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中新型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基因的鉴定
1
作者 张欢 吴科锋 +1 位作者 刘景川 汤熙翔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2-450,共9页
为采用不依赖培养的方法获取深海沉积物微生物遗传资源,利用深海沉积物DNA构建了2个宏基因组文库,对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4HPPD)活性进行了筛选,并分离出3个克隆子。体外转座子突变和全长测序发现了两个新的4 HPPD基因和一个新的尿黑... 为采用不依赖培养的方法获取深海沉积物微生物遗传资源,利用深海沉积物DNA构建了2个宏基因组文库,对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4HPPD)活性进行了筛选,并分离出3个克隆子。体外转座子突变和全长测序发现了两个新的4 HPPD基因和一个新的尿黑酸(HGA)代谢基因簇。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的3个新的4 HPPD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中产生水溶性棕色素。该色素被鉴定为黑色素,并与HGA相关。结果表明,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含有多样性丰富的4 HPPD功能基因,可用于发现新的黑色素生物合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基因 尿黑 基因组文库 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吡唑-喹唑啉二酮类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严耀超 王亚楠 +4 位作者 何波 曲仁渝 南甲戌 林红艳 杨光富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9-1151,共13页
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近年来因其高活性和低抗性风险成为了除草剂领域的研究热点。喹唑啉二酮被证明是一类具有潜力的骨架结构,为了继续发挥该骨架的优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30... 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近年来因其高活性和低抗性风险成为了除草剂领域的研究热点。喹唑啉二酮被证明是一类具有潜力的骨架结构,为了继续发挥该骨架的优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30个新型含喹唑啉二酮结构的吡唑类HPPD抑制剂,其结构均经过了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的表征。酶水平和活体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展现出了与对照药剂喹草酮相当甚至更优异的酶抑制活性。温室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6种供试杂草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特别是化合物9-28,在有效成分150 g/hm^(2)剂量下,对6种杂草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对稗草和马唐的防治效果达100%。最后,培养了代表性化合物9-28与拟南芥HPPD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从分子层面说明了该类抑制剂与靶标的结合模式,也为后续该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分子基础和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丙酮加氧酶 喹唑啉二酮 吡唑类 除草活性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单胞菌DLL-E4尿黑酸降解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文静 邓海华 +4 位作者 曹慧 李晓丹 王世明 崔中利 李顺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445-450,共6页
通过接合转移将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Tn5随机插入到DLL-E4基因组DNA中,从大约8,000个突变子中筛选到1株在LB培养基上积累红褐色物质的突变株M18,该突变株不能以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Phe)为唯一碳源生长。SEFA-PCR扩增转座子侧... 通过接合转移将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Tn5随机插入到DLL-E4基因组DNA中,从大约8,000个突变子中筛选到1株在LB培养基上积累红褐色物质的突变株M18,该突变株不能以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Phe)为唯一碳源生长。SEFA-PCR扩增转座子侧翼序列发现其与已报道的尿黑酸1,2-双加氧酶基因hmgA的同源性为92%。将hmgA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9a中,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分子量约为48kD的蛋白;诱导后转化子粗酶液对尿黑酸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将hmgA连入自杀性载体pEX19Gm,通过同源重组整合至M18染色体中,使其恢复了DLL-E4利用Phe的能力,证实了HmgA是尿黑酸苯环裂解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黑1 2-加氧酶 转座子标签法 SEFA-PCR 同源重组 基因敲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癌组织与血清CDO-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成子 徐培坤 +4 位作者 王斌 邓鹏程 洪洋 李显雄 李式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肿瘤组织及血清中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DO-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与肿瘤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取50例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血清标本,另取20例脑外伤患者坏死脑组织、血清及20例健康者血清标...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肿瘤组织及血清中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DO-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与肿瘤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取50例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血清标本,另取20例脑外伤患者坏死脑组织、血清及20例健康者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亚硫酸氢盐测序(BSP)检测CDO-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实验组肿瘤组织中CDO-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为44.0%(22/50),血清中甲基化率为36.0%(18/50),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明显甲基化。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DNA中,女性患者CDO-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发生率为64.0%(16/25),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24.0%(6/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血清DNA中,女性患者CDO-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发生率为52.0%(13/25),同样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20.0%(5/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另外,肿瘤组织的CDO-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DNA中存在CDO-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且女性患者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血清DNA CDO-1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检测有可能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脑胶质瘤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加氧酶 基因 启动子 甲基化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基因工程与棉花纤维色泽改良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晶 王义琴 +2 位作者 张利明 孙勇如 李文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7期103-107,共5页
介绍了植物色素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如何利用基因工程转化棉花的方法
关键词 色泽改良 黑色素 靛蓝 酷氨 吲哚加氧酶 基因工程 棉花纤维 植物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上的应用
6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7期100-102,共3页
901972 恶臭假单胞菌 NCIB 9816萘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核苷酸序列和特征[英]/Gene.-1988,73(2).-355~362[译自DBA,1989,8(23)。
关键词 加氧酶 恶臭假单胞菌 基因克隆 核苷序列 施氏假单胞菌 无色杆菌 降解基因 节杆菌 遗传工程微生物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