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司飞飞 刘璐 +5 位作者 李海梅 董敏 曹庆久 孙黎 钱秋谨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的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ODD儿童16例,不共患ODD的ADHD儿童20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36例正常对照儿...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的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ODD儿童16例,不共患ODD的ADHD儿童20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36例正常对照儿童。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估智商。所有被试进行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及数据采集,采用FreeS urfer软件分析大脑皮质形态学指标。结果:ADHD伴ODD组[(6528.1±857.5)mm^(3)vs.(7591.2±657.3)mm^(3)]、ADHD不伴ODD组[(6867.2±841.3)mm^(3)vs.(7591.2±657.3)mm^(3)]左外侧颞上回脑区皮质体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ADHD伴ODD与ADHD不伴ODD两组间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左外侧颞上回脑区皮质体积与ODD症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皮质厚度、表面积和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外侧颞上回皮质体积减小可能是ADHD儿童的重要脑结构异常指征,共患ODD未改变这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 大脑皮质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愤怒表达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症状的关系
2
作者 司飞飞 何婷 +4 位作者 杨靓靓 赵梦婕 董敏 刘璐 蔺秀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父母愤怒表达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ODD)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ODD儿童46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46例正常对照。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评估父母的愤怒表达,用儿童情绪管... 目的:探讨父母愤怒表达与儿童对立违抗障碍(ODD)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ODD儿童46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46例正常对照。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评估父母的愤怒表达,用儿童情绪管理量表评估儿童的愤怒管理。结果:母亲愤怒指数(β=0.13,P<0.05)和愤怒向外表达(β=0.25,P<0.05)能直接预测ODD症状。儿童愤怒应对在母亲愤怒指数与儿童ODD症状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儿童愤怒应对和愤怒失调均在母亲愤怒向外表达和ODD症状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9%和18%。结论:对立违抗障碍儿童愤怒应对和愤怒失调可能在母亲愤怒表达和ODD症状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对立违抗障碍 愤怒表达 愤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家庭影响因素和家庭相关干预方案 被引量:14
3
作者 蔺秀云 李文琳 +3 位作者 黎燕斌 赵悦彤 申军华 方晓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83-1995,共13页
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是一组以对权威人物的抗拒、挑衅、公然违抗、敌对等行为为典型特征的破坏性行为障碍。以往众多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影响ODD及其症状表现的至关重要因素。总结以往文献,将家庭中影响OD... 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是一组以对权威人物的抗拒、挑衅、公然违抗、敌对等行为为典型特征的破坏性行为障碍。以往众多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影响ODD及其症状表现的至关重要因素。总结以往文献,将家庭中影响ODD及其症状表现的因素划分为整体水平、互动水平和个体水平三个层面。整体水平主要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氛围;互动水平主要是不同子系统的互动状况,包括教养方式、夫妻关系;个体水平主要包括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文化水平、压力、心理控制源和儿童的智力水平、气质特质、其它行为和情绪问题。与之相应的,对ODD及其症状的家庭相关的干预措施中也会涉及到三个层面。干预措施中,父母行为训练模式及其变式都已经被实践和研究证明效果显著。这些变式主要有:不服从儿童帮助项目、亲子互动治疗、顽劣年纪系列以及积极教养计划等。今后研究应该对家庭影响因素进一步整合,并考虑到中国家庭独生子女、隔代抚养、多人管理孩子等的中国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干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违抗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马静 苏林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93-895,900,共4页
