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次样条插值优化渐进多焦点镜片非对称设计
1
作者 项华中 吴科婷 +6 位作者 马乐飞 梅志贤 解敏 樊骏 郑泽希 张大伟 庄松林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849,共11页
为了改善和优化传统对称设计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存在视野死角和扭曲等问题,提出基于旋转平移算法和插值算法的两种偏移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人眼的双眼汇聚现象,介绍了两种非对称设计方法:旋转平移偏移和插值偏移。其次,设定一个偏移量函数... 为了改善和优化传统对称设计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存在视野死角和扭曲等问题,提出基于旋转平移算法和插值算法的两种偏移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人眼的双眼汇聚现象,介绍了两种非对称设计方法:旋转平移偏移和插值偏移。其次,设定一个偏移量函数,分别采用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三次样条插值构造穿过初始偏移点的插值函数;再次,通过设定两组子午线上偏移定点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的两个边界条件,分析对比三种插值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际加工给出光焦度和像散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插值算法中三次样条插值更为平滑且无拐点,两种非对称设计方法远近用区的像散梯度都实现了平滑过渡,最大散光从1.125倍加光度减小至0.875倍加光度,偏移角度在20°~23°之间,基本满足人眼自动汇聚的特点,改善人眼视物扭曲、失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渐进多焦点镜片 对称设计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和球面对称设计在螺旋藻多糖最佳工艺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向东 盛海林 +3 位作者 潘秋文 吴梧桐 张丽君 丁时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通过均匀设计和球面对称设计方法考察螺旋藻多糖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液的pH三个因素对多糖分离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通过球面对称设计回归方程得出的优化条件是:提取温度96.42C,提取时间7.77h.溶液pH8.24... 通过均匀设计和球面对称设计方法考察螺旋藻多糖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液的pH三个因素对多糖分离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通过球面对称设计回归方程得出的优化条件是:提取温度96.42C,提取时间7.77h.溶液pH8.24,多糖得率为5.13%;通过均匀设计得出的优化条件是提取温度77.3C,时间6.99h,溶液pH10.85,多糖得率为4.21%。球面对称设计优化条件的可信度高于均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球面对称设计 螺旋藻 多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对称设计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盛海林 涂家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1-214,共4页
探讨球面对称设计法在优化药剂设计中的应用,将该法用于氨茶碱控释微丸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简便、易行,优化结果与实验值相近。
关键词 球面对称设计 氨茶碱微丸 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非对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琥 张策 +3 位作者 陆锡年 张宝兴 张玉宪 张殿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8-40,共3页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非对称设计研究杨玉琥,张策,陆锡年,张宝兴(天津大学)张玉宪,张殿强(天津电机总厂)1引言平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传统设计,通常采用对称运动规律曲线,如常用的修正正弦、修正等速、修正梯形等[4~6]...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非对称设计研究杨玉琥,张策,陆锡年,张宝兴(天津大学)张玉宪,张殿强(天津电机总厂)1引言平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传统设计,通常采用对称运动规律曲线,如常用的修正正弦、修正等速、修正梯形等[4~6]。随着轻工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分度 凸轮机构 对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对称设计优化毛蕊老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娟 谭红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398-5399,共2页
[目的]采用球面对称设计优化毛蕊老鹳草总黄酮的醇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通过球面对称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 [目的]采用球面对称设计优化毛蕊老鹳草总黄酮的醇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通过球面对称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优条件下,总黄酮的理论得率为1.91%。[结论]球面对称设计法优选毛蕊老鹳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老鹳草(Geramum eriostemon HSch.ex DC.) 球面对称设计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球面对称设计优化两相体系生物转化合成5-氟尿苷
