一失重段残炭率增加17.6%,700℃残炭率增加4.1%。聚苯醚(PPO)代替10%的合金基体后1.6 mm厚的样条阻燃等级达UL-94 V-1级,垂直燃烧残炭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炭层表面结构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合金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无卤阻燃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辛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125,共3页
用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用间苯二酚、三氯氧磷和苯酚作为原料合成出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研究结果表明,最好的催化剂为MgCl2,并且其最佳的用量为间苯二酚用量的1%(mol)。所得产物经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酸度的表征并... 用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用间苯二酚、三氯氧磷和苯酚作为原料合成出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研究结果表明,最好的催化剂为MgCl2,并且其最佳的用量为间苯二酚用量的1%(mol)。所得产物经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酸度的表征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热失重分析表明产物的5%热失重分解温度为315℃,可作为阻燃工程塑料的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β-环糊精包合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阻燃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东杰 陈大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9-1322,共4页
以β-环糊精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为原料,在65℃DMAC溶液中形成β-环糊精/RDP包合物。利用核磁共振(^1H NM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 以β-环糊精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为原料,在65℃DMAC溶液中形成β-环糊精/RDP包合物。利用核磁共振(^1H NM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RDP已形成包合物,当β-环糊精与RDP投料摩尔比为1∶2时,包合率最高为5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包合物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基对苯二酚双磷酸酯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智中 严慧 杨锦飞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用三氯氧磷与苯酚反应制得磷酸三苯酯(TPP),再由TPP与对苯二酚反应制得四苯基对苯二酚双磷酸酯.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物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进行讨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磷酸三苯酯(TPP)与对苯二酚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用三氯氧磷与苯酚反应制得磷酸三苯酯(TPP),再由TPP与对苯二酚反应制得四苯基对苯二酚双磷酸酯.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物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进行讨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磷酸三苯酯(TPP)与对苯二酚物质的量之比为2.1:1,第一步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0.5h;第二步反应温度为160~170℃,反应时间为0.5h;催化剂为无水三氯化铝,产品收率达92%.产品经红外光谱验证,与四苯基对苯二酚双磷酸酯的特征峰完全一致;通过热重分析表明产品耐热性能良好;且经过技术质量指标检测,产品的外观、酸值、粘度、磷含量等技术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 苯基对苯二酚磷酸酯 阻燃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S双(二苯基磷酸酯)(BSDP)阻燃剂的合成 被引量:7
7
作者 黄东平 顾慧丹 杨锦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30-1232,共3页
用三氯氧磷、双酚S与苯酚反应制得化合物双酚S双(二苯基磷酸酯)(BSDP)。用正交法讨论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TiC l4为催化剂,用量为双酚S质量的3.0%;n(三氯氧磷)∶n(双酚S)... 用三氯氧磷、双酚S与苯酚反应制得化合物双酚S双(二苯基磷酸酯)(BSDP)。用正交法讨论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TiC l4为催化剂,用量为双酚S质量的3.0%;n(三氯氧磷)∶n(双酚S)∶n(苯酚)=4∶1∶4.05;第一步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第二步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8 h,产品总收率85.7%。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热重法分析证明它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S(二苯基磷酸酯) 酚S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环氧/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有机蒙脱土阻燃ABS Ⅰ.有机蒙脱土对阻燃ABS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晓丹 徐忠英 +1 位作者 曾幸荣 徐迎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55-258,262,共5页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NE)、NE/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物与磷酸三苯酯(TPP)、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BDP)复配制备了无卤阻燃ABS。