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及儿童心理门诊常见的疾病。ODD发病率在青春期前的青少年较高,发病原因复杂,涉及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因素的复杂的交互作用;诊断需排除... 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及儿童心理门诊常见的疾病。ODD发病率在青春期前的青少年较高,发病原因复杂,涉及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因素的复杂的交互作用;诊断需排除其他一些儿童精神科的常见疾病;治疗目前提倡综合治疗模式,有研究表明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文章就ODD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治疗及预后相关的问题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流行病学 病因学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兵玲 吴赵敏 +5 位作者 江家靖 钟苑心 王鹏 钱英 杨斌让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5-430,共6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的儿童家庭环境特点及家庭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DSM-5诊断的140例ADHD儿童(伴ODD亚组34例、不伴ODD亚组106例),正常对照儿童45例,由父母填写一般情况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的儿童家庭环境特点及家庭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DSM-5诊断的140例ADHD儿童(伴ODD亚组34例、不伴ODD亚组106例),正常对照儿童45例,由父母填写一般情况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采取多重回归分析探讨ADHD、ADHD共患ODD的家庭相关因素。结果: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月龄越低(β=-0.03,P<0.01)、家庭亲密度(β=-0.50,P<0.05)和组织性(β=-0.49,P<0.01)越低、矛盾性(β=0.30,P<0.05)越高,患ADHD的风险越大;儿童家庭矛盾性(β=0.21,P<0.05)和控制性(β=0.20,P<0.05)越高,ADHD儿童共患ODD的风险越大。结论:儿童月龄低、家庭亲密度和组织性低、矛盾性高是ADHD的危险因素。家庭矛盾性和控制性高是ADHD共患OD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 家庭环境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系统环境刺激与对立违抗障碍/对立违抗倾向儿童情绪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非一 付强强 +7 位作者 岳立萍 宋花玲 许红 夏小芥 韩茨 明星 胡菁 徐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19-1326,共8页
[目的]探讨家庭系统环境刺激(家庭适应性/凝聚力、亲子关系、父母婚姻关系)与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ODD倾向儿童情绪、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破坏性行为障碍问卷(DBQ)、家庭适应性和凝聚力评估量表(FACES-Ⅱ)、婚姻适应量表(DAS)及... [目的]探讨家庭系统环境刺激(家庭适应性/凝聚力、亲子关系、父母婚姻关系)与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ODD倾向儿童情绪、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破坏性行为障碍问卷(DBQ)、家庭适应性和凝聚力评估量表(FACES-Ⅱ)、婚姻适应量表(DAS)及儿童-家长关系量表(CPRS),对存在ODD或明显ODD倾向的125名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DBQ、FACES-Ⅱ、DAS、CPRS评分分别为(3.70±1.38)分、(97.40±19.83)分、(84.54±17.59)分、(54.40±7.60)分;DBQ总分与FACES-Ⅱ、DAS、CPRS总分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家庭适应性、婚姻满意度、婚姻内聚性及冲突性(亲子关系)对ODD倾向具有预测作用,但预测度有限。[结论]家庭系统环境刺激与ODD儿童/ODD倾向儿童的情绪、行为相关,且可以对其进行有限的预测和解释;除家庭系统环境刺激外,ODD/ODD倾向的发生、发展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家庭适应性/凝聚力 亲子关系 父母婚姻关系 儿童 情绪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与共患对立违抗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婷婷 张劲松 +2 位作者 王周烨 帅澜 夏卫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和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对冲突的监测功能及解决能力的差异。方法对15例ADHD儿童、18例ADHD共患ODD儿童和18例正常儿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测试。结果 ERP显示,病例组(ADH...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和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对冲突的监测功能及解决能力的差异。方法对15例ADHD儿童、18例ADHD共患ODD儿童和18例正常儿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测试。结果 ERP显示,病例组(ADHD与ADHD共患ODD组)Go刺激的反应时高于正常对照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go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Go-N2,Nogo-N2的潜伏期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病例组间无差别。病例组Nogo-P3b的波幅较正常组小,两病例组之间无差别。结论 ADHD儿童对冲突的监测能力延迟;对冲突的决策处理能力减弱,尤其是在对冲突处理的后半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Go/Nogo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军 朱炎 +6 位作者 伍玉枝 苏林雁 马宁 贺忠 肖恩华 周顺科 李凌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1-575,共5页
目的:研究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冲动控制作业下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以探讨冲动控制的脑结构。方法: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按年龄、性别配对。刺激任务采用GOSTOP软件,运用刺激-休息-刺激的模式。数据分析采用国际通... 目的:研究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冲动控制作业下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以探讨冲动控制的脑结构。方法: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按年龄、性别配对。刺激任务采用GOSTOP软件,运用刺激-休息-刺激的模式。数据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SPM软件,分别将两组数据标准化、合并和平均,对两组平均后的脑激活图像的激活区域及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激活范围广泛而且弥散。