6
作者 倪孟祥 赵雨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36-39,共4页
应用球面对称设计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对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工程菌生物转化合成5-氟尿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0%(体积分数)DMSO为有机溶剂,当其体积比(以反应物总体积计)为3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 h、装液量为4 mL/50... 应用球面对称设计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对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工程菌生物转化合成5-氟尿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0%(体积分数)DMSO为有机溶剂,当其体积比(以反应物总体积计)为3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 h、装液量为4 mL/50 mL时,5-氟尿嘧啶的转化率达75.7%,5-氟尿苷产量较单水相时提高近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对称设计 生物转化 两相体系 5-氟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工法研究与非对称设计优化 被引量:25
7
作者 潘文韬 吴枋胤 +6 位作者 何川 刘洋 谢金池 寇昊 杨文波 曾杰 杨松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52-361,共10页
为探究偏压隧道的适宜工法并针对偏压特性对支护结构进行非对称优化,基于九绵高速福隆隧道,通过现场监测深浅埋侧非对称周边收敛与地表变形,建立三维山体隧道模型,进行不同工法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比选分析以及初期支护厚度、锚杆长... 为探究偏压隧道的适宜工法并针对偏压特性对支护结构进行非对称优化,基于九绵高速福隆隧道,通过现场监测深浅埋侧非对称周边收敛与地表变形,建立三维山体隧道模型,进行不同工法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比选分析以及初期支护厚度、锚杆长度与倾角的非对称优化设计。相关研究表明:1)现场监测发现,地表沉降与周边收敛非对称特性明显,随着离隧道正中距离的增大,深埋侧地表沉降较浅埋侧数值减小较慢。深埋侧上拱腰收敛数值最大且波动较大,浅埋侧下拱腰收敛增速较慢。2)偏压隧道较适宜工法为CD法,能有效控制围岩支护结构变形、锚杆应力、初期支护压应力以及塑性区分布。3)初期支护非对称优化结果为将浅埋侧初期支护厚度减小2cm,深埋侧增大2cm,能将二次衬砌拉应力控制在较小数值。4)锚杆长度非对称优化结果为将浅埋侧锚杆长度减小0.5m,深埋侧增大0.5m,使锚杆受力更为均匀并减小右上拱肩与左下拱脚的塑性区。初期支护应力在右上拱肩与左下拱脚处存在显著偏压,通过将右上拱肩处锚杆朝深埋侧倾斜能一定程度减小初期支护受力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施工工法 对称设计优化 数值分析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对称设计的离散元细观参数定量确定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彭霞 饶秋华 +1 位作者 李卓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01-2812,共12页
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通过宏观参数范围确定细观参数取值范围,得到多因素球面对称设计试验表,利用试验模拟计算结果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岩石材料颗粒流PFC2D(particle flow code 2D)的宏-细观参数关系式。采用基于宏-细观参数关系式计算... 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通过宏观参数范围确定细观参数取值范围,得到多因素球面对称设计试验表,利用试验模拟计算结果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岩石材料颗粒流PFC2D(particle flow code 2D)的宏-细观参数关系式。采用基于宏-细观参数关系式计算得到的PFC2D细观参数,进行单轴压缩下完整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宏观力学参数、含多裂纹岩石试件断裂轨迹的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宏观力学参数、断裂轨迹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从而验证了该宏-细观参数关系式的有效性;采用球面对称设计建立PFC2D宏-细观参数关系式的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脆性材料,可为PFC定量分析复杂荷载条件下的材料细观破坏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细观参数关系式 颗粒流 球面对称设计 平行黏结模型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试验的D—最优对称设计、算法及应用
9
作者 段晓东 朱伟勇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50-557,共8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混料试验的D—最优对称设计.基于Fedorov及Atwood的迭代方法,作者给出一个构造D—最优对称设计的改进算法.这个新算法由双循环迭代构成:从初始设计中减去最小方差对称点的设计测度;增加设计测度于最大方差的对称设计点,同... 本文着重研究了混料试验的D—最优对称设计.基于Fedorov及Atwood的迭代方法,作者给出一个构造D—最优对称设计的改进算法.这个新算法由双循环迭代构成:从初始设计中减去最小方差对称点的设计测度;增加设计测度于最大方差的对称设计点,同时,本算法还只在对称子区域中寻找最大方差设计点,这样就使得Fedorov算法的收敛速度有了显著地提高,并能构造出更高效的D—最优对称设计.另外还给出一些构造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试验 最优对称设计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对数项混料模型及其D-最优对称设计