结果表明,BDP的阻燃性能优于TPP。当NE与BDP质量比为2:3,总质量分数为20%时,阻燃ABS的氧指数(LOI)比NE-TP...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NE)、NE/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物与磷酸三苯酯(TPP)、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BDP)复配制备了无卤阻燃ABS。结果表明,BDP的阻燃性能优于TPP。当NE与BDP质量比为2:3,总质量分数为20%时,阻燃ABS的氧指数(LOI)比NE-TPP阻燃ABS体系提高了15%;BDP的起始失重温度比TPP高150℃,NE加入后混合物在400℃以上质量损失速率明显下降。当NE、OMMT和BDP质量分数分别为6%,0.5%和9%时,阻燃ABS的LOI比未添加OMMT的阻燃ABS的LOI提高10%,pHRR和mHRR则分别降低11%和8.7%。阻燃ABS的冲击强度随配方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OMMT经NE插层后,层间距从2.14 nm增大到3.77 nm,部分达到7,2 nm。BDP分解产生的POH和NE热氧化产生的羧酸在高温下发生酯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阻燃 酚醛环氧树脂 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 有机蒙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环氧/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有机蒙脱土阻燃ABS Ⅱ.偶联剂和硼酸锌对阻燃ABS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晓丹 徐忠英 +1 位作者 曾幸荣 徐迎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59-262,共4页
将硼酸锌和偶联剂添加到以酚醛环氧树脂(NE)/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物与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BDP)阻燃ABS体系中制备了无卤阻燃ABS。研究发现添加偶联剂KH560的阻燃ABS的氧指数和冲击强度都比添加KH550的高。KH560质量分数为0.5%... 将硼酸锌和偶联剂添加到以酚醛环氧树脂(NE)/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物与双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BDP)阻燃ABS体系中制备了无卤阻燃ABS。研究发现添加偶联剂KH560的阻燃ABS的氧指数和冲击强度都比添加KH550的高。KH560质量分数为0.5%时对阻燃体系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提高了体系的氧指数。硼酸锌在一定范围内对NE/OMMT-BDP阻燃ABS体系也有协同效直,随着其用量增加,氧指数先增大后减少;增加硼酸锌用量使冲击强度明显下降,而拉伸强度则是先升后降,在其质量分数为3%时,拉伸强度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酚醛环氧树脂 酚A二(二苯基)磷酸酯 有机蒙脱土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双磷酸酯复配体系阻燃PPO/HIPS的制备与阻燃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辛菲 欧育湘 李秉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3,共5页
采用芳香族双磷酸酯如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分别与纳米二氧化硅(n-SiO2)、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制备了阻燃PPO/HIPS和阻燃PPO/HIPS纳米材料。利用氧指数(LOI)、水平垂直燃烧(UL94V)、热失... 采用芳香族双磷酸酯如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分别与纳米二氧化硅(n-SiO2)、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制备了阻燃PPO/HIPS和阻燃PPO/HIPS纳米材料。利用氧指数(LOI)、水平垂直燃烧(UL94V)、热失重分析(TGA),锥形量热仪(CONE)等技术探讨了复配体系对PPO/HIPS的阻燃作用和阻燃机理。实验结果证明:采用复配体系阻燃的PPO/HIP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RDP比BDP较优。材料氧指数最高达到了35.0%,具UL94 V-0阻燃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酚A(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PPO/HIPS 阻燃PPO/HIPS纳米材料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与磷酸酯齐聚物协同阻燃聚酰胺6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俊 刘述梅 +3 位作者 赵建青 李伟聪 毛新华 谭浩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34,共5页
研究了氢氧化镁(MH)与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复配阻燃改性聚酰胺(PA)6,当m(PA6)/ m(MH)/m(RDP)为45:50:5时,复合体系通过了垂直燃烧UL94V-0级,极限氧指数为47.0%,拉伸屈服应力、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纯PA6的110%、85%和... 研究了氢氧化镁(MH)与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复配阻燃改性聚酰胺(PA)6,当m(PA6)/ m(MH)/m(RDP)为45:50:5时,复合体系通过了垂直燃烧UL94V-0级,极限氧指数为47.0%,拉伸屈服应力、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纯PA6的110%、85%和138%。