对照组主要是额极(额下回、额中回和额叶眶部)和颞极(颞下回和颞中回)被激活。结论:脑额极可能是参与冲动控制的重要脑神经结构,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额极功能相对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冲动控制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ADHD的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广文 苏林雁 +1 位作者 王伯兰 任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了解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 D H D)的对立违抗性障碍(O D D)患儿的行为特征。方法:以ICD-10作为诊断标准对门诊就诊儿童进行诊断,得到O D D伴A D H D者40例(64.52%),O D D不伴A D H D者22例(35.48%)。自编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患儿的... 目的了解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 D H D)的对立违抗性障碍(O D D)患儿的行为特征。方法:以ICD-10作为诊断标准对门诊就诊儿童进行诊断,得到O D D伴A D H D者40例(64.52%),O D D不伴A D H D者22例(35.48%)。自编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患儿的基本情况。用家长填A 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定儿童行为。结果:与O D D组相比,合并A D H D组的家长更多对患儿经常打骂和严厉管教;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更多地采取打骂的方式。合并组父亲急燥易怒者比O D D组多;合并组起病年龄及就诊年龄比O D D组早;合并组在CB CL思维、注意问题,违纪、攻击行为,外化性问题,行为总分均高于O D D组。结论:O D D合并A D H D的患儿在思维、注意问题,违纪、攻击行为,外化性问题方面表现更突出,家长对儿童管教方式及不良行为处理方式影响O D D的发生。提示要注重O D D、A D H D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D 对立违抗障碍 儿童 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违抗性障碍的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凌 苏林雁 刘永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了解对立违抗性障碍 (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 ,ODD)的行为特征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47例ODD患者的自尊调查量表 (SEI)、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CSCS)、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表 (PSQ)及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 目的 :了解对立违抗性障碍 (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 ,ODD)的行为特征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47例ODD患者的自尊调查量表 (SEI)、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CSCS)、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表 (PSQ)及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PLOC)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儿童自我评价与父母对儿童的评价基本一致。Conners父母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分别与自尊调查量表和子女控制源量表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结论 :ODD儿童对立违抗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孤僻、不合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行为特征 相关因素 教育方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广文 苏林雁 +1 位作者 苏巧荣 耿耀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的有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在长沙市某小学416名全体在校学生中,以DSM-Ⅳ中的ODD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对其中34名ODD患儿和34名正常对照组儿童父母受教育... 目的:探讨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的有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在长沙市某小学416名全体在校学生中,以DSM-Ⅳ中的ODD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对其中34名ODD患儿和34名正常对照组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验(16PF)结果进行分析,入组儿童进行瑞文(CRT)智力测查。结果: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ODD的检出率越低。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者,子女ODD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12.0%。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者,子女ODD的检出率分别为:5.3%,7.5%,10.6%。子女ODD的检出率与父母受教育程度负相关(r=-0.956,P<0.01)。父、母亲职业为“个体”者,子女ODD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6.7%、16.5%,(χ2=12.67~12.68,P<0.01)。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验中,ODD儿童母亲怀疑性(5.1±1.4)及紧张性(5.1±1.3)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母亲(4.2±1.7)及(4.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29,P<0.05)。