10
作者 段晓东 朱伟勇 王继相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基于计算机辅助试验设计思想,用作者新提出的对称构造法及Fedorov和Wynn的迭代方法,证明和构造了新混料模型——广义对数项混料模型的D-最优对称设计和D_n-最优确切设计。
关键词 对数项 混料模型 对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孔道的仿生非对称设计和制备
11
作者 侯旭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766-766,共1页
生命体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几乎完成了智能操纵的所有过程,向自然学习是智能新材料和新体系发展的永恒主题。生物学孔道,典型的如离子通道,在细胞的基本分子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对称设计 专家学者 孔道 微纳米 生物学过程 制备 仿生 秋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大自然学习比例和对称设计
12
作者 杨蔼琪 《艺术设计研究》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关键词 对称破缺 大自然 物理学家 对称原则 对称 对称设计 黄金分割比值 自然景观 对称 对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设计在智能湿热管理织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苏娟 杨群 +3 位作者 张宁 李睿淼 周思羽 王际平 《现代纺织技术》 2025年第9期11-19,共9页
智能湿热管理织物因其能够调节人体与外界的热湿交换,提高穿着舒适度而备受关注。通过改变织物的微观结构和材料分布,非对称设计可实现对湿热传递的定向控制,达到智能调节人体热湿微环境的效果,不仅拓宽了智能湿热管理织物的研发路径,... 智能湿热管理织物因其能够调节人体与外界的热湿交换,提高穿着舒适度而备受关注。通过改变织物的微观结构和材料分布,非对称设计可实现对湿热传递的定向控制,达到智能调节人体热湿微环境的效果,不仅拓宽了智能湿热管理织物的研发路径,也为提升服装功能性和舒适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非对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备方法,探讨了其在湿热管理织物中的独特优势。此外,还对智能湿热管理织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展望了非对称智能湿热管理织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设计 温敏聚合物 智能湿热管理织物 舒适性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火箭推力室对非对称喷管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乔明坤 徐惊雷 陈匡世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为了探索提高宽域喷管推力性能的可行途径,提出了一种耦合火箭推力室的高性能非对称喷管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有/无火箭推力室及其参数配置对非对称喷管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火箭推力室会显著改变喷管内流场结构,... 为了探索提高宽域喷管推力性能的可行途径,提出了一种耦合火箭推力室的高性能非对称喷管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有/无火箭推力室及其参数配置对非对称喷管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火箭推力室会显著改变喷管内流场结构,引入激波并产生一定尺度的回流区;全飞行包线内,火箭推力室的合理布局可以对主喷管产生一定推力增益,推力系数最多可增加18.02%,且耦合火箭推力室后的组合喷管在相同工况下产生的总推力大于主喷管单独工作和火箭推力室单独工作产生的推力之和,产生了“1+1>2”的效果;不同工况下,火箭推力室的出口马赫数、流量、安装角度等因素对火箭推力室增益效果有一定影响;当火箭推力室的流量和安装角度足够大时,会造成喷管主流的严重分离,导致主喷管不起动。耦合火箭推力室可以提高喷管低马赫数下的推力性能,在全包线范围内增大喷管推力,但需控制推力室流量和安装角度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室 对称喷管设计 组合构型 推力增益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转子结构与序贯田口稳健优化方法的同步磁阻电机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成成 王珂霖 +2 位作者 王韶鹏 汪友华 朱建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0-61,共12页
目前,传统同步磁阻电机三层磁通屏障的转子设计性能较好、制造简易,得到行业的认可。讨论转子的不对称磁通屏障结构与磁通屏障结构变形对全面掌握同步磁阻电机的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该文研究了在不同功率等级下同步磁阻电机不对称设计规... 目前,传统同步磁阻电机三层磁通屏障的转子设计性能较好、制造简易,得到行业的认可。讨论转子的不对称磁通屏障结构与磁通屏障结构变形对全面掌握同步磁阻电机的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该文研究了在不同功率等级下同步磁阻电机不对称设计规律以及基于序贯田口稳健优化方法的类凸极转子同步磁阻电机。首先对传统同步磁阻电机在一定功率等级下优化计算,得出抑制转矩脉动的不对称设计规律;然后根据开关磁阻电机凸极结构,设计类凸极转子同步磁阻电机,应用序贯田口稳健优化方法对采用分布式绕组的12槽8极电机优化得到最优功率等级,并应用至集中式绕组电机,应用磁路模型以及有限元仿真对采用不同绕组的电机作性能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低的同步磁阻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设计规律 序贯田口稳健优化方法 类凸极转子 集中式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向畸变条件下压气机非轴对称导叶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绪祥 马玉鹏 +2 位作者 杜娟 张敏 巴顿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5-413,共9页