用热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H和RDP协同改性PA6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RDP的加入使PA 6/MH作用力加强,热稳定性提高,燃烧炭层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氢氧化镁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酯与酚醛树脂复配阻燃ABS的机理讨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盛元 邹再旺 +1 位作者 崔永岩 苏志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分别采用磷酸三苯酯(TPP)、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IPPP)与酚醛树脂(PF)复配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研究了磷酸酯的种类及用量对ABS/PF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 分别采用磷酸三苯酯(TPP)、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IPPP)与酚醛树脂(PF)复配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研究了磷酸酯的种类及用量对ABS/PF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阻燃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不同含量时,磷酸酯可以通过物理干扰影响材料的阻燃性;不同种类时,磷酸酯可以通过化学干扰影响材料的阻燃性;同时,化学干扰对物理干扰有较强的催化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酚醛树脂 磷酸三苯酯 酚A(二苯基)磷酸酯 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 物理干扰 化学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ABS/TSQ/HD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13
作者 喻文凯 徐娟 +1 位作者 方松刚 李湘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以废打印机壳PC/ABS再生粒子(R-PC/ABS)为基体材料,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HDP)和梯形倍半硅氧烷(TS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C/ABS,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SQ... 以废打印机壳PC/ABS再生粒子(R-PC/ABS)为基体材料,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脂)(HDP)和梯形倍半硅氧烷(TSQ)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C/ABS,对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负荷热变形温度(HD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SQ可以阻燃R-PC/ABS,并且,对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HDT影响较小,R-PC/ABS/0.8TSQ的LOI为29.8%,阻燃达到3.0 mm V-0和2.0 mm V-1级;HDP可以有效地阻燃R-PC/ABS,但是,对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HDT的负面影响较大,R-PC/ABS/12HDP的LOI为36.1%,阻燃可达到UL 941.0 mm V-0级,与R-PC/ABS相比,HDT、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降低了20.2℃、26.6%、14.5%、16.9%和60.9%;R-PC/ABS/0.8TSQ/6HDP的LOI为35.7%,阻燃级别达到UL 941.0 mm V-0级,与R-PC/ABS/12HDP相比,模后收缩率(PMS)降低了19.7%,HDT、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3℃、21.0%、11.3%、14.3%和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再生粒子 对苯二酚(二苯基磷酸脂) 梯形倍半硅氧烷 阻燃性能 负荷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PC/ABS的制备及燃烧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少忠 夏延致 +1 位作者 纪全 孔庆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3,共4页
以齐聚磷酸酯(BDP)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PC/ABS塑料合金,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扫描电镜(SEM)及热裂解-气相/质谱法(Py-GC/MS)等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BDP对PC/ABS有良好的阻燃效果;BDP的加入使... 以齐聚磷酸酯(BDP)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PC/ABS塑料合金,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扫描电镜(SEM)及热裂解-气相/质谱法(Py-GC/MS)等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BDP对PC/ABS有良好的阻燃效果;BDP的加入使PC/ABS燃烧残留物上产生大量的致密微孔,同时由Py-GC/MS分析表明BDP的加入降低了PC/ABS可燃性降解产物的生成,裂解产物中含有三苯基磷酸酯(TPP),说明BDP在塑料合金降解过程中分解生成TPP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齐聚酚A(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性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与RDP协同阻燃PC/ABS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柳 楚红英 刘治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89,共5页
