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中17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羽晗 袁榕穗 +5 位作者 段玉林 边贺东 张玉贞 韦家荣 陆兰娟 蒋受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2-1256,共5页
在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样品)中加入体积比8∶2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涡旋混匀,超声提取,离心分离,上清液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在ShimNex CS C_(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 在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样品)中加入体积比8∶2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涡旋混匀,超声提取,离心分离,上清液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在ShimNex CS C_(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1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7种PBs的质量浓度在1~5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5~18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7.6%~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0%~4.4%;利用该方法筛查10批不同基质的实际样品,PBs检出率为40%,检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样品有1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样品有3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湖泊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甜 王晓伟 +3 位作者 汪素芳 董淮晋 冯学良 何连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9-1394,共6页
通过在冬季和春季分别采集北京市某典型湖泊11个点位的湖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接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进而对该湖泊PB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水中共检出10种PBs... 通过在冬季和春季分别采集北京市某典型湖泊11个点位的湖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接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进而对该湖泊PB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水中共检出10种PBs,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P)浓度较高,分别为24.8、44.8 ng/L;同一采样点检出的PBs浓度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与冬季相比,氯代对羟基苯甲酸酯(氯代-PBs)在春季浓度偏低,冬季靠近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水样中,氯代-PBs浓度高于其他采样点;外来污水是湖水中PBs的主要来源,春季电厂排水口MeP浓度(24.8 ng/L)高于冬季(1.30 ng/L)。调查结果显示,该湖泊中PBs种类和浓度水平与其他国家地表水相比,属中等浓度水平,湖泊中PBs主要来源于周边污水排放,不同季节PBs浓度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 湖泊 季节变化 氯代对羟基苯甲酸酯(氯代-pbs)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微塑料与水中防腐剂的复合污染:吸附特性与竞争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代寒 韩杰 +1 位作者 肖秋芸 马航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6-1078,共13页
微塑料污染问题因其广泛分布和与有机污染物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微塑料特别是聚酰胺(PA)颗粒在多元溶质体系中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PBs)的相互作用未见报道。以PA微塑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对水中四种PBs的吸附特性... 微塑料污染问题因其广泛分布和与有机污染物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微塑料特别是聚酰胺(PA)颗粒在多元溶质体系中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PBs)的相互作用未见报道。以PA微塑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对水中四种PBs的吸附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多元溶质体系中PA12发生吸附作用相关官能团的敏感性及变化规律。通过系统对比不同PA微塑料的物理属性、吸附能力、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从吸附质与吸附剂双向角度分析了PA12吸附PBs的主导机制,主要涉及疏水分配作用,同时伴随着氢键的形成和多分子缔合过程。在多元溶质体系中,竞争吸附现象显著,PA12微塑料对高分子量、高疏水性的PBs表现出更强的富集倾向。竞争吸附和吸附饱和效应主要源于PA12软链段有限的可变性及分子间的空间位阻效应,且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亲和力是决定竞争吸附程度的关键因素。亲和力较高的共存溶质会抑制PA12微塑料对亲和力较弱的共存溶质的富集效应。所得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微塑料复合污染问题的理解,并为未来微塑料污染治理和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微塑料 对羟基苯甲酸酯(pbs) 竞争吸附 作用机制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用纸及纸制品中19种有机抗菌剂 被引量:9
4
作者 綦艳 李锦清 +3 位作者 陈满英 伍尚森 唐楚林 刘德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8-1024,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生活用纸及纸制品中19种有机抗菌剂(包括7种氯苯酚类、6种季铵盐类和6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用0.5%甲酸-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经浓缩、定容后,以甲醇、乙腈和0.05%磷酸水溶液(含0.47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生活用纸及纸制品中19种有机抗菌剂(包括7种氯苯酚类、6种季铵盐类和6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用0.5%甲酸-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经浓缩、定容后,以甲醇、乙腈和0.05%磷酸水溶液(含0.475 3 g四丁基硫酸氢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Welch Ultimate AQ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191~400 nm检测。结果表明:氯苯酚类、季铵盐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分别在0.05~20 mg/L、0.1~20 mg/L、0.02~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 0);方法检出限为0.05~0.3 mg/kg;加标回收率为74.8%~10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2%~5.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生活用纸及纸制品中19种有机抗菌剂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活用纸及纸制品 有机抗菌剂 氯苯酚类化合物 季铵盐类化合物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