在侧向蜗壳进气条件下,压气机导叶进口出现畸变区,使导叶总压损失系数增大以及气流角在周向和径向上出现不均匀现象。对此进行导叶非轴对称改型设计,采用实验设计(DOE)方法进行参数寻优,以降低导叶气动损失同时获得更加均匀的出口气流... 在侧向蜗壳进气条件下,压气机导叶进口出现畸变区,使导叶总压损失系数增大以及气流角在周向和径向上出现不均匀现象。对此进行导叶非轴对称改型设计,采用实验设计(DOE)方法进行参数寻优,以降低导叶气动损失同时获得更加均匀的出口气流角。改型结果显示:设计工况下气流攻角保持在-2°左右,较原型叶片有较大改善,总压损失系数降低4.9%,出口气流角基本与均匀进气时相同。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解释了叶型损失降低的机理,对工作在相似环境的叶型设计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导叶 非轴对称设计 计算流体力学 总压损失系数 气流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新型非对称轨道减振扣件的设计
17
作者 李金卫 黄友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3-55,共3页
介绍了一种钢轨内外侧结构非对称设计的新型轨道减振扣件。该扣件由承轨板、橡胶圈和底座三部份组成。其中,承轨板用于安装固定钢轨,底座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道床上,橡胶圈将承轨板和底座通过粘接硫化成一个整体。该设计的显著特点是在... 介绍了一种钢轨内外侧结构非对称设计的新型轨道减振扣件。该扣件由承轨板、橡胶圈和底座三部份组成。其中,承轨板用于安装固定钢轨,底座通过锚固螺栓固定在道床上,橡胶圈将承轨板和底座通过粘接硫化成一个整体。该设计的显著特点是在轨道的横向采取非对称结构,以提高轨道的横向稳定性。对该扣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及静刚度试验,结果表明,减振扣件的垂向刚度与横向刚度达到和谐的统一,既保证轨道安全又能提高扣件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减振扣件 对称设计 轨道横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非对称式发动机罩盖的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景涛 刘卫国 +1 位作者 张金换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轿车—行人碰撞中,发动机罩盖是造成行人头部伤害的主要来源。该文进行了6组轿车—儿童行人头型冲击器冲击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FEM),并完成了模型标定。通过FEM仿真,分析了5种不同内板肋板结构的发动机内罩板吸能特性... 轿车—行人碰撞中,发动机罩盖是造成行人头部伤害的主要来源。该文进行了6组轿车—儿童行人头型冲击器冲击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冲击试验有限元模型(FEM),并完成了模型标定。通过FEM仿真,分析了5种不同内板肋板结构的发动机内罩板吸能特性;并根据某款发动机舱布置,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式发动机罩盖内罩板;进行了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优化设计后,罩盖的多个冲击点的头部伤害标准HIC值降至1300以下,部分冲击点降至1000以下。因而,明显提升了该种发动机罩盖对行人头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轿车-行人碰撞 行人头部保护 发动机罩盖内板 对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次多项式非对称高速车用柴油机配气凸轮型线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付光琦 高文志 +4 位作者 康秀玲 祖炳锋 徐玉梁 唐良才 郭凌崧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推导了高次多项式非对称凸轮型线的解析式 ,编制了凸轮型线设计程序 ,并以某一车用柴油机顶置凸轮轴为例进行了非对称凸轮型线设计。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非对称凸轮型线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丰满系数 ,而且可以使凸轮下降段升程曲线变化更... 推导了高次多项式非对称凸轮型线的解析式 ,编制了凸轮型线设计程序 ,并以某一车用柴油机顶置凸轮轴为例进行了非对称凸轮型线设计。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非对称凸轮型线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丰满系数 ,而且可以使凸轮下降段升程曲线变化更平缓 ,同时降低气门的落座速度和落座加速度。气门下降段的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机 高次多项式 配气机构 对称凸轮型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持续安全管理密钥预分配方案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丘林 李乔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0-963,共4页
针对持续安全管理密钥预分配方案中网络连通度较低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对称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SBIBD)的持续安全管理密钥预分配方案。该方案每一个网络节点的密钥环对应于SBIBD中的一个区组,保证了在同一个部署阶段任意两个... 针对持续安全管理密钥预分配方案中网络连通度较低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对称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SBIBD)的持续安全管理密钥预分配方案。该方案每一个网络节点的密钥环对应于SBIBD中的一个区组,保证了在同一个部署阶段任意两个节点存在共享密钥,不同部署阶段的节点通过桥节点进行连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提高网络的全局连通率和局部连通率,节省了节点之间建立安全通信的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密钥管理 安全 对称均衡不完全区组设计 密钥预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