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诗对立观的历史美学剖析:以朱光潜、钱锺书为代表
1
作者 路新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6,235,共18页
朱光潜和钱锺书两位先生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不仅拥有丰富且深刻的美学思想,而且是坚持史诗二元对立观的重要代表。以历史美学为视角,朱光潜基于亚里士多德及黑格尔的陈说,认为历史学缺乏诗性的普遍性与本质揭示能力,... 朱光潜和钱锺书两位先生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不仅拥有丰富且深刻的美学思想,而且是坚持史诗二元对立观的重要代表。以历史美学为视角,朱光潜基于亚里士多德及黑格尔的陈说,认为历史学缺乏诗性的普遍性与本质揭示能力,而诗则通过“逼真”展现必然规律。钱锺书虽在《管锥编》中通过“诗可以怨”等命题揭示历史书写与文学的共鸣,但其在《宋诗选注》等中却批评陈寅恪的“诗史互证”法,否定以诗证史的合法性。历史美学蕴含“求真”实证与“求美”叙事的张力,陈寅恪的“古典/今典”方法论与钱锺书的“诗心论”虽路径迥异,实则殊途同归,它们共同彰显了中国学术立足本土语境、融通人文关怀的整体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二元对立观 历史美学 朱光潜 钱锺书 陈寅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两种对立的教学设计观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3-27,共5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系统教学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观点 ,对它们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的几个方面作了较系统的对比分析 ,并对两种教学设计理论的特点及不足给予评述。文中试图对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讨论了系统教学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观点 ,对它们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的几个方面作了较系统的对比分析 ,并对两种教学设计理论的特点及不足给予评述。文中试图对教学设计的发展和理论流派给予揭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对立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种对立的经济改革观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走向的影响
3
作者 李炳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91,共8页
纪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最好行动,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回顾和总结30年来改革的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客观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经济改革观,改革过程充满着两种改革观的斗争。两种... 纪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最好行动,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回顾和总结30年来改革的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客观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经济改革观,改革过程充满着两种改革观的斗争。两种改革观的较量,已经和正在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和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两种对立的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对立统一观是认清国内外形势的关键
4
作者 胡明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对立统一 国内外形势 抵御风险 发展经济 亚洲金融风波 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 机遇和挑战 多极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邓小平的对立统一观
5
作者 赵洪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28,共2页
谈邓小平的对立统一观赵洪生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时代的产物,是当代人们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指南。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对我们这个时代... 谈邓小平的对立统一观赵洪生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时代的产物,是当代人们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指南。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认识方法上的阐述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 一国两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保守派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实事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对立统一观认识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6
作者 李红 王彬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对立统一 先进社会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古代民族观的演变 被引量:21
7
作者 彭建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58-64,共7页
论我国古代民族观的演变彭建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境内各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而且随着自身的繁衍和与其他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在人数上也越来越占绝对多数的汉族(最初为华夏... 论我国古代民族观的演变彭建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境内各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而且随着自身的繁衍和与其他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在人数上也越来越占绝对多数的汉族(最初为华夏族)居于中原地区,而其他经济文化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 民族政策 民族 少数民族 对立观 夷夏之防 《晋书》 《左传》 《汉书》 夷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判断与社会科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葆伟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6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价值判断 社会科学研究 价值对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医辨证施治中的矛盾法则
9
作者 周国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蕴藏着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及许多哲学范畴的丰富内容,尤其在整体观、动态平衡观、朴素的对立统一观三个方面,更有其本身的特点。本文仅就辨证施治中所涉及的矛盾法则进行初步探讨,冀期就教于同道。对立的统一法... 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蕴藏着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及许多哲学范畴的丰富内容,尤其在整体观、动态平衡观、朴素的对立统一观三个方面,更有其本身的特点。本文仅就辨证施治中所涉及的矛盾法则进行初步探讨,冀期就教于同道。对立的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反映这一法则,在中医学现论中首推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有“阴阳离合”的论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分而言之谓之离,并而言之谓之合。阴和阳是一对矛盾,它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一种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和阳,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是两者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两者相成的一面。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之谓也。阴阳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施治 矛盾法则 阴阳学说 中医学理论 辩证法 初步探讨 三个方面 对立统一 理论体系 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