结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及中高职业层次可能是儿童ODD的保护因素;父母人格方面的缺陷可能是儿童发生OD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病学 对立违抗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津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 (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以单纯ADHD +ODD、单纯ADHD和正常儿童各 3 6例 (性别、年龄与ADHD亚型组间匹配 )为研究对象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 目的 :探讨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 (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以单纯ADHD +ODD、单纯ADHD和正常儿童各 3 6例 (性别、年龄与ADHD亚型组间匹配 )为研究对象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数字划消、Stroop测验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其智力、记忆力、注意力水平及执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两病例组的常识、类同、译码、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A因子、C因子、经历定向、心智、再生、触觉、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记忆商、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标准分、Stroop测验A完成时间、C完成时间和总完成时间的测验成绩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两病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正常组数字划消测验总分有显著高于两病例组 (F =2 5 2 1,P =0 0 93 )及平均失误率显著低于两病例组的趋势 (χ2 =5 15 0 ,P =0 0 76) ;ADHD组和正常对照组在算术、数字广度、积木、B因子、Stroop测验B完成时间和D完成时间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ADHD +ODD组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标准分有优于ADHD组的趋势 (Z =-1 674,P =0 0 94)。结论 :伴或不伴ODD的ADHD儿童有着相似的认知模式 ,如扩大样本量 ,可能发现共患病组在某些认知功能上与纯ADHD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认知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广文 苏林雁 +1 位作者 苏巧荣 任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儿童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34例ODD患儿和34名正常对照组儿童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估。结果ODD儿童CSCS中的行为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儿童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34例ODD患儿和34名正常对照组儿童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估。结果ODD儿童CSCS中的行为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t=2.274,P<0.05);ODD儿童FES-CV中的矛盾性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2.725,P<0.01)。结论自我意识程度低以及家庭环境中高的矛盾性,可能是儿童发生ODD的危险因素。提示改善家庭环境,采用科学的养育方式可能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儿童OD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病学 对立违抗障碍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行为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雷音 罗学荣 +5 位作者 韦臻 管冰清 袁秀洪 宁志军 丁军 杨伟5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了解具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的行为特征和自我意识,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全部对象进行DSM-IV诊断,其中符合ODD诊断标准的对象及... 目的:了解具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的行为特征和自我意识,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全部对象进行DSM-IV诊断,其中符合ODD诊断标准的对象及对照组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自己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在CBCL各项目中除活动情况ODD组与对照组无差别外,余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ODD患者的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ODD患者的自我意识量表和CBCL具有低度相关,表现为自我意识量表的行为和总分分别与行为问题总分、外化性问题负相关,智力与学校情况、总分和社会能力总分正相关,合群与行为问题总分负相关(P<0.05)。结论:ODD患者存在广泛的行为问题,社会能力差;自我意识普遍性降低;而且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行为问题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研究的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长虹 苏林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1,共2页
随着基因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与冲动行为相关基因的存在,研究认为DA、5-HT、MAO等基因多态性与冲动行为有关,从而进一步认识到ODD与遗传因素有关且属于多基因遗传。对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生物学机制及社会... 随着基因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与冲动行为相关基因的存在,研究认为DA、5-HT、MAO等基因多态性与冲动行为有关,从而进一步认识到ODD与遗传因素有关且属于多基因遗传。对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生物学机制及社会心理应激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进一步探讨ODD的发病机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对立违抗障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新生对立违抗性障碍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16
