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生产甲醇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敏 孙西英 +1 位作者 孙永奎 孙岩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1,共4页
对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煤处理能力1 000 t/d的对置式四喷嘴新型气化炉及配套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甲醇合成工艺的经济效益。该工艺采用新型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加压气化、部分气量通过部分冷凝变换、聚乙二醇二甲醚脱硫、三塔精馏... 对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煤处理能力1 000 t/d的对置式四喷嘴新型气化炉及配套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甲醇合成工艺的经济效益。该工艺采用新型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加压气化、部分气量通过部分冷凝变换、聚乙二醇二甲醚脱硫、三塔精馏等,能显著提高生产能力,缩短流程,节省投资,简化操作,已成功用于甲醇的生产,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 合成 变换 脱硫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停留时间分布的随机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寿泽 于广锁 +2 位作者 梁钦锋 牛苗任 于遵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运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及矩阵相关理论,建立了停留时间分布随机模型。根据对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流场的测试,将气化炉划分为若干区域,并且对各个区域体积进行了估算,组成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图。模拟计算表明,当射流回流区和撞击流回流... 运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及矩阵相关理论,建立了停留时间分布随机模型。根据对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流场的测试,将气化炉划分为若干区域,并且对各个区域体积进行了估算,组成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图。模拟计算表明,当射流回流区和撞击流回流区回流比为1,管流区为平推流模式,其他区域按全混流模式处理时,模拟值与实验值较接近。用优化的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的冷模气化炉的停留时间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平均停留时间减小,无因次方差增大;随着炉体高度的增加,平均停留时间增大,无因次方差减小。对工业气化炉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预测,炉内流型总体上趋近于全混流,有利于炉内的气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随机模型 马尔可夫链 喷嘴对置气化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粉煤气化炉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秋华 曹月丛 +2 位作者 夏梓洪 陈彩霞 高晋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78,共5页
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多喷嘴对置式粉煤气化中试装置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引入了多反应进程变量MSPV方法分别模拟了煤的脱挥发分、焦炭与氧气、焦炭与二氧化碳和焦炭与水蒸气的4个过程;用截断高斯分布的PDF函数表示湍流对化学反应的... 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多喷嘴对置式粉煤气化中试装置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引入了多反应进程变量MSPV方法分别模拟了煤的脱挥发分、焦炭与氧气、焦炭与二氧化碳和焦炭与水蒸气的4个过程;用截断高斯分布的PDF函数表示湍流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常压下,火焰主体温度约2 500 K;除喷嘴区域外,煤中释放的气体在气化炉内分布均匀;焦炭与二氧化碳、焦炭与水蒸气的气化反应主要集中在折返流区。喷嘴高度上移0.2 m,撞击流股速度增加约50%,拱顶附近温度上升108 K。氧煤比/水蒸气煤比增大,撞击流对炉顶的冲刷力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对置粉煤气化炉 数值模拟 MSPV P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模型化合物混合燃料气流床气化中N的迁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忠 袁帅 +3 位作者 梁钦锋 龚凯峰 王辅臣 于遵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3-518,共6页
将吡啶配入柴油中模拟煤中氮的存在形式,考察了混合燃料在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中,轴径向位置HCN、NH3、NO和N2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氮污染物(HCN、NH3、NO)在喷嘴平面处即产生且浓度最高,远离喷嘴平面时其浓度大幅降低,N2也裂解参与了... 将吡啶配入柴油中模拟煤中氮的存在形式,考察了混合燃料在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中,轴径向位置HCN、NH3、NO和N2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氮污染物(HCN、NH3、NO)在喷嘴平面处即产生且浓度最高,远离喷嘴平面时其浓度大幅降低,N2也裂解参与了气化反应,且出口浓度N2>HCN>NH3>NO;氧燃料比增高,NO、N2增加;氧燃料比1.3时HCN、NH3浓度最高,0.9和1.7时浓度较低;流场的分布使靠近出口处径向浓度基本一致,而上部各平面位置浓度靠近炉壁处最低;水汽的加入使HCN、NH3浓度增高而NO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气化 模型化合物 喷嘴对置气化炉 氮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模型化合物混合燃料气流床气化过程中NH_3的生成率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忠 袁帅 +3 位作者 王增莹 梁钦锋 王辅臣 于遵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将煤的含氮模型化合物吡啶配入柴油中模拟煤中氮的存在形式,考察了该混合燃料在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实验装置中,不同氧碳比对气化室出口NH3生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碳比1,05~1.97m。/kg范围内,NH3生成率存在最大值;当燃料中... 将煤的含氮模型化合物吡啶配入柴油中模拟煤中氮的存在形式,考察了该混合燃料在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实验装置中,不同氧碳比对气化室出口NH3生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碳比1,05~1.97m。/kg范围内,NH3生成率存在最大值;当燃料中N含量过高时,NH3生成率较低;碳转化率和气化炉型也是影响NH3生成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化合物 气流床 NH3 喷嘴对置气化炉 氧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