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人使用自称词与对称词时的心理倾向 被引量:1
1
作者 游衣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0-83,共4页
日语中的自称与对称较之其他语言略显复杂。本文主要从家族内和家族外两种场景来探讨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使用自称词与对称词时的心理倾向 。
关键词 日本人 自称 对称词 心理倾向 日语 社会关系 人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对称词组
2
作者 吴志霄 《汉语学习》 1986年第4期7-10,共4页
这里谈的词组不是一般词组,而是由副词起关联作用而组成的对称词组。这种词组带有对称性,大多是四字格,也有三字格,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感。它带有固定性,既不能拆开使用,也不能增减词语,人们用这种词组来表达一种特有的含义。下面分... 这里谈的词组不是一般词组,而是由副词起关联作用而组成的对称词组。这种词组带有对称性,大多是四字格,也有三字格,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感。它带有固定性,既不能拆开使用,也不能增减词语,人们用这种词组来表达一种特有的含义。下面分别谈谈几个副词组成的对称词组。 “不” “不”能起关联作用,用在相同的名词或相同的形容词中间。例如: ①组用“不”关联两个名词,②组用“不”关联两个形容词,组成的对称词组往往对举使用,表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状态或出现第三种状态。例如“人不人,鬼不鬼”是表示一种介于“人”和“鬼”之间的状态;“蓝不蓝,白不白”是表示一种介于“蓝”和“白”之间的颜色;“朋友不朋友,亲戚不亲戚”表示在两者之外的第三种状态。用这种对称词组形式便于表达某种含义而且精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词 “不” 形容 双用 “时” 第三种状态 紧缩 关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字儿和钞票
3
作者 吴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4-64,共1页
"外"字儿和钞票吴辛江南某室内装玻公司经理对我说:我们店叫"室内装璜公司",由于有了"内"没加上"外",于是一些厂长说:你们是搞室内装璜的,搞室外装璜不是你们的业务,因此室外装璜,厂门装璜我们已经去请搞室外装璜的人了... "外"字儿和钞票吴辛江南某室内装玻公司经理对我说:我们店叫"室内装璜公司",由于有了"内"没加上"外",于是一些厂长说:你们是搞室内装璜的,搞室外装璜不是你们的业务,因此室外装璜,厂门装璜我们已经去请搞室外装璜的人了。为了钞票,我们便改为"室内外装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璜公司 室内装璜 规划局 钞票 保护范围 遥远的地方 江南城市 对称词 公司经理 请客送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政治的寻根
4
作者 何满子 《出版广角》 1998年第5期74-75,共2页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的界定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不想介入经院性的讨论。卑之无甚高论地说知识分子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或集中体现者,传播者乃至创造者,大概是通得过的。当然,也有过“知识分子最无知识”的高论,但“高论...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的界定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不想介入经院性的讨论。卑之无甚高论地说知识分子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或集中体现者,传播者乃至创造者,大概是通得过的。当然,也有过“知识分子最无知识”的高论,但“高论”是只能以高论实即胡说视之的。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个对称词,即“士人”。而且士人似乎还只限于人文知识分子,科技知识分子有别的称呼,叫“畴人”即“筹人”。其实,士人和知识分子对称的确定,是在汉朝以后。这事曾使北洋军阀时期当过总长的学者章士钊出过洋相,他把“二桃杀三士”解读为“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知识分子 中国士人 社会文化 人文知识分子 政治情结 分子对称 鲁迅杂文 北洋军阀 对称词 章士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