作者 李芳 岑漫球 +4 位作者 李会茹 赵思琪 付玺行 宋玲玲 吴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6-802,共7页
目的了解初中新生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制定ODD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武汉市2所初级中学670名新生为调查对象,使用ODD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目的了解初中新生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制定ODD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武汉市2所初级中学670名新生为调查对象,使用ODD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受欺凌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心理亚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父母教养方式、校园受欺凌、心理韧性和心理亚健康对ODD的影响。结果受调查的初中新生中,ODD检出率为9.55%。农业户口、父亲无固定工作、父母关系紧张是ODD的潜在危险因素。ODD与消极教养方式、受欺凌和心理亚健康呈正相关,与积极教养方式和心理韧性呈负相关。父亲、母亲教养方式模型拟合效果均良好,各指标均达到拟合标准。父亲教养方式模型中各因素对ODD影响的总效应值分别为0.191(父亲惩罚严厉)、0.171(心理亚健康)、-0.097(心理韧性)、0.071(受欺凌)、0.010(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教养方式模型中各因素对ODD影响的总效应值分别为0.215(母亲惩罚严厉)、0.163(心理亚健康)、-0.092(心理韧性)、0.067(受欺凌)、-0.012(母亲情感温暖理解)、0.010(母亲拒绝否认)。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可直接影响ODD,也可通过心理韧性、校园受欺凌和心理亚健康对ODD产生间接影响。可通过改善父母教养方式、防治校园欺凌和提高个人心理素质等途径预防O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心理韧性 心理亚健康 父母教养方式 校园欺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体育锻炼方式对对立违抗性障碍(倾向)儿童的情绪及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非一 岳立萍 +7 位作者 宋花玲 李爱群 徐燕 许红 胡菁 明星 夏小芥 付强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2,共9页
探索体育锻炼对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以下简称ODD)(倾向)儿童情绪及行为的影响。方法:30名ODD(倾向)儿童被分入3组:排球组(n=10)、八段锦组(n=10)及排球-八段锦交替组(n=10),接受为期8周的干预。干预前、后及... 探索体育锻炼对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以下简称ODD)(倾向)儿童情绪及行为的影响。方法:30名ODD(倾向)儿童被分入3组:排球组(n=10)、八段锦组(n=10)及排球-八段锦交替组(n=10),接受为期8周的干预。干预前、后及随访期使用破坏性行为障碍问卷、Buss-Perry攻击性量表、Conners教师评价量表及儿童-家长关系量表进行评价。被试同时接受神经电生理(GoStop冲动任务)测试,唾液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测定。结果:1)八段锦可缓解易激惹心境、愤怒及怨恨情绪(P<0.05),但对敌意态度影响未见显著(P>0.05)。排球锻炼尽管能改善敌意态度(P<0.05),但会进一步加重易激惹心境、好争论或(和)违抗行为及愤怒情绪(P<0.05)。排球-八段锦交替锻炼仅能改善愤怒情绪及敌意态度(P<0.05)。2)排球组在Stop任务中失抑制率呈上升趋势,在Go任务中反应次数呈下降趋势;八段锦组在Stop任务中反应次数及失抑制率均明显降低。排球-八段锦交替组在Stop任务中失抑制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经锻炼,仅八段锦组5-HT浓度显著升高(P<0.05)。除排球组外,其他2组5-HIAA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1)排球运动可能不适合ODD(倾向)儿童;2)八段锦及排球-八段锦交替锻炼在改善ODD(倾向)儿童对立违抗情绪及行为方面效果相当,且可能与提升5-HT及5-HIAA表达水平有关;3)建议怨恨情绪更显著的ODD(倾向)儿童选择八段锦,敌意、易激惹表现更显著的ODD(倾向)儿童选择排球-八段锦交替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障碍 情绪 八段锦锻炼 排球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实施行为管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8
作者 柯晓燕 徐秀 +5 位作者 陈立 杨莉 杨斌让 胡庆梅 程明安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4-280,共7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年龄、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度、冲动,且显著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业、社交和家庭等功能[1]。研究表明,学龄前ADHD儿童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及焦虑抑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年龄、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度、冲动,且显著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业、社交和家庭等功能[1]。研究表明,学龄前ADHD儿童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及焦虑抑郁问题的风险更高[2,3],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有可能出现破坏性行为和物质滥用,导致严重后果[4]。针对父母(或主要照养者)的行为管理培训(Parent Training in Behavior Management,PTBM)和基于教室的行为管理(Behavior Management,BM)是学龄前ADHD的一线治疗方法[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行为 活动过度 物质滥用 对立违抗障碍 发育水平 品行障碍 专家共识 注意力不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