采用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及其与纳米SiO2复配制备双酚A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阻燃材料,测定了阻燃PC/ABS的极限氧指数、UL94V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阻燃PC/ABS于600℃热分解残余... 采用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及其与纳米SiO2复配制备双酚A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阻燃材料,测定了阻燃PC/ABS的极限氧指数、UL94V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阻燃PC/ABS于600℃热分解残余物的形态,采用锥形量热仪测定了阻燃PC/ABS的释热速率峰值、释热速率平均值、总释热量、平均有效燃烧热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RDP添加量分别为5%和9%时,PC/ABS的阻燃性能达UL94V-0级,极限氧指数为29.0%,且阻燃PC/ABS的释热速率峰值、释热速率平均值、总释热量、平均有效燃烧热以及平均质量损失速率分别下降了16.12%、58.82%、40.83%、17.91%和36.90%,同时也证明了纳米SiO2与RDP具有非常好的协同阻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阻燃性能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P/E618体系的PS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志成 平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TPP(芳香族磷酸酯)/环氧树脂在PS(聚苯乙烯)燃烧过程中具有催化成碳作用,并可减少可燃蒸汽的产生和释放,达到PS阻燃的目的。相对于PS、TPP/E618(环氧树脂)的协同比例为30/5(质量比)时阻燃效果最好,PS的氧指数可达到39.4%;TPP/E618协同... TPP(芳香族磷酸酯)/环氧树脂在PS(聚苯乙烯)燃烧过程中具有催化成碳作用,并可减少可燃蒸汽的产生和释放,达到PS阻燃的目的。相对于PS、TPP/E618(环氧树脂)的协同比例为30/5(质量比)时阻燃效果最好,PS的氧指数可达到39.4%;TPP/E618协同比例为20/5时得到PS最佳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试样燃烧符合UL 94 V-1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二苯基磷酸酯) 环氧树脂 聚苯乙烯 阻燃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S-RDP体系对PC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胡志勇 刘书艳 +1 位作者 荆洁 马雪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92,共4页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和Broido法研究了新型芳环磺酸盐阻燃剂2,4,6-三[2,2,2-三(4-磺酸钠基苯胺基)]氮烷基-1,3,5-均三嗪(TSS)/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聚碳酸酯(PC)三元复合体系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TSS-...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和Broido法研究了新型芳环磺酸盐阻燃剂2,4,6-三[2,2,2-三(4-磺酸钠基苯胺基)]氮烷基-1,3,5-均三嗪(TSS)/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聚碳酸酯(PC)三元复合体系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TSS-RDP二元体系降低了PC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增大了反应活化能,提高了成炭率,有利于阻燃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 聚碳酸酯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复配 热降解 反应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P对SEBS/IF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向天 周涛 +4 位作者 赵竞 侯海良 侯世荣 张爱民 武建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向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膨胀型阻燃剂(IFR)共混体系中加入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通过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RDP对SEBS/IFR共混体系相容性以及阻燃效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加入2... 向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膨胀型阻燃剂(IFR)共混体系中加入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通过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RDP对SEBS/IFR共混体系相容性以及阻燃效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加入2%的RDP时,由于体系可能产生弱氢键,拉伸强度由6.665 MPa提高至6.773 MPa,但随着RDP含量的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会明显下降,这主要由于RDP对于体系中SEBS的增塑作用。高压毛细管测试结果表明,当RDP含量大于6%时,体系黏度下降十分明显,利于体系加工流动性。随着RDP的加入,SEBS/IFR共混体系的热分解温度由最初的239℃提高至255℃并且趋于稳定,残炭率由13.28%提高至19.89%。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显示,RDP可以通过"包覆"阻燃剂颗粒提高SEBS/IF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苯二酚(二苯基)磷酸酯 膨胀型阻燃剂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复配体系对PPO/HIPS合金阻燃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曾挚 高山俊 孟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79,共3页
采用氮系的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和改性高岭土对聚苯醚/高抗冲聚苯乙烯(PPO/HIPS)合金进行无卤阻燃,并将它们和磷系阻燃剂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一起复配用于PPO/HIPA合金的阻燃上,以提高阻燃效率。结果表明:采用复配体系... 采用氮系的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和改性高岭土对聚苯醚/高抗冲聚苯乙烯(PPO/HIPS)合金进行无卤阻燃,并将它们和磷系阻燃剂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一起复配用于PPO/HIPA合金的阻燃上,以提高阻燃效率。结果表明:采用复配体系更能提高材料的阻燃效率,降低力学损耗;比较4种阻燃方式,最优的方式为改性高岭土复配B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改性高岭土 酚A(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